【典傳國術】武學分享:練拳為什麼要「磨」,「捆」?
「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功力深厚,其練拳時,注重手臂與身體相磨而行,那麼「磨」到底有多重要呢?當手臂與身體相磨,產生阻力的同時,還能夠保證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我們知道「肌肉用力」和「撐筋拔骨」是對立的兩種勁力,肌肉收縮緊張會導致關節被包裹緊而無法打開縫隙,自然「大筋」也就無法產生崩彈的勁力。因此傳武練習時,往往通過「外界」的條件來實現,比如肢體與身體的「磨」就是常用的一種方式。所謂「阻力」,簡單理解就是「反方向」的力,比如拉開「弓弦」需要力,將彈簧壓緊需要力,將皮筋拉緊也需要力……,這種「力」是產生「勁力」的先決條件,缺少了這種力,「筋骨力」就無法實現。我們很多朋友在練拳時,就是因為找不到「阻力」,所以也就無法體會「筋骨勁」的存在,處理好「筋骨勁」與「阻力」的關係,練拳自然能夠事半功倍!
練拳要「整體力」,但初學者往往只能夠做到用身體肢節完成動作,是局部勁力。那麼如何快速轉化勁力呢?方法很簡單,就是一個「捆」字,所謂「捆」,就是將身體「捆綁」,自然形成一體。這裡所講的「捆」,是「合」,是「夾」,我們一直強調在練拳時要做到「合肩夾肘」,目的就是完成兩臂與身體的「結合」,使其形成一個「整體」。兩肘管上身,兩膝則管住了下身,分工明確。朋友們又想,兩膝要是「夾」住了,還怎麼運動呢?所以在形容兩膝的「合」時,用了「磨」,其本意就是在不影響兩腿運動的前提下,做到了下肢的整合。我們除了做到兩肘夾,兩膝磨,更要知道「肘與膝」之間的互動,拳譜中講「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其實我們只要掌握了「肘與膝」之間的「合」,其它自然能合,做到上下「合二為一」,「整身如球」!
推薦閱讀:
※李天金除了是馬雲的貼身保鏢,還有什麼身份?
※你不知內家拳松腰落胯,對散打摔跤的實戰幫助
※不妨練練太極十三式
※徐曉冬和雷雷的比武,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