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貧窮混亂的根源何在?
對巴基斯坦,中國人民可以說是有著別樣的感情。近幾十年來,中巴關係日趨親密,巴基斯坦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堅決支持,更是深得中國網民敬意,並給了它一個「巴鐵」的雅號。
不過這個巴鐵,其自身的國運,卻充滿跌宕。從建國開始,巴基斯坦就一直深受貧困折扣:經濟發展長期緩慢,國家工業化程度不高;而在政治上,文人官僚與軍方也是恩怨糾纏,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引爆政變。這種持續性的內憂,以及跟印度之間的深刻矛盾,還有塔利班等武裝的動輒襲擾,使得這個南亞次大陸的第二大國,長期在陰霾中掙扎。
巴基斯坦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局面?這首先得從水說起。
水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基礎性元素。淡水資源的足量供應,對國家的發展乃至維持,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當然,巴基斯坦是有誰的,發源於喀喇崑崙山脈的印度河由北一路向南,縱貫巴基斯坦全境,是這個國家的母親河。
客觀的說,印度河的水量還是很不少的。雖然比不得亞馬遜河、長江這些土豪級大河,但從孕育文明,滋養人民的角度來說,還是比較足夠的——一個可做比較的對象是:孕育了華夏文明的黃河,其年均徑流量,才只達到印度河的30%。
可是,儘管地表水資源儲備還算不錯,可要從降雨量角度來分析,巴基斯坦的情況就很慘淡了。哪怕是巴基斯坦的本部核心區——印度河流域,其年均降水量也才不過三百毫升,至於東邊的塔爾沙漠、西邊的俾路支高原這些邊緣地區,年均降雨量甚至稀少到區區一百毫升多一點!
這意味著什麼?舉個例子,中國眾所周知的乾旱地區——西北的黃土高原,其年均降雨量,都有四百毫升!
降水量的嚴重匱乏,大大限制了巴基斯坦的發展潛力。要擱在古代,因為當時人口總量較小,傳統農業用水量也有限,所以就算降雨量少點,但靠著印度河,也差差足夠使用了。
但工業文明打破了這種平衡。工業對淡水的需求量遠超傳統農業;而且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全球人口大幅增長,巴基斯坦這個陸域面積不過80萬平方千米,而且其中多半還是荒漠戈壁的國家,它的人口總數已接近2億之多!
2億人口的生產生活需求,這肯定不是光靠一條印度河可以滿足得了的了。,於是,缺水就成為制約巴基斯坦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頑疾。
而除了水,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格局也非常糟糕。東邊的印度自不必說,那是眾地球人都知道的宿敵;至於西面的伊朗和北面的阿富汗,巴基斯坦跟他們同樣存在糾葛——伊朗和巴基斯坦雖同為伊斯蘭國家,但一個是什葉派,一個是遜尼派,二者是千年死敵平分;同時兩國還對俾路支高原的領土劃分,存在著一系列的爭議。邊界劃分方面長期存在爭議。至於阿富汗,自從塔利班被美國趕下台後,就一直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交界地區盤踞,不僅隔三差五惹出事端,還嚴重影響到巴基斯坦對該地區的控制。
巴國本就內憂重重,再加上外部壓力,這種經濟與國家安全的雙重麻煩,對巴基斯坦的國家正常運行造成極大的麻煩。
作為英國前殖民地,巴基斯坦獨立後順理成章的採用了西式民主制度。政府首腦由民主選舉產生,文官行使政治權力。可是,這種號稱完美的體制,在面對印巴的一輪輪衝突與對抗時,出現明顯的力不從心。
印巴間的長期拉鋸和對抗,對兩國財政都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但印度差差也是個准大國,底子更加殷實,所以還能夠扛得下去。
可巴基斯坦就不行了
要抵抗印度,巴基斯坦就有必要將大量的國家資源,投入到軍事上。可巴基斯坦的國力明顯比印度差了一截,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要保持印巴間的軍事制衡,就只能在拚命搜刮社會資源,以供軍需——這種做法自然會引發民眾的憤怒和反對。
這就使得民選文官政府陷入兩難:作為一國政府,他們有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義務——所以軍事上的投入不能降低;不過,這種刮地皮的搞法,又必然引發民怨。而文官首腦是經民主選舉話說,這種情況下,這種赤裸裸的搜刮民財,對文官而言簡直是政治自殺!
巴基斯坦的民主政治由此進入了一個死循環。除非印巴和解,否則光靠巴基斯坦自身,壓根就沒辦法解開這個死結。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就只剩下一條路——廢掉不合時宜的民選機制,直接搞軍人專制。
軍人專制的一大好處:就是這種模式下的政府,它的權力源自自身的武力,而不是民眾的選票,所以不必對國民好惡情感太過在意無需,如此便能夠儘可能多的將國家資源投入軍事——而且,有武力做支撐,軍政府颳起地皮來,也容易的多。
基於這種邏輯,1958年,巴基斯坦爆發第一次軍事政變,軍隊用槍杆子推翻了民選的文官政府,轉而由軍人直接執政。
按說,事情到此就結束了。從此巴基斯坦將成為一個軍人專政國家
但事實並非如此。隨後的歲月中,民主文官與專制軍人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交替上台,讓巴基斯坦政壇陷入持續性動蕩。
這又是為什麼?
這又回到了經濟。印巴經年累月的對抗與衝突,逼迫軍人政府不得不持續性的大力搜刮社會財富——而這自然加大了國民對軍人當局之間的不滿。而那必須迎合選民意見的民選文官,以及西式民主制度,自然就受到不堪軍政府騷擾的民眾的普遍歡迎。
當然,軍政府有槍杆子做後盾。但槍杆子再厲害,也不是無所不能的。隨著民眾的憤怒達到頂峰,社會就會陷入動蕩,軍政府無計可施之下,唯有黯然交出政權,讓民選文官重新出山。
可是,民選文官或許不能直接的過分搜刮國民,可它卻擺不平印度。隨著用于軍事的開支削減到嚴重影響印巴軍事平衡,進而威脅到國家安全形勢時,民選文官就再也張羅不下去,這時候,高度不滿的軍方就會又一次發動政變,攆走文官政府,重建軍管政治。
一個稱職的政府,必須同時兼顧國家安全和民生。可是巴基斯坦有限的國力,以及嚴重的印巴衝突,使得不管誰在台上,都只能照顧到一面。也正因為如此,巴基斯坦才陷入民主文官與軍人專制的死結。
那麼,怎樣破解這個死循環呢?
上策是印巴和解。如此,巴基斯坦就不用再將大量國家資源消耗在軍事對抗方面,進而能夠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保障民生。
可這事兒說易行難!首先,巴基斯坦不可能放棄克什米爾;其次,就算巴國答應斷臂求生,所換到的,也不過是一時之苟且罷了。畢竟印度的長遠目標,是統御整個南亞,即便巴基斯坦交出巴控克什米爾,印度早晚還是會得隴望蜀,覬覦巴基斯坦本身——而屆時的它,將更加無法應對。
國家實力的有限,決定了巴國不可能憑一己之力,確保國家長久安寧,所以必須高度依靠外部勢力——特別是中國的支持。
可是,儘管中印的結構性地緣矛盾決定了,中國當然願意幫助巴基斯坦。但畢竟打鐵還得自身硬,如果巴基斯坦自身總是不爭氣,自我造血能力不能提升,這也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不過,巴基斯坦的地緣環境,決定了其發展現代經濟的本錢天然不足。它又如何給自己造血呢?
當然,單靠巴基斯坦自身,那確實是沒什麼好辦法的。可是特殊的地緣區位,決定了巴基斯坦依然有著十分廣闊的想像空間。將目光放長遠些,儘管巴國自身潛力有限,但通過與其它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戰略合作,巴基斯坦的地緣價值會得到一個極大的提升,並以此為基,打造出一套嶄新、且充滿活力的經濟體系。
這是怎麼說?這就涉及到前段時間通航的瓜達爾港,以及背後的中國一路一帶戰略。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下一節《地緣政治:中國將如何改變巴基斯坦》中,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6節:巴基斯坦之第2部分。對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感興趣的朋友,可訂閱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匈牙利前幾天禁止穆斯林移民出國究竟是什麼原因?
※你如何看待Siyu Yang的專欄文章《為什麼我是(?)一個聖母》?
※如何評價【德國政要出席穆斯林集會 呼籲寬容和宗教自由】?
※印度的穆斯林為什麼能有一億人?
※怎樣理解清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