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管理之六 互聯網金融

不知說到互聯網金融大家腦海中第一閃現的是什麼,xx寶、p2p還是網路理財。從業務本質上來看,互聯網金融可以分為幾個典型業務模式:支付、融資(p2p、眾籌、小微貸)、理財(基金、證券、存款)、風控(徵信、保險)、信息中介(金融搜索等)。

作為一種新業態,互聯網金融也經歷了一輪野蠻生長,各類平台一度達到3000家,根據中經網整理各類交易的規模如下:

可以看到各類業務的交易量都是成倍增長,這是典型的互聯網行業才有的增長速度。但是快速擴張的背後各類風險也逐漸暴露,行業必將逐漸回歸理性發展。讓我們來看看陸續出台的監管政策和各平台在風控方面的布局。

一、監管政策

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監管法規今年以來陸續出台,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兩份:

2016年8月下旬,銀監會發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對網貸平台的借款上限提出限制,規定單人單平台借款上限20萬,多平台上限100萬;企業單平台借款上限100萬,多平台上限500萬,這是要網貸平台回歸小額分散的原則,這個規定將大大限制網貸平台的擴張速度;對銀行存管提出要求,要求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隔離管理,並選擇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客戶資金的存管機構,這一條是保證了資金安全,但操作難度大,因為銀行對互金平台存管大多抱觀望態度,銀行並不想為網貸平台背書,過這一關就要拼後台了。

2016年04月,國務院《關於印發互聯網金融平颱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互聯網金融應透過表面看業務本質,即財務「穿透」式監管,這是針對期限錯配、非法集資、自融自保等亂象,意在規範網貸產品。

另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201605也明確規定,互聯網金融性質的掛牌企業,在政策明確之前,暫不進入創新層。這是堵死了互聯網金融通過新三板創新層繼而實現轉板融資的路。

可以說,在各種監管規則出台之後,互聯網的顛覆效應開始不被神化,互聯網金融業逐漸開始找到定位,就是致力於普惠金融,興奮點也從互聯網逐漸轉向技術,來看看平台們都在幹什麼。

二、成立徵信機構

根據徵信機構管理辦法,人行各分支機構目前對徵信機構採取備案制,從2015年1月份第一批審核通過的八家,到2016年年中大約有超過130家備案企業。除人行徵信中心之外,較為活躍的有:

鵬元徵信,鵬元800是國內較早的個人信用評分體系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螞蟻金服旗下徵信公司

騰訊徵信有限公司,微眾銀行旗下徵信公司

深圳前海徵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團陸金所旗下徵信公司

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聯想系徵信公司

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大國企

做徵信,是互金行業的重要趨勢,是互聯網金融平台尤其是巨頭們發力金融的第一步,巨頭的徵信公司,主要是圍繞巨頭的生態體系,利用大數據和演算法,可自動抓取數據,因此指標可以比傳統銀行多一兩個數量級,例如我們前文分析的芝麻信用,它的評價體系至少包括成百上千的數據。

三、布局大數據風控

第二個風口就是大數據,巨頭們紛紛發力信用評價,本質上也是大數據風控的一部分,徵信是做信貸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大平台將數據進行變現的技術手段,利用好自己的數據,也是巨頭們建立起護城河的重要一步。根據艾瑞諮詢研報,2015年底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約19萬億,且近年來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如果大數據風控能幫助降低壞賬率0.1%,壞賬能減少190億,是一個體量和潛力都巨大的市場。

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力大數據風控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一是以服務自己的資產端為主,通過場景數據、人工智慧能技術,挖掘到相對優質的資產進行營銷,優化資源配置,主要包括各類網貸公司;一種是在服務自己資產端的同時向外輸出風控能力,通過開放的系統,進一步擴大收入來源,這類主要是各大巨頭。

上表列出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家,能看到存活得比較好的基本是做網路貸款(91金融),或者以某項專長(51信用卡)奠定基礎,並且都在用技術打造風控能力。根據有披露的數據,有利網平均借款金額為1.02萬元,ppmoney的筆均借款金額為3800元,微粒貸筆均借款8000元,真正是充當市場的補充者,致力於挖掘長尾潛力。

在大公司方面,基本都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風控體系,並且將技術開放給業界使用。為什麼要輸出風控能力呢,最直觀的,擴大收入來源,其次能獲取使用方的原始數據和反饋信息,加速模型和演算法的迭代,最後,還有助於篩選優秀的合作夥伴進行投資併購整合,一箭三雕,細思極恐。

四、結語

普惠金融,是面向無信貸歷史、無徵信可循的金融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傳統金融服務不了這部分人群,在於信息的極度不對稱。而大數據,被認為能解決這個問題,大數據通過成千上萬的線上信息,能獲取借款人的搜索偏好、物流數據、旅遊信息等,形成多種維度來判斷借款人的信用狀況。

從各平台發展的現狀來看,儘管技術還不一定成熟,相互之間的數據也不夠開放,比如螞蟻花唄並不知道你在京東打了多少白條,會出現各種陣痛,但毫無疑問,互聯網金融在逐漸找到合適的定位和商業模式,是市場的有力補充者和競爭者。

參考文獻

1.「c輪死」魔咒?我們盤點了已獲c輪融資的互金企業,看他們過的怎麼樣 虎嗅網 201611

2.各平台網站

3.一個P2P行業高管的自白:P2P已死,有事請燒紙,搜狐網,201608

4.廣州卡寶寶公開轉讓說明書,201508

5.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6,中經網,201605

2016年12月26日 周一


推薦閱讀:

唯快不破:微粒貸用「執行力」踐行普惠金融的初心
中科金服:奈良的鹿究竟有多流氓?誰喂誰知道
奇點革命:金融科技或將開啟新金融時代
中國互金協會:儘快推動互聯網金融個人信用信息採集規範等團體標出台實施
是「Fintech「還是「互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熬過冬天

TAG:互聯網金融 | 大數據風控 | 徵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