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消費
設計重要嗎?
設計沒有那麼重要,這是一直以來一個比較清晰而又道出現實意義的話題。
設計重要嗎?或許在我看來也沒那麼重要,只有經濟基礎在超越商品的發展,設計的重要性才可能凸顯那麼一點點。至於重要性的程度有多大,得看消費者能夠介紹的比重有多大。這一核心因素自然是由經濟決定,審美,文化素養,以及消費行為與生活模式這些都應當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華服雖美,飽飢卻是首重。
那麼,消費者,或者說是市場所在意的是什麼呢?
消費心理,對於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於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 而作為設計師,可以知道大眾喜好以及源頭是由什麼所引發。而所做出來的設計和客戶需要的東西以及受消費者(市場)歡迎的程度三者之間達到一個和諧狀態。
當剛開始做設計的時候,往往會對於事物過分陷入,敏感度不強,一個標誌,一個字體,一幅海報等,過目而已,這是過分陷入的一種表現,因為一些不著邊際,把設計看得太重或太輕。過幾年稍稍成熟後會找到一個基本位置,對於個人體驗,客戶感官,以及對周遭的敏感度會上升,卻還不能形成完整的方法論。完整的方法論的一個基本體現的標準是在自己所掌控的範圍內能基本解決從0到1的所有問題,而不再像當初那麼遇到問題便抓耳撓騷,摸石過河般急切的尋找方法。
經過幾年經驗積累以及結合自身體驗,對於消費者自身而言,處在商品市場與互聯網市場大漩渦里,就會自然體會到我們絕大多數時候並不僅僅只是購買一個商品,換而言之,也是在購買自身,自身的品味,身價,地位,格調等等諸如此類的詞能夠完全概括。如果能夠讓消費者匹配到屬於他自身的人格屬性,那麼產生的不僅僅只是消費行為,還能帶來一定的傳播效應。《消費心理學》這本書已經闡述得比較完備,在邏輯以及對市場消費者分析上,基本能解決一般性的問題。舉個例子,鎚子科技當初僅僅只是羅永浩依靠自身魅力營造了一片「情懷」,「工匠精神」的紅海,從Smartisan OS操作系統到如今的Smartisan M1,從情懷到一個企業家的成熟。之所以每一次鎚子科技的發布會都會帶來一大波流量的滾動,話題的營造性再好,如果沒有羅永浩本人的支撐,場面不會有這麼紅火。人的屬性成為了基本。而消費者的消費衝動性沒有帶動,傳播效應再大,再好的流量,也變成不了轉化。之前一直很喜歡羅永浩,從之前的砸冰箱,「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到每一場Smartisan發布會必看,但我的手機依然用的還不是鎚子手機,曾經一度很想買,但是,我喜歡的僅僅只是老羅的觀點,至於手機,還沒到非買不可的地步。
當然,我這是一類人,除此之外還有好幾類人,其中有一類肯定是喜歡老羅,喜歡鎚子手機,熱衷於情懷主義,那麼這些就和自身屬性非常匹配,消費衝動自然一觸即發,如果他們不為老羅買單,那麼其他人也沒那麼容易跟風。
當我們設計一個產品抑或是品牌的展示屬性(視覺直觀的與消費者互動的層面)的時候,基本都會分析受眾群體,有些甚至只是針對於某一特定的場景,特定的消費者;還有的可能針對的不是單一,而是多種場景多種群體不同的展示層面。
體驗以及知識獲取的途徑有諸多種,而在設計這個範疇內敏感度與觀察力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當初在台灣一家產品設計公司做排版時,總監常說我這個字體不對那個字體不對,我很納悶,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敏感度不夠,在字體上敏感度不夠,換而言之在其他地方的敏感度也極其低下。這就需要在字體上持續性做功夫,熟悉大量的字體,以及各類字體所賦予的語言特性。加菲爾德的《字體故事》這本書可以幫助加深對字體一個基本的認識。斯人已逝,其字長存。當然換做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樣的。
設計師對於設計的敏感度,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敏感度,這二者之間不失為一個完整的契合。
而在我們這樣一個消費品日益劇增,廣告營銷轟炸繽紛繚亂的時代,各大移動互聯網平台都在爭奪流量入口,作為消費者,眼睛已經看疲,在設計上不能很好的把握其動態心理,市場行為的預估,那麼所做出來的設計不被接受,消費者又拿什麼買單呢?
設計很重要,尤其在如今電商,網商,移動平台,各大移動終端兵戈四起,巨頭俯視的時代。
以上
推薦閱讀:
※為即將開始的國培搞的專家海報稿(2)
※設計師|深澤直人和他的「無意識設計」
※【經典設計】Hans Gugelot SK4留聲機
※產品介紹型網站的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