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方文字起源的一種猜想及其它
東西方文字差異非常大,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是一種表意的語言體系,而西方的文字則是由拼音字母構成的這樣一種表音的語言體系。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在中國形成不了像西方那樣一種字母表述體系呢?
中國漢字的特點我們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是一個農耕文明的土地,離大海很遠,多是平原和丘陵,環境相對比較平和安詳,人們生活的狀態比較穩定。人們在生活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語言來交流,需要通過一種載體來傳達語言表述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漢字。
漢字的造字過程
《說文解字》曾經對漢字做過解讀,黃帝命令他的史官倉頡造字,倉頡從鳥獸在地上留下的爪印獲得靈感和啟發,就用象形的方式,來把各種各樣的事物和狀態,用象形的字元描述出來。
比如我們看到的「日」字和「月」字,甲骨文就是按照太陽和月亮畫的。太陽和月亮都代表著光明,於是古人將「日」和「月」合起來,就是光明的「明」字。
比如我們看到「魚」字和「羊」字,甲骨文也是按照魚和羊畫的。魚和羊是人們喜愛的鮮美食物,於是古人就將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組成了鮮美的「鮮」字。
再比如,古人按照人的眼睛的樣子畫下來,就是眼目的「目」字。所有同看有關的事情,都要加一個目字偏旁,以示是看到的。比如「瞅」、「睜」、「瞪」、「瞧」等等。
再比如,「刀」字、「人」字、「木」字、「鳥」字、「馬」字,也統統是按實物畫下來的。
因為當時人們的生存環境相對比較平和,有充足的時間從容去做漢字的創造,慢慢使用和往前發展。
由於漢字是用象形的方式來創造的,它既有形象的內涵,又有意義又有聲音,音形意都在一體,每一個字都是一個完整的一體,都有它具體表示的含義和來歷。
我們知道,語言是人交流的最基礎的符號,就像建築里最基礎的物質,沙子、石頭、水泥一樣,最基礎的建築是一個什麼樣的質量,它會影響這個建築的質量。
如果你構成這個建築的每一塊磚、每一塊石都是精美的,雕砌著很多裝飾的信息的時候,你整體的建築就會有這樣一個導向,就會有這樣一些信息在,你的思維也會受這樣一種情況的影響,相對來說考慮問題是個整體。
西方文字的產生過程
西方文字最初是產生在歐洲沿海的地區,地中海、愛琴海、義大利半島等等。關於西方文字的起源,這裡合併百度百科和網路資訊,是這樣解讀的:
字母文字最早是由腓尼基人發明的。
腓尼基人是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民族,生活在今天地中海東岸相當於今天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他們曾經建立過一個高度文明的古代國家。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是腓尼基城邦的繁榮時期。後來他們的富庶被羅馬帝國所覬覦,最終被羅馬帝國所滅。
今天我們熟悉的26個英文字母,源頭是腓尼基人的22個字母。他們借用古埃及人的楔形象形文字,並簡化蘇美爾人的若干楔形文字,創造出簡單而書寫便利的22個字母。
這種文字是用比較靈活,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希臘人改進了腓尼基字母而創造了希臘字母,伊達拉里亞人又改進了希臘字母創造出拉丁字母。中世紀時,日耳曼人受羅馬文化影響,用拉丁字母拼寫了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拉丁語系的語言。
不過,這個答案只回答了西方文字的表音文字的來歷,卻沒有說明為什麼當年的腓尼基人用了表音的字母來創造文字,而沒有象中國古代那樣,走象形文字的路。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種非官方的說法,這裡做一下介紹:
西方文字最初的來歷,是人們生活的環境是沿海地區,當時的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人們生存的環境比較險惡,在這樣的環境里,人們在傳遞信息、交流的過程中,他就必須用最簡短的信息,聲音或者是訊號,來傳遞比較豐富的信息。這樣一種傳遞,假定環境允許,他就可以多傳遞一些,假如環境條件不允許,他可能就少傳遞一些,這就是西方語言產生的一個基本的背景。
這樣一種情況,如果我們用現代的事情打比方,很像電報剛剛開始發明時的情況。電報發明之初,它很不穩定,發一發有時候就斷了,然後過一段時間不知什麼時間又收到了。但是當時電報的功用重要,那個時候沒有電話,人們遠距離信息的溝通就靠電報。尤其在戰爭環境中,或是在一些重大事情出現的時候,人們在消息傳遞的過程中,電報的作用就非常大。
可是由於電報不成熟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有這麼一個狀態,就出現一個問題,前面的事情我剛剛傳輸了一半,那邊就斷了,後面的事情要很長時間才收到,就使得資訊在傳輸過程中不完整,可能重要的資訊就不能快速傳達出來。這種情況發生在戰地新聞的傳遞上,問題就更突出了。記者寫完稿子,發出來了,這邊只收到了一半,這篇稿子等於沒有用,那邊報紙沒法登。
後來為了應付這種狀態,新聞的寫作、電報的傳輸就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主要體現在新聞上,叫 5個W,在新聞一開始有個導語,這個導語里就要把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事情、什麼樣的結果、什麼人參與,類似這樣一些重要的資訊,在導語里就給它寫清楚,然後再一段一段展開。
這樣的話,在資訊傳遞過程中,你不管在哪個地方中斷,問題都不大,只要導語傳過來了,你這個新聞就可以發了,你也可以根據導語,在後面做一些補充,或者相關資訊的合併,都可以。
電報發明的過程和狀態就很像遠古時期西方文字發明的過程。就是環境條件非常惡劣的情況下,人們傳遞信息就要用最短的字母來傳遞,然後環境條件允許了,他可以再加一些信息。我們就看到西方的英語,它有很多詞,其實就是一些詞加了一些字母之後,又形成新的含義,它的字母可以在一個詞上不斷的加,它的含義也可以不斷的有增補。
這樣一種狀態下形成的文字,和東方文字有一個非常本質的差別,中國的漢字每一個字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西方文字,每一個詞都是迭加和拼湊起來的,缺乏內在的系統性。
同時,東方漢字它的意義,也直接賦予到象形,音形意都在一起。而西方的文字,它的每一個詞的含義必須人們另外賦予它,本身這個字母出來的時候沒有任何含義。比如我喊了一個「啊」,我是一個驚訝的聲音,可是寫成一個英文字母」A「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要把驚嘆的「啊」的信息附在上面,給它強行規定,這個」A「代表著人們的驚訝,代表著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和情感,是人在信息上疊加的資訊。
中國的漢字因為是象形的,直接照著太陽、月亮、人、馬畫的,你一看這個字,它其中的信息自動就帶了。另外中國漢字的構成,它有象形,有偏旁,整個構建也是依照一定的規則來做的,你可以按照規則來捕捉它內在的信息。
由於東西方文字這樣一種差異,就使人們思維的狀態和思想的方式都有著非常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也是東西方文化未來有重大分別的起始點。
僅就東西方文化在繪畫上的差別做一些探討
西方的繪畫重視的是人的視覺和感覺。所以畫出來的畫,要求非常的準確和清晰,重視每一個局部的細節。西方繪畫入門的時候,對畫家所做的訓練是素描和透視,就是培養畫家這種對準確和清晰的駕馭能力。
素描有人體的素描,靜物的素描,要求一絲不苟,是一種臨摹。而透視,則是把握光線在不同狀態下,對畫面構成的影響和變化。
因為是重視覺和感覺,所以,色彩在西方繪畫中就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這種重色彩的結果,是使得西方繪畫在表現形式上,也出現了重要的分支。有一種繪畫,非常重視色彩所製造出來的感覺效果,有一種朦朧的狀態。叫印象派。
我們這裡給大家展示四幅西方不同歷史時期的繪畫來加以說明。
第一幅畫,《蒙娜麗莎》。
這是西方世界最為有名的一幅畫。如果西方世界只允許提一幅畫的名字,那麼就是這幅由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家達芬奇所畫的《蒙娜麗莎》。
在這幅畫里,我們能看到傳神的面部和手部的細節刻畫,也會體驗到光線照射在蒙娜麗莎身上和背景不同位置上的透視效果。
第二幅畫,《向日葵》。
這是荷蘭著名印象派畫家梵谷的代表作。印象派,顧名思義,已經開始從寫實派的行列中分離出來了。
在這幅畫里,局部的細節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光線的照射角度和透視效果也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了。只有強烈的色彩效果衝擊著你視覺,並造成你感覺上強烈的震撼。
第三幅畫,《日出印象》。
這是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代表作。這幅畫強調的是瞬間的視覺感受,評論家說它是「強調自然界的光和色, 把光與色的變化作為繪畫的主流。」
第四幅畫,《西斯廷聖母》。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的代表作。畫作里端莊與凝重的氛圍,來源於畫家對人物的細膩描摹和對光線效果的準確把握。傳神的細節刻畫則表現在畫面中人物的眼神和姿態上。
我們再來看東方的繪畫,也就是中國的繪畫。與西方繪畫相比,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中國傳統的繪畫,重視的是寫意和意境。
「寫意」是同「寫實」相對的。重視的是整體真實狀態的把握和意境的展現,而不拘泥於細節狀態的準確。我們已經知道,寫實是西方繪畫的主要表現手法。我們現在來看一看中國繪畫中寫意的表現境界。
這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畫家齊白石的一幅山水畫,《羅浮覓句圖》。
畫面里是一位老者帶著一位小童,在自家的莊園里賞花,並在為賦詩尋覓佳句。
在這幅畫里,「山」只是用淡淡的色彩點染出一個輪廓,「樹」也只是一些歪歪扭扭的墨跡。幾處草屋瓦舍,粗粗幾筆而成,好象與人物的比例關係也不對稱。再看一老一少兩個人物,也只是用線條勾勒出一個外形而已。
但當畫家在眾多樹冠上點染而成一片片潔白的花蕾,為山丘和沃土著幾分素雅的色彩時,便驟然給這幅畫增添了無盡的生機和曖意。
在這幅畫里,如果你用西方繪畫里的「形似」的標準去尋覓,可以說沒有一樣人或物是真實準確的。但這幅畫里所營造的那樣一種「神似」的美好境界和韻味,卻是持所有不用同審美標準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的。
再讓我們來看另一位中國傳統畫大師張大千的畫作。《溪山策杖圖》。
這一幅畫,畫的是張大千同友人策杖徒步遊歷于山水之間的場景。
畫中是有山不象山,有水若無水,人影渺渺,村舍綽綽。沒有一樣景物是清晰可見的。如果用西方繪畫的標準來看,可以說沒有一點地方同真實有關。
但這幅畫用線條和墨色所勾勒和渲染出的境界和氛圍,卻真真切切再現了山水的空靈和迷離,恬淡而富有詩意。
中國傳統繪畫里也有類似西方繪畫的寫實風格,以及工筆畫。但佔主導地位的是仍然是寫意為主的表現手法和風格。
也就是說,東方繪畫重視的是對人和事物的本質把握,重視對人和事物的整體把握。
而西方繪畫重視的是對人和事物特徵的準確把握,重視細節的真實和準確。
推薦閱讀:
※在古人性教育為什麼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呢?
※因說錯抗日戰爭時間而受網路霸凌,遭網友唾罵了15年的楊丞琳冤不冤?
※中國通史這麼好,是誰寫的?
※可口可樂,一個配方和幾代人的不斷創新
※毛澤東得知哪位黃埔一期生犧牲後連嘆:可惜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