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利益的謊言(1)

01

在農耕文明的時代,人類最急迫的需求就是吃飽飯,文明程度低下,無暇去考慮人類的一些基本權利,並且在那個時代,人能夠使用的工具及其有限,只有石斧木棍等等,一旦遇到野獸,難以與它們進行搏鬥,因此只能依靠集體,和集體一起行動,人類受限於自然條件的因素,大多數時候,個人的利益難以得到保全,生存發展比爭取權利更加重要和緊迫,個人只有依附於整體才能生存下去。

隨著技術文明的發展,人類的基本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並且能夠使用的工具越來越多,不用再懼怕野獸的襲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鬥爭就開始了,一個人可以依靠自己武力智力的優勢隨意掠奪他人的資源,例如食物土地甚至人口,這種事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比比皆是,個人的權利受不到基本的保護,社會秩序出現嚴重的混亂,為了保護每個人的利益,政府出現了,成為制約他人隨意作惡的工具,它成為第三方的仲裁者,讓別人不敢隨意的傷害自我,政府成為個人的保護傘,每一個個人的合法利益都受到保護。

02

但是人類發現更大的一個惡魔出現了,那就是集體的強迫,一旦某種利益披上集體的外衣,不管合不合理,首先就會變得天然正確,無法反駁。個人的力量和訴求在它面前顯得極其蒼白無力,個人的意見湮滅在群眾的亢奮興奮中。

這種有道德有勇氣的個人,當他站在集體的對立面時,感受到的更應該是巨大的恐懼。集體的優勢就是他們的人數,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壓倒一切反對的個人,不管是否合理。

我們固有的思維受到社會歷史的影響,難以更正。在以前,為了集體犧牲個人或許還有正當性,因為有各種不可控因素的制約。但是在今天的文明法治社會,這種觀點竟還能長盛不衰,只能說明我們對它的認識依然不夠。

03

首先「集體意見的匯合一定是民主科學的」這種觀點就值得懷疑。他們唯一的根據就是「這是集聚大多數人的思想結晶,當然比個人的想法更周全合理」。但是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集體:每一個人都能獨立自主的提出意見,思想和行為不受他人的強迫,能對自己提倡的言論負責,然後每一個人的意見通過相互激辯博弈,最終的決策達到一種平衡。這樣的決策當然是我們欣然看到的。

但是假設現在的社會輿論極其嘈雜混亂,人們可以在網上發出無根無據的言論,並且不用對其負責。或是大眾的思考能力不足,不能獨立的做出判斷,只能隨大流,這種所謂的集體意見也只是某些個人的意見加上團體的炒作而已。而如果這些個人不懷好意或是偏執固執,這種意見因為集體的庇佑上升為國家意志,對國家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樣的集體決策又有什麼科學民主可言呢?。歷史證明:在現代社會,群眾所造成的災難遠遠大過個人所造成的損失。二戰時的德國就是如此,民眾將希特勒推到總理的位置,最後後者發動戰爭,禍害世界,這就是集體的決策造成的後果。

所以在一個集體主義的國家裡,集體是最不值得相信的。

04

在我們現代社會中,存在一種言論,就是個人利益一定要服從集體利益,他們的出發點似乎也是無懈可擊:當個人的利益與集團的利益相違背時,我們只有犧牲個人來成全整體,否則這個社會效益會有更大程度的損失。這種觀點背後的理論基礎就是功利主義,人類的一切行為必須都以利益的最大化為出發點,再往前一步,就是個人擁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一種價值標準來精確的測量,例如自由權,生命權,財產權等等。

因為計算和統計是比較的基礎,不進行對個人利益的計算,就無法權衡是否應該犧牲個人利益去滿足整體。雖然我們在道德上無法接受這種功利主義,但是這種思想恰恰潛移默化的主導著我們日常生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為了所謂的建設要強拆民居。的確土地房子這種客觀事物的價值可以在市場中衡量,但是個人的偏好確是難以預測的,我們每一個人對東西的效用認識不同,因此,這些東西對我們的價值也就不盡相同。一座房子對於一個住了六七十年的老人和一個僅僅住了兩個月的年輕人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這寄託了老人一生的心血,絕不是價格所能能夠襯托出來的。現在讓他搬出,即使給他多少錢可能也難以彌補這種損失。

推薦閱讀:

TAG:集體 | 集體主義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