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建安二十四年襄樊之戰

亂世風雲兒 著

襄樊之戰戰前形勢

曹操政權形勢

總體而言,丞相曹操已封為魏王,權勢達到人臣之極,甚至近乎皇帝。曹操政權統一了大半江山,據有司隸、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涼州以及荊州北部、揚州北部、益州漢中郡。

一、建安二十三年(二一八年),在曹操政權轄內爆發的三場叛亂值得注意。

(一)許都朝臣政變。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初六(二一八年二月十八日),豫州潁川郡許都少府(卿之一,主掌皇家園林物產、皇帝財政、皇帝生活起居,兼管國家財政稅收,中二千石)耿紀、丞相司直(丞相屬官,主掌輔佐丞相檢舉百官不法者、監督諸州,位在司隸校尉上,比二千石)韋晃、太醫令(少府屬官,主掌治病、醫藥,統領諸御醫,六百石)吉本等人聯合反叛,打算挾持皇帝南下連結劉備,推翻曹操統治,反叛以失敗告終。而耿紀等人要南下連結的人,具體說就是為劉備鎮守荊州的蕩寇將軍關羽。

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丞相屬官,眾史之首,督率諸掾屬,主掌輔佐丞相執法、管理丞相文書、管理相府諸事務,千石)王必營,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主掌屯田農業生產、田租,估計比二千石)嚴匡討斬之。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時有京兆金禕字德禕,自以世為漢臣,自日磾討莽何羅,忠誠顯著,名節累葉。睹漢祚將移,謂可季興,乃喟然發憤,遂與耿紀、韋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結謀。紀字季行,少有美名,為丞相掾,王甚敬異之,遷侍中,守少府。邈字文然,穆字思然,以禕慷慨有日磾之風,又與王必善,因以閑之,若殺必,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強盛,而王在鄴,留必典兵督許中事。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三輔決錄注》。】

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初六),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見《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

(二)陸渾平民起義。司隸弘農郡陸渾縣(今屬河南洛陽市嵩縣)征壯丁調往益州漢中郡服役,百姓怨恨恐慌,以孫狼為首的平民起義反抗,起義最終平息,隨後孫狼帶領起義軍南下依附荊州的關羽,受關羽之命回到陸渾騷擾曹操後方。聯繫到曹操七月準備親自抵抗進攻漢中的劉備,至九月抵達司隸京兆尹長安縣(今屬陝西西安市),估計正是曹操在這期間調集關中地區的輜重往漢中,於是徵發徭役,這才激起民變。

建安二十三年,陸渾長張固被書調丁夫,當給漢中。百姓惡憚遠役,並懷擾擾。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固率將十餘吏卒,依(胡)昭住止,招集遺民,安復社稷。狼等遂南附關羽。羽授印給兵,還為寇賊,到陸渾南長樂亭,自相約誓,言:「胡居士賢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一川賴昭,咸無怵惕。見《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胡昭傳》。】

【(建安二十二年)先主善其策(指法正),乃率諸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見《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法正傳》。】

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見《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

【(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曹操)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三)宛縣部將叛亂。荊州南陽郡徭役繁重,十月,宛縣(今屬河南南陽市)守將侯音等人劫持南陽太守東里袞聯合不堪重負的官民佔據宛縣反抗曹操,同時與關羽聯合。鎮守荊州的曹操大將行征南將軍曹仁立即圍攻宛城,建安二十四年(二一九年)正月,曹仁終於平定了叛亂。曹操還將他正式拜為征南將軍,這說明曹仁有功,也側面說明這件事的重要性。

【(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是時南陽閑苦繇役,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引《曹瞞傳》。】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侯音以宛叛,略傍縣眾數千人,仁率諸軍攻破音,斬其首,還屯樊,即拜征南將軍。見《三國志卷九,魏書九,曹仁傳》。】

這三次叛亂有個共同點,都與劉備方面的關羽有聯繫,尤其是孫狼、侯音的叛亂,看來與關羽的聯繫更近。這說明一個問題,關羽可能在不斷地騷擾曹操領地。

根據曹仁的行跡推斷,在襄樊戰役之前,大約建安二十二年三月以後至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之前這段時間曹仁已經鎮守荊州,而他鎮荊州就是針對防範關羽,在平定宛縣叛亂之前,曹仁正為對付關羽而駐紮在南陽郡鄧縣樊城(今屬湖北襄陽市樊城區),而雙方可能是互有攻守,但沒有什麼大的舉動。

【(建安二十二年,公曆二一七年)三月,王引軍還,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居巢(今屬安徽巢湖市)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復以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見《三國志卷九,魏書九,曹仁傳》。】

【侯音、衛開等以宛叛,(龐)德將所領與曹仁共攻拔宛,斬音、開,遂南屯樊,討關羽。見《三國志卷十八,魏書十八,龐德傳》。】

二、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撤出漢中返回長安,曹仁大約在五月至六月間由樊城向關羽進兵。此後曹操又派遣大將左將軍于禁、行奮威將軍滿寵、平寇將軍徐晃前往荊州支持,可見曹仁形勢不利。

【(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曹操)引軍還長安。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於)禁助仁。見《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于禁傳》。】

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見《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徐晃傳》。】

魏王操之出漢中也,使平寇將軍徐晃屯宛以助曹仁,及于禁陷沒,晃前至陽陵陂。見《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八,漢紀,孝獻皇帝紀》。】

關羽圍襄陽,(滿)寵助征南將軍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將軍于禁等軍以霖雨水長為羽所沒。見《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二十六,滿寵傳》。】

劉備政權形勢

劉備政權據有益州,荊州南郡南部、零陵、武陵。

一、劉備奪取漢中。建安二十二年,劉備向漢中進攻。二十三年,進入僵持階段。二十四年五月,劉備據有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先主善其策(指法正),乃率諸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見《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法正傳》。】

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先主次於陽平關,與(夏侯)淵、(張)合等相拒。見《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

二十三年,劉備軍陽平關,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見《三國志卷九,魏書九,夏侯淵傳》。】

【(建安二十四年)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見《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

二、鎮守荊州的關羽勢力強盛。

時關羽強盛,而王(曹操)在鄴,留(王)必典兵督許中事。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三輔決錄注》。】

【(呂)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見《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

聯繫劉備奪取漢中的行動,以及曹操內部與關羽有關的叛亂推斷,關羽有可能配合劉備的行動而騷擾曹操後方以期牽制曹操軍隊。曹操方面的曹仁則鎮守荊州應付關羽,大約進入建安二十四年五、六月間,曹仁向關羽進攻,從曹操撤出漢中兵力向荊州支持的情況來看,估計是關羽向曹仁反擊而且攻到了襄樊一帶。

總結襄樊之戰戰前形勢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進軍漢中。

二十三年正月,許都耿紀等人反叛,企圖劫持皇帝聯合關羽。七月,曹操準備支持漢中,九月抵達長安,大約這時陸渾平民孫狼等起義,隨後孫狼依附關羽,受關羽之命回到陸渾騷擾曹操後方。十月,宛縣守將侯音等反叛,同時與關羽聯合。這年劉備在漢中與曹操守將對峙,關羽可能配合劉備騷擾荊州牽制曹操,曹操方面的曹仁鎮守荊州抵禦關羽的騷擾。

二十四年五月,曹操從漢中返回長安,曹仁大約在五月至六月間由樊城向關羽進兵,關羽反擊進軍襄樊,由於曹仁形勢不利,曹操又派遣大將于禁、徐晃等前往荊州支持。

襄樊之戰

水淹七軍

一、關羽與龐德交鋒不利兩軍僵持。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正與曹仁戰於樊城,曹仁部將立義將軍龐德誓死抗擊關羽,且使弓箭射中關羽額頭,一時間震懾了關羽軍隊。不久于禁抵達荊州,曹仁派龐德與于禁合兵一處駐紮在樊城北面,與曹仁形成掎角之勢。

【樊下諸將以(龐)德兄在漢中,頗疑之。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堤。見《三國志卷十八,魏書十八,龐德傳》。】

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見《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八,漢紀,孝獻皇帝紀》。】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以夫人卞氏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二、關羽利用水災擒于禁斬龐德。八月,天降暴雨,這場暴雨一連十幾天,漢水隨之泛濫,關羽利用水勢乘戰船圍攻于禁、龐德。于禁是七路曹軍的都督,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但是由於這一場天災七路人馬都被洪水淹沒,迫於如此形勢,于禁及所部三萬人馬向關羽投降。龐德雖然表現得十分英勇,最終也被關羽擒殺。

【是歲,(關)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於)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使徐晃救之。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見《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于禁傳》。】

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堤。見《三國志卷十八,魏書十八,龐德傳》。】

【二十四年,關羽圍曹仁於襄陽,曹公遣左將軍于禁救之。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荊州南郡下轄縣,今屬湖北荊州市)惟城未拔。見《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

威震華夏

一、關羽圍樊城、襄陽。大約八至九月間,關羽利用水災消滅了曹仁的援軍于禁,另一支駐紮在宛縣的援軍徐晃也難與爭鋒,只能前進到樊城北面的陽陵陂等待援軍。關羽進而圍攻樊城,將曹仁圍在城中,又把平狄將軍呂常圍在襄陽,斷絕了樊城與襄陽的聯繫。大約就這個時候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向關羽投降。

會漢水暴隘,于禁等沒。(關)羽圍仁於樊,又圍將軍呂常於襄陽。晃所將多新卒,以羽難與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見《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徐晃傳》。】

【帝(指司馬懿)又言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並不可居邊。魏武不之察。及蜀將關羽圍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修、方果降羽,而仁圍甚急焉。見《晉書卷一,帝紀第一,宣帝紀。》】

羽乘船臨城,立圍數重,外內斷絕。羽又遣別將圍將軍呂常於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皆降於羽。見《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八,漢紀,孝獻皇帝紀》。】

二、曹操領內百姓叛亂響應關羽。在關羽有利形勢下的影響下,司隸河南尹梁縣(今屬河南汝州市臨汝鎮)、弘農郡陸渾,豫州潁川郡郟縣(今屬河南平頂山市郟縣),有百姓起義反叛曹操響應關羽,乃至許都以南地區百姓也紛紛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我們已經知道,建安二十三年的時候曹操領內就發生了一些聯合關羽的叛亂,而這一次的叛亂可能更為廣大,關羽威震華夏。如果形勢繼續發展下去,或許不僅襄樊失陷,荊州、豫州都將在關羽兵鋒之下。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滿)寵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後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見《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二十六,滿寵傳》。】

敗走麥城

一、荊州失陷。

(一)江東設計。孫權方面的虎威將軍呂蒙一直駐紮在陸口(今屬湖北咸寧市嘉魚縣陸溪鎮)防禦關羽,他認為趁關羽全力進攻樊城的時候襲擊南郡是大好機會。而關羽進軍襄樊的時候後方必然留下防守兵力,當他擒于禁斬龐德,進而圍攻樊城、襄陽之際,前線需要更多兵力,只因為防備孫權方面而不敢輕易調動後防軍隊。為了麻痹關羽讓他以為沒有後顧之憂而抽調後防往襄樊前線,呂蒙向孫權設計先是自己裝病撤出駐地,然後向孫權推薦名聲不大的陸遜。孫權拜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讓他前往陸口,陸遜寫信給關羽以十分謙卑的言辭對他歌功頌德,關羽果然中了算計,輕視陸遜、放鬆戒備將部分後防調往襄樊。

【後(關)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呂)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呂蒙傳》。】

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車右部督代蒙。遜至陸口,書與羽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稟良規。」又曰:「于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勛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淮陰拔趙之略,蔑以尚茲。聞徐晃等少騎駐旌,窺望麾葆。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雖雲師老,猶有驍悍。且戰捷之後,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願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仆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儻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覽遜書,有謙下自托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見《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

(二)曹孫聯合。十月,曹操為了避開關羽鋒芒打算遷都,而丞相軍司馬司馬懿、西曹屬蔣濟勸曹操聯合孫權以解樊城之圍,曹操派人與孫權聯絡,孫權回信表示「討伐關羽報效朝廷」,兩家一拍即合。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司馬懿)、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關羽圍樊、襄陽。太祖(曹操)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司馬宣王及濟說太祖曰:「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太祖如其言。權聞之,即引兵西襲公安、江陵。羽遂見禽。見《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蔣濟傳》。】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權內憚羽,外欲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見《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

(三)襲取荊州。同在十月,孫權方面準備襲取荊州,行動前知會了曹操方面且教曹操保守機密,隨後,孫權以呂蒙為大都督與陸遜兵發荊州。呂蒙先行到揚州廬江郡尋陽縣(今在湖北黃岡市黃梅縣西南),把戰船偽裝成商船,一路順江水潛入荊州,將關羽設置在沿江崗哨的斥候全部俘虜,封鎖江東襲擊的消息,接著進兵江陵、公安,駐紮在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和駐紮公安的守將傅士仁不戰而降,呂蒙佔據江陵之後立即採取安撫措施,籠絡民心、穩定局勢。陸遜緊隨其後,十一月,佔據南郡北面的宜都郡(劉備分南郡夷陵、夷道、佷山、秭歸等縣立宜都郡),並設置防線預防劉備方面反攻。

及關羽圍曹仁於樊,孫權遣使辭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軍之圍,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備。」見《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董昭傳》。】

【(呂)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關)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遂到南郡,(傅)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憮慰,約令軍中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饑寒者賜衣糧。羽府藏財寶,皆封閉以待(孫)權至。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呂蒙傳》。】

【(建安二十四年)閏月(十月)(孫)權征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軍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據江陵,撫其老弱,釋于禁之囚。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見《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

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遜請金銀銅印,以假授初附。是歲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見《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

二、敗走麥城。

(一)沔水之戰。約十月至十一月間,關羽已經佔據樊城北面的偃城(屬荊州南陽郡鄧縣,約在今湖北襄陽市襄州區),估計是阻擊曹操援軍的據點。駐紮陽陵陂的徐晃等來了將軍徐商、呂建等人的援軍,集結部隊向關羽進攻,先是奪取了偃城,繼而又向樊城逼近,距離關羽圍城的部隊僅有三丈,也就是大約七米遠,與關羽軍對峙。大約就在這期間,曹操又先後向徐晃增派十二營援軍,並且命令徐晃將孫權襲擊荊州的事情散布到曹仁以及關羽軍中,曹仁軍心振奮士氣大增,而關羽躊躇不決,進退兩難。徐晃以聲東擊西的計策攻擊關羽據點,關羽親自率軍迎戰,這時洪水稍稍減退,曹仁見救兵殺到,也領兵衝出城去夾擊關羽,關羽最終戰敗,徐晃乘勝追擊,關羽只得撤樊城之圍退到沔水岸邊,將戰船布置在沔水上阻絕樊城與襄陽的交通。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關)羽不能克,引軍退還。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王(曹操)自洛陽南征羽,未至,(徐)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圍解。王軍摩陂。見《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

太祖復還,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令曰:「須兵馬集至,乃俱前。」賊屯偃城。晃到,詭道作都塹,示欲截其後,賊燒屯走。晃得偃城,兩面連營,稍前,去賊圍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見《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徐晃傳》。】

徐晃救至,水亦稍減,晃從外擊羽,(曹)仁得潰圍出,羽退走。見《三國志卷九,魏書九,曹仁傳》。】

【(董)昭曰:「軍事尚權,期於合宜。宜應權以密,而內露之。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又,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為難不小。露之為便。且羽為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太祖曰:「善。」即敕救將徐晃以權書射著圍里及羽屯中,圍里聞之,志氣百倍。羽果猶豫。權軍至,得其二城,羽乃破敗。見《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董昭傳》。】

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斗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猶豫不能去。見《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

(二)敗走麥城。約十一月至十二月間,關羽得到孫權方面襲取荊州的消息,率軍撤出襄樊。在撤軍的路上,關羽派人與呂蒙溝通,呂蒙利用關羽的使者實施心理戰,他厚待來使,並讓來使了解到安撫江陵百姓的情況,如此一來,關羽軍中官兵得知「家門無恙」,失去鬥志,無心戀戰。關羽回到南郡當陽縣(今屬湖北荊門市掇刀區),據守麥城(屬當陽縣,在縣西南,今屬湖北當陽市兩河鎮麥城村)。孫權已經抵達江陵,一面派遣偏將軍潘璋、朱然到南郡臨沮縣(約在今湖北宜昌市遠安縣西北)切斷關羽退路,一面派人勸降關羽。十二月,關羽詐降,棄城而走,一路逃到臨沮漳鄉(約在今湖北當陽市)連同其子關平被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擒獲,不久關羽父子雙雙被斬。

【(關)羽軍既退,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而孫權襲取羽輜重,羽聞之,即走南還。見《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趙儼傳》。】

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見《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

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呂)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羽人還,私相參訊,咸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斗心。會權尋至,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呂蒙傳》。】

權征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見《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十,潘璋傳》。】

總結襄樊之戰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與曹仁戰於樊城,與龐德交鋒不利兩,曹操派去的于禁援軍抵達,龐德、于禁駐紮樊城北面。

八月,天降暴雨漢水泛濫,大約八至九月間,關羽利用水災擒于禁斬龐德,進而圍困樊城、襄陽。在關羽有利形勢下的影響下,梁縣、陸渾、郟縣百姓起義反叛曹操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地區百姓也紛紛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關羽威震華夏。

十月,曹操為了避開關羽鋒芒打算遷都,在司馬懿、蔣濟勸阻下決計聯合孫權以解樊城之圍,孫權表示「討伐關羽報效朝廷」。在關羽擒于禁之後,呂蒙、陸遜聯合設計讓關羽放鬆戒備,將荊州後防軍力調往襄樊,隨即孫權方面襲取荊州。

約十月至十一月間,徐晃集結援軍向關羽進攻,又將孫權襲取荊州的消息散布曹仁及關羽軍中,振奮曹仁士氣、動搖關羽意志。徐晃得到更多增援再次進攻,關羽戰敗,撤了樊城之圍,退至沔水阻絕樊城與襄陽交通。江陵守將糜芳和公安守將傅士仁向呂蒙投降,呂蒙進入江陵採取安撫措施,籠絡民心、穩定局勢。

十一月,陸遜佔據宜都郡,並設置防線預防劉備方面反攻。

約十一月至十二月間,關羽得到荊州失陷的消息,率軍撤出襄樊,在撤軍路上,關羽派人與呂蒙溝通,呂蒙利用關羽的使者實施心理戰,瓦解了關羽兵將軍心,關羽回到當陽據守麥城。孫權到達江陵後,一面派潘璋、朱然到臨沮切斷關羽退路,一面派人勸降關羽。

十二月,關羽詐降,棄城而走,一路逃到臨沮漳鄉連同其子關平被潘璋部下馬忠擒獲,不久關羽父子被斬。

評析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是劉備旨意嗎?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賜予「假節鉞」的權力,節鉞是代表皇帝行使權力的信物,假節鉞指奉命可代表皇帝出征、處決違犯軍令者。劉備稱王派前部司馬費詩由漢中前往荊州下達前將軍的任命書,費詩見到關羽的時候大約七至八月間,當時關羽已在襄樊前線,而此時劉備賜予節鉞就等於授命關羽繼續進攻。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設壇場於沔陽(今屬陝西漢中市勉縣),陳兵列眾,群臣陪位,讀奏訖,乃拜受璽綬,御王冠。見《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八,漢紀,孝獻皇帝紀》。】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庚子(當月無庚子日),劉備自稱漢中王。見《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

【(建安二十四年)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遂於沔陽設壇場,陳兵列眾,群臣陪位,讀奏訖,御王冠於先主。……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見《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

先主為漢中王,遣(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見《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費詩傳》。】

時關羽自江陵圍曹仁於樊城,遣前部司馬犍為費詩拜假節。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既然此時劉備方面可以派出信使面見關羽,想必劉備在五月間佔據漢中,曹操撤退的消息關羽已經知曉,只不過關羽得到消息的時間稍晚,但也應該是在七月之前得知。這也說明劉備、關羽兩邊的消息是暢通的,劉備可以派信使來,關羽也就可以派信使去,那麼劉備也應該不會不知道關羽在荊州與曹仁爭鬥,也就是說,劉備在可能知道荊州形勢的情況下,沒有阻止關羽進攻,反而讓他假節鉞,意思不就是教關羽便宜行事么。而且在這種對劉備政權有利的形勢下,關羽是有可能在荊州戰場乘勝追擊的。劉備剛剛奪取漢中,需要一段時間休整,此時讓關羽進攻襄樊,或許也是為了防止曹操爭奪漢中,而轉移曹操注意力。

關羽總督荊州,但即不是荊州牧也不是南郡太守,他的官職是襄陽太守,而且早在劉備剛剛奪取荊南四郡之後就任命了,當時襄陽就已經是曹操領地,關羽一直是虛領,那麼是不是劉備也對奪取襄陽寄予希望呢?而且把這個希望寄托在關羽身上。

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勛,以(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荊州有兩個重要的城市——第一是襄陽,第二是江陵,現在江陵已在劉備手中,而只有再佔據襄陽才算是掌握了荊州命脈。就像劉備奪取漢中一樣,漢中是益州北面的門戶,拿下漢中就能作為出兵秦川的前沿陣地,而奪取襄陽才能以此作為出兵宛、洛的前沿陣地,以便將來實施諸葛亮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兩線同時進攻的戰略計劃。

還有一點猜測,那就是關於「拜黃忠後將軍」事件,劉備任命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費詩傳達任命的時候惹得關羽因認為黃忠卑微、不願與其為伍而拒絕接受任命,會不會是劉備為了激勵關羽而故意升任黃忠呢?當時諸葛亮曾對升任黃忠提出異議,而劉備卻說「自當解之」,一來派費詩前去安撫關羽,二來激發關羽立下戰功的鬥志。意思是「人家黃忠為奪取漢中力斬曹操大將夏侯淵立下大功,既然你關羽不願與黃忠同等地位,那就立下大功一件罷。」不過這僅為猜測了。

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見《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費詩傳》。】

【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羽)、馬(超)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飛)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黃忠傳》。】

關羽擒于禁僅僅是運氣嗎?

從建安六年(二〇一年)至二十四年,關羽在荊州已經有將近二十個年頭,從建安十八年(二一三年)開始獨自鎮守荊州也有六年,他對於荊州的天文地理應該有所掌握的,況且也曾跟劉備駐紮在樊城,對樊城及其周邊的環境絕不陌生。作為一個北方人還可以帶領水軍,要知道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荊州的時候,劉備就派關羽帶領水軍撤退的,這也說明關羽即有軍事才能也有不錯的適應能力,也就不難理解劉備為何讓關羽鎮守荊州,因為他不僅深受劉備信任,也確實是劉備麾下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當然劉備麾下還有諸葛亮,但恐怕在那個時候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遠不及關羽。正是因為關羽掌握荊州天文地理,能夠統領水軍作戰,所以才能有效利用了這場水災。曹操方面的將領絕不會不懂荊州的天文地理,就連遠在揚州的揚州刺史溫恢早都估計到了荊州「水生」的形勢,曹仁在荊州鎮守了一段時間,也許他估計到了漢水在秋季的汛期,只是沒有料到會有如此水災,但對於雙方來說水災可能都是突如其來的,如果曹仁方面準備充分,可能于禁也不至於全軍覆沒了,看來曹仁的準備不足,而關羽有針對性地計劃和準備。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溫)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閑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征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曹仁表字)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見《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溫恢傳》。】

劉備方面失去荊州的原因

劉備方面失去荊州,是不是關羽負主要責任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它不是關羽的主要責任,是多方面的原因,也是大勢所趨。

一、孫權方面對荊州的態度。

其實,孫權方面對荊州圖謀已久,只是一直在等待時機而已。呂蒙早就勸孫權奪取荊州,只是那個時候一來呂蒙並沒有負責「荊州事務」,也就是防備關羽,那時是橫江將軍魯肅負責,二來可能也是沒有遇到適當的時機。另外,一向提倡連合劉備,並且勸孫權把江陵借給劉備的魯肅對於荊州問題也並非只是「和事佬」,只不過與呂蒙相比是輕重緩急的不同,最終孫權方面都是要吞併荊州的。

【(呂蒙)與關羽分土接境,知羽驍雄,有併兼心,且居國上流,其勢難久。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陳計策曰:「令征虜(指孫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關羽鎮守荊州時,曹操早已統一河北,恐此處記載有誤),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權尤以此言為當。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呂蒙傳》。】

荊州對於曹、劉、孫三家都是必爭之地,而對善於水軍作戰的孫權方面來說,據有荊州的意義尤其重大,所以孫權是志在必得,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孫權也並不是不想與曹操爭,只不過幾次在揚州方面和曹操的爭奪都沒有大的好處,基本上是形勢均衡、互有勝敗,不佔上風,那麼自然是轉而圖謀荊州,孫權本人對奪取荊州也是深表認同的,更何況,他已經在奪取荊州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就是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年)的「湘水劃界」,使得孫權從劉備那裡奪得兩郡土地。當孫權方面尋到荊州戰機的時候又怎會輕易放過呢?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見《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

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魯肅傳》。】

二、關羽對孫權方面的態度。

劉備對孫權方面當然是聯盟為主、防範為輔,那麼關羽有沒有破壞聯盟呢?建安二十年的時候,孫權派呂蒙奪取了劉備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關羽並沒有立即與呂蒙開戰爭奪三郡,而是等待劉備親自指揮下令才率軍前往抵抗。這說明一點,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還是顧及到了雙方的聯盟關係,並不想發生正面衝突,否則不等劉備命令,關羽可能已經出兵了,因為關羽鎮守荊州保衛領土是其職責所在。從關羽反擊曹仁一直打到襄樊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他對曹操、孫權兩方面的不同態度,關羽雖然與孫權方面有摩擦,但並沒有大衝突,對曹仁卻是反擊。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見《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

呂蒙奉孫權之命奪取三郡可能引申出孫劉兩家對於荊州的歸屬問題,在此不詳提,只簡單說說看法,孫權借給劉備的只是南郡的江陵,而江陵南部的公安是分享赤壁之戰以後的勝利果實,荊南四郡(零陵、武陵、長沙、桂陽)是劉備自己拿下的地盤。孫權方面當初借江陵給劉備,其目的是為了連合劉備,讓他在荊州抵禦曹操那是他們的共同利益,可以說是雙方的政治交易,那麼一旦孫權打算要回江陵的時候,就說明孫權對聯盟的意義產生懷疑,擔心劉備勢力大過己方,聯盟就已經動搖了。

然而,在關羽全力進攻襄樊之後,孫權方面的密謀得以實施,最終奪取了荊州。從聯盟的角度來講,似乎是孫權背信棄義。就連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也批判說「關羽在沔漢(指襄樊)用兵,孫權包藏禍心幫助曹操,使匡扶漢室的計劃戛然而止,是孫氏的不義之舉」。不過這都是政治鬥爭,戰爭就是政治的極端表現,所謂「聯盟」也不過是一時間有共同利益而暫時合作而已,因此也不必苛責孫權,站在孫氏政權的角度,是無可厚非的。我認為關羽大體上遵循了聯盟原則,但聯盟會因為形勢變化而變化。

【臣松之云:以為劉後以庸蜀為關河,荊楚為維翰,關羽揚兵沔、漢,志陵上國,雖匡主定霸,功未可必,要為威聲遠震,有其經略。孫權潛包禍心,助魏除害,是為翦宗子勤王之師,行曹公移都之計,拯漢之規,於茲而止。義旗所指,宜其在孫氏矣。見《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諸葛瑾傳》裴松之注。】

但有兩件事情也說明了關羽另外一種態度,其一就是孫權派使者與關羽談聯姻事宜,關羽不許,而且辱罵來使,其二是關羽圍攻樊城時曾向孫權求援,孫權表面答應卻遲遲不發兵,惹得關羽大罵,更揚言「拿下樊城就要滅了江東」。顯然,這種態度與聯合孫權是相悖的,就說明一個問題,關羽雖然大體遵循了聯盟的原則,但是在他心裡是輕視江東的。也就是說,聯盟是策略是原則,而在關羽的個人思想上認為聯盟是不得已而為之,江東是不足道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關羽輕敵,最終上了呂蒙、陸遜的當。這或許也是關羽的性格使然,驕傲、意氣用事,情商不高。

先是,(孫)權遣使為子索(關)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疑為「遣使求權助之,權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于禁等,乃罵曰:「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裴松之注引《典略》。】

其實,前面說到孫權對荊州的態度是志在必得,那麼無論關羽在戰略上遵循聯盟的原則還是心理上輕視江東,都不妨礙孫權方面奪取荊州的意志,也就是孫權是否奪取荊州只取決於情勢,不取決於關羽的態度。

三、麋芳、傅士仁的反叛。

關羽北上襄樊的時候,麋芳、傅士仁作為荊州守將,他們有兩個職責,一是向關羽的前線部隊輸送軍用物資,二是守衛荊州領土。然而他們做的怎麼樣呢?對關羽軍輸送物資不力,對呂蒙軍獻城投降。麋傅二人一向受到關羽的輕視,恐怕這兩人也是懷恨在心,關羽兵發襄樊以後,這兩人輸送物資不力,而且江陵城中一場火災殃及軍械庫燒毀了很多軍用器械,關羽放話「回來以後要治他們的罪」,這使得麋傅二人惶恐不安,最終向呂蒙投降。

表面上看,好像因為關羽要治罪,所以二人叛變,其實二人有失職之處,任是誰來統御荊州,恐怕都要追究,因為害怕擔罪責而叛變這兩個人也是沒道理的。更深層的原因恐怕還是二人不滿於關羽對他們的態度,而且應該是長期的壓抑,這也是關羽的驕傲性格造成,他沒有團結好與同僚的關係。不過麋芳、傅士仁的反叛還是難辭其咎的。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關)羽自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懼不安。於是(孫)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而私好攜貳,叛迎孫權,羽因覆敗。見《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麋竺傳》。】

初,南郡城中失火,頗焚燒軍器。羽以責芳,芳內畏懼,權聞而誘之,芳潛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呂蒙傳》裴松之注引《吳録》。】

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呂)蒙令虞翻說之。翻至城門,謂守者曰:「吾欲與汝將軍語。」仁不肯相見。乃為書曰:「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知得知失,可與為人,知存知亡,足別吉凶。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呂虎威欲徑到南郡,斷絕陸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將軍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竊為將軍不安,幸熟思焉。」仁得書,流涕而降。翻謂蒙曰:「此譎兵也,當將仁行,留兵備城。」遂將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呂蒙傳》裴松之注引《吳書》。】

四、劉備益州方面沒有支持。

關羽圍攻樊城、襄陽的時候曾經向駐守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援,但是遭到拒絕,劉封、孟達的理由是剛剛降服上庸,不能出兵,可能這二人認為關羽形勢有利,不必急於出兵援助。此外也不見劉備派出援軍,劉備不發兵,估計是開始得到的消息是關羽的捷報,但沒想到關羽大勝之後不久形勢就發生逆轉,直到關羽兵敗劉備也來不及救援了。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劉)封、(孟)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見《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封傳》。】

五、曹操與孫權的聯合。

曹操與孫權約定,勸孫權方面襲擊荊州,條件就是割讓荊州部分土地分封孫權。而曹操也利用孫權襲取荊州擾亂關羽軍心,促使關羽兵敗,因此曹操與孫權之間的聯合也是劉備方面荊州失守的原因之一。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司馬懿)、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傳》。】

總結起來,劉備方面丟失荊州的主要原因:一、孫權對奪取荊州的迫切願望。二、關羽對孫權方面的放鬆警惕。三、荊州守將的叛變。四、劉備方面未給予關羽支持和及時救援。五、曹操與孫權的聯合。

對於鎮守荊州的關羽本人來說,他的責任主要是對孫權放鬆了警惕、對內沒有搞好團結,尤其是對直接負責後衛工作的荊州守將麋芳、傅士仁的團結。

總評襄樊之戰

建安二十四年襄樊之戰,是劉備政權鎮守荊州的關羽方面在劉備奪取漢中的有利形勢下,對曹操政權鎮守荊州的曹仁方面進行的一場爭奪襄樊地區的戰爭,目的是為了鞏固荊州,為將來益州、荊州兩路出擊曹操打下基礎、建立前沿陣地。

然而,荊州作為戰略要地,是曹、劉、孫三家的必爭之地。孫權方面對於奪取荊州、佔據江水上游的渴望最為迫切,對劉備方面佔有江陵耿耿於懷,關羽方面為了奪取襄樊忽視了對孫權方面的戒備,劉備似乎也忽視了孫權的威脅,而曹操又假手孫權襲取荊州來解決襄樊危機,這一切最終導致孫權方面趁虛而入,致使關羽身死、荊州失守。襄樊之戰,以劉備方面的失敗而告終。

襄樊戰役的發動,在時機上應該說不是不好,也不是很好,因為當時的劉備可能需要穩定漢中,難以抽出兵力。或許是因為當時關羽的形勢有利,才有了奪取襄樊的計劃,關羽可能並沒有與劉備商議奪取襄樊的具體規劃,而劉備授予的假節鉞很可能只是讓關羽在奪取襄樊的行動上便宜行事,至於什麼時候奪取襄樊並沒有明確指示,而關羽得到假節鉞時正好在襄樊前線,而且形勢有利,那麼進攻也就順理成章了,所以可能也來不及與劉備商議。關羽在八月擒于禁斬龐德,大約八至九月間又包圍了樊城、襄陽,威震華夏,約十月至十一月間,被徐晃擊敗,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形勢發生逆轉,直至退走麥城,十二月身死,這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襄樊戰役的失敗,因為荊州的重要,因為孫權的覬覦,因為關羽的輕敵,因為守將的叛變,因為曹孫的算計,因為劉備的鞭長莫及,也因為大勢所趨。

失去荊州對於劉備方面來說不僅損失重要將領,也使得諸葛亮的戰略破產,更使得蜀國在三國中變得最為弱小,因此是對劉備政權的重大打擊。而對於另外兩家的意義就不必多說了,曹操保住了襄樊、收了漁翁之利,即使讓孫權得了大半個荊州,終究手裡拿著襄陽,他也並不懼怕孫權。孫權可能在當時的形勢下是最大的受益者,終於佔據江陵打擊了劉備,獲得了不小的利益。


推薦閱讀:

後人如何評價關羽的性格?
文言志怪小說《暮客棧》之 關公借柳兵
此人曾活捉關羽,墓中出土一件文物轟動日本!
關羽:這*一*刻*我*無*心*戀*戰,只因哥哥把嫂子留給了我……

TAG:三國 | 三國歷史 | 關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