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筆記 | 如何養成孩子好性格?非比兒童心理微課

6月18日,兒童心理師非比與幾千人共同在線,分享了《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的主題微課,感謝藍風同學高效、準確的辛勤付出,幫助整理出文字稿供大家複習,謝謝老師和同學!

如果您也想參加非比老師的微課,感受現場互動的氛圍,跟隨老師的啟發,增長、擴充自己的理解——呵呵,其實非比老師現場給大家就是在幫助大家做一些動力性思考的訓練呢,要報名請見文章下部的報名方式,我等你!

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的微課現在開始了,請同學不要把自己的個人問題和疑問發到群裡邊,現在是幾十個群幾千人同時在線直播,避免耽誤大家的時間,還請大家理解。

關於前面我傳上來的幾個視頻,大家先不用管。我為了節省時間,所以提前上傳了可能會用到的視頻,等需要的時候,我會請大家看前的視頻。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怎樣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

我想先來提問:你認為什麼是好性格,什麼樣的性格是好性格呢?

我們既然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論題,好性格。到底我們每個人心目中認為的好性格是什麼樣的呢?你認為什麼樣的人具有好性格呢?能用什麼樣的辭彙或舉個例子來形容一下你認為的好性格是什麼?

今天我們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和大家互動,我們可能需要統一標準,大家認為的或者大多數人認為的好性格是什麼?

然後我們再來講怎麼樣來養成、形成這樣的性格?孩子的性格是怎麼形成?作為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然後就今天的講座或者是個人問題結合今天的講座,可以提些問題。

大家提到的有善解人意,有寬容,樂觀,陽光,跟人在一起的時候能夠理解別人,可以跟別人融洽相處。

但是人各有不同,當有一些人侵佔了你的利益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呢?

能等待,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心理品質。耐心,耐心的去理解別人為什麼還沒有做好,沒有做到。

希望大家能夠跟著我的思路,一起去思考這些問題。當你的大腦動起來以後你的心門也就打開了。我們講的這些內容會跟你自己原有的大腦裡邊的那些經驗和認知、價值觀等等就會進行很好的連接,然後它們會重新去組合排列形成一個新的知識架構。但是如果你不動腦筋、不去思考,就說我們特意安排出來互動時間你不去利用的話,那麼你只是聽、只是被動的接受這些信息,而沒有在接收信息的同時去進行加工整理,那麼這個工作就會滯後,有可能那些信息也就沒有被整理放到了某一個地方,或者流逝了,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心理學也是研究怎麼樣學習更有效率的一門學科。

(大家的回復)敢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還有說要婉轉的表達捍衛自己的利益。

這條答覆看起來好像很有代表性:不怨恨、不遷怒他人,選擇理解尊重他人的人。這可能是你自己有氣的時候,但是當你的利益被別人侵佔的時候,你要怎麼做?比如說我們有一位同學,他獲得了學校裡邊的某個榮譽,但是這個榮譽他是怎麼樣獲得的呢?是因為他脾氣非常好。比如他帶來一個好的文具,其他的同學喜歡那就拿走去用。因為新買的他還沒有用呢,他想去要回來,人家不給他;然後媽媽給買一個冰棍兒,就一根兒他自己吃,別人說想吃,他把那根冰棍送給好朋友吃了,說你吃吧,我不吃了。那你說這樣的性格是好性格嗎?

我前面發的那一條不遷怒別人,不怨恨別人,那自己的怎麼辦呢?好像說「吞」了,是這樣嗎?你怎麼樣去化解呢?

看起來好像我們絕大部門人認為發脾氣暴躁,就不是好性格是這樣嗎?那我想問你們生氣的時候,你們的憤怒怎麼樣去表達呢?他的出口是什麼呢?

我再提個問題,就是當你憤怒的時候,當你發火的時候,你是不是同時也會覺得很羞恥,或者說你的火發出去你會覺得很羞愧。

好像我們發火了我們就不是好性格了。不過我覺得好像是主群的同學們集體迴避了一個問題。那個問題就是當你的利益被侵佔了以後你怎麼辦?剛才有個人說婉轉的說出自己的這個想法。如果你婉轉的說出對方沒有理解沒有明白那你怎麼辦?

我接著說剛才舉的例子,一根冰棍媽媽給買的,好朋友想吃,他就送給了好朋友吃,自己不吃了。那你覺得這樣的孩子怎麼樣,這是不是好性格呢,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這樣的性格嗎?他這個好性格使他獲得了一個別人不容易獲得的榮譽,因為他不得罪人啊。在互相競爭的情況下,大家覺得他對別人沒有傷害,所以選他的人就會比較多,那麼他獲得了這樣的榮譽。你覺得他是成功的嗎?

有同學說只要他快樂就行,那你覺得這樣的孩子他會快樂嗎?看著別人吃著他自己的冰棍,看著別人在用自己的文具的時候,他內心的感受會是什麼呢?

如果他不把冰棍給別人吃,然後他告訴他說不能分享,就一根冰棍兒,這次只能我自己吃了,那別人會不會覺得他沒有好性格?

有同學說了,有的孩子很厲害,會自己去權衡利弊,他知道什麼時候這個利益該爭取,什麼時候該放棄。也就是說「我可以吃點虧」,也就是說他可以做到怎樣去理解別人,然後在什麼情況下他可以怎樣去做。那麼我認為一個人的這樣的一個能力,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心智化」的能力。前半部分,他去理解別人,同時他能夠判斷出來、能夠預期出這個人在這件事情上,他可能會怎麼樣去做?預期了別人可能怎麼樣去做之後,他能夠想到說我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然後怎麼樣去做可能會對我自己更好、更有利、是我想要的結果。(這樣的能力)小到當別人做了某事、說到某話的時候,他會是用「什麼樣的話語」或者「用什麼樣的表情」去應對,大到說他「採用什麼樣的行為」(是適合的),這是一個心智化。理解別人,然後通過別人來預期到他可能怎麼樣,然後我再要怎樣去做(應對),這樣的一個能力,叫做心智化能力。

那麼大到說,在一個環境裡邊什麼事情我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我不可以去做。什麼樣的利益我可以放棄,什麼樣的利益我是要去爭取。孩子怎麼樣能夠自在、恰當的處在那個環境裡面使自己不受傷害、保護到自己(及利益),這樣的一個能力我稱之為「環境自恰能力」。環境自恰能力是一個人要對環境有一個判斷、分析,然後對跟他打交道的這個人或者人群有怎麼樣的一個認識、理解,然後他的大腦會自動反應出來:我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這是一個長期環境培養出來的自動化反應能力。我們人不是機器,很多時候是下意識的,比如不知道自己怎麼樣了,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去做了一件事情。是這樣嗎?你們有這樣的體會嗎?

「好性格」看起來並不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那些(不發脾氣、忍讓和自我標榜),為什麼?

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會怎麼樣呢?他們是比較片面的,可能適用於某些情境之下,但是不能完全適合整個人生、也不適合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環境。它適合於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他對應的打交道的其他人的情況。這是一個互動之後的一個反應。發脾氣不意味著就沒有好性格,但是不發脾氣,一味的容忍包涵,讓自己很難受,吐不出來,那也不一定就是好性格。

那麼一個人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呢?

我們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怎麼樣用語言文字描述出來好性格是什麼樣的,什麼人是好性格的,好性格的尺度是什麼。我們很難以一概全。

有位同學說的非常棒,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引導(準確的說是示範和互動)都有點作用。但是這句話我們可以放到傳統的教育觀點裡邊去,也可以把它應用到現代科學的心理學、兒童心理學裡邊。兒童心理是每個人都經歷的,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從兒童成長起來的,所以認同心理學是心理治療的基礎。在申報國際精神分析師IPA認證的時候,在兒童心理方面必須要過關。目前國際精神分析師在國內只有四位同學通過。他們必須要有兒童心理學基礎,必須要懂兒童心理。

就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來講,我做兒童做的非常多,也帶成年人團體,成年人的團體是要有成人個案經驗的。成人和孩子我都可以做,是因為我有兒童心理的基礎,所以我再去理解成年人的現在狀況是怎麼形成時,要去看他小時候的成長經歷,這個非常重要。成人諮詢如果沒有兒童心理基礎的話,會在原地繞圈子,因為沒有回到小時候去看。

說到小時候,請大家翻到前面上傳的幾個視頻,先看最後上傳的三個視頻。看一看這個寶寶發生了什麼?在他媽媽跟他那樣的互動情況下這個寶寶心裡在想什麼?這個寶寶被媽媽嚇到了不敢哭,他心裡在想什麼呢?大家看到了這是一個小嬰兒。小嬰兒離開媽媽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那個時候他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他在認識這個世界,是這樣嗎?他也在認識這個媽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會有怎樣的認識?

媽媽太厲害了!媽媽說「不可以」就「不可以」啊,我現在很難受,媽媽為什麼不讓我哭呢?哭是不對的,哭是錯的,我不能哭,是這樣嗎?「哭」是一件媽媽不喜歡的事情。「哭」是不被允許的,如果「哭」是不被允許的,這個孩子會怎麼樣呢,以後會怎麼樣呢?還有我們是不是可以多想一點,這個小嬰兒,他很小、沒有自理能力,甚至都不會翻身。如果不讓這個小孩哭,他怎麼去表達他的需求呢?他的需求怎麼樣告訴他的養育者呢?

大家說不敢這樣不敢那樣,似乎都是對的。但是大家想下如果他的需求不允許表達的話,他會有什麼樣的認識,他會怎樣理解這個世界、怎樣理解這個媽媽呢?

有同學說他不敢在媽媽面前表達他的不滿、不舒服。這樣的情緒不在媽媽面前表現,他也可以在其他的養育者面前表現。但是如果這個媽媽是他唯一的養護者,媽媽全職帶她,他去向誰表達呢,這個孩子會怎麼樣呢?

大家說的有些複雜了「換媽媽喜歡的方式來討好」,對於一個小嬰兒來說他還沒有發展到那麼高級,雖然他肯定是要討好媽媽。我的提問是他會怎麼樣去認識自己?他會覺得自己不被這個世界接受,需要不被允許,需求是不重要的,沒有人關心我,沒有人愛我。他認為我餓了他就給我吃,他認為我渴了他就給我水,但是我需要的她並不關心。然後這個孩子的性格會形成什麼樣呢?

如果媽媽是她唯一的養育人,媽媽不允許她表達自己的不舒服,不容許他用哭來表達他的需要,但是他又不會說話,他沒有別的辦法去表達。那媽媽不喜歡他就會哭,「不哭」他的需求就不表達了,這個孩子就會覺得抑鬱。

然後如果這個孩子有其他的養育者,可能對於他會是一個好的事情。比如說他有奶奶或者是姥姥,但如果媽媽是這樣的,姥姥很有可能類似,或者具有形成媽媽那樣類似性格的因素。所以有其他的養育者可能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是個比較好的補充,(但也可能情況相反發展)。這個例子會讓你有哪些啟發呢?

有同學說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表達)能力是怎麼來的呢?是說這個孩子他要自己會(靠自己長出這個能力)去表達嗎?

這正是我們今天講座非常重要的地方,這是心理產生的一個基礎。為什麼我們的人千奇百怪,千變萬化,千姿百態,是因為我們的心理基礎不一樣,那我們的心理基礎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什麼我們的想法怎麼就不一樣了呢?為什麼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性格。每一個人都會不同。

還有同學說讓孩子表達出來自己的需求,那麼我們就剛才的嬰兒視頻來講,這個小嬰兒他在哭的時候就在表達他的需求了,他的媽媽不允許他哭。請問他怎樣去表達他的需求。這樣的孩子即使他學會了語言,他能用語言表達出來他的需求嗎?或者說他的媽媽允許他表達出來他自己的需求嗎?

是不同生活環境形成的不同性格嗎?是一個媽媽和孩子的互動,或者說孩子的主要養育者和嬰兒的互動方式,形成了孩子最初對自己的認識,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在這個社會範圍中自己的定位: 我是被喜歡的嗎,我是被需要的嗎,我的需要是被重視,被滿足的嗎?

所以剛才的媽媽是不是一個好性格?好像以開玩笑的方式和孩子說「不許哭」,並拍下視頻放到網上,她自己當成一件很快樂的事廣而告之。看起來她很快樂,她是一個好性格嗎?

這個媽媽不懂孩子,他不知道孩子當下需要的是什麼,不知道孩子怎麼了。如果他長期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話,孩子的需求無法表達,他會越來越自閉,然後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面去想像,孩子可能會面臨很多的風險。

一分鐘的視頻我們不能去斷定這個孩子就不健康了。這可能只是年輕的媽媽拿它當成一個玩笑,說明這個媽媽不懂孩子,對兒童心理也不了解。對於孩子的狀況要看類似或者虐待的情況有多少,不一定是打你了,或者滿身傷痕就是虐待,很多虐待都是無意當中發生的。

如果這個媽媽小的時候就被人這樣對待,那麼他會無意識的去學習他自己的養育者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叫做代際傳承。他並不是有意的去傷害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新的時代我們作為家長要去學習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知識,把那些傳統的、傳承的,對孩子不好的,無意中的傷害,因為我們不知道、不懂得對孩子的那些傷害盡量避免。我們這個社會當中的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未來發展和成長,社會就會有非常大的進步、非常大的提高。這種進步和提高不只體現在他的性格怎麼樣,而在於整體的人的素質和發展的提高。

我們家長有的時候是會去放大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有一個媽媽,他的父母比較控制,經常吵架,在帶著孩子來諮詢的那一天,姥爺掄起椅子砸姥姥這麼大的動手行為。這個媽媽離婚了,當然和這個家庭有關係,她也不能自己做主,但媽媽還是適應社會的,媽媽的社會功能是比較正常的。這個孩子表現出一些狀況,在這個環境成長起來的第三代,這個孩子受老人的影響遠遠嚴重於他的媽媽。媽媽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保護,這個孩子像有精神問題的孩子一樣的,在團隊里的兩個小時里,這個孩子一直都在和其他孩子「打架」。即使其他孩子並沒有看他,碰他,他有很多的「假想敵」,就像唐.吉坷德一樣。這個家族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話,問題會更加放大,影響到下一代。他們有各種的原因沒有在我這繼續下去,我只是做了評估,後面我也不能確定是不是要吃藥才能維持。對於幾歲的孩子就吃精神類的藥物,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事情,沒有辦法去根除。

我們在孩子出生兩個月到十八個月中去觀察媽媽跟孩子互動的情況,通過視頻就可以判斷這個孩子是不是存在養育問題,他未來有沒有可能得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等這樣的嚴重的精神障礙或是嚴重心理問題。其實我們從孩子出生後兩個月到十八個月的觀察就可以判定未來發展的可能風險了。

在美國,政府單位會對那些虐待孩子的家長進行拘禁。他們一般都會有吸毒、酗酒等一些問題,孩子就會被社工單位收養。當他們戒掉了這些問題,得到緩解康復後去領取孩子的時候,政府部門會對他們進行評估。由他們跟孩子進行五分鐘的視頻互動,而後由心理專家去看這個視頻,評定他們是不是有資格養育孩子。那些視頻看起來好像他們是在跟孩子玩,但是實際上裡邊都有攻擊性測試。如果存在攻擊性的話,把孩子領回去,可能過不了幾天這個孩子會被嚴重虐待再給送回來。

我的老師,國際依戀協會的創始人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她帶過來一些視頻。一個兩歲的小孩被打的幾根肋骨都折了,那個媽媽戒毒以後回來再跟孩子互動的時候,我們看視頻她就是在玩,不懂的人覺得她玩得還挺好的,但實際上她隱含的對那個孩子還是有非常強烈的攻擊性。

孩子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長大,一定不會有好性格的。這個孩子的依戀類型可能就是混亂型依戀。混亂型依戀就是未來精神紊亂,精神障礙的一個主要的發展類型。

大家都說安全感,在電視的徵婚類節目里很多女性很大年齡都不結婚,或者說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不能夠信任男朋友,然後對他們百般考驗,最後這些男人離開了他們,她們自己也會說我缺乏安全感。有些人安全感是靠自己去掙錢,靠自己去掙事業,有的人需要男朋友、丈夫對自己百般疼愛才可以。

那麼安全感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來的呢?

國外的心理學家對於兒童心理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心理產生在孩子出生甚至在孕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個人的自我-我是怎樣認識我自己的?在他三歲,或者說他出生以後三四個月就已經形成了。這個孩子會認為我是值得被愛的,我的需求是被重視的,是能夠被滿足的。就好像是這個不許哭的孩子,他形成的自我認識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你看他的眼神就是很狐疑的眼神,他不知道怎麼了,他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媽媽怎麼還笑著,讓我不要哭?這個孩子的感受是不是就是混亂的,媽媽到底是愛我還是不愛我?為什麼笑著說一句讓我很受傷害的話呢?這個孩子理解不了媽媽在做什麼,他的內在就比較混亂。

我做了兩年的嬰兒觀察,每周一次,會看這些孩子的成長,也有國外的案例。一個人出生以後,他和主要養育者之間的互動比較重要,不僅是主要照顧者對他有影響,尤其像現在的媽媽生完孩子之後,姥姥或者奶奶就會跟在身邊照顧,一個孩子身邊至少有兩個人在一起,有的也會有爺爺、奶奶,有的爸爸也會加入進來。不管是誰,這個孩子身邊的人周圍的人,他們的關係都會對孩子形成影響。

這個孩子身邊發生的所有的事情,你別看他很小,對他都有影響。【大家去看非比的新浪博客,搜「兒童心理師非比」,上面有很多文章,有一篇文章寫的兒童心理的產生,有相對詳細的介紹】

孩子躺在那兒就像一個小白蘿蔔一樣。為什說白蘿蔔,因為他身上什麼都沒有,他生下來是非常純潔的,等待我們周圍的人在他身上畫道道。比如說媽媽照顧她,很多也有姥姥、奶奶照顧的。那麼養育人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是什麼樣的,給這個孩子產生的感覺和感受是什麼樣的,「對自我的認識」就是什麼樣的。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在三四個月左右,就形成了這個孩子對自己的一個主要的感覺。而這個感覺就是這個孩子一直在成長、一直在跟人互動的主要感覺。他認為我是不被喜歡的,我的需求是不被重視的,並不只是「不允許哭」那麼簡單。不許哭背後會有很多的意義給到這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才會意識到我是不被喜歡的,我的需求是不被重視的,媽媽是不愛我的。

而這個感覺是他說不出來的,為什麼呢?他還是個小嬰兒,沒有語言,語言是在兩歲左右才開始發展的。在沒有語言之前他是沒有思維的。所以你不要想著讓兩歲的孩子去怎麼樣,他能說簡單的句子就已經很不錯了。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我們會在第三講裡面涉及到這個部分。

回到說孩子的感覺,孩子沒有形成語言,但他的感覺放在哪裡了呢?放在了身體里,他的感覺用身體記住了,記到無意識裡邊去了,他說不出來。所以像這樣的一些創傷都是很原始的創傷,原始創傷就是在嬰兒期發生這些問題,他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以即使他長大了有問題,他去做心理治療,你問他怎麼了,他依然說不出來。因為那個時候他沒有語言,他無法用言語描述出他的感受。

身體記憶是什麼呢?身體記憶就是當他想哭的時候,他會噶然而止。你看到的那個孩子要哭「啊」一下收回去了。然後又剛要哭,「啊」一下馬上又收回去了。所以未來他是不敢哭的,下意識反應就是他不敢哭,哭就不會有好結果。不是前面說的那麼簡單「他被壓抑了」。

我們一個人的心理成長是呈倒三角的。在人越小的時候,外界的環境尤其是這些互動,還有他周圍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爸爸跟媽媽之間發生一起事情,雖然並沒有跟這個孩子有互動,但這個孩子也有是在旁邊的,而他也是可以感覺得到的。在我的親子互動觀察裡面曾經就有過一個狀況,爸爸跟媽媽生氣了,他們兩個人的生氣並沒有吵架,只是爸爸不理媽媽了,但是孩子看出來了。她完全可以感覺得到。表面上他好像是在玩、在說話,兩三歲的小孩,他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是她嘗試用各種方法吸引爸爸注意力,然後希望爸爸能夠來管他,能夠照顧她。但是這個爸爸就沉浸在自己「生氣」的情緒里都沒有管這個小孩。最後這個小女孩做了一件什麼事兒呢?

她把自己的頭撞到了桌子上。那一下非常痛,她「哇」的一聲就哭了。爸爸馬上跑過來關照她。

後來我們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哭了。他們的矛盾,以為孩子是不知道的、不在乎的,其實孩子知道,還是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挽回爸爸。因為這個是在親子互動當中及時發現了,所以他們可以改變,去重新來調整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這些情緒要怎麼樣去表達。而不是說讓孩子去承受這樣的代價。

所以這個孩子他會怎麼樣,他形成了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他通過自殘的方式去幫助父母。所以家庭怎麼樣能夠和諧起來,讓爸爸媽媽能夠怎麼樣好起來,能夠互動起來。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在想像青春期的孩子,有些中學生他們自殘,割腕等等,其實並不一定是他們自身的問題,即便是他們的自身問題也是由家庭造成的,很多孩子在替家庭承擔著罪責。

這個事例又說明什麼呢?孩子未來的性格,他的行為方式,是由我們的家長決定的。我們家長要做什麼呢?我們家長要成長。怎樣提高自己決定了我們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越小的孩子受家長影響越大,等他長大了他內在底層的心理部分已經形成了。剛才我講到說三四個月的時候,一個孩子的自我就形成了。一個人的自我形成意味著對自己的認知,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人未來人格的75%。

這個人未來他是什麼樣的性格,在出生以後三四個月的時候,還是個小嬰兒、還不會走、不會坐的時候,人格的一大半兒都已經形成了,不一定是75這麼準確的數據,但是他的一大半都已經形成了,未來都是在這三四個月的基礎上去長的。那棵樹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三了,剩下的四分之一,要在後面的若干年裡面去長。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張圖,中間的城堡就是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我用它來比喻一個人的心理發展,底下的地基就是0到3歲,0到1歲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候兒童心理意味著預防,意味著怎麼樣讓孩子長的更好。等他越來越大,長到18歲,他的人格已經形成,其實從十五六、十六七歲就已經很難再改變了。所以那些青春期就呈現出問題的孩子,如果還不去讓她去接受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孩子未來會面臨更多的困難更多的挫折,治療費用會更高。

談到治療費用一定是倒三角的。早期投入,早期預防,通過家長對科學心理學,兒童心理知識的學習、了解以及自我成長,所付出的這一點點費用跟未來孩子出了問題相比要少得多。比如孩子家族有問題,孩子承載了一些他不應該承載的東西、當了替罪羊等等,或者夫妻之間的矛盾所帶來的一些狀況,而使你必須要去花費心理治療,一定是年齡越大花費的越多,不花,則意味著失去了這個健康的孩子,每況愈下。

有的家長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大學得了精神分裂症。已經到了吃藥的程度了,還不讓孩子去做心理諮詢,他認為做心理諮詢比吃藥還可怕,這是多麼愚昧的一個認識啊!

是吃藥便宜還是心理諮詢貴呢?如果你自己這一生當中就這麼一個孩子你都不捨得為他去做這樣的一個投入,讓他靠藥物去維持。一個女孩子,未來你讓她怎麼去嫁人呢?讓她怎麼去養育他的下一代呢?在婚姻法上有精神疾病人不允許結婚生育。實際上具有抑鬱、燥郁等精神疾病的人如果在沒有治療沒有心理諮詢的情況下,養育孩子也存在著非常大的風險,孩子有很大的精神障礙風險。

有些個別家庭的老人有抑鬱症,還要讓這個老人來給帶小孩,然後讓媽媽去上班賺錢,不讓媽媽在家裡帶孩子,這是「蓄意」在養病人呢!

我們來看這張圖,左面是說一個人的生理年齡無論他怎麼長,即使是個弱智也會長的,那就像樹的年輪,一年一年的過了,一年長一歲。中間的這個城堡,他的心理發育水平如果沒有達到那個程度,他是不可能長起來的。很善於寫心理書籍的武志紅講「中國有很多的巨嬰」,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發展水平其實是停留在嬰兒期。嬰兒期心理水平的成年人再去帶孩子,當然會有很多問題。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的社會發展。中國之前經歷了抗戰、內戰、建國、四人幫、上山下鄉,實現四個現代化艱苦奮鬥等等一系列的變故。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理基礎都是不健康的。我們的長輩在成長過程中有社會帶來的創傷就有很多,他們把那些創傷帶給了我們,我們現在再去帶給我們自己的孩子,所以這個情況會是什麼樣呢?

有家長提到說一個孩子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對剛才我們講到了互動,那些不良的互動都會影響孩子跟你的依戀關係的建立,使孩子的安全感難以形成。安全感不能形成,最近期的影響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大家會講入園焦慮,有的機構還是很著名的機構會搞個學前班,讓孩子提前學小學的文化課,提前當小學生,國家規定六歲才能上小學當小學生。這些學前班讓你五歲就當了小學生。早教也有入園適應班,讓你提前進入幼兒園,離開爸爸媽媽了,這個方法是對的嗎? 不對,當然不對。

每個孩子的基礎是不一樣的。基礎是什麼,就是你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怎麼互動的。你們家裡頭的那個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都會被這個孩子潛移默化的吸收進去,他像海綿一樣。如果你的家庭發生過重發的家庭事件或者分離,對孩子創傷就會很大,。課程結束之後助理會發依戀關係測查,這個測查並沒有現成的量表,是我在多年的學習、工作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如果出現這些問題,會造成依戀創傷。而我的這個工作總結也被中國心理學會的註冊系統公眾號編髮。

中國心理學會是中國最高的心理學學術、心理臨床諮詢治療行業管理單位,從07年到現在,全國註冊的督導心理師和助理諮詢師一共才811人。我是註冊心理師,並且是評審專家。我的這篇文章被刊登。大家可以對照這篇文章去檢查自己是否有依戀創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創傷。這個對於你確認自己現在面臨的狀態、孩子未來有可能面臨的狀況以及他現在就有可能存在的某些問題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從我十年的工作經驗上來講:所有的問題,不管孩子是拖沓,不寫作業,逃學、人際關係不好,內向等等,包括成年人也是一樣,全部根源於依戀,根源於安全感。人的行為模式也是根植於小的時候的互動、關係是怎麼樣的,模式是怎麼樣的。

我們大部分家長的孩子可能已經都長過了「出生以後的那個重要的三四個月」了。我們之前做的那些錯事怎麼辦呢?我想有一些家長現在感覺到憂心忡忡了。我們的依戀關係是跟大腦神經網路是一致的,是有生理基礎的。腦科學的研究發現神經網路,腦細胞形成他們的連接都是可塑的。我們可以去修改他們之間的鏈接方式。比如說那個不許哭的孩子,他可能不敢跟別人提要求,「我想要什麼」他是不敢提的。那個一根冰棍自己不吃給別人的孩子也有類似的問題,並且事實上他確實是認為對別人發火是性格不好,不是好的事情。

他們不敢提要求,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裡面認為他是不重要的,他的需要是不會被滿足的。那麼我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當中跟這個孩子、跟這個成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個狀況。那麼通過心理諮詢師跟他的互動,然後去改變他在這個方面的感覺。這個改變不只是說要改變她的認知:「我告訴你不要這樣去做了」——這是沒有用的,因為這個是什麼?這個只是一個認知的改變,概念的改變。

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一個經驗? 有一些事情你跟孩子、跟你的愛人說了很多遍都沒有用。為什麼?因為那個是認知、說教。【在我的博客裡面有一篇文章《家長「說教」是怎樣毀人不倦的》】心理治療不是說教,是要靠互動怎麼樣的把那個感覺找出來、再怎麼樣去修正那個感覺,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專業的事情。一個好的治療師也是要自己去被治療,然後又經過多年的訓練等等,才能達到的一個狀態。

我最後再做一下總結。

「好性格」我們用幾句話去定義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不同時間、不同情境與不同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他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反應,不同的做法。但我們好像又知道那個好性格是什麼,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那個部分,好像是一種人生狀態。這種狀態可能裡面有自我滿足,有自我價值確認,有自我調整療愈的能力等等,所有這些都是自我感覺。自我感覺是什麼,爸爸媽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給我們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和依戀質量有關係的。

依戀質量是在很小的時候,從出生到兩三歲形成。但是我們絕大部分人是屬於不安全類型的依戀關係。即使是在美國也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是安全型依戀。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不安全依戀。不安全依戀並不是說這個人不健康,並不是說他不好,他只不過是有一些不適應的行為。

我們中國這個比例會更少,因為我們經歷了時代的動蕩,影響也很多。安全型依戀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過了那個時期了,我們還是有機會去通過學習、通過自己成長,然後給孩子去修補。以前我們對孩子造成的創傷影響很大,靠父母非專業的身份,解決不了。父母本身也要成長、也需要時間;孩子也在成長,他的成長不會因為你不成長而等你,但他會因為你的不成長而受限甚至是阻滯——所以為了不耽誤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同時家長自己也成長,這是非常經濟、快捷有效的方法,對孩子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依戀即使原先有創傷,即使我們長到四五十歲了,還是有修復的可能,只不過年齡越大越困難。

心理學是一個龐大如海、又深又廣的學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前面總結的這些。

最起碼理解一點,孩子的心理形成是在跟最親近的人,經常和他接觸的人互動中形成的。心理是什麼,是各種各樣的感覺、感受,堆積累積起來,然後讓他有哪樣的行為,構成了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讓孩子養成一個好性格,不是我給你幾條建議,一二三四你怎麼去做,這樣的文章都可以不去看,不用為它去浪費時間,因為那都是不可能的。

去看自己最基礎的依戀關係是什麼?孩子和你自己都曾經經歷了什麼?這才是最基本、最基礎的東西。

別人成功的經驗以及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你全世界只有一個,你的孩子、愛人也一樣,三個非常獨特的人在一起,非常獨特的爸爸媽媽在一起會有一個獨特的孩子。 所以去看大眾化的方法,沒有必要。但你要了解基本的理論,了解被科學、被大量案例事實證明的發展趨勢,規律性的東西,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謝謝大家,歡迎大家把自己對課程的感覺感受反饋給我,我第一次做這種形式的微課,也很希望聽到大家的意見,下一次再做改進。

我想對於大部分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同學來說,有些知識對你來說,是新的知識進來,需要大腦重新建立網路鏈接,重新形成新的知識點,可能會有點暈,有點累。沒關係,這是正常現象,去適應它,可以根據微課的特點,反覆多聽,之後會好很多,在頭腦里形成新的知識區域。

其他群的同學反饋我會在今明兩天去看一下,謝謝大家一直陪伴到這麼晚,再見。

相關文章我們會找出來發給大家。關於【依戀】類型是有5天的課程,我們今年是第三年做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來【依戀修復工作坊】,不是這一小會兒時間能講清楚的。依戀類型可以在百度上搜一下,了解一些。歡迎大家來參加依戀工作坊,【來詳細了解怎麼樣跟孩子去建立好的關係,即使以前沒有做好,那我們從現在開始去學習怎麼去做。】成長自己還是有很多機會,我就是一個例子。我以及我的家庭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幾年的工作經驗也是要從這一步走起,所以我在大力推廣這件事情,因為你懂了,有些完全可以避免、預防、改善、重建!

依戀關係不是你認為好,就是孩子需要的好

更不是你問他,他能明白、清楚告訴你的

好依戀是身心合體的愉悅感受

而不是表面笑、內在空的虛無體驗

……

真正的依戀關係建立本身就是療愈

有安全感的生命才是幸福健康快樂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男票說「安全感是自己給的,沒人能給你安全感」?
在什麼情況下你最有安全感?
和性格多疑,內心缺乏安全感,並且高智商的人相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如何改變缺少安全感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人該如何擁有安全感?

TAG:性格培養 | 安全感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