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由《鐵甲城的卡巴內利》被禁想到

由《鐵甲城的卡巴內利》被禁想到

出於對自由的美好嚮往,我時常想當然的行事;也常會因此而觸了霉頭,對自由的行為作風付出代價。但,我仍舊不會因此而放棄對自由的追求。

面對又一次的「禁播」事件,喜歡動漫,尤其是日本動漫的我——儘管可以通過別種手段達到目的,終於感到這是件不合理的事情。這種後知後覺也許是因為我一開始對「禁播」採取抱著無奈掃興卻默認的態度,是有些不在意。如今,我非把這樣的問題拉到事關「自由」的層面上不可。

可細想之下,自己完全沒有把握站在動漫愛好者的立場瘋狂地對事情的「始作俑者」進行指責。出於謹慎,我不得不作出思考。

對於更多的「禁播」事件導致「官方」遭受的指責,衝突的根源是什麼?

讓我們試著總結一番。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在討論「衝突」的根源問題時,我不準備把狹義的民族自尊心與特殊的歷史糾葛作為需要澄清道明的問題)。

第一:對動漫的定位。

「對小孩子的影響」——諸如此類的官方理由是否是在說動漫不作為普遍年齡段的娛樂、藝術,而是作為兒童專有的娛樂、藝術?

如若,就是官方對其定位的不準確了。在無法理解我們的上輩人看來,動畫片是哄小孩子的玩意,其內容幼稚、表達的思想單純,簡直有辱成年人應有的智商。可他們自身的愛好呢?假如要挑毛病,同樣也是不堪的東西。老一輩的動作電影、乃至京戲如何比動漫更加內容高尚、形式優雅?終究,體裁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要說我們在幼童時期沒有被上一輩人熱衷之物影響,除了條件不及,其實全靠動漫的功勞。想想那些動作電影的殺戮、想想咬誰誰變殭屍的片子——難道我們這一代不是伴隨著這樣的電影場面長大的嗎?可是,就我自身來說,《四驅兄弟》、《數碼寶貝》在我記憶里紮下了美好的根,這些為上代人所不恥的東西無疑滋養著、陪伴著我,抵消了鬥毆與迷信的負面影響。在許多個夜晚,即使是懂事之時,每逢經歷了恐怖的體驗,我也會在入睡前想想多啦A夢的聲音,以此獲得勇氣。這些「稚氣、成年人不恥的東西」,如今仍為我、以及有同樣情結的人所留戀,理由之一就是其為我輩留下了確信無疑的美好。上輩人是如何也歪曲不了這點的。假如他們意欲歪曲,那錯的就是他們。

理由之二就是動漫本身的發展。我們也許看膩了大雄沒完沒了的哭來哭去,但對於更加精彩的動漫卻沒有審美疲勞的前提。一些優秀的作品,其嚴謹而多變的敘事手段、豐富的想像、意料之外的結局等更沒有稚氣、愚蠢的面貌。很多動漫作品,足以堪稱引領新時代的藝術。

對於這些作品,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人,都會秉著由衷的喜愛認可之。而我們的「官方」以及聲稱要引導下一代的人是否需酌情處置,不至於對一部動漫作品剛剛開頭,就已然斷定其有著影響下一代的滔天罪惡?此外,肆意決定下一代的認知局限、決定其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是否又有些小看我們的下一代?退一萬步,就算我們並不認同現今動漫作為藝術,只是作為娛樂,那我們是否在懷著藝術偏見而對其成為藝術的可能性加以遏制?

而國內的有些電影電視劇,乃至於在國內發展起來的玄幻小說之流,其性質何其惡劣,其敘事手法何其單一、無趣,而那拖沓、過於想當然、乃至蠢到讓人難以接受的情節又何其無底線的嘲弄人的智商!這些「藝術」就過審了?我禁不住要對審核的標準以及審核人是否能公正無私地勝任其職產生懷疑。「官方」對別人好的東西加以排斥、過分警惕,卻私下裡對自身的惡劣不管不顧,任其對下一代進行影響。故此,我常常看到,新華書店裡十一二歲的孩子抱著《斗破蒼穹》目不轉睛、看到女中學生看著無聊乏味的偶像劇、以及更多的抗日神劇在佔領著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而網路上的諸多不堪,就更加令人難以想像其到底會對下一輩產生什麼良好影響了。

這也是責任心的體現?

第二:內容、表現思想上的限制底線。

不可否認,有些動漫作品確實存在一些內容上的不合時宜。打鬥場面是否涉及暴力我們姑且不論,很多涉及色情的橋段在日本動漫中明顯過度,有的甚至有宣傳色情、異化性行為的嫌疑。這類動漫作品,禁掉絕對不會有太多人鬧騰。又有些作品,刻意烘托血腥、恐怖氛圍,禁掉,簡直也為成年人做了好事。

可是,因「思想」而禁又是什麼理由?什麼是合乎中國人的思想?為什麼不允許其他思想?

「和諧」一詞實在可怕。表面上,我們是在禁別人,禁侵略了中國人的日本,實際上是在禁自己。對一些外國的電影、電視劇我們斥其為「壞」,於是,拚命的守著自己的「好」,像個敏感的足不出戶的宅男,不,是「宅國」。過分的對思想的禁錮,導致我們幾乎不能正視自己,於是連自身的東西(比如《水滸傳》)也有問題。對於一個精神上過分脆弱的人,什麼東西沒有問題呢,什麼人沒有傷害自己的可能性呢?

《喜洋洋與灰太狼》沒有問題嗎?也有。且不說它整部的侮辱了人(主要是中國人)的智商,簡直是在無視大自然。可憐的灰太狼,據說連羊毛都沒吃過——反正我只見它吃過青草。

——當然,藝術高於生活,《喜洋洋與灰太狼》表現的,是兩種或多物種和諧共存的美好畫面,旨在讓小朋友們也相信生活的美好,所以,無視一些是為了突出另一些……

如此說法,我們又能期待本國創造什麼藝術呢?反正,到處是一片美好、到處鮮花爛漫、到處高歌共產主義萬歲,一切美好得乏味。可這樣的文化、藝術與曾經的「八個樣板戲」有什麼不同?

且像《鐵甲城的卡巴內利》,簡直連思想上也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尺度上也完全過得去,也就一般同類體裁的標準。而像什麼《生化危機》,在表現主題的豐富性上,完全比不上《鐵甲城的卡巴內利》。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官方的「厚此薄彼」呢?

是因為「官方」沒有認同動漫的作為全年齡段的娛樂,而仍把其作為低年齡段的娛樂?

並非。在如今的電視頻道上,有關日本動畫的影子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美國的《海綿寶寶》之類,以及本國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也就是說,簡直像是在故意針對日本。很多幼兒向的日本動漫也很出色。我甚至可以斷定,是一些幼兒向的動漫最先使世界認同了日本動漫的名聲。在喜好動漫的人眼中的「民工漫」,也就是《少年JUMP》——日本一家向全年齡向發行的期刊——上連載的漫畫,同樣是思想健康、適合低年齡段的作品。這些在中國的電視頻道上也幾乎沒有。

為何要執著於本國的作品,或針對於日本的作品?是因為民族自尊心嗎?可是在我看來,有些本國出產的幼兒向動漫不僅粗糙、低劣,竟然「適當的模仿」。這種不要臉的自尊心可真有些罕見。

我猜測,也有因為動漫逐漸作為一種有利可圖的商機,才導致這樣的局面。不僅是動漫,ACG整個的都開始作為中國商人兩眼放光的一塊好肉。說句不客氣的,小孩子(年輕人)最好騙。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我也點到為止。

我總結的這兩點也許仍欠缺解決問題的關鍵。說句良心話,日本在動漫、甚至在整個ACG方面的作為實在太出色了(當然,遊戲方面還有美、韓等),簡直讓中國處在新興階段的同類產業無法生存。如此,對別國相應文化、產業的打壓簡直是無奈之舉。可縱使有著可同情的局面,對別國作品冠以思想不合格的高帽子不免有失風度。

歸根到底,恐怕是我們面對世界,缺乏正確的學習態度。對於日本動漫的強大,我們只能去真正下決心虛心求教,才能改變現狀。自然,虛心求教不是抄襲。

我也勸告那些喜好動漫,並為官方禁播各種動漫之舉動感到憤憤不平的人。在氣憤之餘,有心之人不妨下定決心,拿起鉛筆,試著成為一名出色的漫畫家吧。否則,難道自己不是僅僅在貪圖他人搭建的美好嗎?是,官方的禁播有失風度,這是事實,我們甚至可以斥責其「別有用心」,但這樣的事實太可悲了。真相可不是軟弱地對痛苦大呼小叫就能改變的。我們是受害者嗎?可也許受害者並不處在真相那頭。真相是,日本的動漫確實不錯——這真相也在很大一部分「官方」心中。

那麼,自己有什麼呢?僅僅是守著「官方」對自己的不公以及仍舊守著電腦,等待好看的新番動漫而已。


推薦閱讀:

《奧特曼》中的奧特曼之父和奧特曼之母有哪些特點?
如何評價《龍珠超》112主角孫悟空?
文具少女鋼筆篇的主催同學問答
奧特之王是什麼來歷?
如何評價動漫巴啦啦小魔仙2?

TAG: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