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日本學者的苗族概述

留學日本,主修民族學。

看到一些關於苗族的問題都遺憾地以抨擊主流色彩和個人經驗不了了之。初初步入學術世界,感到學問方面,信息的多元和角度的多樣的重要性。

介於大部分同學認為中國社科研究基本是渣而日本研究很嚴謹,今天翻譯一篇日本學者鈴木正崇關於苗族的概說,篇幅較短,觀點明確,適合討論。

鈴木正崇是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民族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以下是他的一些和參與編寫的書籍。

以下為會議資料的翻譯

---------------------------

第29屆雲南座談會資料

苗族的歷史與文化動態

-中國南部山地民的想像力的變容-

鈴木正崇

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

人口和分布

根據2000年的調查,居住於中國國內的苗族人口達到了894萬116人。是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繼壯族(1617萬人),滿族(1068萬人),回族(981萬人)之後,人口第四位的少數民族。苗族的居住地主要有貴州省(約420萬人),湖南省(約192萬),四川省(約14萬人),廣東省(約12萬人),海南省(約6萬人),浙江省(約5萬人),江蘇省(約2萬人),福建省(約2萬人)等。苗語屬於漢藏語系的苗瑤語派,可以方言大致分為三類,其「自稱」也各不相同,分別是湖南省西部的Qoxiong,貴州省東部的Hmub,貴州省西部和雲南省的Hmong。在歷史上,基於女性所穿服飾的色彩和紋樣,苗族被區分為黑苗,白苗,青苗,紅苗,花苗等。從清代的《苗蠻圖冊》等的圖冊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漢族對苗族的印象和觀念。從地域而言,湖南西部(湘西)是紅苗,貴州東南部(黔東南)是黑苗,而從貴州西部(黔西)到雲南(文山,屏邊)被稱為花苗,白苗,青苗等。黑苗之中,又以裙子的長短分為長裙苗和短裙苗,而後者也自稱Ghabnao。

生活實況

漢語中的「苗族」,更接近於各個苗族團體自稱的總稱,很多人是因民族區域自治而被劃分為了「苗族」。雖然苗族住在山嶽地帶,但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社會的呈現是不同的。在山間盆地及河谷平原的苗族以水稻種植為生,而在高原和山地的苗族則以刀耕火種或規劃型耕種為生。苗族和其他的民族高度相隔,卻多與自民族的群體混住,生活的實況非常複雜。從前,苗族以刀耕火種衛生的人很多,移動性極高。15世紀以後,苗族大量沿山移住,以至於在現在的寮國,泰國,越南等國家也有著許多有著和苗族一樣的文化和語言的人們。就這樣,依靠輾轉往複的遷徙,苗族在廣闊的地區間分布開來。現在,對於中國而言,苗族是跨越國境而生的「跨境民族」,也因其高移動性,引起了很多國際問題。特別是在1975年以後,居住於寮國的山地的Hmong(苗族)逃亡泰國變為難民的事件。當時,美國在越戰中將當地Hmong人當為反共勢力而給予了援助,所以在寮國的共產主義政權和北越取得勝利後,這些Hmong人企圖逃亡海外。Hmong人經由泰國,在從美國至法國的地域形成了移民社會。現在居住在海外的Hmong人據說已超過了100萬人。近年的電影《驅逐》(GranTorino)(2008),就是描述美國Hmong人的現狀的作品之一。另一方面,移住美國的Hmong人,也與中國雲南和貴州的苗族逐漸建立這新的連結。

歷史中的苗族

在思考中國國內的苗族問題的時候,有必要區別,在中國古代文獻上記載的「苗」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代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後被劃分為「苗族」的人的不同。苗族的淵源,雖可以上溯至漢代的《書經》之《舜典》中所記載的「三苗」,以及《後漢書》西南夷傳之長沙「武陵蠻」,卻很難明確地與現在的苗族進行關係締結。「三苗」之國是從揚子江南部的洞庭湖到鄱陽湖的地域(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帶),即與戰國時期的楚國相重疊。但是,實際上「苗」並不是具體存在的一個名稱,而是當時的漢族基於「華夷之序」對南方「野蠻民族」和非漢族的總稱。從漢族的角度而言,對於「苗」的定義是模糊的,並且有著一定的,對無文字之人的輕蔑和負面的印象。從根本上而言,古代的中國不具備對「異文化」進行包容的態度,天子之德所覆及之「天下」和它所含及的理念也不斷地延伸著。中國的史書長期地將南方人稱作「蠻」,而和現在的「苗族」有關係的最初的記載,被推測為宋代地紹熙5年(1194),朱子在潭州(今長沙)赴任時,將苗族作為「武陵蠻」中的「最快捷者」而做的記錄(《朱子公集》卷71)。

宋以後,隨著漢族的南下,苗族被推測為從揚子江流域向內陸移住,到了山嶽之地,但實際的情況尚不明晰。在明清的文獻中,「苗」常作為南方的非漢族被記載。清朝末期的統治者往漢族的山區遷移,並爭奪土地,引起了苗族極強的不滿和反亂。「改土歸流」(通過土司對當時的土地進行間接分配,而由漢族官員進行直接支配的政策)也招來了強烈地反感。然而,因其的高移動性和低統一性,這些歷史,也很難以「苗族」一言概括。

近代苗族的形成

1911年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各方之人為傳繼清朝之領土而被捲入入地過程中,向近代國家的過渡也開始了。此時,「民族」的概念被導入。倡導民族主義和五族共和的孫中山將其編入了政治宣言中。「苗」的名稱,也從「南蠻」變為了對某一具體民族的認識。關於此問題的研究中,基於鳥居龍藏的調查(1902~03)而作成的《苗族調查》具有很廣泛的影響,有著喚醒苗人的文化自覺,將苗族「實體化」的貢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了基於斯大林對「民族」的定義(以語言,居住地,經濟生活,心裡狀態四項為指標)的民族區域自治,苗族也與其他民族劃分開來。但是,對於這些被新編為「苗族」的人,從歷史上看來,並未曾組成過具有共同性的團體。其內部的語言和生業等有很大差距,且分布區域很寬泛,較難有「同胞」之感。然而另一方面,「苗」長期被作為南方民族總稱,因而被化為「苗族」也未引起大的爭議。這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他者表象」的收尾,民族區域自治這一權力者的政策的最後,漢族有壓倒性的優勢,並以極強的文字力量為背景展開來一系列舉措。然而,基於中國南部非漢族的極為複雜的內部情況,區域自治並不可被簡單地適用。從現實看來,這可以說是「被創造出地民族」,是國家主導的政治性的產物。但是,這樣的固定身份一旦出現,這些「被創造出的民族」之中,自發的變化和運動也就開始了。

苗族的變動

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之時,同化主義的傾向和強烈,民族的自我意識無法生成,以至民族否定的萌芽開長。名副其實的叫「苗族」的「民族集團」(ethnicgroup),是在1978年的改革開放後形成的。所謂「民族集團」,是國民國家的框架中,根據和其他的同類人相互交流而至於對相互間的文字,語言,歷史的差異相覺知,故而生成的「自我意識」。特別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對自我本體的探索慾望變得尤為強烈。歸屬於「民族集團」的人的意識的顯現被稱為民族性(ethnicity),而在90年代的中國,對於這樣的民族性和自我意識的探索可說是非常顯著的。「民族集團」是以國家為前提成立的,是通過穿梭於自我與他人,內與外的不斷交流,而達到的民族的結界(ethnicboundary)的持續構築及變化,而這結界也在不斷地流動著,被重塑著。然而因為中國的「民族」是國家提出的固化概念,因而盤繞著對於民族內外差異的政治色彩,這也是其獨特性。從1950年代到70年代,在漢族主導下的非對稱的「他者表象」時代一直持續著,但是1980年代以後,苗族的「自我表象」活化起來,這樣「自他」的相互作用產生了,對於「他者表象」的對抗也多樣地展開了。

神話的再塑和現代

近年,和被稱為漢族先祖的黃帝爭戰敗北的蚩尤被看成了非漢族的代表。 「蚩尤的子孫是『三苗』」這樣以蚩尤為祖先的傳說也登場了。但這是進入1990年代中葉後,為對抗費孝通提出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論」而出現的,新生的反抗論調。對於依靠口傳而沒有文字記載的苗族而言,能連接現代和古代的客觀史料是不存在的。但是,隨著民族意識的高揚,蚩尤始祖說漸漸成了定說。根據現在多數的村與村之間的口傳史,苗人的祖先曾經在江西,也有說曾在東面的大江之畔。這些傳說的正確與否並無法考證和斷言,但苗族的祖先們,可以基本推定是來自揚子江中下流域的非漢族。然而古代蚩尤和「三苗」是苗族祖先的說法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神話和現代社會相結合,作為「自我意識」和相互團結的原點開始復甦。蚩尤始祖說,也可以看做是長期被漢族壓制的苗族人,通過變相閱讀漢族的神話和言說,來主張在「中華民族」的生成之中的自我的存在和彰顯的一種嘗試,是讓古代神話穿上新裝的再塑。

(終)

-------------------------

全文如上。

作者的觀念贊否兩論,可提示一些探討問題的緯度。

另,翻譯可能有用詞不當之處,故附上原文,便於質疑,查找。鏈接:yunnan-k.jp/yunnan-k/at

希望有興趣一起探討。


推薦閱讀:

苗族的蠱毒是真的嗎?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起源自少數民族苗族還是漢族還是印度?
苗族姑娘可以美到什麼程度~?
苗族是蚩尤後代這點是苗族自封的還是漢族附會的,或者是漢族附會後反影響苗族的?
詢問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很失禮嗎?

TAG:苗族GhaobXongb | 歷史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