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進入陶瓷廠,用一生解開沉睡700多年的國家寶藏

https://www.zhihu.com/video/966697394822443008

南宋官窯瓷燒制技藝丨南宋官窯瓷宮廷文化氣息濃厚,造型古樸典雅,製作精益求精,工藝細緻複雜,原料配方科學,產品以粉青釉色、紫口鐵足、冰裂紋片、薄胎厚釉四大特色聞名於世。南宋官窯瓷製作技藝代表著八百年前我國青瓷製作的最高水平,是我國非常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匚 沉睡了百年的美麗謎團

南宋官窯是我國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據史料記載,南宋建都後,朝召集天下最優秀的制瓷技匠,在杭州建造官家瓷窯,不計工本,奉旨燒造宮廷用瓷。

南宋官窯到底有多美?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中留下十六字如夢如幻的評價:「澄泥為范,極其精緻,油色瑩徹,為世所珍。」

然而絢爛至極的南宋官窯,從興起到跟隨南宋一起灰飛煙滅,它只在世界上存在了130多年。彷彿曇花,在最美的一刻,風華散盡,不著痕迹。

而且因為是宮廷御用瓷器,所有燒制技藝都屬於宮廷機密不允許被記載,所以找不到任何一點點關於南宋官窯是如何製作、燒造的歷史文獻記載,留下的只有它的美麗傳說。

葉國珍先生介紹說:「現在傳世作品全世界加起來100件都不到,說片瓷值千金,一點都不為過。」

講起南宋官窯的種種,葉老渾身上下都透露著「自豪」兩個字,不僅僅是因為它美輪美奐的造型質地,更是因為葉老經歷並見證了失傳了700多年的南宋官窯名瓷被複原製作。

匚 解開失傳700多年的密碼

葉國珍彷彿這輩子就是為瓷而生,他從18歲進了陶瓷廠便於陶瓷結下了不解之緣。

進入陶瓷廠的第一個考驗就是燒窯,每天清晨4點開始燒窯,要連續燒48個小時,腳踩在窯背上,下面是1200多度的溫度,40多米長的龍窯一燒就是3年。

1957年周總理在全國輕工業部長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恢復中國宋代名瓷。於是年輕的葉國珍便投入到了復原南宋官窯的研究工作中,他回憶道:「1969年,我到杭州烏龜山郊壇下南宋官窯遺址去考察的時候,雜草叢生。這個雜草跟我這個腰是一樣的高。我走進去,就幾樣東西,一把鋤頭,一個挎包,一個水壺,夏天短袖短褲全身都是被蟲子咬的包。」

經過理化分析、實驗對比,幾十種原料,72道工序, 2000多次的配方試驗,1%的燒成率,終於讓失傳了700多年的國寶重新再現。葉老感慨道:「我覺得這輩子我很值。」

匚 傳承、傳播這火與土的藝術

其實這次拍攝也非常不容易,因為葉老的行程拍的很滿,每天忙於各種學術交流和展會。

他說:「因為南宋官窯恢復成功,千萬不要讓它再失傳。所以我現在主要做兩塊工作:一個是傳播,還有一個就是傳承。做這兩塊事情,我覺得這是我以後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

如今葉老年事已高,大的器皿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包括葉老女兒在內的30多個年輕的一代正接過了傳承的接力棒,為這個精妙絕倫的國粹注入新的生機。正如葉老所說:「就是一個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推薦閱讀:

民間小調有什麼樣的特徵?
不可思議,雕刻在葉子上的藝術
文人與古琴有什麼淵源 ?
[好設計怎樣看?]幾件小事,看你真的懂北歐設計嗎?
逼瘋陳道明,不避公然力捧自己的外甥女,但鄭曉龍卻贊她氣場強大

TAG:藝術 | 手藝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