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千億對壘,大豆糧食戰背後的樓市邏輯

趁著清明假期,中美兩份貿易徵稅清單出來了。

鬧得那是一聲春雷,還讓不讓孫輩好好祭祖了,竟要與祖輩傾訴這傷神之事,子孫不孝啊。

老美絲毫不顧我們祖輩情份,發布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清單建議,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包含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涉及中國約 500 億美元出口,徵收額外25%的關稅,以彌補美國在科技領域所受到的影響,現在為公示階段。

老爺子在天有靈,孫輩今時不同往日,面對老美如此挑釁,大中國不再懦弱,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和飛機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中華傳統,往而不來,非禮也。這老祖宗教導下來的禮尚往來禮儀,我們孫輩還是銘記於心的。

怎麼著,老美子,作死是么?

You jump,I jump.

網路上是一片如此的載歌載舞啊,來啊,來互相傷害啊。

我們看看這網上流傳的農產品反徵稅清單吧:

其他都不用多看了,留意一個就行了:

大豆

139億美金,占懲罰關稅產品500億美金的27.8%。這就是鎮寨之寶。

大豆是個什麼玩意,大豆可是我們的糧食之源。

你可能就疑惑了,我大中國吃的是稻米,吃的是豬雞鵝鴨,跟大豆有何干係?

稻米且不說了,你炒菜做飯的食用油醬油,多數來自於大豆榨油;你吃的是豬雞鵝鴨,可它們吃的是大豆榨完油後做成的飼料。我們都說豬渾身是寶,但是豬也是靠吃大豆飼料長得渾圓渾圓的,那麼大豆比之更是寶上寶了。

大豆同樣也是工業重要的原材料。

哎,我就不掉百科書包了,總之,大豆很很很寶貴重要就是了。

可是各位親,你們知道中國這大豆關稅加征一旦實施,痛擊老美自然爽歪歪,但除此之餘,我們又自損多少呢?

以我粗鄙的見識,這一旦落實打起來,對我大中國的損失無疑就是廿指斷一指!

妖!這算什麼?

可我說這一斷指卻是大拇指。

很多媒體拿出2017年中國的大豆進口數據輕描淡寫,全年共9553萬噸,其中進口美國大豆3285萬噸,進口巴西大豆5092萬噸,剩餘阿根廷大豆。美豆僅僅佔比34.38%,還不及巴西大豆進口佔比53.3%,更別提還有阿根廷後補了。

美國大豆出口的最大市場就是中國,缺失了中國這個最大市場,按照今年USDA3月供需報告,美國產量上調銷量下調,必然有巨大的銷售壓力。只要中國堅持提高關稅,抵制美豆進口,大不了就是轉向巴西阿根廷進口更多大豆,美國必然重創。

那實際情況有如此簡單嗎?

美國一直佔據全球大豆貿易的定價權,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簡稱CBOT)把控,也控制著全球約一半的貿易份額,即使中國市場佔比一直減少。本年度美國大豆產量上調,但巴西、阿根廷大豆預期產量卻紛紛下調,互相抵消之後,全球大豆庫存還要下調370萬噸,可見今年全球供應形勢。

單單巴西、阿根廷能滿足中國的需求?!

而中國,自2016年起,就是世界上第一大豆進口國,卻沒有定價權。原因很簡單,進口大豆比自家種植都還要便宜,即使由美國定價還是要便宜。按照經濟市場,自然是哪裡便宜哪裡買了。

自2011年起,我國的糧食進口從6390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13062萬噸(增幅104%),其中大豆進口5264萬噸增長到9553萬噸(增幅81%),而國內糧食產量卻沒什麼增長,僅從57121萬噸勉強到61790萬噸(增幅8%),扣減每年約二百萬噸的糧食出口(主要是潮蘚),我國糧食對外依賴度從2011年的11.2%飆升到2017年的21.2%!

我們早已不是糧食生產大國了,早已成為糧食進口大國。大豆常年佔據我們進口量的73%左右。以2017年來說,21.2%*73%*34.38%(17年進口美豆份額)約等於5%,這就是我所說的廿指斷一指的依據了。

可是,糧食問題卻是我們一直無法完全迴避的痛,這大拇指一斷,劇痛得很。

不客氣歸納一句,近年我們食物價格不至於通脹到無法忍受的地步,不至於讓CPI失控,不至於重現08年、10年的豬肉榮,蒜你狠,豆你玩,歸根最大功臣,就是大豆。

好了大家提神,要開課了!

雖然國內CPI數不多真實,但數年下來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自2011年後,CPI指數傾向於平緩,即使是在12-13年左右有過一波樓市浪潮,也即使如今16-17年的樓市大牛市,CPI依舊平穩,沒有08年、10年的拔地而起,我認為,全依賴於2011年之後的大豆持續加大進口,中國找到一條比自給自足更便捷更便宜的控制國內物價水平的道路,穩定了各類食品油、糧食肉類產品價格,請切記,大豆全身都是寶。

在這裡我就要給大家講解一個概念了。

CPI大漲,可能是樓市大漲的先兆。

當CPI增速過大的時候,這是貨幣超發的警示,因為大量的錢無處可去,只能涌往日常食品類去了。而往往這是民眾最無法忍受的,因為房子價高了可以不買來住,但是食物不能不吃,貴到吃不起了,那會造反的。

然而政府做法就是,把錢往樓市這個大吸水棉去灌。這是08年、10年一直以來的做法。

可是從上圖可見,16年-17年並沒有出現特別的異動,那麼牛市的預測又從何而來呢?

坦白說,11年之後,CPI失效了。它隱藏得更深了,並不能單純以此來做預判,CPI是根據所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此消彼長之下是會保持穩定的,特別是當下中國持續加大大豆進口的國情。

那麼我們就無法可施了嗎?

並不,我們需要了解更細節一點。

CPI不行,我們就深挖其中,大豆可以作為飼料——飼料能夠飼養豬兄——那麼豬價將是細化的參考標準:

豬肉價格大漲,可能是樓市大漲的先兆。

回看08年、10年,CPI異軍突起的同時,領頭部隊也是豬肉榮,而如今16-17年樓市大牛市,15年時候也曾有過媒體大力報道。

當然,作為專業的樓市公眾號,星佬是以長數據為大家分析的。(費了我兩個小時統計,這裡外內三元豬肉價格略有不同,僅看趨勢)

豬肉價先於樓市起漲,在CPI變動不大的前提下,豬肉價格從15年1月到16年5月達到峰值,漲幅最大達到76%,隨後大水按照08、10年歷史的烙印,湧向樓市,帶動了樓市大行情,隨後豬肉價格一路下滑,樓市慣性依舊。直到2018年,豬肉一路向下,3、4月達到新的低谷,樓市剎車效果也伴隨而至了。

豬肉價格本身比CPI更敏感,CPI是綜合體,而豬肉是個體,除了回族同胞謝絕豬肉之外,基本上全國人民對豬肉的需求是日常食用的,樣本參考最大。至於大米,北方同胞還有吃麵條呢。

但豬肉價,只能作為參考,往往牛市末端橫盤時候豬肉大漲,卻有時候是樓市打壓信號,證明房市大水逼不得已往民生倒灌了,此時政治任務大於民生任務。

回到主題,那中國打出貿易戰大豆牌,實際是糧食大戰,對豬肉價又會形成什麼影響呢?會否對現在下行趨勢的豬價又燃起一股浪潮呢?你們自己細細思考下吧。

哈,你要問,那我怎麼觀察豬肉價格變化啊?

呵呵,作為一名住家男,這可是買菜必備技能,你可學不來。

廣告

加入星星佬知識星球,一年的期限,隨意提問,並閱讀星佬星球隱藏文章,包括買房交易、區域剖析、個盤點評、星球後續將每月定期舉辦話題論壇。

星星佬看樓市知識星球,一年入場費298元!

目前知識星球已有加入夥伴700+,這是廣佛地區人數最多的房產類知識星球。

t.zsxq.com/NneAeU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果,如果,你2018年一定要在太原買房!
認房又認貸後,中山樓市如何走?
買房選地段終極指南,哪裡房子值得買!
階層永不固化

TAG:大豆 | 樓市 | 豬肉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