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成熟的父母》
書籍:《不成熟的父母》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Lindsay C. Gibon Psy.D 威廉瑪麗學院心理學助理教授
《不成熟的父母》這本書寫的很好,翻譯得也很不錯。KY曾導讀過這本書。我最近剛讀完這本書,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閱讀感受。本文參考了中譯本和英文原版。
這裡的不成熟父母是指情感上不成熟不穩定的父母,並非一些「熊父母」。
「成熟」的詞性當然是相對的。比如,我們可以誇一個人做事很成熟老練;也可以損一個人,說Ta長的很成熟。
反之,「不成熟」則更側重於貶義。這些年一些心理同行也給大眾提供了一些人身攻擊更強的近義詞,比如「巨嬰」。
對我而言,小時候想要變得更成熟的動力可能是有足夠的經濟自由去買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沒想到長大後卻需要學會克制這些慾望,學著「律己」,因為這才是「成熟」的表現。如果知道這一點,或許我早年也就沒那麼著急長大了。
什麼是所謂的「成熟」。
分享兩個我很喜歡的兩個關於「成熟」的描述。
· 莊子在《知北游》一篇中描述了一個境界: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 余秋雨: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是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1. 定義「成熟」
美國心理協會APA心理詞典對於情感成熟(Emotional
Maturity)的定義為:一種高水平且適宜的情感控制和表達,與情感不成熟相反。對於情感不成熟(Emotional
Immaturity)的定義為:1. 一種無克制或者與環境不協調的情感表達傾向;2. 與適應不良(Maladjustment)同義。從這個兩個定義里可以看出情感不成熟的特點是情緒表達不受控制,並且與環境不協調。在情感不成熟當然也就代表著心理的不成熟。
《不成熟的父母》一書中對於「情感成熟」的定義為:指的是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於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有著很好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認同感,並且很珍惜他們最親密的關係。由於情感成熟的人有著善良的同情心、良好的情緒控制以及高情商,他們總是和其他人相處得很好。他們對他人的內心生活很感興趣,並且很樂意敞開胸懷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會直接與他人共同協調彼此的差異。
2. 情感不成熟的性格特點:
· 思維僵化並且簡單化(Rigid and Single-Minded),主觀個人化
在面對情感時會變得很固執,或者易衝動行事。試圖將問題簡單化,而且難以包容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他們認為正確答案是唯一的而非相對的。不能夠根據情況辯證地分析問題。
· 抗壓能力弱(Low Stress Tolerance)
習慣使用固有的模式來應對壓力。並不會對問題情景進行分析和預測,傾向選擇否認,扭曲或更換事實來應對一切。管理情緒上存在困難,經常過度反應。一旦情緒化,就很難讓他們平靜下來,並期望其他人能夠順應他們心意行事。經常在酒精或者藥物中尋求到安慰。
· 怎麼舒服怎麼來(Do what feels best)
任性而為,並且知難而退。(我覺得這條不夠準確,情感不成熟的人其實是難以面對情感問題和關係問題。因為在很多時候他們體驗到自己在情感問題上的能力不足,自己的消極情緒也缺乏足夠的應對技巧,於是他們會迴避在可能需要面對情感問題,人際問題或者關係的矛盾的情景。)
· 不尊重人與人的差異性,缺乏同理心
· 自我為中心
不成熟成人並非「天真」,而是「幼稚」。自我為中心與兒童有差異,他們的自我為中心缺乏快樂與開放,被焦慮和不安感所支配著,就像受傷的人不停查看自己傷口。他們防禦心很強,使得其他人不能夠威脅到他們脆弱的自尊。
· 他們是第一位
情感不成熟的成人會持續地警惕著自己的需求是否被滿足,是否他們冒犯了自己。他們的自尊高低取決於他人的反應(順從)。他們無法接受被批評,所以會最小化自己的錯誤。因為他們只關注在自己身上,所以其他人的感受都不重要。例如,一個女孩告訴媽媽當她聽到指責父親時自己很受傷,她的媽媽則會說,「噢,我不告訴你,那我告訴誰」。
和自戀不同的是,他們在很多時候是很懷疑自己價值的。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兒童期的焦慮阻礙了他們的成長。
· 什麼話題都往自己身上扯,喜歡成為矚目的焦點
聊天時總把話題往自己身上扯,孩子說我考試考好了,這個父母就會講這算什麼,我曾經如何如何。孩子想分享自己現在和朋友鬧掰了,父母就會把話題轉變成我前一陣跟你王阿姨也發生了矛盾。造成的感受是,孩子本來想分享一下自己內心的情感,但是父母卻無視掉孩子的情感需求,直接把話題扯到自己身上,關注在自己問題上。有一些會很有禮貌地傾聽,也並不會明顯地轉移話題,但是他們根本不會關心你分享的細節或者表現出對你分享的興趣。(個人感覺這一點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注的人身上表現比較多,不過的確會造成孩子的內心在需要分享情感時,相應父母情感支持的缺失。)
· 容易產生糾纏的親子關係
這一點在之前文章中討論過
3. 文章中一些有啟發性的點
· 情感孤獨
情感上的孤獨源於沒有與他人建立足夠的親密關係。這種孤獨感可能始於童年,因為孩子們的感受被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忽視。如果一個人終生都伴有這樣的感受,那麼可能是因為在孩童時期,他在情感上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情感孤獨是一種含糊而又個人的體驗,難以被看到或者描述出。你可以稱之為空虛感,或是孑然於世。有些人把這種感覺稱為存在性孤獨(Existential Loneliness),但並沒有實際上存在的事物與之有關。如果你體會到了這種孤獨感,那麼它一定源自你的家庭。
如果孩子們有成熟的父母,他們只需要與父母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便可以擺脫這種空虛的感覺。但是如果你的父母害怕與他人親密,你可能會因為需要撫慰而產生一種不安的羞恥感。
作為孩子,我們的安全感的基礎是我們和照顧者之間的情感聯繫。孩子需要與父母進行真實的情感互動來獲得安全感。注重感情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他們總有人可以依賴。情感成熟的父母幾乎一直保持著這種與孩子的情感聯繫。
很多人內心都存在那種揮之不去、如影隨形的孤獨,而這種孤獨的確源於當前親密關係的缺失或者成長之旅上缺乏情感關愛和陪伴。
當進入親密-孤獨這一人生髮展第六階段時(埃里克森人生髮展八階段),非常多的人都能夠感受到夜晚時那種孤獨——
「感覺這個世界與我無關,我只是一個旁觀者。」
「好像沒有人覺察到我的存在,如果我消失了,也沒人會在意。」
「我晚上躺在床上放不下手機,彷彿放下了,就和這個世界沒了聯繫。只能在這種虛無中讓自己入睡,一些時候壓根睡不著,於是就睜著眼睛等著日出。」
這種感受會給很多人帶來焦慮。這種孤獨感在青春期開始模糊出現,直到它一點點明晰。而他人的情感陪伴則能在很多程度上減弱內心的孤獨感。當然,性也是能夠暫時性減少這種瀰漫性的痛苦,所以一些人通過不斷的性愛行為來讓自己感受到一些陪伴與安慰,在性的釋放中感受著自己的存在,雖然隨意性行為在持續一段時間後會帶來更深的孤獨和「愛無能」之感。
羅洛.梅在《愛與意志》一書中對孩子與父母情感依戀的愉快體驗有過精彩的描述:在我們的早期經驗中,當我們置身於母親的懷抱,我們曾體驗到與母親結合為一體。我們對這段時期有一種記憶,有一種柏拉圖意義上的「回憶」。與此同時,我們也與整合宇宙結合在一起,並因而有一種「與存在結合為一體的體驗」。這種結合產生一種滿足、一種恬淡的幸福,一種自足感和一種欣悅感。坐禪、冥思以及某些藥物傳達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體驗。這種與宇宙融為一體的體驗產生出一種柔和的狂喜,一種無限幸福的感覺,彷彿我們已完全為宇宙所容納。這是一種深深積澱在人類集體記憶中的「完美」,我們的種種需要,沒有經過自我意識的努力,就在母親懷抱里得到了滿足。這就是「最初的自由」,就是最初的「肯定」。
我對這種早期依戀體驗的是從依戀,集體無意識,基因和進化心理學三個角度理解的。雖然我們並不能回憶起自己在嬰兒期的這些體驗,但是自我意識不斷成長後的孤獨體驗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這種孤獨體驗更針對的是情感理解支持,所以成人後,是可以在「高水流水遇知音」的友誼中,或者長期、穩定、親密的愛情中得到緩解或治癒。
· 不敢表明自己的需求和內化者(Internalizer)
如果孩子們從小就在感情上遭到父母的拒絕或忽視,那麼長大後他們通常以為別人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他們缺乏自信,覺得別人不會對自己感興趣。他們不會去奢求什麼,因為缺乏自信,他們通常很害羞,為渴求他人的關注而感到糾結不已。他們覺得坦言自己的需求對他人而言是一種打擾。不幸的是,過於擔心遭到他人的拒絕,使得他們選擇抑制自己內心的渴望,而這讓他們感到更加孤獨。
內化者終於鼓足勇氣去尋求幫助或心理治療時,他們總是感覺很難為情或者自己不配。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長大的內化者,當有人認真對待他們的情緒時會感到很意外。他們經常對自己的痛苦感受滿不在乎,覺得自己只是有時「無病呻吟」或者「矯情」。
中譯本將Internalizers翻譯為「自我掌控者」,這個翻譯在章節中挺貼切的。不過我認為Internalizer不僅僅是傾向於自我反思和從自己內部尋求問題解決,也存在著較多的心理內部情感衝突。所以我還是覺得「內化者」更全面一些。
在生活中我們能夠明顯觀察到一個差異,就是一部分人可以經常非常自然地向他人尋求幫助,並不會因此感覺難為情,但是另外一些人卻很害怕麻煩別人,沒逼到一個程度,絕不麻煩別人。當然這個現象的解釋涉及非常多方面,書中的這段話其實也提供了一方面的解釋。
最初和主要看護者情感交流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每個人的情感認知模式,這個情感認知模式負責我們個人與外界的信息交換的感知和分析。如果在兒童期,主要看護者,比如父親或母親,會經常無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並且對於孩子的一些情感表達或者需求進行訓斥或責罵,孩子就會逐漸開始形成這種「羞於求助」的心理。
這種心理的形成是伴隨著「我不夠好」以及「不能麻煩別人」這兩個方面。一方面,孩子會由於訓斥會對自己情感表達,比如哭,產生很深的羞愧感,覺得不應該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惹煩了父母,自己真的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當然,這樣也會逐漸形成自卑心理。另外一方面,孩子最初關於社交的認知體系是在未成年時不斷建構起來的。這種父母與孩子的情感溝通環境會讓孩子認為「表達自己的需求就是錯誤的,會惹怒對方」。比如,多次表示想讓媽媽做自己喜歡吃的那道菜,這位媽媽因為自己情緒問題或者對孩子需求的一貫無視,採用訓斥的方式回應孩子的請求,「就你事兒多!」
當然這一點也與社會文化有關。我們經常認為文明和教養是「貴族」應有的表現。在傳統的中國士人文化,日韓社會文化,西方貴族文化中都能發現在社會中「不麻煩他人」這一點。中國的貴族文化存在很多爭議,這裡就不包括了。在非洲文化中,人際界限相應淡薄一些。比如三毛就曾在書中寫過在撒哈拉沙漠居住時的經歷。我之前在美國讀碩士時,一位日尼利亞朋友經常到飯點不打招呼直接來我公寓,我當時對這一行為驚訝不已。
· 情感封閉對人更深層次的影響
適當的表達可以培養一個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成熟的自我認同感。但也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機會去探究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使得他們很難去認識真正的自我,弱化了他們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如果你對自身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那麼你就不可能與他人建立深層次的情感聯繫。這種被束縛的自我發展還會造成額外的、更深的性格缺陷,這在情感不成熟的人中很常見。
情感不成熟的人常常很焦慮,很情緒化,這使得他們的思考能力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由於常常受制於自身的情緒,這讓他們很難在備受壓力的情況下理性地思考。實際上,情感倒退以及暫時失去對思考進行思考的能力使得他們無法做到自我反省。當談到容易誘發情緒的話題時,他們會陷入僵化的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中,拒絕面對問題的複雜性並且迴避交流想法。
當不成熟的人感受到壓力或情緒產生時,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是身處連續流動的時間中。他們會感知自己的經歷是相互孤立的事件,就像是隨機上下跳動的光點一樣並非線性連續變化。當他們的意識從一個體驗轉換到另外一個時,他們的行為也飄忽不定。這是當你提醒他們之前行為時,他們會很生氣的一個原因。對他們而言,過去的事和當前並無關聯,為何要翻舊賬。
Frederick S. Perls在《Gestalt Therapy Verbatim》一書中寫到人與自己內心和外界的兩方面連接狀態是與個人成熟度相關聯的。當個人內心痛苦感受過多,自我保護機制就會自動開啟,要麼抑制情感感知,要麼對現實或經歷進行「無害化處理」,要麼隔離掉一部分體驗和經歷。結果就是「一部分能量」被留在了過去,換句話講是用來抵抗內心的矛盾或痛苦。再加上情緒不成熟的人難以面對情感和情感問題,比如關係中的矛盾,當面對可能談及情緒情感問題的話題時,不由自主產生迴避的態度,在那種情況下的憤怒,更是內心慌亂的一種表現。
· 對親子關係的一個積極影響
這種前後矛盾表明這些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對孩子關心還是疏遠取決於他們的心情。他們的孩子有時能得到他們短暫的關懷,但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被父母關心。行為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為間歇性獎勵(Intermittent reward situation),意味著可能會獲得獎勵,但是不能預測。這會產生一個強烈的決心去嘗試獲得獎勵,因為一旦獲得一個回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這種情況下,父母們的反覆無常反而拉近了孩子親近父母的心理距離。
在行為強化中「不定時,不定比」強化是最強的一種強化機制,所以使用這種強化機制的行為都很容易成癮,比如賭博和釣魚。在情感不成熟的父母與孩子互動中,孩子體驗到的就是一種「不定時,不定比」強化。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行為能夠帶來父母的積極反饋,也不確定父母會給予自己一個什麼樣的積極回應,這種狀態的確會激發一部分孩子的嘗試行為。這一點的確是我之前沒想到的。並非所有孩子會堅持嘗試,一部分孩子在第一次被拒絕和否定後,就不會再趨近或嘗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