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遇話手作——一紙摺扇,一握清風,摺扇的製作

古城蘇州,蘊藏著許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很多人都知道蘇州的緙絲和宋錦,卻不知道在蘇州還有一樣精緻典雅、巧奪天工的手工技藝—制扇技藝。

扇子,本是生活中的一種實用物件,幾百年來,經過蘇州制扇藝人的妙手匠心,不僅使蘇州摺扇擁有了精美的外表,還具備了獨特的文化意蘊。

從明代開始,制扇藝人把蘇州摺扇的製作,推到了一個高峰,書畫家開始在扇面上繪製圖畫,摺扇從一件生活用品,變身為文人隨身攜帶的雅玩。

到了清代,蘇州制扇工藝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進呈皇家的貢品之一,其種類包括絹宮扇、檀香扇、摺疊扇等,製作風雅娟秀。

|絹宮扇 |

古名"紈扇",又名"團扇"。蘇州絹宮扇纖麗秀雅,其絹面或書畫、或刺繡,別出心裁;其扇柄或雕鏤、或彩繪,各盡其巧;其質料或素竹、或湘妃竹、或象牙、或玳瑁,雅而不俗。絹宮扇主要有圓形、六角形、長方形、腰圓形等形狀,扇面往往繪以山水、花鳥、人物,並題有名人詩句,古色古香,極具觀賞性。

檀香扇

以檀香木製扇是我國首創。玲瓏雅緻的檀香扇,可稱得上是扇中之王了。它是用進口的檀香木製作而成。制扇藝人在一片片細薄的檀香扇木上,用一根絕細的鋼絲鋸條穿進一個個預先打好的細孔里,拉鏤出數百個、上千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孔眼,然後用若干片扇骨組成精美絕倫的圖案。打開扇子,清香撲鼻,畫面動人。蘇州的檀香扇式樣變化巧妙,以"拉花"、"燙花"、"畫花"構成獨特的風格。

|摺疊扇|

摺扇自南宋時開始自製,亦名"聚頭扇"、"撒扇",南方習稱"摺扇"。蘇州摺扇又稱"吳扇",其扇骨造型藝術豐富多彩,扇頭造型達百種之多,主要為圓頭、方頭、尖頭、玉蘭頭、竹節頭等。扇工還運用磨、漆、嵌等技藝,千變萬化,極盡巧思。扇骨材料以竹片為主,精工細作,達數百種之多,水磨扇骨更為上品。扇面大多用棉料宣紙裱成,有"素麵"和"畫面"兩種。畫面由名家作各種書畫。素麵有仿古白素麵、金面等多種。由於以上特點,蘇州摺扇子已不止是生風用具,而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

製作工藝

【選料】

製作扇骨首先是選料,這是決定扇子品質的關鍵。一般選生長在山陽面,竹齡達5至6年無污染的毛竹,表皮不能有傷和雜色暗斑(湘妃竹、斑竹、紫竹等本身的顏色不在此例)。

在冬天砍伐後,按需要的尺寸鋸成一段一段的竹筒,再劈成竹片。把毛竹1至3米之間的一段選出來單放在一起,用來做扇骨的大邊。所有這些生竹子要放到鍋里煮,兩小時後(時間也可以長一點)取出晒乾、烘烤。之後碼放在離地大約10厘米以上木架上通風,以防受潮霉變。注意要把不同產地的竹料分開排放,因生長地方不一樣,顏色會有差別,這些處理好的竹料一般在架子上要存放八年以上。

【開料】

設計好即將製作的扇形及規格後,挑選圓弧度相似的片料,同一把扇骨的兩邊最好是同一顆竹子,用月牙刀將片料劈成薄厚相等的竹片,然後打釘眼,用竹棍穿成3至5副為一組,每組都要用樣板穿好反正,用刀削、刮、倒,做出扇骨大邊。

【制條】

大骨初步做成後,開始製作小條,不同尺寸的扇骨小條的數量是不一樣的,製作時要特別注意,同樣先劈成薄片做成篾片,打眼穿起來,端頭依照做好的大骨為形製作出頭型。

扇子基本型做成後,開始用砂紙輕輕打磨,砂紙的目數一次比一次要細。天氣好時將做好的扇骨放在陽光下曬太陽,不宜曬得過長。曬好太陽後開始拋光,用乾淨的棉布輪輕輕打磨,拋光後的扇子看著像玉一樣溫潤,手摸像瑪瑙一樣平滑。

【銼頭】

最後按規格組裝鎖釘後,一把扇骨就算完成了。烏木、紅木等其他材質也基本相同,但因質地不一樣,做時要注意掌握材質不同的特性。

【造型】

製作一把扇子要經過從選料到劈、刮、削、磨、烘、烤等各種製作工藝,還得掌握扇骨的頭、腰、肩、上下板、尺度和什麼地方受力等技術底蘊。一些製作名家為不同的扇面繪畫、書法製作與之相配的扇骨,這需要不斷的磨礪和積累,才能做出扇子的靈氣和內涵。一把小小的扇子體現著製作者的勞作心血、創造精神、藝術修養以及人文理念,是中國文人書畫與工藝美術的完美結合。

一柄摺扇,兩種畫面

一面歷史,一面現實。

一面書畫,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後人描繪


推薦閱讀:

把「童心」修鍊成「匠心」,他花了十年尋找自己的好聲音
北京的玩意兒:「似猴非猴」的奇趣玩具
參遇話手作——徽墨:一兩黃金一兩墨
如何讓你的橄欖核手串安全度過這個冬天?

TAG:扇子 | 手藝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