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篇】漢帝國第二批與第三批封侯匯總及十五侯入選原因簡析

前文我就不說了,都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是第一批封侯匯總的文章。

二十四年蟬:【西漢篇】漢帝國第一批封侯匯總之十大功侯入選原因簡析?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所以,我就直接開始正文了:

漢帝國第一批封侯總共是十位,時間是在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漢初的曆法依然是延續秦歷。而秦歷的歲首,也就是一年的開始是從十月份為新年第一個月,故而下面的記錄和上面並不衝突。

而後,在漢六年正月丙戌日進行了第二批封侯,以及漢六年正月丙午日又進行了第三批封侯。

原本,筆者是應該分批進行的,但奈何第二批封侯只封了兩位,而第三批則較多,有十三位,所以就合在一起了。


先說第二批封侯,也就是在漢六年正月丙戌日所分封的兩位功侯。

他們分別是:周呂侯呂澤;建成侯呂釋之。

如下文:

六年正月丙戌,令武侯呂澤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六年正月丙戌,康侯釋之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關於呂澤和呂釋之的問題,其實還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呂家。

所以,這裡的問題就是,劉邦為何要在第一批封侯結束後,僅僅對呂澤及呂釋之二兄弟進行分封呢?

關於呂澤的功績,筆者在呂澤篇中已經分析的夠多了,故而這裡就不再贅述了。一句話,呂澤是漢軍再造的功臣,堪稱漢軍副統帥級別的人物。

所以,劉邦單獨將呂氏兄弟分出來,作為第二批封侯中僅有的兩位,應該說,也算是劉邦對於呂家足夠的尊重了。

正如很多人說的,按照功績,呂澤有封王之功,但奈何,天下就那麼大,而漢承秦制,事實上並不主張分封諸侯的。而在實際上,漢初除了一部分本身實力強大的諸侯王外(大將軍韓信是在漢四年時強行要挾劉邦封王的,所以,這裡就不能簡單的作為功臣了),故而,唯一一個被劉邦主動以功臣而封王的,那就是大漢第一任太尉盧綰了。當然,盧綰被封王,不僅是因為他的功績,更因為他是豐縣人,代表著劉邦最親密之一的豐縣子弟,同時,盧綰和劉邦又是真正從小到大的生死兄弟,所以,盧綰能夠被封王,眾望所歸。但是,呂家就不一樣了。

其實,換句話說,劉邦給予呂家的尊重,差不多也是封王的地位。放眼過去,同時同地兄弟二人盡皆封侯的,也就只有他們兩個了。而劉邦單獨把他們二人拿出來封侯,也是在向天下表明一件事,那就是當時無人再有資格和此二人一同封侯。

總而言之,第二批封侯,完全就是劉邦對呂氏家族做的最終交代,即,承認呂家的功績以及其獨特的地位。

其實,第一批封侯只是一個樣本,只是劉邦為了照顧各勢力而選出的代表人物,以穩定人心。而第二批和第三批封侯,才是大漢封侯中真正有含金量的,也是最能體現這些封侯地位的。


下面,我們就再看第三批封侯名單,如下所示(下面附註內容為《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內容):

第一:留侯·張良

六年正月丙午,文成侯張良元年。

常計謀平天下,侯,萬戶。

第二:射陽侯·項纏

六年正月丙午,侯項纏元年,賜姓劉氏。

兵初起,與諸侯共擊秦,為楚左令尹,漢王與項羽有郄於鴻門,項伯纏解難,以破羽,纏嘗有功,封射陽侯。

第三:酇侯·蕭何

六年正月丙午,文終侯蕭何元年。

佐上定諸侯,為法令,立宗廟,侯,八千戶。

第四:曲周侯·酈商

六年正月丙午,景侯酈商元年。

以將軍從起岐,攻長社以南,別定漢中及蜀,定三秦,擊項羽,侯,四千八百戶。

第五:絳侯·周勃

六年正月丙午,武侯周勃元年。

入漢,定隴西,擊項羽,守嶢關,定泗水、東海。侯,八千一百戶。

第六:舞陽侯·樊噲

六年正月丙午,武侯樊噲元年。

入漢,定三秦,為將軍,擊項籍,從破燕,執韓信,侯,五千戶。

第七:穎陰侯·灌嬰

六年正月丙午,懿侯灌嬰元年。

入漢,定三秦,以車騎將軍屬淮陰,定齊、淮南及下邑,殺項籍,侯,五千戶。

第八:汾陰侯·周昌

六年正月丙午,悼侯周昌元年。兩千八百戶。

入漢,出關,以內史堅守敖倉,以御史大夫定諸侯,比清陽侯,二千八百戶。

第九:梁鄒侯·武虎

六年正月丙午,孝侯武虎元年。

兵初起,以謁者從擊破秦,入漢,以將軍擊定諸侯功,比博陽侯,二千八百戶。

第十:成侯·董渫

六年正月丙午,敬侯董渫元年。

兵初起,以舍人從擊秦,為都尉。入漢,定三秦。出關,以將軍定諸侯功,比厭次侯,二千八百戶。

十一:蓼侯·孔聚

六年正月丙午,侯孔聚元年。

以執盾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為將軍,三以都尉擊項羽,屬韓信,功侯。

十二:費侯·陳賀

六年正月丙午,圉侯陳賀元年。

以舍人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用都尉屬韓信,擊項羽有功,為將軍,定會稽、浙江、湖陽,侯。

十三:陽夏侯·陳豨

六年,正月丙午,侯陳豨元年。

以特將將卒五百人,前元年從起宛、朐,至霸上,為侯,以游擊將軍別定代,已破臧荼,封陽夏侯。

如上,便是第三批封侯中的全部功侯。


下面,筆者就再根據他們各自的歸屬情況,重新列一下第三批功侯中的十三人應有的背景關係:

高祖所屬(九人):

張良;蕭何;周昌。(文臣重臣)

周勃;樊噲。(沛縣嫡系武將)

武虎;董渫。(特殊人物)

酈商;灌嬰。(外縣嫡系武將)

大將軍所屬(三人):

孔聚;陳賀;陳豨

西楚降將(一人):

項纏。


如上所述,第三批封侯,總計十三人。基本上就是分成兩撥,也就是劉邦所屬及大將軍韓信所屬。至於多了一個項纏,也就是項伯,純粹就是劉邦為了照顧那批西楚降將和西楚宗室,畢竟,那些人雖然敗了,但是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所以,去過項纏之外,基本上就很明確了,前面九個,清一色劉邦嫡系部下;後三個,則清一色大將軍嫡系。

而劉邦麾下的那九個,看上去鐵板一塊,但其實,分解開來也差不多是三三制。如張良、蕭何與周昌所組成的文臣勢力;而周勃、樊噲,其實還應該加個灌嬰的,畢竟他們都是差不多最早追隨劉邦的,也是純粹的武將。而其他三人嘛,那就是問題很大了。

酈商自然不必說,劉邦把酈商放在這裡,明擺著就是為了警告大將軍麾下的那些人,以及某些軍權大握的武將,為何?

因為酈商的兄長就是那個高陽酒徒酈食其。當年,酈食其本來都成功說服了齊王舉全國而降之,結果,大將軍韓信一聲令下,齊雖然是滅了,可酈食其也因此被齊王給活活烹煮死了。而當年齊國一戰,因此封侯的可不少。所以,不僅僅是大將軍麾下那些人,包括灌嬰在內,這些人能夠封侯,和齊國一戰,可都是有關係的。而劉邦專門把酈商的封侯位置擺的這麼靠前,意圖自然再明白不過了。說白了,就是捧一方然後壓一方,一句話,絕對不能讓一家獨大。

當然,這還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酈商的特殊情況。當年,酈食其選擇歸順劉邦時,事實上酈商已經是一個有著一定實力的小諸侯了,故而,酈商投降劉邦,還算是合股,不能說是和其他人一樣完全成為劉邦麾下純粹的武將。

所以,酈商排在第四的價值就在於,用他來和另外三位悍將形成一個合理的相互制約的作用。

再說董渫和武虎,這二位,怎麼說呢?他們的史書記錄真的太少了,而且,都是一人記了一句」以將軍定諸侯功「,老實說,功侯表中能夠記載這句話的人,不是從事重要位置的人,就是有著非常大貢獻的人,故而,筆者也只能在這裡把他們作為特殊人士看待。

如此,再看屬於大將軍韓信的那三位。

孔聚和陳賀,從這裡的排名來看,當時地位很顯然是高於陳豨的。畢竟這二位也是大將軍韓信的真正嫡系部下,指揮過大將軍麾下主力部隊的人。而且,再加上垓下決戰中的戰功,他們二人能夠列在這裡,不足為怪。只是可惜,從項羽敗亡後,以及大將軍韓信被扣押開始。孔聚和陳賀便再無機會領軍,而史書中關於他們的記錄,也就徹底沒有了。

至於說陳豨,能夠排在這裡,則說明了他在大將軍韓信的麾下地位也不低,當然,也不可能太高。太高了,就如同孔聚陳賀二位,只能老老實實的解甲歸田。而太低了的話,也就沒有可能列在這裡。所以,陳豨應該也算是運氣好。

當然,陳豨在之後因為大將軍韓信被殺一事,怒而反漢,掀起了大漢朝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反叛事件,那就是後話了。只能說,大將軍麾下的人,沒有一個是俗物,都非等閑之輩。


總結,第二批封侯和第三批封侯中的這十五個人。可以說,幾乎包攬了當時漢庭內外的所有重臣名將。

如丞相蕭何和御史大夫周昌,以及謀臣之首的張良。再有就是酈商、周勃、樊噲及灌嬰四人所代表的大漢軍權的根本。當然,大將軍麾下的那幾位,或許當時因為大將軍韓信的被扣押,掌握不了多少兵權了,但是,很顯然他們三人的戰功太盛了,故而,放在這裡也算是一種安定人心的舉措吧。至於項纏,西楚王朝宗室領袖的這個身份,再加上項燕的親子與楚霸王項羽的親叔叔這兩個重要表情,如此多特殊身份的共同塑造下,於情於理,劉邦也該如此待之,故而也不足為怪。

但是,從上述封侯的次序和所屬關係來看,此時的劉邦已經基本能夠總控全局了。

如在第一批封侯中,劉邦還需要照顧到各方面勢力。但是,從第二批封侯開始,在處理了呂家的問題後,到第三批封侯時,那就是真正做到了不用再刻意考慮其他勢力了。如前十人中,除了項纏外,其他連續九人,均為劉邦嫡系部下。而後面尾隨的三人,只能說是劉邦此時,唯一需要照顧到的還是大將軍麾下的人。至於說豐縣子弟的影響,在這裡就完全不用顧忌了。而其他勢力的嘛,自然也就無需在意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外敵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劉邦麾下的那些人還能勉強可以團結一致。但是從這裡劉邦的安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他麾下的那些人,也有開始互相對抗的預兆了。

總而言之,漢初封侯,其所隱藏在暗地裡的風波,可能比筆者所分析的還要大。

只不過,也就是幸虧有漢高祖這個神人在,所以才能壓得住這一切。


最後,放上筆者曾經為這些人寫過的人物文章鏈接,以供大家查閱:

第二批封侯(兩位):

第一者:周呂侯呂澤篇

第二篇:建成侯呂釋之篇

第三批封侯(十三位)

第一者:留侯張良篇

第二者:射陽侯項纏篇

第三者:酇侯蕭何篇

第四者:曲周侯酈商篇

第五者:絳侯周勃篇

第六者:舞陽侯樊噲篇

第七者:穎陰侯灌嬰篇

第八者:汾陰侯周昌篇

第九者:梁鄒侯武虎篇

第十者:成侯董渫篇

第十一者:蓼侯孔聚篇

第十二者:費侯陳賀篇

第十三者:陽夏侯陳豨篇

推薦閱讀:

西漢軍制
王昭君因宮廷畫師的緣故而被選中送去和親是確有其事嗎?

TAG:楚漢戰爭 | 西漢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