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庭里確立界限

1、界限是什麼?

「界限是一個人的地界,它定義了你是誰,你到哪裡為止,而別人又從哪裡開始。」

「界限可以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定位。當我們知道我們要什麼與不要什麼,我們贊成什麼與反對什麼,什麼是『我』而什麼又不是『我』,我們是在設立界限。」

「界限大致可分兩類:外在的身體或空間界限,以及內在的心理界限。」

以上內容摘自亨利?克勞德(Dr.Henry Cloud)《界線對談》這本書,「界限」和「界線」基本上是通用的,非要區分的話,「界限」一般側重於抽象事物,而「界線」往往側重於具體事物。

我們今天主要說的是心理界限,所以用了「界限」這個詞。

2、兩個相互聯繫的觀點

(1)孩子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

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物, TA有自己的思想、想法、個性、愛好、習慣、秉性特質等等,家長需要了解、尊重、接納這個生命,平等的對待TA。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想過這點,沒有這個意識。如,孩子表達TA對某件事的看法,大人經常會說「小孩子知道什麼,小孩子懂什麼」;買衣服的時候如果孩子覺得某個顏色或款式好看,而大人可能會覺得 「孩子哪兒知道什麼好看」。

我們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就替TA思考、替TA判斷——這就是界線不清的表現啦。這麼做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擔心孩子照顧不好自己,絕大部分的事情都替TA做,結果TA最後果然越來越不會照顧自己;擔心孩子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自律,替孩子安排好學習上的各種大小事宜,最後TA果然越來越不操心自己的學習——自證預言在這裡再次出現。

另外一方面,實際上我們根本替代不了孩子,只能是暫時把我們的思考、感知、判斷等強加給TA,孩子的在小的時候可能會順從,但一旦TA稍微長大一些,不管你的感知、判斷、思考多麼合情合理,TA都會開始反抗。很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甚至還不到青春期就開始「叛逆」的孩子——多半就是界限不清的緣故。這樣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反抗是必然的,他們的反抗恰恰反映了他們想更好的成長的渴望,所以我經常半開玩笑的說,如果你的孩子還在反抗,說明TA還有救。

(2)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

TA的心靈並非像白紙一樣什麼都沒有、需要大人不斷的往上面填充東西,而是像種子一樣——還有一種說法叫「精神胚胎」——包含了各種發展的可能,不需大人刻意設計TA的成長路徑。

我們要做的是了解孩子,先看看TA是個什麼樣的人,在這個基礎上順勢引導,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成長環境,讓TA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當孩子的成長出現「問題」時,基本上都能夠從環境上面找到原因——這一點我已在之前的分享中說過,想詳細了解的可以參考《對孩子教育來說,心理學理論有個毛用?》、《如何培養一個拖延的孩子》等文章。而絕大多數時候,只要移除成長環境的阻礙,基本上孩子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才是「合適的環境」呢?我個人覺得,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就是看親子間是否有恰當清晰的界限。

3、怎樣保持清晰的界限?

完全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你跟大街上的陌生人界限非常清晰,那是因為你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一般意義上的理解,非要抬杠說「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的、相互影響的」請走開,狗帶),所以我們聽到的「劃清界限」一般都是絕交、老死不相往來的意思。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共同經歷很多事物,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6歲的小孩會得出結論:相對於任何一個他們知道的人,他們與父母共同擁有著更多的特徵。當孩子認為自己與別人——通常是父母——共同享有某些獨有的特徵時,孩子會體驗到「替代情感」,比如說,看到父母出醜,孩子會感到難堪和羞恥,看到父母受傷,孩子會覺得難受和心疼。

意識到擁有共同特徵,同時也體驗到共同情感,當這兩個部分都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說一個人認同了另一個人——這就是發展心理學中的「自我認同理論」。

以我接觸到的家長來看,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認同遠大於孩子對父母的認同。當過媽媽的應該深有體會,孩子生病了,你可能比孩子難受多了;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或被老師批評,你體會到的複雜情緒一點兒也不比孩子少。

作為父母,當你對孩子有強烈的認同感,恨不得把TA當成一個縮小版的自己,替TA思考、判斷、做決定,替TA行動,替TA體驗很多屬於TA的情感,那孩子出問題的幾率就非常大了。

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從認知、行為和情感三個方面來看一看。

(1)認知上,家長要有「界限」的意識,知道哪些是孩子的事兒、哪些是自己的事兒。這點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我現在做的基本上就是認知層面上的事兒,讓大家意識到需要去保持親子之間的界限感。

(2)有了這個認識後,孩子的事兒盡量讓TA自己做,不替TA做,不給TA過多的干涉或照顧;讓TA為自己行為的結果負責,不替TA承擔。

行為的結果有兩類:自然結果和邏輯結果。

自然結果是隨著孩子的行為自然而然產生的,比如,孩子寫作業慢那自然會睡的晚、天冷穿的少自然會受凍或凍感冒、早上晚起上學可能就要遲到、不洗襪子就會沒襪子穿等等。盡量讓孩子自己承擔這個結果,這些結果反過來會促進孩子的改變,讓TA下一次或以後表現的更好。注意,千萬不要在結果出現的時候一邊抱怨孩子剛開始的時候不聽你勸告之類的話,另一邊又想辦法主動替TA承擔——這麼做的話孩子很難變得「長記性」或「負責任」。

還有一些行為沒有明顯的自然結果或者其結果不能起到促進孩子改變的作用,如看電視超時的自然後果是什麼呢,亂扔玩具的自然後果是什麼呢?這個時候可以跟孩子共同商量一個解決辦法,制定一個邏輯結果。

邏輯結果的制定以「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環境」為原則,也就是說出現上述所列六種情況,而自然結果又起不到作用的時候,要跟孩子商定一個邏輯結果。比如,孩子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提醒了孩子幾次都無效之後,可以告訴孩子你覺得TA這個行為沒有尊重環境,也沒有尊重父母(因為需要大人來收拾),跟TA商定好,達到一定次數後就把玩具沒收。

當然了,跟孩子商量事情也是有一些技巧的,以後我再專門寫篇文章來說明。

(3)情感上,家長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像「你讓我很生氣」「你太讓我傷心了」「你太讓我失望了」「你太讓我著急了」等等這些表達都是界線不清的表現。如果父母經常把他們情緒的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覺得父母的失望、生氣、傷心要TA來負責,一方面孩子會對抗父母的情緒,另一方面也會讓TA採取同樣的模式——即認為別人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咦,為毛你說的這些跟你前面描述的接納孩子的狀態比較像呢?對嘍,接納孩子的狀態基本上就是在恰當清晰的界限上跟孩子相處時的情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當我們在說接納孩子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說什麼?》。

接納、接納……怎麼哪裡都有接納?!

額,這個……事實只有一個,但它有好多個側面,我這是試著從不同的側面去理解……

情緒能快速、準確的提示我們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每當出現情緒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提醒我們需要反觀自身,看看界線是否清晰、對孩子是否足夠接納。

然後,關於如何處理情緒,請參考之前的分享《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情緒?》,當然,咳咳……裡面也免不了要提到接納……

4、小結

把替TA想、替TA做和替TA感受變成陪TA想、陪TA做和陪TA感受,也許這就是恰當而清晰的界限。

推薦閱讀:

挽回想離婚的老婆
你更願意花少點錢和別人合租住一個房間還是多花錢自己住?
遠嫁的姑娘,你是否後悔?
林丹被曝在妻子孕期出軌,丈夫在孕期出軌,是否值得原諒?
老人5大錯誤育兒,媽媽看到一定要跟老人談談

TAG: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