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收入法地區生產總值分省結構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按照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西藏、廣西、新疆、貴州、海南、寧夏、福建、河北、北京、湖南。平均值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山西、浙江、江西、江蘇、山西、山東、黑龍江、上海、吉林、天津。

南部沿海地區、西南地區、大西北地區的省份,以及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的百分比都高於全國水平。東部沿海、東北地區省份,以及山東、天津、內蒙古、山西、陝西等省份的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低於全國水平。

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反映出勞動者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獲得的收益。影響勞動者報酬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的主要因素有國家政策、經營模式、產業結構。

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新的合同法,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當年就有很大提高。勞動者報酬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私營企業中的分配比例也是不相同的,在同一個行業內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勞動者報酬要相對高一些。不同的產業之間,勞動者報酬所佔有的比重也是不同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資源型企業、資本密集型企業,勞動力報酬所佔比例相對較低,高科技企業,知識密集型企業勞動力報酬所佔比例較低。,

山東、天津、上海、浙江、江蘇、江西、陝西、山西、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是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較低的地區。山東、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屬於東部地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國有企業對地區產值的貢獻較大,所以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相對較低。山西、內蒙古、陝西等省是自然資源大省,所以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也比較低。東北三省也是國有企業對地區產值貢獻較大的地區,所以勞動者報酬佔地區的比例也相對較低。由於缺乏不同經營模式、不同行業的詳細數據,以上結論僅是根據數據的結果進行的推斷。

如果不考慮勞動力流動帶來的影響,邏輯上勞動力報酬佔比較低的地區,工資性收入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會相對較低。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按照生產稅額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平均值排名前10名的省份依次為雲南、上海、陝西、遼寧、貴州、江西、山西、天津、湖南、重慶。排名後10位的省份依次為安徽、新疆、黑龍江、福建、青海、河南、內蒙古、寧夏、河北、西藏。生產稅凈額佔地區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反映的是營業稅與地區生產總值的關係,也是產業結構不同的結果,同時也和各地的稅收扶持政策有關。生產稅凈額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的地區,稅負水平總體較重。

北京、山東、天津、上海、湖南、江西、山西、陝西、西南地區省份、遼寧、甘肅等省份的生產稅凈額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較高,高於全國水平。說明政府在這些地區營業稅和增值稅的收入比重較高。稅收既是政府的收入來源,也是政府調節市場的一種手段。江蘇、廣東、浙江等省份的生產稅凈額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較低,也說明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度較低,市場的活躍度較高。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固定資產折舊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青海、吉林、甘肅、寧夏、海南、山西、西藏、遼寧、新疆、山東。排名後10位的省依次為浙江、黑龍江、內蒙古、天津、廣西、西南、雲南、河南、重慶、福建、湖南。

固定資產折舊是投資方從生產中獲得收益的一種渠道。固定資產折舊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是過去一段時間固定資產投資的累積結果,這個佔比越高,說明投資的增長量越大。

河北、山東、廣東、海南、安徽、江西、山西、陝西、東北地區和大西北地區的省份,固定資產折舊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高於全國水平,說明上述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較快,高於其它地區,也從某種層面上反映出國家投資的戰略布局。

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大陸各省營業盈餘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平均值最高的10個省依次為天津、黑龍江、內蒙古、江蘇、山東、浙江、山西、吉林、上海、重慶。排名後10位的省依次為北京、青海、甘肅、寧夏、廣西、雲南、新疆、海南、貴州、西藏。營業盈餘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關係,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盈利能力。盈利能力高的地區,也是投資回報和投資效率較高的地區,正常情況下,獲得資金的支持相對比較容易。而營業盈餘比例較低的地區,獲得投資的融資成本相對較高。

天津、山東、華東地區省份、河南、內蒙古、陝西、黑龍江、吉林等省份的營業盈餘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高於全國水平,屬於盈利能力較強的地區。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地區也是過硬經濟佔據更重要的主導地位的地區。

與生產法地區生產總值的構成是按照各個產業發展的結果進行分析不懂。收入法地區生產總值中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是互相影響的四個因素。收入法地區生產總值反映的地區生產總值的分配結構,對於不同的人,關注的點不一樣,也會產生不同的結論。比如,天津和山東,營業盈餘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對運營者來說是好事,而對於勞動者來說,相應地也會看到,勞動者報酬比例偏低,是營業盈餘較高的主要原因。

GDP(國內(地區)生產總值)是反映宏觀經濟的指標,隨著產業結構,經營模式的不同,GDP給不同的群體帶來的收益是不一樣的。收入法地區生產總值,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了解地區生產總值的構成的方式,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很高,但是人均收入卻相對較低的原因(比如天津、山東、內蒙古)。


推薦閱讀:

TAG:國內生產總值GDP | 勞動者 | 固定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