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第4期】雜談2006、2018年兩次俄羅斯前特工毒殺事件與俄英關係的起起伏伏

*標籤:當代國際關係

*文字內容出處及知識產權著作權來源詳見文尾「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一欄;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一、冷戰遺留——俄英關係中的「間諜問題」探源

「間諜」長期以來是困擾俄英關係的敏感詞。幾乎每次英國驅逐俄外交官行動,都與克格勃有密切聯繫。

KGB: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

冷戰時期,作為美國盟友的英國曾是克格勃的重要目標,大量蘇聯特工都以外交官身份做掩護。1971 年,在一名克格勃高官叛逃、暴露蘇聯間諜機構在英國的規模之後,英國政府驅逐 91名蘇聯官員,成為英國規模最大的一次驅逐蘇聯外交官事件。[1]p.1

冷戰史中著名的「劍橋五傑」事件

1985 年,雙方再度因間諜事件結怨。在克格勃特工奧列格·戈爾迪耶夫斯基叛逃至英國後,英國驅逐了 25 名蘇聯外交官。

蘇聯解體後,俄英的「間諜鬥法」並未停止。1996年,倫敦驅逐 4 名俄羅斯外交官,原因是莫斯科聲稱發現一個英國間諜團伙,並驅逐了同等數量的英國外交官。

之後,倫敦迅速發展成為俄羅斯富人移民的目的地,其中有許多是俄總統普京的批評者,這導致了英俄外交關係進一步緊張。[1]pp.1-2

二、2006年「利特維年科」事件

2006 年 11 月,俄前特工利特維年科在英國倫敦因放射性元素釙—210 中毒死亡。次年 5 月,英方將俄商人盧戈沃伊定為「嫌疑人」,要求俄方將他引渡至英國受審。

受到放射後的俄前特工利特維年科

俄總檢察院不僅以俄憲法規定本國公民只能在本國受審為由,拒絕了英方引渡要求,而且盧戈沃伊本人更是成為俄國家杜馬議員。作為對俄強硬態度的回應,英方去年 7 月宣布驅逐 4 名俄外交官,俄英外交戰迅速升級。

受到放射前的俄前特工利特維年科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利特維年科中毒案」以及驅逐外交官事件不過是俄英緊張關係的「外化」反應,兩國從高層到民眾彼此全面不信任致使英國文化委員會成了「替罪羊」。[2]p.1

在俄看來,英國輿論正有組織、有計劃地「妖魔化」俄羅斯,將俄劃定為意識形態的「異己國家」。

在國際重大問題上,俄英的立場也不一致。無論是伊拉克戰爭,還是「伊核問題」、「科索沃問題」,英國都追隨美國而與俄針鋒相對。此外,為維護本國經濟利益,俄先後對英國能源公司英荷殼牌、BP 等石油公司採取行動,觸及了英在薩哈林—II、科維克塔等能源項目的利益。[2]p.1

三、2018年斯克里帕爾事件:英國 30 年來最大規模驅逐

據英國媒體本月初報道,俄羅斯前特工斯克里帕爾及其女兒 4 日在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市街頭一條長椅上昏迷。英國警方說,兩人中了神經毒劑。

斯克里帕爾:俄英雙面間諜

英國政府稱,「中毒」事件涉及使用一種軍用級別神經毒劑「諾維喬克」,俄羅斯「極有可能」與此事有關。英國 12 日曾對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在 24 小時之內解釋「中毒」事件。

2004年俄安全部分逮捕斯克里帕爾

俄對此表示,決不接受英違反國際法的所謂「通牒」。最後通牒聲明 24 小時後,英國政府公布對俄羅斯的報復措施,其內容之多、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態度之強硬十分罕見。[3]p.1

斯克里帕爾在英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特雷莎·梅發表聲明稱,英國政府要求超過三分之一的俄駐英外交官離境。特雷莎·梅在英國議會發言時說,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英國驅逐的 23 名俄羅斯外交官是未申報的情報官員。

英國首相特麗莎梅在議會討論對俄反制措施

據英國外交部消息,共有 58 名俄羅斯外交官在英國工作。特雷莎·梅還公布了其他對俄報復措施,包括英國暫停與俄羅斯的一切雙邊接觸,撤銷對俄外長發出的訪問邀請,英國王室成員和高級官員將不會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世界盃。[3]p.1

在英國驅逐俄方外交官後,俄羅斯同樣驅逐了英國外交官

特雷莎·梅還表示,這將是 30 多年來英國政府最大的一次驅逐外交官事件,將在未來多年內從根本上破壞俄情報部門在英工作。特雷莎·梅表示:「我們對俄態度很簡單,即信任但要檢驗。在俄羅斯針對我國的齷齪活動發生之後,兩國關係不可能與原來一樣。英國不會完全切斷同俄羅斯的關係,但不會進行正常對話。」[3]p.1

四、從國際政治角度解讀2018年斯克里帕爾事件

西方給俄大選的「禮物」?

俄方認為,俄前特工中毒案極有可能是西方國家為即將舉行的俄羅斯總統選舉準備的「禮物」。

有俄專家表示,西方國家通過炒作來詆毀俄羅斯形象已不是新聞,他們在俄羅斯大選前製造所謂「俄羅斯越境毒死前特工」,一方面是為了干擾俄羅斯大選的舉行,另一方面也是為進一步出台對俄制裁措施服務。[3]p.2

已經結束的俄羅斯2018年大選

俄外交部在針對英國報復措施的聲明中強調:

「顯而易見,英國政府利用單邊不透明手段調查該案,意在再次發動反俄運動。英國政府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宣布對俄採取包括驅逐 23 名俄羅斯外交官在內的一系列敵對措施,導致兩國關係進一步嚴重惡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俄英之間看似激烈和強硬的對峙,其實圍繞的是一個老問題:間諜事件。

預計劇情的發展會在一個可控和有限的範圍內。在短期內,雙方出於利益需求,都不願做出讓步——梅在政府中處於弱勢,且忙於收拾「脫歐」爛攤子,需要借「懟俄」轉移公眾注意力普京則需為大選謀勢,絕不會甘心示弱。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指出,梅的盤算很清楚:首先,通過對俄強硬起來,贏得議會的空前團結。其次,在特朗普發力中期選舉、外交戰略有所調整的情下,一來試圖將「太平洋老大哥」拉到對俄博弈的棋局中,二來在「脫歐」談判上也需美國撐腰。[1]p.1

對於俄羅斯,梅能做的不多,西方的幫襯也有限。西方國家之前已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大範圍制裁,即使再加碼也加不到哪兒去。事件可能在兩國外交層面發酵,對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不太會產生實質影響。[1]p.2

國家博弈|歷史、理論、未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文字內容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為:

*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發表年份).作品名.作品來源文刊/論文來源機構. 版號(數).期號(數).頁號(數). ISSN.

張全(2018).英冷戰後最大規模驅逐俄外交官,俄回應稱「不懼嚴寒」,不久也將反擊中毒案衝擊俄英關係,「新冷戰」來了?解放日報/2018 年/3 月/16 日/第 009 版國際. pp.1-2

韓顯陽(2008).俄英關係跌入低谷.光明日報/2008 年/1 月/19 日/第 008 版國際. pp1-2

孫昌洪(2018).前特工「中毒」事件升級:英驅逐 23 名俄外交官,俄稱將採取對等舉措下 俄英關係跌至「零下 23 攝氏度」.文匯報/2018 年/3 月/16 日/第 009 版國際. pp.1-2

編者:小保健*

*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了原子彈,我們寶貴的和平還能撐多久?
敘利亞問題的本質
中國一個月沉沒怎辦?只是中國換個地理位置而已!
閑談:駁中國崩潰論
黃恆 | 兩個唐納德

TAG: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國際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