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美術與技藝·山東省

簡介摘取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此致感謝。

第一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304 楊家埠木版年畫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濰坊市

  楊家埠木版年畫是流傳於山東省濰坊市楊家埠的一種民間版畫。明代隆慶二年後,楊家埠年畫藝人創立了「恆順」、「同順堂」、「萬曾城」、「天和永」等四家畫店。清代乾嘉年間,楊家埠木版年畫開始興盛,至咸豐年間達到鼎盛,一時間,當地出現了畫店百家、畫種上千的盛況,年畫人才輩出,楊家埠木版年畫曾行銷大半個中國。1949年後,因戰亂而一度蕭條的楊家埠木版年畫枯木逢春,重新煥發了生機。1952年,楊家埠木版年畫印製780萬張。1979年,原濰縣政府成立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專門對楊家埠木版年畫進行挖掘整理、研究創新。

  楊家埠木版年畫製作方法簡便,工藝精湛,色彩鮮艷,內容豐富。每年春節年畫題材都會更換一次,許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現之後,馬上就能夠在年畫中反映出來,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楊家埠木版年畫還間接地記錄下了中國民居和民間社會生活的情況,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05 高密撲灰年畫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高密市

  山東省高密市姜庄的撲灰年畫亦稱「民間寫意畫」,作畫時先用柳枝燒制的炭條打好草稿,然後用毛筆勾描,再用白紙拓印,一稿可拓撲多張,「撲灰」由此得名。撲灰後的畫稿還要加以手繪,經多道工序後才能成畫。

  撲灰年畫相傳形成於明代成化年間,初時一些民間畫工臨摹廟宇壁畫出售,因為臨摹需要大量底稿,故在傳統民間壁畫底稿「撲粉」拓印法的基礎上形成了「撲灰」拓印法。「撲粉」和「撲灰」最大的差別並不在於材料的運用,而在於「撲粉」是使用現成的粉本(即樣本),而「撲灰」則需要先對原作加以臨摹。「撲粉」是直接印製,用一次印一次,「撲灰」是一次摹仿多次印製。因為有了臨摹這一程序,故撲灰年畫在發展過程中極善於吸收各種繪畫因素和造型風格,以適應人們的審美趣味。清初撲灰年畫吸收了文人畫的藝術因素,嘉慶年間又對天津楊柳青、濰縣楊家埠兩種木版年畫的技術進行了吸收與改造,逐漸形成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年畫派系。咸豐年間高密湧現出一大批年畫制手,出現了「老抹畫」、「紅貨」兩個主要流派。

  撲灰年畫的製作特點使其無法脫離傳統的手工撲拓、繪製技藝,由此造成製作周期長、工藝講究、產量有限的特點,這樣撲灰年畫便無法與製版印刷的新年畫技術競爭市場,至光緒年間整個行業開始衰落。時至今日,撲灰年畫技藝在高密地區的傳承已是後繼無人。作為一個獨特的年畫品種,反映了社會文化和風土人情,保存了中國民間繪畫的傳統技能,有必要對之進行搶救和挖掘。

438 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濰坊市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北瀕渤海灣,南臨黃海,春天風多雨少,且風向單一,瞬時波動小,風力基本呈正態分布。正是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產生了濰坊風箏,其生產製作集中在寒亭區楊家埠一帶和奎文區、濰城區。

  濰坊風箏興於明初的楊家埠村。那時,村民已有木版年畫的刻印技術,利用每年春天的空餘時間,用印年畫的紙張、顏料,繪製出各種圖案,扎制風箏。開始時僅自娛自樂或饋贈親朋好友,後逐漸發展為商品。至乾隆年間(1736—1795),風箏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手工業。

  明代濰坊風箏以板子風箏為主,後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風箏為主,以長串蜈蚣為最(最長可達三百六十多米)、軟翅風箏為巧、筒子風箏為奇的造型系列,內容有人物故事、鳥獸、魚蟲等。目前,西楊家埠村風箏扎制專業戶近百家,風箏品種達三百餘種,年產近百萬隻,主要傳承人為楊其信、楊其民、楊連敏、楊乃忠、楊學順等。

  濰坊風箏具有起飛平穩、放飛高的特徵。無論是軟翅、硬翅還是串式、立體式的風箏,除了板子風箏需要墜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輔助物都能平穩地直升藍天。其扎制方法雖簡單,少則竹條三根,多不超過七根,但講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稱、重心拴線,形象簡練,色彩鮮艷,對比強烈。但近年來,因考慮製作成本而忽略了傳統的文化內涵,變換了材料,使用尼龍布和炭素鋼管,丟失了傳統技藝,也失去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第二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828 面人·曹州面人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

曹州面人是長期流傳於山東省曹州地區的一種民間麵塑藝術,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由郝勝、楊白四、王清源、郭湘雲等民間藝人開始,經過六代面人藝匠的傳承發展,曹州面人逐漸擺脫了充當民間祭神「花供」的功用,成為一種觀賞性的民間工藝品。20世紀20年代,曹州面人行業出現了並稱「文武二李」的李俊興、李俊福兄弟。李俊興擅長捏塑才子佳人,李俊福則擅長捏制武將俠客。兄弟二人技藝超群,成為曹州面人製作的代表性人物。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麵塑逐漸形成了山東的李派、上海的趙派和北京的湯派、郎派等藝術流派,幾派雖各具特色,但無一例外均受到曹州面人的影響。自李俊興、李芳清等麵塑大師出國表演傳藝以來,曹州面人日益受到東南亞、歐美等地區民眾的喜愛,馳譽國際,進一步確立了其在麵塑史上的地位。

曹州面人來源於生活,鄉土氣息濃郁,它造型概括,簡練生動,形象逼真傳神,比例誇張適當,工寫結合,堪稱中華民間藝術的瑰寶。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需求的多樣化,人們對傳統麵塑的熱情逐漸衰退,曹州面人的傳承發展面臨嚴重危機,亟待保護。

828 面人·曹縣江米人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曹縣

曹縣江米人是流行於山東省曹縣一帶的傳統麵塑藝術,由古代祭祀神祇的供品演變而來。據當地製作江米人的老藝人介紹,明代洪武年間曹縣桃源鎮、安蔡樓鎮等地已有用「花供」祭祀天地、火神的風俗,「花供」中即包括用江米面捏制的人物、瑞獸、花鳥等供品。這種以麵塑供品表達祈福心愿的民間風俗一直延續至今,但表現題材已大為拓展,出現了祥禽瑞獸、仙花芝草、戲文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民俗風情及現實生活等多方面的內容。不用作供品的時候,曹縣江米人主要是遊方藝人邊做邊賣、娛樂兒童的「簽舉式」食玩品。曹縣江米人樣式豐富,造型簡略,色彩絢麗,塑造傳神,顯示了較強的藝術性。作為與祭祀民俗聯繫緊密的傳統技藝,它在民間宗教文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在現代生活方式的衝擊下,曹縣江米人生存空間不斷縮小,已面臨著極大的傳承危機,亟待搶救保護。

829 面花·郎庄麵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冠縣

郎庄麵塑俗稱「面老虎」,是流行於山東省冠縣郎庄的一種傳統食用塑作藝術。據郎庄村碑記載,明代洪武年間有郎姓兄弟從山西遷徙至此,以姓立村,名為「郎庄」。後因「郎」字與「狼」同音,寓意兇險,有巧手村民捏制「面老虎」以制「狼」克邪,祈求平安。其後捏虎制狼之法相沿成俗,在郎庄世代延續,經後人不斷發展完善,形成當地特有的麵塑藝術。郎庄麵塑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充分反映了當地民俗文化的特點和民眾的審美創造力,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可以為地方民俗和民間藝術的研究提供鮮活的例證。

830 草編·萊州草辮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萊州市

萊州草辮是流行於山東省萊州市的一種傳統編結手工藝,它最早起源於萊州沙河鎮一帶的農村,據說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萊州市志》稱,明代沙河一帶的草辮經直隸、豫州等地在國內傳播。鴉片戰爭後,萊州草辮成為中國最早進入西方市場的商品之一,曾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過特別獎,被譽為「世界最優質的草辮」。萊州草辮的編織技藝有三根草掐法、五根草掐法和七根草掐法之分,掐法不同,花樣也隨之變化。但總的來說,各種掐法基本都是拇指掐正面,食指掐反面,而後再作壓、挑處理。幾根麥稈在草編藝人手裡左右上下翻飛變化,迅即化作優美的藝術品,技法之精,堪稱一絕。20世紀中葉以來,萊州草辮髮展迅速,當地相繼建立了益新和育新兩家專業廠,草辮的花樣品種也增加到兩千多個,全國各地都有人到沙河學習草辮工藝。在萊州,草辮成了許多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為萊州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832 石雕·嘉祥石雕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嘉祥縣

嘉祥石雕是山東省嘉祥地區流傳的一種傳統雕刻藝術。嘉祥石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這一點可由出現於當地的東漢武氏墓群石刻、隋開皇三年隋碑、五代後唐時期石佛及清代乾隆御碑等歷代石雕石刻珍品得到具體證明。嘉祥石雕技藝繁複,包括圓雕、浮雕、透雕、線雕、平雕、影雕等多種雕刻樣式。它以當地出產的天青石為主要原料,而以大理石、花崗石、漢白玉等為輔料,刻製成人物雕像、石麒麟、石獅、石碑、石桌、石塔、石亭、龍柱、大型牌坊及仿古器皿等眾多形式的作品,造型端莊凝重,線條剛直簡勁,氣勢雄偉恢弘,顯示出中國北派石雕藝術的典型風格。在千百年的傳承過程中,嘉祥形成了以梁氏、杜氏、徐氏等為代表的一些石雕世家。目前,受現代文明的影響,嘉祥石雕的傳統工藝內涵逐漸衰減,導致石雕作品藝術面貌也不斷變異,如不及時搶救保護,這一歷史悠久的優秀民間工藝將面臨消亡危機。

832 石雕·掖縣滑石雕刻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萊州市

掖縣滑石雕刻是以滑石為原料的一種傳統雕刻藝術,主要流傳於山東省萊州市掖縣地區。滑石質地柔軟細膩,色澤晶瑩似玉,適宜用作雕刻材料。據記載,掖縣滑石雕刻源於宋代,清末時當地出現了大量以滑石雕刻為業的家庭作坊,20世紀下半葉進一步形成百餘家工廠作坊,大大擴展了生產規模。經過歷代藝人的傳承發展,掖縣滑石雕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能刻制爐瓶、人物、動物、花鳥、山水、鈕章、文具、器皿八大類兩千多種樣式的產品。掖縣滑石雕刻藝人善於根據石料的天然紋理和色澤進行創作,往往因材定型,因材施刀,其作品特別是「巧色」作品的花色千變萬化,美不勝收,一經上光打蠟處理,更顯精妙非凡。目前,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掖縣滑石雕刻整體上呈衰退之勢,亟待加強保護。

834 木雕·曲阜楷木雕刻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曲阜市

楷木雕刻也稱「楷雕」,是流行於山東省曲阜市的一種傳統雕刻藝術,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以當地獨有的珍稀植物楷樹為原材料進行雕刻,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面貌。歷史上,上乘的楷雕名貴非凡,是孔府衍聖公進獻帝王將相、達官貴人的貢品或禮品。楷木雕刻有圓雕、浮雕、透雕、鏤空雕等多種形式,全部工藝過程由十幾個製作環節構成。傳統產品以壽杖、如意為主,現今品種已發展到近百個,可以雕制孔子像及人物、花鳥、走獸等各種形象,也可以製作文具。楷木雕刻刀法古樸簡約,工藝精緻細膩,造型端莊厚重、形神兼備,具有民族氣派和地域特色。目前,在原有基礎上保證這項特殊工藝的進一步傳承和發展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曲阜楷木雕刻行業的主要任務。

835 核雕·濰坊核雕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濰坊市

濰坊核雕是流行於山東省濰坊地區的一種傳統雕鐫藝術,它以桃核為主要材料,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末年。濰坊核雕由都氏核雕世家的都渭南及其子都蘭桂一脈傳承,當地崇尚桃木的古俗有力推動了這一民間藝術的繼承和發展。都氏核雕布局嚴謹,刀法細膩,形象生動逼真,呈現出一種納天地萬物於方寸之間的博大氣象,具有鮮明的風格特色和廣泛的社會影響。濰坊核雕有佩掛、扇墜、念珠、耳環、手串、紐扣、印章等諸多品種,創作時多因材施藝,充分利用桃核的自然形態和紋理來構造物象,技藝精巧,題材豐富,形象刻畫栩栩如生,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此外,濰坊核雕還與鄉風民俗結合在一起,具有較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廣泛的社會意義,成為民俗學和山東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對象。核雕技藝難度較大,不下苦功無法真正掌握,且短期內不易出成果,很少有人能堅持習學,因此目前濰坊核雕技藝後繼乏人,瀕臨失傳,亟待保護傳承。

837 葫蘆雕刻(東昌葫蘆雕刻)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聊城市

東昌葫蘆雕刻工藝流傳在山東省聊城市,其分布以東昌府區堂邑鎮為中心,遍及梁水鎮、閆寺辦事處和今冠縣辛集鎮等地區。

明清時期,作為京杭大運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的東昌府是魯西平原政治、經濟、文化的樞紐,這裡舟車來往,商賈雲集,繁榮昌盛達四百餘年。東昌自古就有用雕刻葫蘆蓄養蟈蟈的風氣。在此情形下,帶有當地特點的雕刻葫蘆成為運河兩岸農家重要的商貿產品。20世紀三四十年代,東昌雕刻葫蘆遠銷全國各地,新中國成立後仍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曾一度興盛。

東昌葫蘆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純熟,線條流暢,圖案豐富,製作精良,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這種葫蘆雕刻工藝將典雅的造型技巧與寫實手法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體系。成品葫蘆多刻有表達吉祥寓意的圖案和紋樣,以表現與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等一脈相承的古老文化主題。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東昌葫蘆雕刻技藝的傳承嚴格按照師帶徒的方式進行,代代相沿不絕。

東昌葫蘆雕刻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其材料的特殊性、題材的廣泛性、技法的獨特性和風格的多樣性在其他傳統工藝中實不多見,可以為傳統民間藝術、山東歷史文化及運河文化等研究提供重要參考。東昌雕刻葫蘆用途廣泛,既可作日常器具、祭祀用品,又可作工藝品、生活飾品,還可入葯食用。葫蘆上雕刻的圖案、紋樣充滿吉祥寓意,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發掘、搶救和保護東昌葫蘆雕刻工藝有助於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838 錫雕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萊蕪市

浙江省永康市

錫雕也稱「錫藝」、「錫器」,是廣泛流行於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錫作藝術。傳統制錫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河南殷墟出土的錫塊、鍍錫虎面銅盔、錫戈及雲南楚雄萬家壩春秋中期墓葬出土的含錫量高達99.15%的錫器表明,早在商周時期,中國的制錫工藝已相當成熟。錫有無毒、不銹、防潮、耐酸鹼等優點,質地軟,熔點低,易於加工,故錫藝向來都與民眾的日常生活保持著密切聯繫。宋代以來,錫器的使用十分普遍,錫茶葉罐、錫「湯婆子」等一批日用器具在民間廣為流行,錫作也因此而成為一個熱門行當。傳統錫作以製造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亦生產部分供奉用品。錫作工藝自成體系,主要包括熔化、鑄片、造型、剪料、刮光、焊接、擦亮、裝飾、雕刻等工序和技巧,生產時按實用功能構造器物形制。成品錫器造型豐富,裝飾精巧,工藝精湛,充分體現出設計製作者的匠心。

萊蕪錫雕是流行於山東省萊蕪地區的傳統錫作藝術,它在清代乾隆年間達於鼎盛,從業者不下千人。早先的錫製品以日用器物居多,後被定為朝廷貢品,逐漸發展出一些具有高度觀賞價值的錫雕藝術品。由王時行創始的王家錫雕是萊蕪錫藝的突出代表,迄今已有八代傳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歷代傳人努力創新,改進位作工具,完善加工技藝,開發品種樣式,使萊蕪錫藝不斷精進。萊蕪錫雕工藝繁多,主要包括浮雕、圓雕、線雕、凹雕、鑲嵌等製作手段和鍛、鏨、塑、雕、焊等加工技法,可以生產禮器、酒具、茶具、文房用具、藝術擺件等許多錫器品種。萊蕪錫雕造型精巧,雕飾雅緻,工藝考究,保持了錫器工藝的優秀傳統,同時表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841 木版年畫·東昌府木版年畫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聊城市

東昌府木版年畫是流傳於山東聊城的一種民間美術樣式,主要分布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古城區內的東關街、清孝街,堂邑鎮的許堤口及梁水鎮的大趙等城鎮鄉村。東昌府木版年畫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期一度達到鼎盛。從魯西平原到山東各地,從晉、陝、冀、豫到東北三省,到處都有東昌府木版年畫的銷售市場。東昌府木版年畫將年畫與門神畫融為一體,兼具審美欣賞和驅邪祈福的功能。它取材廣泛,既有現實生活、歷史人物、戲曲故事和神話傳說的內容,又有圍繞福、祿、壽、喜等祥瑞主題的表現。這些年畫作品構圖簡潔,格調高,整體感強,人物造型誇張,形體豐滿樸實,線條圓潤流暢,剛柔相濟,色彩鮮艷亮麗,對比強烈。東昌府木版年畫歷來只有「草版」,即只印不畫,畫面全部採用木版分色套印,通常有紅、黃、灰、青、黑五種基本色,多時則為「七色八版」。印成的年畫五彩繽紛,裝飾性很強,面部一般不著色,因此人物形象在畫面上頗為醒目。東昌府木版年畫是當地社會生活和歷史文化的生動反映,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供民間美術研究者參考。

841 木版年畫·張秋木版年畫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陽谷縣

山東省陽谷縣地處魯西平原,黃河北岸,隸屬於號稱江北水城的山東省聊城市。張秋木版年畫於元代時傳入陽谷縣境內,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清末民初以前在陽谷開設畫店的主要是山西人,後來才逐漸轉為本地人經營。

清末民初,張秋鎮有源茂永、魯興聚、景順和三家較大的畫店,每家印紙用量達一千五百餘令,印成的木版年畫銷往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及東北三省等地。後景順和店主劉振升將畫店遷往聊城,以「張秋景順和」、「張秋景順」、「東昌景順」、「老店景順」的名義經營年畫,促進了東昌木版年畫的發展。抗戰時期,源茂永店主閆均振與其他畫店一道,配合冀魯豫文聯的文藝工作者創製了一批新內容木版年畫,大大激發了當地愛國軍民的抗戰熱情。

張秋木版年畫題材新穎,形式多樣,品種達到三百個以上。它刻版精細,印刷講究,線條流暢簡潔,構圖豐滿停勻。人物刻畫誇張而樸實,造型獨具特色,眼睛窄長,眼皮紋路清晰,鼻樑鼻翼瘦窄。畫面色彩以亮青、大紅、二紅、大綠、絳綠、丹紅、黃、藍八色為主,明快沉著兼而有之。

862 磚塑(鄄城磚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鄄城縣

鄄城磚塑是由山東省鄄城縣謝姓世家創始並傳承的一種傳統雕塑藝術。清代光緒年間,鄄城人謝光芳經反覆實踐,創出了獨特的磚塑技藝。由謝光芳到謝振乾再到現在的謝學運,鄄城磚塑在謝家傳承已歷三代。自成一格的鄄城謝家磚塑保持了傳統民間捏塑和土陶工藝的特色,構思巧妙完整,手法樸質率真,層次分明有序,線條清晰流暢,造型生動傳神,流露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間情調。以謝家磚塑技藝製作的神廟、家祠等建築的裝飾構件在魯東、豫西一帶流布頗廣,方圓千里皆有聲名。鄄城磚塑主要包括戲曲磚塑和花鳥磚塑兩種類型,在總體創作中前者的比重相對更大一些,創作者往往選擇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故事,通過笞邪惡、奸佞、醜陋的事物,融意識形態於審美創造,充分發揮了傳統藝術的道德教化功能,為民俗學、傳統倫理思想和地方歷史文化等的研究提供了生動的第一手材料。目前,由於現代建築形式的普遍流行,作為傳統建築裝飾藝術的鄄城謝家磚塑日趨衰落,急需大力保護。

874 臨清貢磚燒制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臨清市

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用十多年時間大興土木,營建皇家宮苑,為此特地在臨清設立官窯燒制建築用磚。臨清官窯的生產一直延續至清代,前後達五百餘年。據記載,臨清磚窯從明代以來一直由工部營繕分司監督生產。清代順治十八年(1661)改由山東巡撫監管,由臨清州知州承辦。乾隆五十年(1785),磚窯專歸臨清州管理。明清兩代的臨清磚窯約有數百座,分布在運河沿岸,範圍達三四十公里,窯工有數萬人之多。

明代中葉以後,臨清官窯的製品成為建築皇宮的主要用材,稱為「臨清貢磚」。磚窯之所以設在臨清,一是由於臨清緊靠運河,運輸方便,成磚可搭附漕船解運京師;二是臨清的土質特別。由於黃河的多次衝擊,很多地方向下挖一米多深,即可發現紅、白、黃相間的泥土,人稱「蓮花土」。這種土無雜質,沙黏度適宜,燒成磚後「擊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結實,不鹼不蝕」。

臨清貢磚燒制工藝十分複雜精細,製成的貢磚、副磚、券磚、斧刃磚、線磚、平身磚、望板磚、方磚、脊吻磚、刻花磚等一般在25 公斤上下,重的可達三四十公斤。現在北京故宮、天壇、地壇、日壇、月壇、鐘鼓樓、文廟、國子監及各城門樓和各王府建築上的臨清貢磚處處可見。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園建築中所用的壽工磚也由臨清燒造。此外,南京中華門城牆、山東曲阜孔廟、德州張秋鎮荊門、阿城等處也相繼發現臨清貢磚。這些貢磚至今不鹼不蝕,敲擊有聲。

由於修繕文物古迹和修建仿古建築需要大量貢磚,1996年,臨清城東西陶屯貢磚窯戶的後代繼承傳統工藝,恢復了貢磚生產。其燒制的貢磚與明清貢磚在規格和質量上基本保持一致,現已通過山東省工程建設監督中心的鑒定,並先後用於蓬萊閣、濟南大明湖和成都杜甫草堂的維修。目前臨清貢磚尚處於初期恢復階段,仍需保護扶植,以保證傳統生產技藝的繼承和發展。

886 魯錦織造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鄄城縣、嘉祥縣

魯錦是山東的紡織品,系用彩色棉線分經緯織造而成,因其上的幾何圖案絢麗似錦,故名「魯錦」,在魯西南俗稱「土布」、「粗布」等。魯錦織造技藝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濟寧、菏澤兩市及周邊地區,其中尤以鄄城縣和濟寧市的嘉祥縣為代表。

鄄城縣魯錦約始於元代,清代濮州(今山東省鄄城縣)的魯錦曾被用作貢品。鄄城縣魯錦用色線交織成各種幾何圖案,並通過幾何圖案的平行、重複、連續、間隔、對比等變化形成特有的節奏和韻律,圖案精緻古雅,色彩絢麗,品種繁多,質地細密,舒適耐用。其獨特的手工提花織造工藝和色彩對比強烈的圖案,與山東其他地區的手工織布有著明顯的區別,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漫長的歲月中,心靈手巧的鄄城農家婦女不斷創新、改進魯錦織造工藝,逐漸形成現代魯錦融提花、打花、挑花工藝於一體,於渾厚中見艷麗、粗獷中顯精細的獨特風格。魯錦過去多用作嫁妝,大大增強了當地婚嫁民俗的喜慶意味。

  嘉祥縣早在春秋時代便產桑蠶,紡織業十分發達。元代以後,棉花在山東大面積種植,嘉祥人民將傳統的絲織技藝應用於棉紡織技藝,形成民間棉布織錦。嘉祥縣魯錦織造技藝共有72 道工序,經線、闖杼、掏繒是其中最主要的環節。嘉祥縣的魯錦織造能夠染成22種色線,織出兩千種左右的圖案。嘉祥縣魯錦圖案美觀,種類繁多,寓意吉祥,且採用天然原料,純手工織造,舒適、環保,應用廣泛,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899 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招遠市

山東省招遠市是我國最大的黃金采冶基地,境內黃金礦脈遍布。2002年1月,招遠被命名為「中國金都」。招遠的黃金采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宋代已很興盛。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是招遠人民的發明創造,自宋代傳承至今已逾千年。

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採用鐵鎚、石臼、石磨、石碾、溜槽、簸箕、陶尊( 或坩堝) 等為工具,整個生產流程包括破碎、磨礦、拉溜和熔煉等工序,全部以手工操作。這一古老的采冶技藝長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的重力選礦法,至今仍被採用。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不僅可借鑒指導當今的黃金生產,它本身還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研究價值。

由於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主要靠口傳心授傳承,掌握技術全憑個人經驗,缺乏理論總結和科學記載,所以現在掌握這一傳統技藝的人已經不多,且有日益減少的趨勢。儘快對此技藝加以保護,促使其順利傳承,是當務之急。

945 周村燒餅製作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淄博市

周村燒餅是山東省周村的地方特產,清末曾作為貢品進奉朝廷。春秋戰國時代,周村屬於齊國,商業發達,文化底蘊深厚。明代中期,周村已成為山東著名的地方市集,商戶集中,繁盛一時。周村燒餅用料簡單,只需用麵粉、芝麻仁、食糖或食鹽即可製成。它以薄、酥、香、脆而著稱,「薄」是指燒餅薄如紙片,拿起摺疊,會發出「刷刷」之聲;「酥」是說燒餅入口一嚼便碎,失手落地即摔成碎片;「香」是說燒餅入口久嚼不膩,越嚼越香,回味無窮;「脆」則與酥相輔相成,給人以上佳的口感。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原料配方、延展成型和烘烤是周村燒餅成敗的關鍵,其核心在於一個「烤」字。烤主要看火候工夫,所謂「三分案子七分火」,若非高手,掌握不好烤的技藝,燒餅質量就難保上乘。

清代光緒六年(1880)後,「聚合齋」燒餅老店採用對環境沒有污染的紙包裝,這一形式一直沿襲至今。20世紀50年代,「聚合齋」老店併入周村食品廠,成為現今周村燒餅有限公司的前身。作為百年老字號的繼承者,周村燒餅有限公司傳承了周村燒餅製作技藝,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315 剪紙·莒縣過門箋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莒縣

山東省莒縣自古就有春節貼過門箋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歷史十分久遠。莒縣過門箋是一種深受地方民眾喜愛的優秀民間藝術樣式,是莒地剪紙藝術的代表作,其刻制工藝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傳承,逐漸形成比較固定的模式。清代以前,過門箋只剪出穗頭和花樣,製作相對比較簡單。民國初年至今,過門箋多由民間藝人照模板刻制而成。現在,過門箋製作以「借古開今」為原則,先按定好的尺寸設計出圖案,而後以牛皮紙、紙板、厚紙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根據圖案的線條找工匠打制出各種刀具,用木板、石蠟和鋸末做成一個蠟盤,按尺寸裁好彩紙,將模板放在彩紙上,最後再放在蠟盤上,用各種刀具刻制,有時也用木槌敲擊刀具砸刻。過門箋的加工可分單色、多色和套色幾種工藝,其中套色法是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置於蠟盤上按刻,刻完後調換紙的顏色、位置、紋樣,以實形填補虛形,謂之「換膛子」。背面則用紙片粘貼住,使色彩更加豐富有序。

過門箋從題材內容到藝術形式都透出濃厚的鄉土氣息,與農民的審美意識和農村的居住特點相適應,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它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構圖美觀,色彩鮮明,善於用象徵、諧音、寓意等手法表現民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充分體現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可以為歷史、民俗、手工藝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資料。從前莒縣當地過門箋製作的從業人員眾多,從業者比較集中的地方,藝人往往連續傳承四五代以上。隨著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速,莒縣已有不少人住進樓房,貼過門箋的習俗日漸淡化。受環境影響,過門箋的製作也不斷市場化、商品化,致使一些傳統圖案變化或消失,原汁原味的作品越來越難以尋覓。目前莒縣當地的年輕人大多不願學習和繼承這門古老的民間手工藝,過門箋刻制技藝後繼乏人,瀕臨滅絕,已到了搶救的關鍵時刻。

315 剪紙·濱州民間剪紙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濱州市

山東濱州地區的民間剪紙藝術廣泛流佈於黃河、徒駭河流域的廣大鄉村集鎮,這裡經濟繁榮,民俗活動多樣而頻繁。濱州民間剪紙是這些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人生禮儀到歲時節令,從廟會集聚到民間祭祀,到處都可以見到剪紙留下的影跡。

濱州民間剪紙是黃河文化孕育的產物,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是千百年來生活在濱州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智慧的結晶,經過歷代的不斷創造豐富和發展完善,經過齊魯文化的洗禮和周邊地域文化的滋養,最終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展現著別樣的神韻和風采。濱州剪紙中凝聚了勞動人民的美好情感,傾吐著人們對自然、勞動、生活、愛情、生命的頌揚和讚美,顯示出他們高尚質樸的情操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濱州民間剪紙所反映的民俗心理和審美觀念於平和中見剛毅,自然中現頑強,苦難中生勇敢,平穩中求開拓。

濱州民間剪紙主要在家族內部和師徒間代代傳承,難以形成規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濱州剪紙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出現了人亡藝絕、無以為繼的現象,急需引起重視。

315 剪紙·高密剪紙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高密市

高密剪紙流傳於山東省高密一帶,形成於明代洪武年間。明初朱元璋下旨移民,山西、河南、河北、江西等地各有一些民眾遷入高密。移民中的民間藝人將各地不同風格的剪紙藝術帶到高密,經過一個交流融合的過程,逐漸形成樸拙、粗獷、金石味濃郁的高密剪紙,在全國剪紙藝術中獨樹一幟。

高密剪紙主要用來製作窗花、牆花、頂棚花、燈花、門箋、喜花、服飾花、鞋花和隨葬花等,其題材範圍非常寬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戲曲人物、花鳥草蟲等都是它常常表現的內容。高密剪紙以「把樣」和「熏樣」為主要傳承手段,依靠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沿不絕。

高密剪紙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其代表作品已被中國美術館和山東美術館收藏。以高密剪紙為內容的《鄉土瑰寶》、《民俗瑰寶》、《高密民間藝術精品選》、《中國民間十二生肖剪紙》、《齊秀花剪紙集》等多部專集出版問世後,深受各界的好評。

315 剪紙·煙台剪紙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煙台市

煙台剪紙歷史悠久,在我國民間藝術中久負盛名。早在清代,剪紙即已在山東省煙台各地的民間普遍流行。

煙台剪紙樣式繁多,主要包括單色剪紙、勾繪染色剪紙、拼色剪紙和襯色剪紙四種類型。傳統的單色剪紙多以紅紙剪制而成,紅而不艷,悅目耐看。勾繪染色剪紙在剪的基礎上勾勒墨線,再施以色彩。從傳世的清代後期煙台勾繪染色剪紙看,它比河北蔚縣的點色剪紙要早半個世紀以上。拼色剪紙主要流傳在萊州市,系以各種色紙剪制的局部內容拼貼成完整的作品。襯色剪紙也稱「紙襯剪紙」,以萊州、招遠的牆花最為著名。製作時先用黑紙鏤刻出基本形象,而後在鏤空處襯貼各種色紙或染色,作品即告完成。

煙台剪紙呈現出樸素自然、隨意性強的特點,常善於利用諧音雙關等手法來表現吉祥喜慶的寓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是民族民間文化的活化石,可以為民俗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目前由於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能欣賞、傳承這門古老藝術的人日益減少,隨著老藝人的相繼謝世,有些剪紙技法已經失傳。煙台剪紙正瀕臨滅絕,搶救保護刻不容緩。

346 泥塑·聶家莊泥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高密市

山東省高密市姜庄鎮的聶家莊泥塑是泥塑中型、色、聲、動四者俱全的一個藝術品種,據傳它源於明代萬曆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清代康熙年間,聶家莊的藝人們在「鍋子花」的基礎上創製出泥娃娃、禽、獸、魚等泥塑品種,以供民俗活動使用、家庭觀賞和兒童玩耍。嘉慶年間,聶家莊泥塑進入成熟期,塑出的作品形象完美,聲色並茂。

聶家莊泥塑的製作過程由十幾道工序組成,成品造型大膽誇張、稚拙憨朴,著色鮮艷醒目,表情生動寫意,整個泥塑能動會叫,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工藝,聶家莊泥塑以藝術的方式反映了當地的社會狀況和風土人情,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山東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風的研究考察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前社會生活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無論在都市還是在城鎮鄉村,玩具市場都已被電動、塑料、毛絨、遙控類的產品迅速佔領,這對聶家莊泥塑的銷路衝擊極大。在此狀況下,聶家莊泥塑後繼乏人,舉步維艱,陷入發展困境,急需保護扶持。

第三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1170 淄博陶瓷燒制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淄博市

淄博市是中國陶瓷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命名的「中國陶瓷名城」。考古發現,淄博沂源扁扁洞為新石器早期人類居住遺址和制陶遺址。八千五百多年前,後李文化時期的古陶窯,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陶窯,還有北朝時期的「寨里窯」,唐宋時期的「磁村窯」、「博山窯」等十幾處古窯址。

淄博陶瓷充分利用當地的陶瓷資源,創造了色彩繽紛的陶瓷文化,在製作工藝上形成了粗獷豪放、簡潔明快的風格。淄博陶瓷題材廣泛,從日用品到陳設品再到園林建築用瓷,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當時魯中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面貌。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淄博陶瓷燒制傳統技藝也面臨著機械化、高科技的衝擊。20世紀80年代,以淄博陶瓷延續百年的圓窯(俗稱「饅頭窯」)逐漸退出為標誌,傳統的陶瓷燒制技藝也面臨著老藝人相繼退休、去世,手工製作技藝瀕臨失傳的局面,急需進行全面的保護和傳承。

1186 孔府菜烹飪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曲阜市

孔府菜是孔子後裔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官府菜系,秉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念,凝聚著儒家文化特色和底蘊,是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豐富內涵和藝術特質的美食文化瑰寶。

孔府菜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2年,歷代傳承不絕,創新不斷。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孔府菜已形成了色、香、味、形、器、意獨具一格的菜系。孔府菜用料廣泛,做工精細,善於調味,講究盛器,烹飪技法全面,製作程式複雜。在諸多技法上,尤以燒、炒、煨、靠、炸、扒見長。

其風味特色則是清淡鮮嫩,軟爛香醇。而盛器和用餐桌椅更是華貴奇巧,精美絕倫,僅御賜「滿漢全席」銀質餐具就有404件。

孔府菜的形成,不僅直接影響了中國四大菜系中魯菜一系的形成,由於孔府在歷史上「與國咸休」的政治經濟地位,孔府菜不僅吸納了宮廷菜的特色,更是薈萃了全國各地地方菜的精粹,對於豐富中國飲食文化,保存和研究中國烹飪技藝和歷史沿革,豐富儒家文化內涵,擴大儒家文化的對外影響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346 泥塑(惠民泥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惠民縣

惠民泥塑一般指河南張泥塑,當地稱為「娃娃張」,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惠民縣城西南約15里的皂戶李鄉沙河南岸的河南張村及其周邊地區。

河南張泥塑相傳源於清代初年,當時有許多外地移民遷來此地安家落戶,有的農戶為謀生計,便利用當地的泥土做起了泥塑。經過長期的發展,河南張泥塑從最初的人、佛、獸等數個品種衍生為後來的幾百個品種。有的還在泥塑內裝上哨子,使之成為音響玩具;或是在泥塑內安裝彈簧和引線,使之成為活動玩具。

河南張泥塑的主要材料是黃河淤泥,須經搗泥、制坯、晾乾、糊紙、塗粉、上色、開眼、塗膠等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泥塑的塗色多重正面,背面一般從簡或不塗色。所用顏色以火紅、桃紅、綠、黃、紫等色為多,以墨、金線,用筆流暢,線條簡練,著重美化、渲染熱烈火爆的喜慶氣氛。河南張泥塑具有造型古樸,做工精巧,色彩艷麗,形象突出,富有裝飾性的特點。

河南張泥塑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戲曲故事、各種樣式的娃娃和動物等,多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緊密結合。不僅是可供欣賞的民間藝術品,也是增長兒童智力的玩具,因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象徵意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831 柳編·博興柳編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博興縣

博興柳編工藝主要分布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的麻大湖畔和錦秋街道。草柳編工藝在當地有著悠久歷史,明清時期,草柳編工藝開始在錦秋等地的婦女之間流傳,後逐漸成為當地的主要副業。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經過民間藝人的努力傳承,草柳編產業從小作坊逐步發展成一定的生產規模。

草柳編工藝的原料主要是當地濕地生長的蒲草、葦草、毛草、玉米皮以及生長時間長達兩年之久的冬麥稈,這些植物都具有纖維均勻、質地柔軟、皮桿度長、木質化程度較低、易於使用等的特點。近年來,當地生產的草柳編產品有茶墊、坐墊、門踏墊、草編儲物箱、草編玻璃瓶套等日用家居工藝品,品類齊全,造型美觀,色彩鮮艷,技藝精湛。除了滿足國內需求之外,還曾遠銷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年銷售收入達五千多萬美元。

博興柳編的產品手感柔軟,經濟環保,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風格特徵,是山東省著名的傳統工藝品,理應受到保護。

831 柳編·曹縣柳編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曹縣

曹縣柳編技藝,主要分布於山東省曹縣的倪集鄉岳樓村、魏庄村、古營集鎮。

曹縣境內盛產杞柳,其柳條具有皮薄、柔韌、潔白、實心、著色力強等特點,因而為柳編技藝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當地民眾就地取材,家家戶戶以柳編為生。柳編藝人秉承「傳男不傳女」的祖訓,父子相承,將柳編技藝傳承至今。農耕時代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決定了民眾的傳統生活方式。當地民眾常利用自家種植的杞柳條,自己或請藝人編筐、編斗以滿足家用,有時也會將編好的筐、簍等拿到集市上銷售,換取糧食蔬菜等生活用品。曹縣柳編的主要品種有輕巧的食籃、菜筐、果盤、籮筐、簸箕以及動物造型的籃筐,還有形象別緻的花籃、禮盒、壁掛等藝術品,造型富於新意,色澤潔白光亮,裝飾簡練美觀。由於柳編的材料為可再生資源,綠色無污染,因而受到人們的歡迎。

作為曹縣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曹縣柳編產品的造型與裝飾多反映著當地民眾的審美趨向。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柳編材料逐漸為玻璃、塑料等新型材質所代替,柳編編織技藝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亟待社會的保護和發展。

910 漆器髹飾技藝·濰坊嵌銀髹漆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濰坊市

濰坊嵌銀髹漆技藝,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是一種獨特的手工技藝。它以名貴紅木、天然漆和金銀絲為主要原料,將傳統的雕刻、嵌銀、木工技藝有機地融為一體,經精工雕刻、鑲嵌而成。

濰坊嵌銀漆器的作品造型古樸典雅、珍重高貴,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嵌銀藝術採用中國畫的白描形式,有山水、花鳥、古裝人物和漢代青銅器花紋,其作品洒脫簡練、秀美飄逸、流光溢彩。

濰坊嵌銀漆器有一套完整複雜的製作工藝:選材、坯胎製作、精雕細刻、鑲嵌金銀絲、打磨、上漆。其中鑲嵌金銀絲的方法主要有寬條嵌法、粗細絲嵌法、金銀絲配嵌、砸尖等嵌法。根據題材選用不同嵌法,是濰坊嵌銀漆器獨有的特點,也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達到了完美的藝術效果。又因其原料為紅木,異常堅固,不易變形,上漆工藝講究,不易褪色,所以有著造型美觀、堅固耐用特點的濰坊嵌銀漆器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濰坊嵌銀漆器工藝複雜,勞動強度高,目前掌握此技藝的人已寥寥無幾,作為中華傳統特種工藝,它正處於瀕危境地,亟待加強保護。


推薦閱讀:

非遺科普 | 從軍中演化而來的永新盾牌舞
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嘉峪關民間小調?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之道
死守非遺,還是讓中國傳統文化好好兒活下去?(上)

TAG:山東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工藝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