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心理學愛好者的電子書大禮包

讀大學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親眼目睹了舍友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哈佛幸福公開課》,當時我就驚呆了:有人竟然放著遊戲不打,電視劇不追,每天睡覺前就看這畫質渣到不能再渣的公開課?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也找了個時間把這門公開課給從頭到尾地刷了一遍,每次看完,都想大聲疾呼:媽呀,如果我能早點知道這門課程,並將裡面的知識給應用起來,那我至少可以少走很多歪路,遇到挫折和迷茫的時候,也不會那麼痛苦。

這門課程我前前後後看了三遍,熟悉這門課程的知友應該都知道,每一節課都長達70多分鐘,這對我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每次觀看的時候,我都會採用「心理對照」的方法,想像自己也跟上課的學生在一起,坐在大教室裡面,聽著Tal教授談吐自如的演說,當然,我的手也沒有閑著,一些對我非常具有啟發的觀點,或者刷新我三觀的概念,我都會及時地記錄下來,下圖是我當時做的筆記。

也就是從這一門課程開始,我瘋狂地迷上了心理學這項科學,開始在網上搜索如何去入門,有什麼專業書籍是必須要看的,有哪些領域是偽科學,現在心理學都有哪些流派,心理學的實驗方法和原則等等……

以前在空閑的時間,我都是在做檢視閱讀,也就是在知乎或者微博上看到什麼,就去追逐什麼,我害怕被別人拋棄,我更加擔心自己不能和別人擁有共同的語言。因為人都是社會性動物,大部分人都會根據別人的眼光和進行言行舉止上的調整,這也為什麼很多人經常說一些網路流行語言的原因,什麼「雙擊666」,「沒毛病」,「小奶牛」等等,不一而足。

因為總是如此,我的空閑時間,很多時候都是在漫無目的地刷知乎和微博中度過,只有等到晚上睡覺前,才幡然醒悟:自己竟然又TM浪費了一天!

但是,自從對心理學產生極大興趣之後,我發現整個人的生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我不再進行漫無目的的「檢視閱讀」,而是有針對性地做大量的「主題閱讀」,嚴格保護好自己的注意力資源;

我開始對精力做精準地管理,而不是僅僅針對時間;

我感到迷茫、痛苦、焦慮的時候,會進行5到10分的冥想,讓自己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的呼吸上,從而讓大腦的前額皮質有更多的血液流入;

我明白了人在群體之中,會因為「群體極化」的原因,讓自己的觀點變得更加極端和可怕,也就是說,當群情開始涌動的時候,一定要避而遠之;

我更加明白了學習固然很重要,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卻往往被很多人忽視,這就造成了自己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依舊非常低效。

社會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是我目前特別感興趣的兩大心理學分支,自己購買的書籍,觀看的TED演講,和別人溝通的寫作方向和思路,都是圍繞它們來進行的(經常瀏覽我的文章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有人可能會問:

工作和學習都已經那麼累人了,在空閑時間,為什麼就不多做一些令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看綜藝節目,看主流的電視劇,追追星和刷刷微博的日子,就那麼不好嗎?每天都逼自己去思考,不把自己給搞死!

是的,一旦自己滿足於淺層次的投入,就能收穫到大量愉悅感的活動中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而多巴胺的大量的聚集,會讓你誤以為此時此刻的你,非常之幸福和快樂,於是下一次當你同樣擁有空閑時間,你首先會做的,不會是拿起厚厚的哲學書,更不會拾起任何一本嚴肅性文學,而是會優先打開電視或者手機,然後在罐頭笑聲和無窮無盡的刷刷刷中,繼續追逐多巴胺的大量分泌。

我曾經也遭遇過這樣的一種情形,在讀高中的時候,我對各種盜墓小說特別執迷,一放學,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飛奔到學校門口的書店,然後抱起厚厚的盜墓小說,不停地刷刷刷。

在看的時間裡,感覺自己真的很爽快啊,男主角經歷過的事情,彷彿都有強烈的代入感,而且男主角即使遭遇到什麼困難,好像不用什麼吹灰之力,就能輕易破解,這跟我在現實中遇到的,簡直不能同日而語,男主角棒極了,而我的生活,卻無比枯燥。

有這些經歷的人都會明白,重新讓你拿起書本來讀,自己是有多麼抗拒和厭惡,因為你已經習慣了低層次的投入,就能獲取大量的愉悅感,讓你離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有時時對這些東西保持警惕,在空閑的時間裡,多讀一些和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之所以會發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而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對將來的自己,有最大程度的幫助。

在這幾年讀過的心理學相關書籍中,曾少精挑細選了其中的15本電子書送給大家,如果你能沉下心來仔細閱讀的話,相信會對你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他人有很大的幫助。

領取的方式特別簡單,只要在我的公眾號後台,回復「書單」,不帶引號就行啦!和我一起,在2018,更好的成長吧!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怕鬼的心理學意義
阿德勒和他的50句醍醐灌頂之言!
實用心理學100條
從小一直對自己的長相自卑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學習 | 書籍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