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教=萬應網關 | 郭曉明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事情想不通,生活還得過,什麼都要理出個頭緒來才生活人就要患精神病了。所以,這「思考」一環里有一個「萬應」的道理,叫做宗教,它是不能證偽的,也是不需要證明的,因為它原來就是想不通的產物,能證明的東西都不是宗教。

——————————————————————————————————————

從心理學來說,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動物是「刺激-反應」行為模式而人是「刺激-思考-反應」模式。萬一思考不出來,就不行動嗎?怎麼避免因為思考不出來而無法行動的難題呢?這就是宗教的由來,人無論做什麼,都得有個理由,要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讓我們從「刺激-思考-反應」這個簡單的心理學模式來看看為什麼會有人把人類定義為宗教的動物。

現代工程也有這種「思考」卡殼的問題。設計時要考慮得面面俱到幾乎是不可能的,總有考慮不到的地方,因此總有一個普適的以防不測的應變機制避免卡殼。如計算機網路的路由器,裡邊有許多規則來控制數據包的流動,其中有一個列表,規定什麼樣的數據包往那條鏈路上送。萬一來了一個數據包不在列表中怎麼辦呢,那就往一個萬應鏈路送,這個萬應鏈路被稱為萬應網關,去路不明的數據包都往這萬應網關里扔。

同樣的機制也用在計算機網路的防火牆上。防火牆也有一個列表,規定什麼數據包可以過牆,什麼數據包不可以過牆。但列表中一定有一條萬應規則,就是所以在列表中找不到的數據包一律不許過牆。

人也一樣,事情想不通,生活還得過,什麼都要理出個頭緒來才生活人就要患精神病了。所以,這「思考」一環里有一個「萬應」的道理,叫做宗教,它是不能證偽的,也是不需要證明的,因為它原來就是想不通的產物,能證明的東西都不是宗教。

宗教的這種需求,最典型的故事是【左傳·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患之。斗廉曰:「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於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銳師宵加於鄖,鄖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鬥志。若敗鄖師,四邑必離。」莫敖曰:「盍請濟師於王?」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成軍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於蒲騷,卒盟而還。鄭昭公之敗北戎也,齊人將妻之,昭公辭。祭仲曰:「必取之。君多內寵,子無大援,將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従。

這裡講打仗,誰跟誰為什麼打且不管它,重要的是打勝仗一方的軍師斗廉說:「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就是說,你思考出如何行動了,還求神幹嗎呢?就是說,當人思考由結果時,是不需要宗教的。如果人能夠主宰自己的行為,何須一個萬能的上帝來干預生活呢?

這就叫做同行評議……

再打個比方。一頭理性的懶驢總是先吃最近的一堆草。把它放到兩堆草中間,它就六神無主了,因為兩堆草都一樣近,但它又不能同時去兩堆草。據說,這隻驢就是這樣看著這兩堆草餓死的。你給驢「思考」,卻沒給它「上帝」萬應法則,這就完了。如果它有上帝,它就可以讓上帝決定,如往地上踢一蹄,如果踢出單數個石子就吃左邊那堆草,踢出雙數個石子就吃右邊那堆草。由於時間是不斷流逝的,往往決定的對錯是不重要的,而有沒有決定才是重要的,這時,阿門,就按上帝的旨意行事就可以了。所以,人類以上帝的名義,幹了不少好事,也幹了不少壞事。

現在,即便最好的決策過程,都有萬應機制,如「我們投票表決吧」。如果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對大家最好的話,就無須表決了。正是大家都誰也說不服誰,誰都認為自己聰明別人糊塗,才發明了這種投票表決的程序,這不在表決的決策過程能否產生正確方案,而在於能夠用一個萬應程序產生一個大家接受的行動方案。不是所有參加表決的人都認為產生的方案正確,而是認為這樣產生方案的程序正確,並以合作的態度支持方案。不求答案正確,而求程序正確,與古代卜筮決策被認為是正確的程序是一樣的。現在巴勒斯坦也民主選舉,民主選舉程序對他們來說比真主更正確嗎?好像不是。所以,選舉一年後,法塔赫不認為選舉程序正確,就和執政黨哈馬斯打起來了。看見民主政治與政教合一是不相容的。

古代求神靈決策,對於軍事行動非常重要,大家認同的決策可以眾志成城,基本是自我實現的預言。「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對打仗尤其如此。

如果一個人「思考」出一種答案,但迫於社會環境不能按「思考」出來的答案來行動,這就扭曲了人性,這人就會於心不安,總有什麼掛礙,惶惶不可終日。這時,藉助萬應法則想通它很重要,這萬應法則可以是上帝的安排,也可以是命運的安排,總之可以心安理得。如果我們認為什麼是應該做的,由於沒有按照應該做的去做,而感到後悔,就叫作良心發現。

所以,宗教是人類本性使然。所有人類社會都有宗教現象。而且,人越是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時候,就越需要宗教以維持心理平衡。在計劃經濟時期,人沒有就業的問題,沒有失業無法為生的問題,基本不需要宗教。市場經濟時期,個人在市場面前很難把握自身命運,宗教活動就旺盛起來。歐洲社會福利好,宗教觀念就比較淡。美國福利不如歐洲好,教會活動就比歐洲活躍。亞非拉貧窮地區,宗教更加極端。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郭曉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博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微博@滑鐵盧XGuo。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zhuanlan.zhihu.com/feng

一點資訊:

yidianzixun.com/home?

今日頭條:

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為什麼基督教堂里以中老年人和女性居多?
人沒有恐懼、疾病、顫慄等就不會相信上帝了是嗎?
西藏圍著大昭寺朝聖的當地人是真的信仰嗎?還是僅僅只是成為了一種習慣而已?
(符合教法的)清真飯店(或食堂)會因為宗教原因而堅決不使用地溝油嗎?

TAG:宗教 | 網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