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最後的「男權大陸」:女人們是如何登陸南極的?

? 鄉下姑娘去南極

1969年,特里?提克希爾?泰瑞爾 (Terry Tickhill Terrell)還是一名19歲的化學專業本科學生。和許多鄉下孩子一樣,這位來自俄亥俄本地的姑娘自出生起就從未到過離家超過250英里的地方。

特里 泰瑞爾

一天,特里偶然在校報上看到了關於同校研究生在南極工作生活的報道。新奇的內容瞬間點燃了她的嚮往南極之心。「去TM無聊的化學實驗!本姑娘也要去南極。」特里想著就踏進了學校極地研究辦公室。

「我要去南極!」她對辦公室的接待人員說。原本熱鬧的辦公室突然寂靜無聲。秘書望著這位年輕姑娘,流露出同情的神色:「這可太不巧了。瓊斯博士才組建完了一支四人女子南極科考隊,只可惜你晚了一步。不過,我還是幫你打電話問問瓊斯吧。」

? 擊破南極堅冰的女人們

瓊斯最終組建的南極科考隊,最右邊的就是路易斯 瓊斯博士

秘書口中的瓊斯博士叫路易斯?瓊斯(Lois Jones),她是當時南極科學研究界中少有的女科學家。路易斯在特里萌生前往的南極想法不久前,剛獲得了她的地質化學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材料就來自她同事從南極帶來的土壤和岩石樣本。然而直到博士畢業,她都沒能親自登上南極大陸。

路易斯 瓊斯在南極點

儘管路易斯再三申請,她的上司也幫她四處求情,但負責運送人員的美國海軍卻始終沒有鬆口。美國海軍的傲慢態度,不僅僅是因為世界海軍歷來都不太歡迎女人登船。逼仄的艦體和簡陋的條件在過去的確不適合兩性同時生活。1914年,沙克爾頓探險隊乘坐的堅韌號(Endurance)木質帆船噸位僅有358噸,比現在的遠洋漁船還小。在它的艙室內能塞下了28個船員、69隻雪橇犬和1隻貓已屬不易。然而,在二戰之後,南極船舶上已沒有了這種後顧之憂。40年代建成、用來專門負責南極人員運輸的風級(Wind-class)破冰船東風號(Eastwind)有6515噸的排水量,足足有堅韌號的20倍大。上世紀60年代,美國甚至曾在一年內向南極運送超過2000人次,搭載幾個女性絕對不是技術難題。

美國海軍南極發展第六中隊臂章,綽號「皺企鵝」

東風號在南極

然而,美國海軍不斷拒絕女性前往南極的背後,隱藏著的卻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從庫克船長發現南極大陸外緣漂浮的巨大浮冰之後,去南極探險一直是讓男人們的雄性荷爾蒙爆棚的偉大挑戰。無數男性科學家和探險家為了征服南極大陸前赴後繼,甚至為之獻出生命。英國人斯科特與挪威人阿蒙森的南極點之爭,被各路媒體渲染成了一場男人間的「悲壯決鬥」,為了能讓自己一親這片「處女地」的芳澤,明知是死卻還要挺槍直刺。美國探險家,海軍少將理查德 博德曾說過:「南極啊。這片迷人的大陸,宛如睡美人般純凈。」

阿蒙森VS斯科特的對決

當然,這種讓人血脈噴張的史詩也只有發生在男人之間才合情合理。倘若將騎士對決被換成為一個小白臉爭風吃醋,兩位衣著優雅妙齡女子廝打在一起,用爪子抓,用牙齒咬,這不僅僅是斯文掃地,更可笑至極。因此,南極大陸一直被西方世界的男人們視為「禁臠」。幾乎全是由男人組成的美國海軍當然也不想放棄屬於男性的特權,他們覺得「南極應該是一個只有男人存在的戰鬥堡壘,女人們就別去那種惡劣自然環境瞎摻和了。」

儘管20世紀上半業的歷次南極科考都是由男性完成的。但卻不乏女性申請者要求參加南極探險。英國傳奇探險家沙克爾頓爵士就曾經拒絕過三名英國女性的申請。這三個自稱為「運動健將」的姑娘在信中寫到:「懇求您,讓我們加入征服南極點的隊伍吧。征服南極不應只是男人們的特權,女人同樣也不應該缺席。」

三位姑娘給沙克爾頓的申請書

不僅僅是海軍,就連很多男同行們也經常揶揄那些嚮往南極的女科學家。在一份60年代英國南極調查委員會給一名女性申請者的拒信中寫道:「南極可沒有女人需要的設備。。。。。。沒有商店。。。。。。。也沒有髮廊。。。。。。」

1955-1956年,美國海軍在麥克莫多谷建立了第一個科學考察站。當時條件還很簡陋。但到1969年,這裡已經是一個現代化,設施完備的龐大基地。

1965年的麥克莫多科考站

儘管在這段時光中,南極偶爾也有女人光臨。但她們的角色只不過是探險隊員的伴侶與附屬。在南極她們依然做著家庭主婦該做的活計,生活做飯,柴米油鹽,打掃衛生。

1947-1948年,珍妮 達令頓 Jennie Darlington曾隨她的丈夫 羅尼 達令頓 Ronne Darlington在南極越冬。這是她丈夫自己組織的私人探險隊,原本珍妮沒有被允許上大陸,但在最後時刻作為隊長和資助人的丈夫允許他珍妮一起登陸。珍妮在南極的工作就是給大家做飯,打掃衛生

首先打破禁忌的是蘇聯人。這個二戰期間以盛產傳奇女戰士著稱的國度,最先讓女性以獨立的身份站在南極大陸。在1959年的蘇聯第一次南極科考中,女海洋學家瑪麗亞 克楞諾娃(Maria Klenova)代表全世界女性第一次獨立站在南極的土地上。就和那個時代的太空競賽一樣,豪邁的蘇聯女人又一次走在了西方女人的前面。

蘇聯傳奇女科學家瑪麗亞 克楞諾娃(Maria Klenova),也是踏足南極大陸的第一位女科學家

瓦蓮京娜·弗拉基米羅芙娜·捷列什科娃 (Valentina Vladimirovna Tereshkova)世界上第一名女性宇航員,有史以來最年輕女宇航員,唯一單人執行飛行任務的女宇航員,蘇聯英雄

西方世界的女人也在不斷嘗試衝破這層她們與南極之間的玻璃天花板。1960年代初,同樣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女海洋生物學家 瑪麗 愛麗絲 麥克維尼 dr. Mary Alice McWhinnie 隨船在南極附近海域研究南極磷蝦和其他海洋生物。儘管最終並未被獲准登陸,但她為在這之後躍躍欲試的姑娘們打破了堅冰。1969年,美國國會取消了「禁止女人去南極」的法令。美國海軍也終於同意運送一支由瓊斯牽頭的四人女子科考隊進入南極科考站,允許她們獨立開展科考活動。

瑪麗 愛麗絲 麥克維尼在實驗室。她後來稱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在南極越冬的女性。

USS Elanin號極地運輸船

  • 俄亥俄姑娘夢想成真

話題再回到19歲的俄亥俄姑娘特里 泰瑞爾。瓊斯博士在不久之後約見了她:「這麼跟你說吧,我已經有了所有想要的隊員。但我還是很想知道你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我是化學專業的學生,俄亥俄本地農場長大的姑娘,農場的活樣樣精通。風餐露宿什麼的完全沒有問題。我可以在早上四點就起床給野營的夥伴做飯。。。。。。」特里向瓊斯博士推銷著自己。

第二天,瓊斯博士給特里回了電話:「有個姑娘沒法去南極了。現在有個廚師兼助手的缺。」

「當我回到家,告訴爸媽我要去南極的時候,我爸覺得我一定是發瘋了。而媽媽則哭哭啼啼,她想我一定會死在那裡。」但特里去意已決。就這樣,這個農場姑娘加入了這支將創造歷史的女子南極科考隊。科考隊員包括地質化學家路易斯 瓊斯Lois Jones ,昆蟲學家凱依 林賽Kay Lindsay,地質學家愛琳 麥克薩維尼McSaveney,以及特里 泰瑞爾Terry Tickhill Terrell。

1969年,美國第一個全女子組成的南極科考隊。從左到右,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Kay Lindsay, Terry Tickhill Terrell, Lois Jones and Eilenn McSaveney。照片攝於紐西蘭基督城,從這裡她們開啟了南極科考之旅

  • 女子科考天團出征南極

1969年秋天,女科學家四人組從美國出發,在紐西蘭基督城短暫休整之後便前往位於南極羅斯海附近的美國麥克默多科考站。

儘管媒體將這次科考當作一場聲勢浩大的作秀,但四個科學家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著自己的任務。她們的工作地點是在麥克默多站附近的乾燥峽谷。儘管離基地不遠,但為了方便工作,她們乾脆就近住在簡易搭建的帳篷里。

在野外露營的最初幾晚特別寒冷,四個姑娘在帳篷里擠成一團還是瑟瑟發抖。有人提議使用南極科考常用的煤油取暖器,但因為怕發生火災所以只好作罷(在美國集訓的時候竟然教官沒有教她們如何使用取暖器)。直到數天後,有人教會了她們正確的用法,南極冬夜的寒冷才被一掃而光。

當然,取暖的問題並不是她們遇到的唯一問題。在這個科考季,麥克默多站遭遇了兩次直升機墜機事故,其中第二次事故中墜落的就是四人小隊乘坐的直升機。幸好,所有成員都安然無恙。而前一起墜機則不幸得多,有多人在事故中喪生。

特里 泰瑞爾Terry Tickhill (白帽子) 和愛琳Eileen McSaveney (紅耳罩) 正在鑽冰樣 後面就是她們的帳篷

在南極野外的工作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減輕強度。每天姑娘們都會揮舞著長柄大鎚,將大塊的岩石砸成小塊,然後徒步這些30-40公斤重的礦物樣本背回臨時營地,最後由直升機定期將樣本送回科考站。

有次,一個直升機飛行員覺得女孩子哼哧哼哧往飛機上背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他走上前去一把搶走了特里背上的樣品背囊,結果立馬連人帶背囊一起摔在了地上。他完全沒有意料到這個不起眼的小姑娘竟能背這麼沉的東西。

特里 泰瑞爾在南極麥克莫多干峽谷收集岩石樣本

儘管在美國,女子科考隊的新聞已經傳遍全國。但女人到達南極的消息卻並沒有被告知正在麥克默多站的海軍建設軍團的士兵。有時候,瓊斯和她的姑娘們會到麥克默多洗衣服和洗澡。當她們路過時,海軍士兵們都會報以驚訝的目光。

有次,特里發現一個士兵不遠不近地跟在她身後好久。當她折返回去尋找可疑跟蹤者時,卻發現這個男人正坐在一間屋子的門廊外嚎啕大哭。特里不解地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那個男人說:「你真的是一個女人!」原來,這個在南極科考站服役的海軍士兵已經整整一年沒有見過一個活生生的女人了。一個連母豬都看不見的地方突然出現了幾個妙齡女子,這對常年在冰天雪地中的熱血男兒來說,確也是不小的衝擊。

在科考期間,只有很少的男人會偶爾做些下流的性暗示。還好有瓊斯博士給她的隊員做保護傘,讓那些有非分之想之徒不敢靠近。

在南極負責建築麥克默多站的美國海軍工程兵團「海蜜蜂」(seabee)的成員們

「海蜜蜂」的標誌

  • 登陸南極點

在四個月南極科考活動中,還有一項重大任務,前往南極點。這也許是整個科考活動中最有象徵意義的事件。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女性到達過南極點。

1969年11月12日,來自紐西蘭的女生物學家 帕梅拉 楊Pamela Young,底特律自由出版社的女記者Jean Pearson,以及四位美國女科學家,一共六位女性隨機到達了南極點。當LC130「大力神」運輸機最終降落在位於南極點的飛機跑道,機艙門緩緩打開時,這六個女人手挽著手,與美國南極科考負責人海軍少將韋爾奇一齊,同步走向機外凜冽的白色世界。

1969年,首位(也可以說六位)女性第一次站在了南極點之上。

女人們的雙腳終於第一次站在了南極點的數百米冰層之上,六個女人共享了這個殊榮。儘管乘坐飛機到達遠遠不能與相比南極探險的蠻荒時代中,那些乘坐雪橇或是徒步到達這裡的壯舉相比,但這依然是一項巨大的榮耀。

六位女士在南極點

  • 後續

在四人科考小隊之後,女性在南極科考隊伍中逐漸增多。之前提及的海洋生物學家瑪麗 麥克維尼在數年之後終於圓了南極大陸夢,她在70年代作為科學家在南極連續工作了數年成為了第一個在南極越冬的美國科學家。四人科考小隊中的數名隊員也曾多次返回南極開展其他科學考察工作。

70年代,澳大利亞終於派出了本國的女性科學家。1983年,保守的英國人派出了地質學家珍妮 湯姆森Janet Thomson。在這之後是印度,中國和韓國。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科考的隊伍,她們的角色也越來越豐富。很多科考站甚至擁有了女性拖拉機駕駛員。

與冰雪戰天鬥地從此不再是男人的特權。

在南極開拖拉機的女司機

女駕駛員梅西 弗格森Massey Ferguson

參考文獻

  1. Breaking the Ice
  2. Maria Klenova - Wikipedia
  3. Jackie Ronne
  4. The Antarctic Sun: News about Antarctica
  5. The First American Women in Antarctica
  6. From Woodys Couch
  7. The first woman and female scientists in Antarctica
  8. The ice ceiling that held women back
  9. Endurance (1912 ship)

推薦閱讀:

同性戀違反自然規律?看看動物圈裡的同志們!| 兔肉菌
你真的搞清楚衛生紙和紙巾紙的區別了嗎?
地球史上最大的樹:3200歲的「總統級」紅杉樹。
包拯:我可能是這個世界被黑的最慘的人了
醫學冷知識,第一條就讓你懷疑人生

TAG:歷史 | 冷知識 | 自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