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德里讀文史哲(6)在自我否定自我懷疑中自我救贖

度過了比較艱難的一周。

如何傷害一個人:

1)摧毀他的自信心,讓他做不成自以為拿手的事情,以至於懷疑自己

2)故意戳痛點,指出他最敏感的事情

過去的一周連續遭遇這樣的打擊。專業能力連續受到打擊,想找人傾訴卻發現由於時差找不到國內的朋友,歐洲人禮貌的距離感讓人無法向其求助,最痛苦的是:無法求助於家人(大部分人遇挫時的第一選擇),尷尬的家庭關係是長期以來的痛點。

到現在不會因為突發的某件事情使情緒受到很大影響,日積月累的壓力和懷疑才會讓人陷入絕望,人變得敏感異常,脆弱不堪。


到現在總結出來的幾個解壓方法:

1)寫日記。將焦慮的原因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理性客觀地評價,一些小問題便不復存在。

2)平時多培養愛好,可轉移注意力。個人喜歡繪畫和體育。藝術的永恆之美是強有力的療傷劑,昨天看了一場弗拉芒的畫展,博斯的煉獄,戈雅的pintura negra,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在球場廝殺一盤,出一身汗,睡一覺,第二天會好一些。

3)擴大社交圈,接觸不同圈子的朋友,主動結識感興趣的人。我自覺是個沒太大耐心的人,但是一旦發現感興趣的朋友,會非常主動,願意花時間。那些我主動結交的朋友,這幾年來常在我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時給予寶貴的建議。

4)閱讀理性派。這周看了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風格非常理性,邏輯清晰,按照他的思路走,一步步竟能推出平時不以為然的結論。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注意力被轉移了;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在學習有價值的東西會有成就感。讀書果然是萬能答案,不過閱讀習慣還是要從小培養的,最好是父母從自身做起。

因為住在馬德里的郊區,每天路上要花3小時在火車上,倒是沒網沒人打擾,讀了一些東西,也是意料之外了。

5)控制碎片化社交。越是焦慮,越是要剋制自我,剋制多餘的食物與社交。

自從上大學以來,因為與家人的價值觀迥異,遇到問題大多是自己解決,反而鍛鍊出了強大的自愈能力。事實上,不管怎樣,人只能自我救贖。

推薦閱讀:

喜歡閱讀,到底是為了什麼?讀書日說說我讀書的那些事
讀書真的有用嗎?讀書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要讀書?不讀書就不能成功了?
chapter 22 讀書是我們努力就能改變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之一
讀書,到底應不應該只讀自己喜歡的內容呢?
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總不會過得太差

TAG:留學 | 讀書的意義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