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哀愁, 巴以衝突的背後, 和平還有多遠?

「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聚集了人類這麼多的愛,這麼多的恨和這麼高的熱情。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與之相比。在這片小小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對過去以及未來將產生無法預計的後果。

2015年的夏天,初到以色列,入境尤其漫長。從約旦一側坐大巴過境到以色列,從約旦一側的安檢就已經極為嚴格。隨後即將入境以色列時,拿槍的警察上來檢查大巴上每一個人的證件,發現有可疑人員就下車進行安全審問和檢查。過關排隊也是無數道安檢,箱子開箱防爆測驗,連手機都要反覆進行防爆測驗。入境官反反覆復地問我:

「為什麼你曾經去過那麼多穆斯林國家?」

「我只是愛好旅行,想去世界不同的地方看看」

「你認識哪些穆斯林嗎」

「我在英國班上有三個穆斯林同學」

.........

「他們都叫什麼名字」

「你在以色列有認識的人嗎?」

「你在以色列住在哪裡,停留多久」

「你準備去以色列哪些地方」

我一一做了回答,最後經歷近二十分鐘的盤問簽證官終於給我蓋了章。

走出入境大廳,外面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傑里科,從傑里科到耶路撒冷大概一個小時車程,計程車司機是阿拉伯人,途中他指著一塊山頭說:「那是我原來的家,後來不允許我們住在那裡了。」司機講的是建造猶太人定居點趕走阿拉伯區的人的事,但他馬上神情冷峻地補充道:「我永遠都不會離開這片土地,因為耶路撒冷是我永遠的家。」也許,對猶太人尋回故里的榮光的背後,對一直生活在這裡的三十萬巴勒斯坦人而言,他們仍生活在被佔領的事實中。

暮色四合時,到達耶路撒冷老城。金色的夕陽照在石頭砌成的石板路,石板路平平仄仄,行走其間,能夠感受到腳下的每一塊石頭都是有故事的。從雅法門進入老城,沿途拿槍的以色列士兵哨崗林立,阿拉伯商販熱情地招呼遊客的生意,也有戴著方帽的猶太拉比穿梭其中。耶路撒冷老城主要分成四個區,猶太區、基督區、穆斯林區和亞美尼亞區。從雅法門往西走,是大馬士革門,傳說在這個門一直走就可以到達敘利亞的大馬士革。這些不同氣息的東西都實實在在地發生在一個空間里,但如今的耶路撒冷一定是圍繞著「共存「」這個主題展開的。

英國作家西蒙·蒙蒂菲奧里在《耶路撒冷三千年》里這樣描述這座城市:

「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屬於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劇,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

耶路撒冷是一座閃耀著神聖光芒的地方,這個名字在希伯來語里是「和平之城」的意思,但這個地方歷來紛爭不斷。耶路撒冷這座城市的故事也是世界宗教史的故事。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嚮往的聖城。對於猶太教來說,這裡是耶和華賜給他們祝福的土地;對基督徒來說,這裡是主耶穌傳道,受難和復活的地方;對伊斯蘭教來說,這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地方。

耶路撒冷似乎活得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加緊張,時時都在變化。每天黎明,三大宗教的三大聖地都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復甦。三個宗教也有三個代表性的地方:哭牆,金頂清真寺,聖墓大教堂。

1哭牆

哭牆是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他們認為上帝就在裡面。哭牆是一道50餘米長,18餘米高的牆,由500餘塊石頭堆砌而成。歷經千年的風雨和朝聖者的撫觸,哭牆的石頭也泛著光。斑駁的哭牆承載著希望,也安撫著每一顆猶太人渴望回歸家園的心靈。世界上很多收件人為「上帝「」的信,這些信實際上就是寄往耶路撒冷,當地的郵局會有一個神聖的儀式,將這些寄給上帝的信放在哭牆的石縫裡。

這裡為什麼叫哭牆呢?傳說在聖殿被毀的時候看見四個天使坐在牆上哭泣,於是得名哭牆。三千多年前,公元前10世紀,大衛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後,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聖殿所羅門聖殿,俗稱「第一聖殿」

「公元前586年,第一聖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倫人摧毀。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流亡生活,猶太人陸續重返家園,後來又在第一聖殿舊址上建造第二聖殿。公元70年,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極力鎮壓猶太教起義,數十萬猶太人慘遭殺戮,絕大部分猶太人被驅逐出境,開始了長達兩千年的流浪生活。耶路撒冷和聖殿幾乎被夷為平地,只留下一堵護牆。」

據說羅馬人佔領耶路撒冷時,猶太人常聚在這裡哭泣。此後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的猶太人常從各地來此嚎哭,以寄託其故國之思,可以想像這座哭牆千年來聚集了多少猶太人的眼淚。到了近代,1967年,以色列傘兵突降雅法門,奪取了東耶路撒冷後,猶太人才真正的又可以在哭牆祈禱了。以色列國防部長打到哭牆前,來不及摘下頭上的鋼盔,就寫下一張紙條塞進縫隙里,紙條上寫著「願和平降臨以色列」

在耶路撒冷的每一天,都會去哭牆。每一次站在哭牆下,都會被眼前的畫面動容。人們手撫牆面向神禱告,有的大聲朗誦,有的則默默祈禱,有的對著哭牆暗自啜泣,也有的親吻牆面。他們手捧《聖經》,一邊祈禱,一邊點頭(根據猶太教義,念到聖人的名字需要點頭),有的人則搬把椅子面對哭牆,一整天都沉浸在與上帝的對話中。經歷了種族大屠殺和無數次遷徙,猶太人有太多話想傾訴。令我意外的是,祈禱的人群中有背著槍的以色列士兵。他的槍背在後背上,對著哭牆閉眼啜泣祈禱,把所有的心愿都說給心中的神,我想願望中也一定是有關於和平的部分。

非穆斯林教徒都可以被允許進入哭牆區域,分為男女兩塊區域,中間用護欄隔開。男士要戴上猶太教男士們標誌性的「小圓帽」,這頂帽子在希伯來語中意為「遮蓋」,是表示對上帝的敬畏,因為頭上有天,不可「光頭」以對,所以要用帽子相隔。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亦備有紙帽供應。

無數的猶太人都希望,死後能葬在離聖城最近的地方。辛德勒的墓也在哭牆附近的墓地,上面的石頭越多代表贏得越多人的尊重。在對面的橄欖山,有一片墓地,是猶太人最神聖的墓地。因為根據傳說,到了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摩西將站在橄欖山上打開金門,到那時,所有死去的靈魂都將復活。屆時將會有一道彩虹從聖殿升起,生前行善的人將從彩虹走向天堂,而下面的基德龍谷地將裂開,做過惡的人會跌入地獄。

2金頂清真寺

哭牆旁邊的天橋,是通往伊斯蘭教的神聖之所聖殿山的唯一通道,這裡有阿薩清真寺和金頂清真寺。我沒有想到離哭牆那麼近,只有兩三百米的距離。進入時要查護照並要經過嚴格的安檢。

在聖殿山上的金頂清真寺在一片灰色的耶路撒冷古城建築里格外顯眼,純金打造的圓頂蔚為壯觀。它真名叫做聖岩清真寺,又稱薩赫萊清真寺。據傳公元636年阿拉伯倭馬亞王朝的一位哈里發主持建造這座寺廟,頂部是半球形,外包金箔。據說外牆鑲嵌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時留下的那篇未完成的《古蘭經》。

阿克薩清真寺則是伊斯蘭教的第三大聖寺,在阿拉伯語中,「阿克薩」意為「極遠」,故又稱「遠寺」,在古蘭經中記載為古代先知所羅門所建,而傳說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夜遊七重天的的登霄石就在這裡。根據聯合國的決議,阿克薩清真寺永遠屬於穆斯林。非穆斯林是不能夠進入清真寺的,只能在外面拍拍照。

聖殿山上有一塊神聖的石頭。這塊石頭有個故事,就是伊斯蘭教里「登宵」故事的發生地。先知默罕默德一天晚上乘著一頭帶翅膀的神獸,從麥加飛來耶路撒冷,踏著這塊石頭,上到了天堂,見到了安拉本人和其他的先知。談了一夜話後,又從這塊石頭這裡下來,乘著這頭神獸,返回了麥加。於是這塊石頭被賦予了新的神聖色彩。

關於這塊石頭的另一個傳說要從各個宗教的祖先說起,雖然各個宗教爭得頭破血流,但其實祖先原來是同一個,那就是—亞伯拉罕。聖經故事裡,亞伯拉罕有兩個妻子分別生了一個兒子,他們是以撒和以實瑪利,前者成為猶太的祖先,而後者則成為了伊斯蘭教的祖先。上帝要求他把自己的一個兒子帶到山頂的這塊石頭這裡,祭獻給上帝。於是他把其中一個兒子帶來,並舉起了刀。問題在於,猶太人相信被殺的是以實瑪利 ,而相反,伊斯蘭人則認為被殺的是以撒。事實上在最後一刻上帝制止了亞伯拉罕,而用一頭公羊替代的。這就是這塊石頭之所以神聖的緣故。另外猶太人相信,這塊石頭就是上帝創造人類的基石,同時這裡也是猶太人「第一聖殿」曾經所在的位置,並且是他們的最高信物「約櫃」放置的地方。

3聖墓大教堂

全世界的基督徒們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目的地正是聖墓大教堂,這座教堂對於基督教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傳說這是耶穌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

通往教堂的長長曲曲的小路,是耶穌臨死前背負十字架遊街示眾走過的路,被稱為「耶穌苦路」。這也是耶穌從被審判、釘在十字架、直到死亡所經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作為基督教最隆重的聖地,虔誠的信徒多是沿著"耶穌苦路"而走進這個教堂的。

基督教原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起源於猶太民眾對羅馬統治者和猶太貴族的不滿。耶穌被猶太貴族和羅馬總督彼拉多合謀所害。耶穌的門徒在傳教的過程中,逐漸從猶太教中分離。從耶穌遇難至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合法化前的兩百多年間,基督教始終處於異教地位,不斷遭到羅馬帝國的迫害。

整個聖墓大教堂呈現出一種神聖莊嚴肅穆之感。教堂里遍布著大量傳說中的聖跡和遺物,有種飽受滄桑之感。聖墓教堂由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敘利亞正教正教會,衣索比亞正教會及科普特正教會共同管理。教堂內部每一塊磚每一根釘都註冊在案,各歸其所。門外的廣場歸希臘東正教,而通往前院的樓梯屬於亞美尼亞教。

聖墓大教堂的入口處有一塊石頭,稱為「聖石」,傳說中耶穌被眾人從十字架上解下之後就被放在這塊石頭上塗抹油膏並纏上裹屍布。來自世界各地虔誠的基督徒們看到這塊聖石都長時間的下跪,親吻,祈禱,很多人對此飲泣,甚至於很多人太激動而暈倒,讓我感呼於信仰的力量。

《聖經》上有這麼一句話,「上帝把光明留給人間,自己躲在黑暗裡。」苦路的最後一站,位於聖墓大教堂圓形大廳的中央,這就是耶穌聖墓的所在。根據《聖經》記載,在耶穌下葬三天後人們在距這裡不遠的大衛王衣冠冢上面的「最後的晚餐」樓兩次見到了耶穌顯靈,於是便打開聖墓查看,發現裡面竟是空的,人們便就此認定耶穌復活了。

關於耶路撒冷,了解了這些宗教歷史和緣由,或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東乃至世界所有的爭端都源於此。人們的愛好情仇都被壓縮到了這塊小小的地方,這裡所開的每一槍,扔出的每一塊石頭都牽動著每一個人。

無數的意味深刻的話都被賦予這個城市。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呢?記得當時從耶路撒冷去往巴勒斯坦的伯利恆時,跨過巴以衝突牆時內心的觸動。一道隔離牆,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彼此都無法跨越這堵牆。在建造的時期,摧毀了無數人的生活。醫院被拆毀,學校被推倒,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跳出一條新聞,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抗議群眾和以色列軍隊發生衝突,4死百傷。現在打開新聞頁面,抗議、衝突、暴力的字眼成了關鍵詞。對於耶路撒冷而言,和平本來就如哭牆中的荊棘艱難地生長著。而如今發生的一切,讓和平進程變得更加艱難。

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天,在橄欖山看了一場日落。陽光將整座城市照耀地如同鍍上了一層暖金,閃爍著千年的光芒。來耶路撒冷尋根的美國猶太信徒一家,在落日的餘暉中唱起聖歌。而此時,對面也響起穆斯林的禱告音樂,金色的餘暉灑在金頂清真寺上,耀眼至極。

看了很多的地方的日落,回想起來,唯獨耶路撒冷的日落,總是帶著一絲哀傷。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你說人生無奈,我垂頭不語。因為你了解耶路撒冷越多,就會越加覺得每一分鐘的和平是如此珍貴。無數的猶太人,無數的基督徒,無數的穆斯林,為了和平獻出了生命。

希望和平早日降臨耶路撒冷!

推薦閱讀:

電影《天國王朝》里,耶路撒冷對薩拉丁意味著什麼?
特朗普的耶路撒冷行動中,土耳其是刀俎還是魚肉?
在耶路撒冷旅行是種什麼體驗?
1099年十字軍東征是天主教主導的,那為什麼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也反對且參與了最後的戰爭?

TAG: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