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道 | 當代的大巫——無垢舞蹈劇場《潮》觀後心得 選題篇

【明鏡無垢|林麗珍】

在心理層面

我們有「定」

要讓自己安定下來

有一個「住」要住下來

你才能夠「靜」下來

你靜下來的時候

你才會感覺你的身體

開始「松」下來

當你知道「松」下來的時候

你就會「緩」下來

本篇作者:胡又天,1983年2月6日出生於台北市,祖籍中國浙江金華,台灣作家、詩人、歷史學研究者、漫畫工作者。台灣國立師大附中畢業,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在海岸巡防署服完兵役,北京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著有文集《玩世青春》(2002年)、詩集《寶島頌》(2006年)等書,另有未結集文章多篇,涵蓋散文、隨筆、評論、詩等。

無垢舞蹈劇場(以下簡稱「無垢」)值得我們文明最高的禮讚。他們是當代的大巫,他們舞蹈中的衝突、感動、尋索與喘息,將一切還原到了被命名之前的姿態,為我們呈現了天地與眾生。世界上大概找不到第二個如此貫通了巫性與人文的舞團了。

無垢歷時八年再創心靈震顫之作《潮》於2017年3月9日-12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兩院廳舉行新聞發布會

二月底,春日方來,空氣仍然濕冷;台北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從前的軍事法庭,「無垢」已經在這裡的一幢樓內排練了一年,年輕的舞者天天從早上八點練起,只今天下午有些不一樣:多了幾十個親友前來觀看排演。我與家母有幸受許景淳老師邀請前來同觀,她這次與無垢合作,配合這部舞劇《潮》來吟唱。

台北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一景

排演是下午兩點半開始,但沒有明確的信號或宣布,只成員已在各自的位置坐定,首席舞者趺坐場中央,一位身形纖瘦的女性,筋肉卻極為緊緻,又隱隱現出些許傷痕,而閉著雙眼,神情深沉靜定。場邊鼓手開始以極緩的節奏輕擊鼓面,不知放在哪裡的音響也放出空靈的音樂;場中央的舞者開始隨著音樂搖晃自己的頭顱與身軀,似乎在感應著什麼,如是者良久、良久……於是你知道這不是尋常的表演,他們是真的在讓自己進入某種狀態。終於,鼓聲開始快起來,舞者也搖晃得愈發劇烈,其他人開始動了……

無垢舞者排練現場

如果你還不認識林麗珍與「無垢」,請先去看陳芯宜導演花了十年拍的紀錄片《行者》,其動人心魄,遠甚於近年台灣任何一部劇情片。而如果讓我來介紹,我想,我不要只說「無垢」是個現代舞團,融合了漢族與原住民的風格、民間道教與佛門禪宗的功法,真正消化了西方現代舞的精神而宣展出了東方文明的美感與神思,在歐美特別是法國極受推崇,在台灣本地卻很少人知道……一般大概都會如此介紹,投合我們想像中最夯的那些文化價值,最缺的那些國際讚譽,再努力論證一下他們真的是實至名歸,來讓將信將疑的大家可以得到一點欣慰。

歷時十年,台灣導演陳芯宜拍攝記錄無垢日常的紀錄片《行者》

如果我也只這樣講的話,那麼這「無垢」聽起來也就和其他幾個著名的現代舞團沒什麼區別了。更重要的問題是,這些聽起來很體面的文化價值、國際讚譽,「現代」、「禪」、「東西交融」、「翻新傳統」這一套套名堂,和他們舞蹈所想要達到的地步,真的是一回事嗎?內行人都會告訴你不應該是。而我們之所以還是喜歡這樣講,一是為了要向政府與大眾宣傳,二是,他們的藝術與修行,有很多內涵是超越語言和日常概念的,如果硬要描述,要麼會落入俗套,要麼會流於玄虛。

無垢第三部作品《觀》片段

我想,連同我在內,大多數人第一次看現代舞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他們在做什麼?」「他想表達什麼?」換句話說,就是「看不懂」。儘管舞者都是真功夫,而且很認真,但我們一般人沒有那個境界,只會更不明白他們是要幹嘛。參考一些藝評人的文章,往往也高來高去,讓人看得雲里霧裡。如果能輕鬆地承認自己看不懂也就算了,但如果你像我一樣,雖也外行,但又有個文科學位,應該要能說得出一套套學問與感悟來,這就麻煩了。

無垢藝術總監林麗珍

從「我怎麼認識現代舞」開始說起。

按常規思維來想,人類的行為都應該要有些目的和功用,所以我們容易接受娛樂性的舞蹈,因為賞心悅目;我們容易接受武術表演,因為「打」是最好懂的,也能和我們的鬥爭本能共鳴;我們也容易理解儀式性的佾舞、陣頭、閱兵,因為我們知道它的政治意義與社會功能。

無垢首席女舞者吳明璟(左)、平彥寧(右),《觀》之《觸身》片段

但是現代舞?我們可以從通識性的介紹里學到:現代舞講求從形式里解放出來,不再刻意去迎合什麼名堂,而是去「和身體對話」,探索舞蹈的本質與極致,直達生命的力與美和意,等等。可是,把這些句子記下來是一回事,只要你自己沒練過,沒能真正得到什麼感觸,那再怎麼「理解」也不會是「體會」,也就不等於「懂」。這時候人家再給你打打禪機說「本來就不應該強求『懂』,而是要各自用心感受」,你就更迷糊了。

無垢女首席舞者吳明璟(右)、鄭傑文(左),《花神祭》之《春芽》片段

然而現代社會,練過的畢竟是少數,而我們在官方和非官方場合也都有必要用一些比較普通的體面文辭來描述,例如「融合民間信仰元素」,「融合」和「元素」都是萬用的廢話,「民間信仰」的意思則是「不管你熟不熟,反正你只要知道它和我們傳統文化有關係就對了」,總之,先把它說得很了不起,說服貴人和我們觀眾來贊助,之後有什麼問題再另說。所以雖然這些文辭難免淪為陳腔濫調,它仍是必要的權宜之計,因為這藝術本來就是要有親眼見聞、親身體會才好談下去。

無垢首席女舞者吳明璟,《觀》之《溯》片段

說歸這樣說,到真正臨場觀賞的時候,要把這些浮面的概念和文辭都撇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好在,真正達到精純的表演者,總也可以穿透理智,直接地感動你。「無垢」就是這樣的團體。而且他們不說「表演」,他們說「呈現」,因為他們不是做戲,而是如宗教儀式一般的認真。

無垢第四部作品《潮》

或者,應該說,他們比許多因循故習、流於形式的宗教儀式更為認真,更加貫徹了信仰的原始精神--這是我所感覺到的。

2017年無垢推出全新製作《潮》,圖為記者會上演出的《潮》之《溯》片段

是的,關鍵字就是「原始」。一般我們看那些基於傳統,或者有沾到邊的創作,都會看它有沒有發展出什麼新意;而我看無垢,感覺到的,卻完全相反:他們是「還原」,不是發展;是歸於文明尚未分化,事物尚未被命名,混沌七竅未開,「道術為天下裂」之前的人類原始的巫性。

2017年無垢推出全新製作《潮》,圖為記者會上演出的《潮》之《溯》片段

這是比「發展」艱難百倍的路子。雖然我們在經典和武俠小說里都常常看到「返樸歸真」、「無招勝有招」之類的概念,但現實里你真要做到,且不是照搬哪個原始部落的原生態祭典,而是以現代人的身、心、靈一點一點地貫通古今練出來,這幾乎是無法想像的,我們最狂野的夢想恐怕也沒有想像過這個境界,而無垢居然就做到了,活生生地在我眼前呈現出來了。

2017年無垢推出全新製作《潮》

具體來說,這「原始」是怎麼個原始?

就拿一開始的靜坐與搖晃來說,我起初也納悶:這是在做什麼?是要表達什麼?然後我猜:是不是在「降靈」?她的神情中有痛苦,又有一份承擔,而這裡過去是軍事法庭,難道她是在感知、與曾在這裡受難的靈魂「同步」?似乎有可能。但繼續看下去,我就拋開了這種解讀,因為我感到:他們的格局,遠比這個宏大。她呈現的,我感覺到的,就是「苦難」與「應對苦難」,這種最本質的對比。甚至,「苦難」這個形容詞也該拋去,她呈現的就是一種無以名狀的張力。

無垢在台北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排練舞蹈現場

其後的各節呈現,也在在體現了「還原」。如上面照片里的這一節,男女舞者作出各種相處、衝突的糾纏姿態,周圍四人持著芒花緩緩隨之移動,宛然形成了一個聖域,或者一個家,我就聯想到我最近剛經手編輯的一篇文章《御柱考》,提到古代朝鮮有「四至」的祭祀習俗,曰罪人或逃人只要在棲身之處的四方各立上一柱,就可以得到神靈的庇護;而日本至今尚存「四至神」與「御柱」的崇拜,中國也有四方神獸……這些和這裡的安排是不是有什麼關係?答案是:應該有,但無須辨認它是從哪個傳統來的,因為它就直觀地向你展現出,四根柱子,便能營造出什麼樣的領域感與安全感。後世各種神道與教派的科儀,必然就是從這原始的感覺,結合現代人文而發展出來的。

我沒有讀過幾本人類學,但我就是這麼感覺到了。這便是藝術的力量。

無垢藝術總監林麗珍

又有一節,八位精壯的男舞者大致分為兩個圓圈,大喝著彼此移形換位,屈身作獸形來彼此穿插亂步,令人目不暇接。這是在呈現戰鬥?競爭?還是別的什麼?看起來有點像八家將的舞步,但比那更狂野、猛烈、精純、質樸。--那麼,或許可以說,他們把八家將「還原」到了更加原始的姿態。這段舞步無疑和我們漢文化有淵源,但它又不只是漢文化,它是可以跨民族的,是真正普世的東西。

2017年無垢心靈震顫之作《潮》綵排記者會,圖為無垢首席女舞者吳明璟

舞者的服飾也是,用一般藝評文辭來說,是「融合了華夏與原住民的風格」,但我覺得應該白話一點來說:看上去,可以是華夏的某一支,也可以是原住民的不特定哪一族。《行者》片中,林麗珍老師有解說過她曾造訪中國大陸各少數民族,搜購了各種傳統手工服飾,在觸摸間便能想像那一針一線所承載的生活與心意。如今,她與服裝設計師便是如此將這些感悟都交織到了這些舞衣和舞劇的整體上。

林麗珍收藏的珍貴少數民族服飾

不須更多文字提示,無垢今年這部展演的名稱只有一個《潮》字,俗套的解釋,就是展現這個島嶼在千萬年的潮起潮落間有過怎樣的生命,我們如何感知這片土地……臨近末尾,也確實有象徵海潮的白布幾番來回起伏,然而看過一遍,你就知道這些字句只是引子;他們所含蘊的,向來是更加普遍遼闊的東西。

2017年無垢心靈震顫之作《潮》綵排記者會,圖為無垢首席女舞者吳明璟

梳著傳統婦女髮髻的林麗珍老師,在《行者》中跟過媽祖繞境,也虔誠地敬拜,感恩神明的護佑;她的作品,自然也是在反饋這個傳統和這片土地。然而要我來說,無垢這樣的反饋,是比「保存」更寶貴也艱難百倍的。經由無垢的「還原」,在現代都市生長、家裡並不拜拜的我,覺得自己終於也能更靠近書本上和宮廟裡這些神道的核心了。

無垢藝術總監林麗珍

結束後,許景淳老師和其他幾位長輩問我感想,我的評語是:當代的大巫。這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們不是弄什麼神秘法術,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人可以達到的(雖然是經過極刻苦的修練)。或許應該說,他們比我們所知的巫師與巫術更加精純,他們就是以此身來貫通、來演繹天、地、人。

2016年10月,在《潮》的新聞發布會上。無垢藝術總監林麗珍(中)感性落淚,與團員們相擁打氣。

「無垢」真的是無垢,它值得我們文明最高的禮讚。我只能用這樣的讚譽來表達我的感激了。

「未完待續」

特別鳴謝

「圖片提供」——圖7、8、9攝影:王錦河;圖20攝影:黃世麒;其餘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佳旭影視,(微信號:jiaxuyingshi)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 是您對我們的另一種支持

本文同步平台

網易號:看道

今日頭條:看道

天天快報:看道

新浪ID:佳旭影視

大魚號:佳旭影視

推薦閱讀:

向 京|人 生 從 31 歲 開 始 ?
《和弦邏輯與和弦繪畫》簡介
【表態課堂】錶盤上的藝術——琺琅表之我見
藝術廈門大講堂|長安畫派第三期4月14日長安畫派第二代領軍人趙振川開講
實驗動畫怎麼看之《平衡》

TAG:中國文化 | 舞蹈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