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庭醫生VS中國全科醫生
來源:本官微綜合整理
全科醫學起源於18世紀的歐美,正式建立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全科醫生是英國的叫法,在香港和美國是叫做家庭醫生。服務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門診的形式,一種是家訪。和專科醫生不同,全科醫生是最基層的醫生,也是病人最先接觸的醫生,對病人的健康理念的干預效果最明顯。
全科醫生的「信任度」對比
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簡稱GP )在美國是一個非常 Powerful 的角色,因為他們是健康看門人,是接觸患者的第一道門檻。他們決定基礎的診療方案,患者的後續去向也是他們說了算。患者生病,會首先選擇家庭醫生而不是去專科門診。經常看美劇的人一定對「家庭醫生」這個詞不陌生,除了急病要看急診,美國人身體不舒服會先找家庭醫生。因為家庭醫生對管轄內的人群身體狀況有基本的了解,診療起來可以節省更多環節,有的放矢。
而在我國,這種情況恰恰相反,一說到全科醫生,患者的印象就是 low,就是水平低。患者對全科醫生不信任,看病過程也帶著質疑的態度。比如,有患者咳嗽,如果去綜合醫院專科,往往少不了查血象、拍片等一系列全套檢查,而在社區醫院,他們往往希望直接拿葯甚至藥到病除。如果不能滿足或者達不到預期效果,患者的印象和評價就會打折扣,會質疑醫生的水平。當然患者不信任社區醫生一方面源於認知偏見,另一方面,社區醫生的全科診療能力的確需要提升。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我們全科教育的缺失,醫生的培訓直接進入專科,造成了當前這種局面。而沒有一定規模素質和水平有保障的全科醫生做支撐,什麼「三級轉診」、「分級診療」都成了水中月鏡中花,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怎麼也做不到。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和美國的全科醫生教育制度有何不同。
全科醫生的教育經歷大比拼
美國的醫學專業學生,要先通過4年的學習獲得本科學位,再經過4年學習,畢業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要經過1年的實習醫生培訓才能參加行醫資格考試。後再進行至少2年各科室培訓實習,才能參加全科醫生職業醫師資格考試。加起來,美國一個全科醫生的培養,從大學本科算起,至少需要11年。
2012年開始,我國招收了首批全科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由此開始,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範為「5+3」模式,也就是接受5年的臨床醫學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和之前的大專、本科生畢業後直接成為全科醫生比起來,也算是個不小的進步。
全科醫生的行醫模式PK
在美國,當拿到行醫執照後,家庭醫生就可以行醫了,一般是自己獨立開診所,聘請護士。服務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門診的形式,一種是家訪。加入醫療保險後,每個人可以在保險公司提供的家庭醫生名冊上選擇其中一個,繳納的保險費用越高,家庭醫生的資歷和級別選擇空間也更大。為了看病方便,美國人通常是選擇離自己家最近的。家庭醫生把握著保險報銷的重要一環,只有經過家庭醫生轉診的專科醫生診療費用才能報銷。即使不考慮費用,如果患者自己去找專科醫生,很有可能不被受理。這些都能有效防止家庭醫生被逐漸邊緣化。當然,在美國也不是人人都有家庭醫生。沒有醫療保險的居民就沒有家庭醫生,看病只能去大醫院,醫院也會收治。但是這部分費用,會從每年需要繳納的稅額中扣除,最終由政府負擔,保證每個人有被救治的權利。
中國的全科醫生大多分布在社區和鄉鎮等基層醫院,以門診的形式看病。除了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還要負責社區巡診、上門照顧家庭病床和健康講座等科普工作。隨著全科醫生人數的增加和全科培訓制度的完善,一些地區已經開始推行「家庭醫生制」和「簽約制度」。比如,上海已有24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行家庭醫生制,覆蓋全市94%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總共有3816名家庭醫生,簽約常住居民936萬人,占服務人口的42%。簽約居民年內使用家庭醫生診療服務的佔68.1%,接受健康評估的佔43.1%。2014年底,江蘇全省所有縣級公立醫院也全面實施綜合改革;今年12個省轄市被列為國家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預計今年年底全省將有80%以上社區中心實施家庭醫生制度,全面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
推薦閱讀:
※美國天價醫療賬單的真相
※醫生夫妻手術時2歲兒子就診是怎麼回事?
※哪裡有醫院,哪裡就有死亡
※有什麼關於急診醫生的故事么?
※急診科醫生是專門學「急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