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師溝通:過濾無用信息
2015年9月30日:
去幼兒園接老大,幼兒園老師說老大這段時間午睡不安靜;吃飯講話;不喜歡吃的水果偷偷扔到桌子里。我隨口附和著,帶著孩子回家了。回到家,小楊迎了上來,說老二今天調皮了,跑到廚房把米桶里的大米抓出來撒到地板上;把樂高從陽台上扔出去;自己爬窗戶站得高高的唱歌等等。
每隔一陣子就會聽到這樣的表達。慢慢地,投訴聽多了,免疫力增強了,我也就習慣了。現在,再聽到這些「控訴」我多半「片葉不沾身」,不會去為難任何一個孩子。調皮搗蛋的事情太多,沒必要事事要求,件件操心。孩子就是孩子,她們還能淘幾年呢?
其實更關鍵的是,在無數次玻璃心碎滿地之後,我漸漸發現一個規律。小楊也好,幼兒園老師也罷,她們向我反映孩子的情況都是有立場的,這個立場就是基於她們便於管理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她們的言下之意是因為孩子這樣那樣的情況,造成她們管理上的不方便了,我可以理所當然地理解為她們是在我面前進行一次小小的抱怨。我感覺老師跟我們說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甄別,要會從龐雜的信息中過濾掉無關緊要的,提取最值得關注的,這才是我們跟老師打交道的技巧。機構也好,學校也罷都是一種體制,體制最強調規則。你遵守我的規則,方便我管理就是個乖巧懂事聽話的好娃,你不遵守遊戲規則,造成我管理上的不方便,讓我在正常的工作量之上又增加一些附加工作了,你就是個「異端劫數」。所以絕大多數老師都喜歡聽話的,不製造麻煩的孩子。而這也正是那些特殊兒童,有行為問題的兒童不受人待見的根本原因。當然,如果我們的特殊孩子不吵不鬧,遵守規則也是完全能夠被接納的,至少老師不用拿出額外精力來應對特殊孩子的特殊行為,至於學習成績什麼的那就看個人造化了。想明白這些,跟老師溝通時我會首先分析她們的站位和立場,然後過濾掉她們說過的絕大多數內容,不去給孩子包括我自己施加壓力;不會因為那一兩句可有似無的評論就百轉千回;不讓孩子和我產生焦慮,因為沒有必要。
但是,小楊和幼兒園老師向我反饋的這樣一些信息我卻非常關注。比方說老大注意力分散、啃指甲咬被角、咀嚼功能不強;老二喜歡跑到浴室里反覆觀察浴室玻璃上水珠的滾落、看人看環境挑食等等,這些細小的行為雖然不會影響他人,但卻足以影響我對孩子的判斷。
不論家長還是孩子過得都不容易,我們真沒必要委屈孩子和自己的本性去討其他人的歡心。面對老師,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主導孩子的成長,我認為這充分體現了自主設計。結果現在還看不到,但過程至少快意恩仇!
推薦閱讀:
※性別會影響孤獨症兒童的語言能力
※自閉症語言訓練的方法有哪些
※自閉症——RDI基礎教學之眼神
※突破自閉症(五):創意-讓你和孩子的互動變得好玩有趣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