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問題解決方法給職場小白的大啟發

各位小白不知道有沒有在工作碰到過以下情況:

—— 根據領導安排,辛辛苦苦做完一項工作,忽然發現有的部分遺漏了,造成重複返工;

——正在向領導彙報工作成果,領導問了一些細節或者相關其他部分,你尷尬難以回答;

……

這些現象表面上可能是工作的不小心疏忽,甚至有的小白們可能要怪領導安排的時候沒有說清楚,然而事實上很可能是你沒有結構化思維的解決問題模式造成的。


初入職場,大家都充滿鬥志

〡 01. 職場中具備自己的思維行事風格很重要

麥肯錫是全球管理諮詢界頂級公司,她提出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也發展成為行業的標杆,成為處理複雜問題的簡捷有效方法

尤其是對於初入職場不久的小白們,若想在自己工作中總結出自己一套思維行事方法,實屬不易,但若能夠借鑒諮詢業標杆的方法,自然能夠事半功倍,對職業發展大有裨益。

最近我研讀了兩本關於麥肯錫工作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書(作者均為麥肯錫內部資深顧問撰寫,此處不展示書名),再結合我曾在諮詢公司工作的兩年切身體會,簡單梳理麥肯錫的工作理念或者思維方法:以結構化思維方法為核心,以假設為導向、以事實為基礎,以下詳述。

結構化思維是一個分析解決問題的框架

〡 02. 結構化思維:條理清晰,縝密全面的系統化體系化分析解決問題框架

麥肯錫結構化思維的本質就是將這項任務的解決思路和方案理清楚,在避免困惑及糾纏不清的同時,還盡量做到內容和方案的完整,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思考完整並條理清晰,二是突出關鍵驅動因素

第一層次不僅要求工作方案內容的全面,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思路清晰,層次明了。比如我之前也從事的銀行審計工作,從信貸政策、業務合規、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全面規劃審計的內容,條理清晰,既涵蓋全部審計內容又無重疊和混亂。

第二層次要求項目執行人員能夠準確識別項目中的關鍵驅動因素。因為每項工作任務的時間人力物力等資源都是有限制的,在綜合以前經驗和自身工作能力的基礎上,確定任務的重點,即為所謂的關鍵驅動因素,以「8020原則」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以假設為導向,確定工作方向,不斷求證

〡 03. 以假設為導向,確定工作方向,不斷求證優化迭代

「以假設為導向」的思維方法是一種結果逆推的思考方式,具體包括:首先定義問題,列舉所有可能的路徑,然後運用排除法,找出相對最優路徑。

由於思考環境都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正向推進思維時會因思維過於發散而難有結果;而從結果逆推的思考方式可以一步步縮小選擇範圍,最終使我們的思考聚焦於那些最有利於達到目標的方面。

再說我的一次諮詢項目經歷,正式執行之前,我們要提前搜集企業的新聞資料、相關論文、並結合提供的資料做大量的案頭分析,對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找到共性問題和特性問題,確定下一步工作假定的工作重點和方向。

再者,基於假設的問題,制定諮詢方案、實施步驟,通過頭腦風暴等多種形式,討論出現問題時需要什麼原始材料或數據的支撐,怎麼定義問題性質。

因此,假設的實質是在工作正式開始之前找出問題的可能解決辦法,確定工作的重點內容和具體的方法步驟,引導項目執行時具有更高的效率。

以事實為基礎,用客觀事實和數據說話

〡 04. 以事實為基礎,用客觀事實和數據說話,提高工作成果的說服力

如果說以經驗和假設為導向存在一定主觀性,那麼以真實數據和事實為基礎,通過細緻分析,來佐證或者推翻假設,最終不斷逼近目標的過程則是客觀和難以辯駁的。

事實彌補了我們的直覺和經驗的缺陷,提高了結果的權威性、說服力。以事實為基礎撰寫諮詢方案、分析過程和諮詢結論,當面對質疑時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的堅持自己結論,客戶也會在事實面前信服。

尤其作為一個職場小白,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不畏懼客觀事實,盡量去探求事實,以事實為基礎,分析每一個表象與內在,得出有客觀依據的結論,既是對工作職責的負責,也是對自己不斷成長的負責。

運用結構化思維,收穫職業進階

〡 05. 堅持不懈進行結構化思維訓練,你的職業發展必會獲得如虎添翼發展

麥肯錫精英人士概括總結的智慧可以在工作中幫助我們不斷提高系統分析問題以及統籌規劃工作的能力,使我們的思維和表達更加縝密、靈活和有條理。

我相信如果我們能一直有意識的運用麥肯錫的理念和思維方法,你最終一定:

——能夠有效地安排好學習與工作,快速掌握新崗位、新工作所需知識,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能夠快速完成任務,而且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獲得老闆的賞識,客戶的青睞;

——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複雜問題,在紛繁的職場上,先人一步走向成功。

畢竟不是資深人士,理解可能有不少欠缺,希望大家批判中能夠吸取有用的東西。(完)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職場里的情商?
助理那些事兒 2
銷售瞬間能和客戶聊起來的8個話題
你所謂的時間管理,根本就是偽命題
【職場】別拿彙報不當回事

TAG:職場 | 工作體驗 | 職場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