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筆記】知行合一 王陽明

2017年第 4 篇讀書筆記【珍藏】

作者: 度陰山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7-15

頁數: 308 定價: 36.00 ISBN: 9787550230002

首先,重要的事說三遍。「人人都應該看《知行合一 王陽明》;人人都應該看《知行合一 王陽明》;人人都應該看《知行合一 王陽明》」。

《知》這本書我先是在喜馬拉雅聽了一遍,又把書買了回來再精讀一遍,並且將精華部分用筆划出來,然後放在床頭,利用晚上睡前5分種重讀劃線部分。我是上個月才接觸心學,看了這本書後,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非常受用。所以,當我現在提筆寫這篇讀後感, 內心是顫顫驚驚,因為王陽明心學實在是博大精深,才疏學淺的我怎麼可能有真知灼見!但是,它確實是一本好書,我又迫不及待希望介紹給大家,所以就厚著臉皮寫下這篇讀後感。您可以隨時拍磚,我已經帶好頭盔。

什麼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變得格外清晰,制勝決斷,瞭然於心。知行合一的「行」 ,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良知人人都具有,人是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只是良知有時被私慾所隔斷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面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著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什麼是「心學」?

王陽明的心學是要喚起人們心中的良知,用良知進行善惡的判斷,以良知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並時時反省自己,去除蒙蔽良知的不良慾念。這與朱熹所說的「格外物以致知」不同。朱熹推崇的是先做學問,才能得到人生哲理。而王陽明心學認為良知與生俱來,我們要在社會實現上有正念頭而實現良知。

心學是鼓勵人奮進和入世的,提倡建功立業,而不是如同佛、道兩教,讓人避世。我非常認同本書的作者度陰山老師認為唯心主義(典型案例就是心學)比「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唯物主義「高大上」有趣味一百倍。

心學重要觀點如下(我的劃線部分),

1. 天地中心是人,而人的中心是良知,只有良知光明,便可以所向披靡。也就是說人人都有良知,人人良知都是平等的。我們要光明良知,依照良知做事,什麼事情都難不倒我們了。從某種角度上講,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人有建工立業的心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把這種心當成常態,那就偏離了「知行合一」。我們應該時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鏡,物來則照,不要刻意去追求。你把自己鍛煉成一個良知光明的人,機會自然會來找你。即便是商業領域,如果你昧著良心盈利了,例如以前的毒奶粉等,也只是暫時的得到一些蠅頭小利,最終是被大眾唾棄而走向衰敗的。

2. 格物致知。朱子理學也講格物致知,但王陽明說,格物致知不用向外求,內心就有良知。作者度陰山老師舉的吃烤鴨的例子很有說服力。若朱熹理學家來格烤鴨,那麼會研究鴨子怎麼做,什麼樣的鴨子最適合烤,放什麼調料最合適,哪塊肉最好吃等等,理學家最後可能也會成為美食家或頂級廚師。而心學家不同,吃烤鴨,吃完了就完了,自由而洒脫。

3. 心即理,心外無理。這點也是心學和朱熹理學很大的區別。理學上講「性即理」,即心分為性和情。理學認為人需向外,即書本上刻苦研究真理。而王陽明心學提倡心是無所不能的,先用心,修心,後在實踐中探究。

4. 知行和一。舉個例子,我們看到美女,喜歡上她。這個就是知行合一。我們不會看了美女,考慮考慮,然後決定喜歡她的。「行」和「知」是不能分開的,它們是渾然一體的。在現實中,我們的良知必須光明,才能發揮作用。之所以,有的人做壞事,知行不一,是因為他們的良知被隔斷了。

5. 致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裡探討的就是如何不讓我們的良知被隔斷呢。那就是向內求索即「內省」,向外求索即「事上磨練」。「內省」是做減法,減少慾望,減少各種梏桎對內心的束縛,拂除各種灰塵對內心的蒙蔽,回歸「本真」。「事上磨練」就是踐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認識協調和諧。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當,才是真知。

總之,王陽明的心學博大精深。這本書也只是適合初學者入門。作為中國兩個半聖人之一的王陽明創立的心學遠遠不止我上面所述。陽明心學,參透世事人心,終成一代聖哲;曾國藩研習陽明心學,編練湘軍進攻太平天國,歷時十二年克盡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聖」。

讀完此書後,我又買了這本書的續集,繼續閱讀。但是,我個人認為,一切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和磨練,才是真正的得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一定會遇到不公正待遇,一定會去做一些不得已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如何處理,才是真正考驗我們是否做到「致良知」。

下面是王陽明的經歷(不作為讀書筆記,只供大家了解)。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他的母親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十二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十八歲時,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陽明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在這個時期,王陽明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王陽明到任後,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盜賊的耳目,於是責問年老而狡黠的僕役,僕役渾身哆嗦不敢隱瞞,如實坦白。守仁赦免了他們的罪過,讓他們偵探叛軍的情報,守仁因此掌握了盜賊的動靜。隨後他傳檄福建、廣東會兵一處,首先討伐大帽山的盜賊。王守仁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當時,王守仁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那裡的叛亂。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後宣告結束。

然而,王守仁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直到世宗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爵。王守仁於54歲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並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因肺病於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舟中。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推薦閱讀:

我們交錯而過,又繼續各奔東西 ---《江城》讀後感
如何評價《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
你與閱讀達人之間就差一本讀書筆記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