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dragon能和平相處嗎?
叮鈴鈴考試時間到!請聽題:
①請你將「龍」翻譯成英文;
②請你將「dragon」翻譯成中文。
相信你很有可能聳聳肩,不假思索地報出答案,①是「dragon」,②是「龍」。
那麼,你可曾質疑過「龍」與「dragon」兩者之間的關係?它們在各自文化中的涵義對等嗎?或者說,在翻譯過程中,它們能夠和平相處嗎?
有學者稱dragon與龍的翻譯最早出現在清末傳教士來華時期,但實際上1299年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在記載大元交趾行省民俗時已將龍譯為dragon。(黃佶著,《譯龍鳳雲》第三章)由此可見,將龍翻譯成dragon的首次出現不晚於13世紀,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進行此項翻譯活動的是外國人,換句話說,此翻譯上西方完全掌握了話語權。
在中國,龍的起源中蛇說是最為流行的。早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就有龍為鱗蟲之長的說法。聞一多先生《伏羲考》中關於龍圖騰的原話是:「大概圖騰未合併之前,所謂龍者只是一種大蛇。這種蛇的名字便叫做『龍』。 後來有一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并了、吸收了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龍有許多種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經歷了形象演變。資料記載,宋元時期龍的形象已經相對成熟,雙眉粗壯,雙目有神,龍角多似鹿角,龍鬚揮灑飄揚,龍頸細長彎曲,總體上神采飛揚、清秀飄逸。(《從古代玉龍的演變談中國龍的文化內涵》,文物春秋2001年第04期)
龍在中國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中國龍文化內涵豐富,從性質和內涵來看,龍文化可分為三大類型:宗教龍、政治龍和藝術龍。宗教龍即把龍當作聖物或神靈來崇拜,把龍視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護神等。政治龍是統治階級利用人們普遍崇拜龍的心理,把帝王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用以維護統治。藝術龍就是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對龍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繪畫、舞蹈、神話傳說、競技活動等方式表現龍。
但是與之相對應的,西方的dragon是力量恐怖、兇惡殘暴的怪獸,十之八九被代表著正義的騎士或英雄擊殺。希臘神話中,dragon已經出現,那時常常作為兇惡的怪物和寶藏的守護者,並無傳統意義上的善惡之分。受此影響,威爾士的凱爾特人選擇一隻力量強大、正直威武、心地善良的紅色巨龍作為他們的守護神,威爾士於1859年開始使用的官方旗幟,上白下綠,中間是一條紅色巨龍。
在聖經新約中,dragon被描寫為惡魔撒旦的化身,這種形象延續到各種基督教藝術作品中,極大程度上造成在西方文化中,龍就是貪婪、殘暴與邪惡的化身。
Dragon的形象這與龍在中國所代表的祥瑞、高貴與威嚴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將「龍」翻譯成dragon是值得商榷的,其一,「龍」與dragon在語意上沒有做到一致;其二,龍作為我國的圖騰,翻譯為dragon不利於中國的國際形象;其三,該翻譯屬於典型的西方話語權利中心,我國的話語權力受到損害。
通過上述例子主要是強調跨文化傳播與翻譯的特殊性,尤其需要重視其背後所代表的民族與國家的象徵意義,甚至是話語權的角逐。
那麼何為跨文化傳播與翻譯呢?
跨文化傳播與翻譯不再局限於民族內部或是語言體內部的互動,而是著眼於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交流。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傳播和翻譯是不可或缺的兩個環節,它們相輔相成。但若硬要分出個先後,私以為需要針對不同人群具體分析:對熟練掌握兩種(或多種)語言體系的人來說,他們對非己文化的攝取經歷了「傳播——翻譯」的兩級過程,源文本依靠各種媒介進入該群體可觸及範圍,之後在兩種語言體系中進行意義轉換工作;而對普通群眾,即缺乏獨立理解非己文化的群體,他們依靠前者的翻譯,讀取已存放在自身語言系統中的信息與意義,從而實現對屬於另一套語言系統的目標源的理解,所以不通別種語言的人群需要經歷「傳播——翻譯——傳播」的三級過程。以整個文化交流過程來看,後者的實現是以前者的完成為基礎的。
翻譯不是符號內部能指與所指的聯繫,而是聯結不同語言的橋樑,是包括兩次符號互動和轉換工作。人際傳播是對信息進行循環往複地「編碼」與「解碼」。語言共同體範疇下的交流互動,先編碼再解碼,而翻譯要求先解碼才能再編碼,解碼即理解源符號,編碼即以目標語言系統的方式呈現源符號。從A文化到B文化,翻譯是A文化的受者,解碼接受的信息又對A文化進行了新的編碼,翻譯又是B文化的傳者,需要對信息再次進行解碼,即「翻譯二度編碼論」。該理論由麻爭旗在《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中提出。
源語言的解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摻入譯者的主觀傾向,對源文本的解讀無法做到原汁原味,個體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經驗體會、價值追求等等因素,都會影響翻譯的準確性。譯者,甚至可以定位成跨文化交流過程中的「意見領袖」。翻譯中的解碼,是譯者主觀能動性和目標源客觀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基於該過程的不確定性,翻譯往往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由於跨文化傳播與翻譯是不同文化體系的交流,所以需要尤為重視其背後所代表的民族與國家的象徵意義,甚至是話語權的角逐。
推薦閱讀:
TAG:跨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