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如何選擇毛筆
這個問題歷來咨詢最多,答案又相對統一。然而,稍微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它如此之重要,回答起來如此之麻煩,牽涉面如此之廣,以致於可以被視作是書法學科當中排名前三的難題之一。最為要緊的是,許許多多的書法從業者、愛好者尚未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僅僅依靠自己樸素的使用體驗來選購自己最重要的工具。
一、最基本的常識
最基本的常識有二:1、毛筆的分類;2、毛筆四德。我分別簡要地說一說。
毛筆可以按照筆頭材質被分為自然毛髮筆、人造毛髮筆、混合材質筆。前者又可分為動物毛髮筆和植物毛髮筆;中者目前主要有海綿體筆頭和尼龍毛髮筆;後者有大混合筆(人造、自然毛髮之間的混合)和小混合筆(自然毛髮內部各種毛髮的混合,俗稱兼毫筆)。
這麼來條分縷析,是有條理,卻讓讀者你看得比較累。我就這麼說吧,就是ABD三者之間的排列組合。算一算,有多少種。然後給每一種取個名字,一下子就都明了了。關鍵是,你得熟悉不同材質的筆頭,性能上有什麼特點。這是技術活,也是區別你究竟是一個玩票的,還是一個專業的,是一個剛入門的,還是一個老骨灰的試金石。
我就不分門別類地來闡述不同毛筆適合寫什麼字,有什麼物理特徵了。就列下一個不等式,你看了就能明白。
尼龍>兔毫>黃鼬毫>羊毫
現代人普遍不喜歡尼龍,心理對這種化工產品總有些隔閡。這裡呢,先不討論,放在後頭細說尼龍的事情。摳掉尼龍以後,這個不等式既可以看做是硬度上的不等式,也可以看做是價格上的不等式。現在的兔毫,買得老貴了。也不是現在才買得貴,在古代就已經很金貴了。有詩為證:
……
千萬毛中揀一毫。
毫雖輕,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歲貢,
君兮臣兮勿輕用。
……
——唐·白居易《紫毫筆》
貴重的原因主要是,濫捕濫殺,搞得沒兔子了。注意,這裡的兔子不是菜市場隨便就可以買一隻的小白兔,而是野山兔。人工飼養的都不行,據說飼養的皮毛不好,當然古人估計也沒飼養的社會條件。我們知道,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不僅僅是供求關係,還有價格意志啊,賣方同行競爭啊,需方需求度啊等等。然而,供求關係是硬杠子,少了,又有市場,那必須得貴。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黃鼬毫了。在英國人編撰的辭典當中,中國人的毛筆被分為"goat hair brush" 和"wolf hair brush"。這活脫脫地是要讓人誤以為狼毫即為大灰狼的毛啊。這也怪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你看,紫毫,兩個音節,說出來順口、好聽;羊毫,同理;黃鼠狼毫——是不是感覺無論是音節還是含義都難以接受?(中國人非常反感鼠這種動物,從《詩經》中的碩鼠碩鼠到鼠目寸光、賊眉鼠眼、膽小如鼠,華夏族罵了幾千年啦)於是,咱們的先人們就簡省為狼毫,雄赳赳,氣昂昂了,卻也容易致人誤解。連唐朝來學習的日本人都被麻翻過無數次了。
對於黃鼬毫的誤解不僅如此。許多人認為狼毫應該很硬,對於純狼毫筆更是寄託了很大的希望。一上手,發現並不是自己預想的那樣。是的,在這裡我想告訴你的就是狼毫筆沒有你想像的那樣有彈性。須知,毛筆的彈性在反復地使用過程中會逐漸變大。原因是人們每一次清洗毛筆都不可能徹底,在筆頭根部總會有殘墨蓄積(碳分子的吸附性是很大的)。於是,筆根被固定的範圍越來越大,用鋒範圍愈來愈小。根據槓桿原理,這個時候的筆尖就會更有彈性。
羊毫筆自兩宋開始逐漸見於史冊。這個時期,它應該是紫毫筆的補充和輔助。比如,小孩子學寫字,大人捨不得將紫毫筆給他用,於是做把羊毫筆給他折騰;又比如,要寫大字或者有其他工藝上的用途,需要由更為耐用、適應性強的羊毫代勞。可能也有人拿著羊毫筆寫字,效果卻不理想。現在的材料表明,宋代文人對於羊毫筆是極端不屑的。有時為證:
拔到髯生族,多因兔穎稀。
只宜茅舍用,難向玉堂揮。
弄翰虛名似,吹毛本質非。
兒曹貪價賤,鴉蚓掃如飛。
——《羊毫筆》南宋·劉克莊
既然這麼反感,為什麼羊毫筆後來還逐漸盛行了呢?原因如下:
其一,山兔兒實在太稀缺了。這種稀缺是既與南宋的國情有關——南宋只有半拉子江山,宣州(傳統產兔區)在北方政權的手裡呢,也與此後的蒙元之禍關係,更與長時期、大範圍的濫捕濫殺有關係。直至現在,山兔已被列入多個省份的《地方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其二,羊毫筆的製作工藝得以改進。你瞧瞧湖州人把一隻羊分成了多少個部位,此刻管窺。其三,大字書法的流行,給了羊毫筆施展的舞台。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並無所謂純粹的羊毫筆,羊毫依然以作為輔料為主。
基本常識的第二個部分,「四德」曰尖、圓、齊、健。四德早先應是各個製筆作坊內的產品質量管理標準。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推測,四德質量認證體系之下一定還有更加具體的技術指標。後來,四德訣在社會上傳播開來,用筆的人也認可了這麼一個說法。這種認可更多是因為它們就四個字而已。
我想說得是,現在你拿著四德標準,根本無法挑選出一支令自己滿意的毛筆。因為這四個字缺乏具體的技術指標,或者說,市場上隨意一支毛筆都符合這樣寬泛的標準。因此,對於所謂的「四德」,我是持批判的態度。
二、古代毛筆的特點
毛筆是不易保存的。現在出土的陶器、瓷器、玉器很多,毛筆啊、紙張卻很少出土,因為這些東西極難保存。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古代毛筆一般符合以下特徵:
1、取材上遵循就近、平常原則。
就地取材,選擇常見的、普通的製筆材料。比如,如果本地鹿多,則可採用鹿毛作為製筆原料;木多竹少(比如中國西北地區),則採用木管而非木管。由於各地之間交通聯繫較少,基本處於彼此封閉的狀態,因此製作的工藝、選材也呈現出一定地域特徵。
董仲舒理想的社會是,令窮者足以養而不至於優,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有銀子,富人們對於毛筆的製作也就挑剔了。覺得竹木太普通,要用陶瓷、珍珠(連成串)、玉石做筆管,以象牙、瑪瑙為斗、頂。由此可以彰顯自己的顯赫身份。我的看法是,同摺扇一樣,名貴材質飾以不煩雕工的,終是俗物。把玩多了,易令心志墮落,不可不慎之又慎。
2、頭短筆細(漢及其以前)。
現在市面上的毛筆筆頭動輒在3釐米以上,4釐米、5釐米也非常多見。古人的毛筆,尤其是漢代以前,一般都比較小,筆頭一般在2釐米至2.5釐米之間,筆徑在0.5釐米至0.7釐米之間。這麼細的毛筆用起來方便嗎?這個我要說明一下。筆管細很可能跟漢代以前毛筆的製作工藝有關係。現在做筆都是將筆管一頭挖個洞,然後將筆頭塞進去。為了保證筆頭的穩固,往往會用膠固定。漢代以前更流行的做法是將筆頭直接綁在筆桿的一端,我們也看見過有人將木桿一剖為四,然後將筆頭夾在其中,外束以線,再以漆塗之。
從表面上看,捆紮筆頭的做法比現代通行做法更為簡單。這使得製作毛筆更像是文化人的必備手藝而非製筆手工者的獨門技藝。深入體會,則可知彼時的毛筆製作顯然存在著一個所有製作者不得不正視的前提——寫小字,用小筆。是的,如果小字是當時文字形態的主流,製作者有什麼理由去做一支碩大的毛筆呢?
那麼,古人真的寫小字嗎?這個完全可以從出土的簡牘帛書中一探究竟了。你知道竹簡的形制規格嗎?它們可不像電視里演得那樣寬大且厚實,也不像你再淘寶網上所能搜尋到的那樣。簡有三種以上的規格,一般而言,厚不過0.2釐米,寬在0.5至0.7之間,也有1釐米寬的簡。超過1釐米寬的也有,不過這樣的簡一般寫兩行字。再寬的,就是牘了。
我扯開說一下。簡牘對於中國書寫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舉例:其一,古人書寫的格式,從左向右。這個是因為簡一根根地寫了,就被依次從左向右排列,最後連成冊。須知,寫簡最怕順序被打亂。當然,簡也有先編好再書寫的,這個應該不是常態。試想,你寫完了一封信,剛好一冊簡寫完。正沾沾自喜,卻發現忘了寫「此致敬禮」。問,這個時候,你是拆了再加一支簡呢,還是不加?其二,烏絲欄的由來。你看唐人經卷寫本和古人的信箋都有格子。這個格子就是比照簡牘的樣子來的。其三,中國人最早使用了紙張塗佈技術。就是以生紙為基,施以其他材料在面上進行二次加工。為啥中國人要這麼干呢?因為在簡牘時代就有了這個習慣。木簡牘表面一般過於粗糙,寫起來非常不舒服——建議你親自實踐一下——於是聰明的先輩們使用了塗膠技術。只需要抹一抹,寫起來就舒服多了。曾經,我們以為竹簡應為主流,因為竹簡製作方便啊。然而出土的文物讓我們吃了一驚,秦簡多用木。甚至秦代法令規定要用木。
寫小字的傳統一直延續。這既是基於書寫材料的節省,更多也是文字交流的便利。我下面再說說唐代的情況,明清的情況請直接看皇帝批閱的奏摺。
唐代見於紙面的文字通常1釐米以內,這既有實物作證,也不難證明。其一,書寫用紙的規格決定。唐代文書用紙有明確規定,主要有小、中、大三種型號,其長寬各為「25釐米×26釐米」、「27釐米×29釐米」和「30釐米×31釐米」,以前兩者居多。其二,同期雕版印刷品的旁證。被認為刻印於702至704年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每字徑4至5毫米」;唐鹹通九年(868年)的印刷品《金剛經》,其字徑約1.2釐米。雕版印刷品可作旁證的理由是,早期印刷品的字徑必然以常見手寫字徑為參照。其三,現存唐人手跡的佐證。比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母品》殘卷、《妙法蓮華經?信解品》殘卷、《靈飛經》四十三行本等寫經。其四,書寫習慣的影響。自古以來,小字就是書寫主流。唐以前簡牘、帛書的形制、紙張規格和現存手跡均可證明。西漢《東海吏員簿》木牘,其長23釐米,寬7釐米,正反面總計書寫了3650餘字,最大的字徑僅2毫米。其五,毛筆的製作工藝可予旁證。唐代毛筆以麻紙或帛纏裹筆心,所露筆鋒短而尖銳。柳公權評曰「出鋒過短,傷於過硬」,針對的就是這種只合寫小字的毛筆。
3、晉以後筆徑逐漸增粗。
對於我們來說,首先要弄清楚筆徑為什麼要變粗。實用中,人們對毛筆的最大期待就是提高其續航能力。這樣可以擴大其「作戰半徑」,增加其「威懾力」。沒有加油機,咋辦呢?顯然,只有增大其筆頭。當是時,筆頭選擇有三:一是變粗,二是變長,三是變粗又變長(我居然有點邪惡了)。變長在當時有個問題,這個問題導致在毛筆在相當長的時間線段內,杜絕了變長的可能性。
為啥?因為在很長的時期內,人們寫字時採用的並非現在通行的五指執筆法,什麼"擫、押、鉤、格、抵",而主要採用三指執筆法。此法與今人執硬筆的方式幾乎一樣。只不過,筆管不在右手虎口穴處停留,而需豎立起來。這個「很長的時期」究竟多長呢?有人考證,說是一致延續到清末民初。三指執筆就決定了,筆頭不能太長,長了就夠不著了。另外,上文說過,古人實用咸以小字為主,三指執筆對於小字的迎合度顯然大於五指執筆法。在技術層面,太長的毛筆頭,腰力就會不足,筆頭容易偏倒。
於是毛筆便只有變粗,通過腰圍的增加來提升蓄墨量。問題是,一旦橫向發展,筆頭遇水則易爆頭。筆尖都形成不了,如何書寫呢?這便有了一種特殊的工藝——纏紙。
一提到紙,有的哥們就興奮了。問啥紙?麻紙?宣紙?楮紙?紙從「巾」,本來就是織物中的一種。因此,這裡的纏紙不能想當然地理解為現再意義上的紙張。我認為,纏紙筆是以筆柱捆綁特殊織物為顯著特徵的毛筆。不排除後來被真正的紙張所代替。畢竟,從紙的發明到紙的普及存在300年的時間差。我始終認為,這300年是研究紙張不容忽視的300年。
纏紙工藝究竟是匠心獨具的創新,還是有歷史基因可循,我傾向於後者。因為漢代毛筆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影子——筆腔中塞筆頭,外層扎披毛。有人認為,纏紙工藝的主要目的在於「固定筆根,塑造筆形及更換筆頭」。我不贊同。
注意,由於中國歷史的週期毀滅公式,很多遺跡都毀於戰火了。據說現在唐代建築尤其是塔型建築少之又少,有就是國寶。唐代毛筆是什麼樣?國內一度還真不知道。直至有人在日本考察發現日本正倉院藏有唐筆原型。這才對唐筆有了煥然一新的認識。根據該院所藏五支毛筆,我統計的筆徑數據為:2.2釐米、2.3釐米、2.3釐米、1.9釐米、1.9釐米。
我又要兜將一下,扯另外一個問題。有人認為唐代「執筆方法與南北朝時期大體相同」,「主要為單鉤之法,且以二指單鉤為主,三指單鉤為輔。對於這樣的觀點,我是萬萬不敢苟同。那麼粗,怎麼捏?二指執筆在古埃及有過,但人家那是蘆葦筆,很細很細。
筆徑變粗並不意味著人們用鋒範圍的擴大,我們有足夠理由相信,實用書寫中,用鋒範圍非常的小,小至微毫都不為過。
4、筆頭三硬
古代毛筆的筆頭有三硬:分別是材質硬、工藝硬和使用硬。
材質硬,即筆頭採用的毛料材質比現代毛筆的原料硬度大。鹿毫、馬鬃的直接向筆頭招呼。別的不說,看看《筆經》里的描述,就知道古人的用材與現在差別較大。為啥有些毛就硬朗一些,有的毛就軟踏踏的呢?通過在顯微觀察,這主要是不同毛料的鱗片組成結構不同。像羊毛,鱗片如魚鱗狀排列,它容易收縮,相對柔軟。兔毫鱗片是怎麼排列的,我有點忘了,就不說了。
工藝硬,是指筆頭製作工藝造成筆頭彈性大。這個可以參照下日本的製筆工藝,他們工藝就是向我們學習的。日本有一種筆叫藤卷筆,這種筆的筆芯,我數了一下,被纏了5層。纏一層,再上披毛,再纏。最後外面還用藤條捆綁。我的個乖乖,這種工藝也只有一根筋的日本人才會一直沿襲。中國人太聰明了,表示一定要省工減料。
使用硬,是指用鋒範圍極其有限,由此在物理上產生了硬的效果。我就不碼字說明了,大家自己動手做個試驗就明白。取竹筷一根,兩頭施力,折之;再取一根竹筷,於一頭和筷子中段施力,試折之。這個試驗告訴我們,用鋒範圍越小,筆尖越有力。
說到書法這玩意,它存在很多物理現象。煞是打趣!比如,墨汁在硯台的墨池中,往硯面注入清水,清水流入墨池的一瞬間。居然有墨汁倒流現象。這是布朗運動。毛筆為什麼吸墨?答,毛細現象。墨汁是溶液嗎?答,懸濁液(這個變成化學了)。倒清水或者墨汁的時候,總會控制不住,多出來一些。為啥?答,瓶口液體表面擴張。紙張吸墨為啥?碳離子的吸附性……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這個,我拖地板才發現的:運動時候,拖帕對地板的壓力小於靜止時候,拖帕對地板的壓力。這就是為啥寫一個橫畫,兩頭會比較重的基礎原因,是基礎性原因喲。
三、選擇毛筆的要點
1、明確使用目的
至少存在三個層面的書寫。第一,趣味層面的書寫;第二,藝術層面的書寫;第三,實用目的的書寫。
對於學前年齡的小孩而言,應以趣味性的寫字為主,培養其對書寫的朦朧認識。隨著年紀的增長,趣味性書寫可以逐漸減少,但在成年之前應始終保持一定比例。否則,書寫練習很容易令人生厭。我所了解的某些自以為嚴苛的老式書法教育者,常常按照舊時私塾教育方式,讓學生反復臨摹某一字帖。他的課程一完結,絕大部分學生便宣告自己永不再學習書法。人天生具有表達的慾望。表達的途徑是多樣的,在幼年階段則主要以圖畫形式進行。趣味性的書寫不必以文字為表達對象,而應以介乎於實物與文字之間的類符號為對象。這樣一來,這些小娃兒的觀察能力、輸出能力將得到充分提升。
對於青少年而言,應以實用目的的寫字為主。所謂實用目的的書寫,就是毛筆練習成果能夠付諸於硬筆書寫。按理說,毛筆書寫和硬筆書寫,兩者的效果應該是正比例關係。事實上,根據我的長期觀察和統計,二者之間幾乎沒有關係。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只有少數人能夠打通二者之間的關節,行運自如。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兩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內學習硬筆字和軟筆字的。兩個系統彼此封閉,互不調用。因此,你觀察那些毛筆字寫得很好,硬筆字非常一般;反之亦然。這便是我一直在研究和試驗「軟硬兼施術」的原因。目前已經了有了很大的進展。
對於青少年而言,以實用目的為導向,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毛筆的選擇以實用性毛筆為主,我馬上會繼續補充;第二,書寫姿勢採三指執筆法;第三,練習書寫小字;第四,重視文字結構而不拘泥筆畫形態。
最後一個層面,專業人士應以藝術性學習為主。如果市場認可,藝術性書寫應當摒棄並鄙視規則,敢於創立屬於自己的規則,大膽地援引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手法和元素。我篤信,在藝術學院里仍講授漢字的書寫規則是對藝術的重大麴解,對學生的誤導性將是致命的。
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有兩點亟需改進。一是小學階段對漢字的學習應從語文課分離出來由懂文字學和書法的老師來進行。這個階段以規範性教學為主。二是大學階段的書法專業教育應以反規範,增強藝術自身活力和創造力為主。目前這個兩個階段做得都不好。
2、系統性地選筆
系統性地選筆,簡單地說,就是有計劃地購買N支不同性能的筆,而不是僅僅局限於使用相同性質的一類支筆。人的認識來自於對客觀世界各個客觀實在的對比。對比越多,認識就越豐富。因此,不要讓自己對於某某筆停留在空洞的、虛無縹緲的浮想之中,多上手試試。最起碼的,狼、羊、兼毫得各有一支,小、中、大楷得各有一支。除了純羊外,盡量少用純毫筆。純羊毫筆,現代製作的,要麼給小孩用來進行趣味性書寫——耐用,要麼給藝術家們拿來高創作——刷著非常舒服。
有著述和商家宣城,純羊毫筆用來練字,很提高功力;它還可以用來寫小楷,非功力深厚者不可為。這些說法,姑且聽聽作罷。
3、用一段時間才能評價
用一段時間,筆頭會殘留不少固體墨,其物理性能因而發生不小的變化。因此,剛剛開筆,寫一兩個字尚無法全然判定筆的性能。一些書友親切地稱這一階段為養筆。當然這也要有一定的判斷方向,不能一開筆就分叉、嚴重掉毛、筆芯空蕩,這些屬於殘次品,除了分叉的可以用來當奇兵用用(寫大字或者刷字),其餘可以立即淘汰了。
這也引申出另一個問題,毛筆用清水測試,存在較大的差別。試筆者可一定要預留一定的心理空間哦。
4、形制很重要
觀察形制,除了最基本的筆頭長度、筆徑、筆管長度外(一般選擇與硬筆大小較為接近的毛筆),對於實用書寫毛筆,尤為關鍵的是,要觀察筆尖與筆頸的關係。筆頸與筆尖要呈現出弧形的和諧過度。這樣一來,筆尖承擔書寫功能,筆頸以上包括筆肚部分主要承擔穩固和蓄墨的作用。使用過程中,不可令筆爆肚,不能讓鋒失銳。正是這個原因,書寫過程中的蘸墨叫做舔墨,意思筆尖至多筆頸部分浸入墨汁中少許即可,不可盡沒筆頭。如果你把握不好這個度,就需要筆舔來幫助了。筆尖與筆頸關係參考下圖:
5、不能一概否定尼龍筆
宋人否定羊毫筆,而羊毫逐漸盛行;今人否定尼龍,不免尼龍會如日沖天。這個是定數。現在一些科學毛筆就全部是尼龍製作,書寫起來,反而暗合古法。鑒於黃鼬、貉子、灰鼠、山兔等動物已經被列入大部分省市的《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之中,認可和使用尼龍筆不但符合潮流,也算是功德一件吧。況且,新的工具往往催生新的藝術風格。
行文至此,基本將我想說得主要內容交待完畢。我會在編輯的時候,將重點內容標註,以免文章太水,影響了主旨。
最後,我回答一個網友的問題。兔毫筆為什麼又叫紫毫筆?這個有三個原因。第一,非礦物顏料的紅色在自然界都不穩定,經過氧化會變得暗黑,與朱紅不同了。比如剛撈出來的紫菜和包裝後的紫菜;新鮮採摘的枸杞與儲存過一段時間的枸杞;新伐的紫檀(內心)與陳品紫檀;甚至剛流出的血液與乾結的血痂。第二,古紫與今紫不同。古代紫色並不是現在的用紅色加藍色變成的顏色,一般就是前面所說的氧化過後的紅色。第三,古人的色彩文化影響。紫色被視為貴色,僅次於紅色。
古人說好墨有紫光,這個應從古人的色彩價值觀上來理解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你買的毛筆總是不好用?(選筆經驗大總結)
※我該如何選擇一根小楷筆?毛筆(小楷)選購參考自測表 | 挑毛筆一篇搞定,不再犯愁
※初學者如何選擇筆墨紙硯等書寫工具?
※新毛筆如何開筆,最全的開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