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志平:讀書與心智

Part1:讀書的載體散發出最濃郁的知識芬芳和銘刻下最雋永的歷史選擇的,卻是紙張書籍上的文字,我們把這種最美好的形態稱作植物的記憶。

Q:電子書如此方便,還有讀紙質書的必要嗎?

我有意成為藏書者。我相信印刷書會越來越昂貴,閱讀紙質書會越來越精英化。未來除了隱藏在微信群、行業網路這類隱知識之外,絕大多數人的資訊來源會越來越依賴微信、微博這類。如果你像我一樣藏書數萬,就佔據了一個獨特信息源。所謂信息不對稱與智力不對稱。

Q:讀紙質書與電子書對記憶有何區別?

大腦偏愛紙質書。這是一篇近期文獻: t.cn/RynJP3b 。作者整理了一些科學證據。簡而言之,對於好書、需要深度研讀的,最好以紙質書為主;電子書在元認知、記憶回放、深度理解、工作記憶加工、注意力持續時間上弱於紙質書。

人們閱讀電子書時幾乎不進行元認知加工,更傾向於快速搜索、快速掃描與關鍵詞查找。 這樣一來,對深度閱讀很不利。另一組研究發現,給3-5歲孩子讀紙質書時,家長常常會將故事與孩子生活聯繫,而爸爸媽媽與孩子們一起閱讀電子書時,電子書的特徵反而干擾了家長講故事,使得三歲左右的孩子連故事大意都記不住。參見:t.cn/8kU2mcS

閱讀電子書可以類比於通過微博、推特獲取學術資訊,都是在海量信息時代降維知識。原來幾千字的論文,140字說清楚;原來要閱讀一兩周的書,現在下載後,一會兒就快速掃描完。可以看做「自私的覓母」自我進化的必然結果。但,長期只進行知識樹廣度搜索,不進行深度搜索,覓母會哭泣。

人是承載基因的機器;文化是承載覓母的載體。 這是進化論帶來的思維變革。覓母如同基因一樣,驅動自我進化有三個指標,保真度、多產性與長壽性。在保真度與長壽性上導致必然誕生電子書;但在多產性上,則給紙質書留下了較大空間。我相信電子書的進化速度會足夠快,期待更符合認知科學規律的新一代電子書誕生。

Part2:讀書的選擇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不均等。信息不再饑渴,只是已經過載。學如逆水行舟,但信息汪洋,怎能獨木舟?因此,你需要用信任來過濾信息,站在時間源頭,看潺潺溪流,肆意大海。

Q:如何甄別壞書?

一句話總結:作者是否有誠意。

一些沒有誠意的書,看標題就可以識別出來。比如每本心理學暢銷書都喜歡用「新科學」這個名字。「幸福的新科學」、「意志力的新科學」、「行動的新科學」,這類著作多數是沒有誠意的。有些壞書,則較難識別出來。這類書的特點是,作者刻意迎合讀者偏好,曲解事實,嘩眾取寵,故事勝過證據。比如《異類》,到底還是誠意不足。

Q:讀書如會友,你是怎麼選擇哪些書要讀,哪些書不讀?

時人讀書,喜歡追新。卻不知讀書追新,是將知識根基建立在空中閣樓之上。如果將知識理解為大海,在任何一個世紀,都存在一些優先順序別更高的學科,是為「元學科」。潺潺溪流,肆意大海,更多學科由此生髮。某種意義上,「元學科」是學科的學科;知識的知識;方法的方法;技能的技能。

在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五大「元學科」分別是網路科學、認知&神經&心理科學、編程、數學與詩歌。這五大元學科,有著三大共同特點:

其一,有一個足夠簡單的規則,能夠描述事物的次序與組成;其二,這個足夠簡單的規則,能夠以小容大,兼容無窮大的差異化;其三,它能投射到儘可能多的世界。

仁者如水,有一杯水,有一溪水,有一江水,聖人便是大海水。同樣,如果說可用之書只包含十篇論文左右的知識密度,是細枝末節;傑作與神作則是生髮新思潮的源頭。十年光陰,我將冷讀過的代表21世紀人類智慧巔峰與知識源頭的「五大元學科」經典著作,彙編成冊,是為《開智正典》。豆列請點:開智正典:科學洗腦百本經典導讀

因此,我有「五不買原則」。不買經管讀物不買心身靈著作不買國內專家著述不買專業新書不買一本書。最好的歷史學家始終是以偏見取勝。我有我的偏見,現在坦白從寬。

讀偏五大元學科的著作;不讀那些經管讀物心身靈著作國內專家著作專業新書。這就是我的選書原則。在專業領域,以閱讀一手論文為主。我曾經很長時間每天將自己閱讀論文的心得發在微博或豆瓣上。有幾位phd學習我這個方法,建議各位可以試試看,微博不關注任何人,只發自己每天看的論文心得。

Q :元學科為什麼重要?

在《安珀志》中,澤拉茲尼用曼妙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精彩故事。一位名字叫科溫的男子,突然有一天,遭遇車禍,從一場夢境中醒來。他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地球人。而是來自一個叫做安珀的國度。安珀是唯一的實體,包括地球在內的無數世界,都是它的投影。只有像科溫這樣的安珀王族,才能穿越在不同世界中。作者澤拉茲尼向所有好奇的人們,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究竟是否真的存在一個類似於安珀這樣的國度?是否地球與無數星球一樣,僅僅是安珀的一個投影?怎樣才能成為類似安珀九王子科溫那樣的人,能夠快速穿梭在不同的影子世界之中?如何找到回歸安珀的路?

真實世界與現實世界最大的區別是——真實世界以簡潔規則運作,這些規則具備數學美。而現實世界是一個多系統多節奏多周期的世界,同一個「現實世界」的不同人,會感知到不一樣的「現實世界」。如果說現實世界充滿噪音,那麼,真實世界則只為規則而生。每個時代,都會有接近真實世界的人。這樣的人,我將其稱之為解鎖者。離真實世界越近的人,往往會掌握一部分理解世界真相的秘密武器。正如西蒙所言:「One of the first rules of science is if somebody delivers a secret weapon to you, you better use it.」這樣的武器,在古代,是巫術;是易經、論語與道德經這樣的元典;到了今天,則成了五大元學科。

未來不僅已經到來,而是從古至今始終存在。只是,每個時代都會封鎖未來。同樣的思想,會在不同時代湧現;同樣的行動,會在不同時代湧現。歷史不會重複,但常常押韻。或者是因為整個進化樹尚未爬到那裡;或者是因為那個時代的封鎖太厲害了,難以浮出水面。

所謂解鎖者,就是擁有能夠突破一個時代的封鎖能力的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解鎖者?找到回歸安珀的路?

我倚在船首,點燃一根香煙。應該很快就能看見安珀了。我知道影子里的道路,也知道該怎麼到達安珀。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

對於科溫來說,是試圖利用他的家族姐妹兄弟,帶他回家。同樣,所有故事都是人類真實生活的投射與隱喻。所有科幻不是科幻,而是未來在某個時刻即將發生的事實。在今天,帶我們回家的,解鎖未來的,就是元學科。

Q:如何甄別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

《經驗的疆界》這本書將尋求智慧的人分為三類。在尋找智慧的路上,存在不同路徑。

  • 一類是笛卡爾信徒,這一類人崇尚科學,擅長分析。他們喜歡一板一眼地演繹,追求簡練但普適性強的理論。他們主要來自科學領域,如認知科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經濟學等。
  • 一類是講故事的人,這一類人強調故事、暗喻與闡釋意義,雖然經常以偏概全,但是也同樣喜歡對人類狀況刨根問底。他們尤其喜歡雕琢語言的細微之處,從中挖掘出意義。他們主要偷師文史哲、人類學與宗教等。
  • 第三類人是適應者,這一類人強調歷史的複雜,試圖通過對人如何適應環境的具體過程、複雜生態圈的分析來加深對智慧的理解。他們將人、動物、技術、各類組織、整個社會都看做是適應的產物。他們的歷史觀是,認為歷史有很強的路徑依賴性、具備多重均衡,智慧可以非隨機增長。

同樣,區分一手信息與二手信息也可以沿著這三個維度去區分:「最小模型」、「最小故事」、「最小行動」。我建構的模型是否能像相對論那樣,抽象級別足夠高,無法分解,是謂「最小模型」。對於最小模型,主要看其抽象級別,視野開闊程度,是否足夠高屋建瓴。可以藉助google學術的h指數某個學科領域中的Top100科學家來快速掌握本領域中的已有模型,然後基於種種已經存在的模型,最終挖掘出本學科最高級別的「最小模型」。

對於最小故事,則看其影響人類社會的程度,能否作為故事廣為流傳。比如在今天,是否在TED全球大會講過故事,側面反映科學家實力。當然,最好的「最小故事」來自歷史上的人物傳記。故事與模型不同,故事不像模型一樣對「現實世界」進行抽象,也不追求對世間萬物的理解是否正確;而是注重是否激發了某種反因果、驚喜的情緒等。 當我們還是猴子時,那些在猴群中傳播的那些行為,比如相互撓痒痒。是這樣的行為最終將人類從猴子串接為猴群。當人類語言誕生,相互撓痒痒的這類社會互助行為變為故事與八卦,將人類社會組織在一起,跨越動物的局限,最終從村莊到城市。學習不僅需要模型,更需要故事,所以芒格說過:

我本人是個傳記書迷。我覺得你要是想讓人們認識有用的偉大概念,最好是將這些概念和提出它們的偉人的生活和個性聯繫起來。我想你要是能夠和亞當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經濟學肯定可以學得更好。和「已逝的偉人」交朋友,這聽起來很好玩,但如果你確實在生活中與已逝的偉人成為朋友,那麼我認為你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這種方法比簡單地給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無論模型還是故事,都是他人見解。串聯理論到實踐,生髮自己的行動,就需要「行動」。如果說認知科學致力於挖掘人類抽象級別最高的模型,解開大腦與意識之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到哪裡去?」;人類學、敘事學、文藝學、詩學、修辭學致力於講述最動聽的人類故事;那麼,行動科學致力於串接人類,如何從理論到實踐。

《改變》一書是行動科學源頭著作,作者嘗試將數學群論與人類行為結合,最終誕生了一個神奇的學科:行動科學。去年拜訪譯者輔仁大學社科院院長夏林清老師,提及《改變》為行動科學啟蒙之作,夏老師非常認同。行動科學是為數不多,接中國文化地氣的西方學科,與陽明心學相通。聽夏老師講《改變》背後故事,有種歷史即視感。《改變》一書經我大力推薦,大陸讀者甚多。夏老師年齡較大,不怎麼用大陸的社交媒體網路,調出豆瓣讀者書評給她看,她非常好奇,囑咐一定整理給她。同時蒙夏老師饋贈新作《斗室星空》,文筆幽雅,生命故事動人。夏老師氣質極好,難得佩服與夸人,夏老師得誇。

另外,我推薦過的《教聰明人學習》是行動科學創始人克里斯?阿吉里斯經典之作。行動科學將仍然在系統內的改變稱之為「第一序改變」;將跳出系統之外的改變稱之為「第二序改變」。比如老師越是關心問題少年,問題就越多;而老師有意忽視學生,反而重新獲得對方的重視。這就是行動科學的「第二序改變」帶來的神奇效應。

因此,你可以沿著這三個維度,去區分一手信息、二手信息,

  • 是一手的模型與否?抽象級別是否足夠高?
  • 是一手的故事與否?是否製作了某個廣為流傳的新故事內核?
  • 是一手的行動與否?是否提供了某種新型「第二序改變」?

Q:讀認知科學系列書籍可以和歷史結合起來嗎?

認知科學一直不存在很好看的歷史著作。我常常將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科學列為一類。在心理科學領域,心理史學類著作,如《心理學的故事》寫得非常精彩,是心理系學生必讀。但是認知科學與之相反。認知心理學在心理系本科教育中是最不受歡迎的學科。因為數理程度高,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度大且枯燥。如果非要挑出好看的認知科學歷史著作,我推薦《心智探奇》(英文名 How the Mind Works)。

然而,拋開認知科學談歷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最優秀的史學家無不是人性高手,都寫過於如何規避認知偏差的著作。如台灣史學家王汎森老師的著作《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就是此類。

大腦愛走捷徑,這是來自進化的漏洞。為了規避此漏洞,你可以進行跨越大時間尺度的閱讀,如閱讀帝國衰亡史、銀河興亡歷史這類故事,大進化周期與大時間周期對撞會帶來更多鮮活證據,反覆重現一些模式。這樣的著作可以推薦:

  • 別看貨幣戰爭了,金融史讀弗格森:t.cn/8Dsz9fT
  • 偶像休謨的《英國史》系列:t.cn/zj7d3Vc
  • 《美國種族簡史》:t.cn/Shi9UO
  • 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cn/8DszTwW
  • 鹽野七生的《羅馬人的故事》:book.douban.com/series/
  • 錢穆的《國史大綱》:t.cn/8Dsz8YM
  • 卡約里的數學物理學史:t.cn/8Dszerg

當然,還有我的至愛:《銀河英雄傳說》:book.douban.com/series/ 與 《基地》系列:t.cn/aFF9wv

Q:請問基地為什麼在開智正典書單上?

基地最特殊的地方是,阿西莫夫創造了新的隱喻。人類社會大體可以用博爾赫斯的圖書館隱喻來形容。對於博爾赫斯來說,他回歸「真實世界」的道路是圖書館——大概天堂的樣子,或許就是圖書館的樣子吧。

為什麼圖書館的隱喻如此重要?因為它的規則非常簡單,每本書安放書架上,每個書架的尺寸甚至都可以硬性規定。然而,這樣的簡單,可以構造出一個最迷人、最複雜、最無窮的世界。

你在沒有羅盤指引,沒有方向的路上,只是在一個簡單的規則構成的複雜世界上,要找到自己的路。除了隨機秩序,這個世界就沒有任何秩序;如何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中進行有序探索?

這是每個試圖探索「真實世界」的「解鎖者」,終其一生,始終面臨,不可迴避的問題。對於使用藝術這樣的形式來探索真實世界的旅客,甚至會用生命來作為代價。終其一生,無法回答,我們該如何面對世界,如何面對藝術?當這種思維,越來越糾纏,越來越無法排解的時候,那就沖向火車——這是1989年三月海子做的事情。當沒有人能夠理解,那麼,就在一個大海,終了一生——這是毛姆描述的高更故事原型。還有梵高,還有更多….

可以說,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是沿著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洞穴故事,鋪陳而開。那些洞穴中看見光芒的人,會灼傷自己的眼睛,然而向死而生之後卻是見到真正的光芒。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如是說:

若身處洞穴,使自己的靈魂得以轉而向上,看見智慧及真理之光。

若離開洞穴,哲學家同樣不可以只耽溺在真理之光中,他們還要重回洞穴中引領束縛在洞穴中的人離開洞穴,遠離無知。

基地同樣是洞穴,是人類最後的溫床。那是一個將兩萬年動蕩,縮減為千年動蕩的洞穴。 圖書館隱喻、安珀隱喻,均是柏拉圖的「洞穴隱喻」的變式。但是這些變式都是在同一個層面進行衍變。而基地最特殊的地方是他在千年銀河尺度上,以人類古典思想源頭的「洞穴隱喻」為基礎,構建了一個新的雙重鏡像隱喻:代表物質與科技的第一基地;代表心靈與精神的第二基地。

這是人類社會的大大進步。基地註定將在未來的銀河尺度不斷傳播。當我們人類社會有一天邁入宇宙尺度,那時我們會更加感謝與傳頌基地這樣的模因創作。

Q:請問消遣性閱讀是作為主題閱讀外的一種調劑嗎?

是的。唯有人文之作,讀的才是邂逅與散漫;讀的才是情緒與感動,以喚醒文本與良知自覺。與非虛構閱讀不一樣。我幾乎很少跳讀。我即將出版的《心智七講》也會贈送我出版的詩集。我一直認為詩歌是從不確定中表達複雜的最佳載體。所以將其列為五大元學科。任何詩歌之外的載體,比如科學論文或app。都不足以承載詩歌那麼大的複雜度。詩歌的複雜度遠遠超出一切人工智慧能夠達到的高度,但是表現出來的形式又足夠簡潔。

一個App可能生命周期是五年或者十年,而那些美麗的詩句,千年後,依然能擊中那些敏感的心靈。試舉一例。我的文章中有一句「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里」,此句出自辛棄疾,原文是: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這是我最喜歡的稼軒詩詞。因為與我長時間的安靜讀書心境吻合。我們簡單翻譯一下,

溪里的水清澈見底,我在溪邊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雲,也落在溪里,我卻像在雲里行走。風光這麼美麗,使我興奮,我禁不住高聲歌唱,但是有誰來和我呢?只有空曠的山谷,發出清音來和我。這個聲音,不像鬼也不像仙,原來是從桃花水裡發出來的一曲歌聲。

Part3:讀書的科學學習六律。

Q:有哪些最新的認知科學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閱讀?

當一位冒險者踏上解救公主或者擊敗惡龍的道路,最大的風險莫過於南轅北轍。學習者的學習也存在類似風險,終其一生,學習者面臨的陷阱與風險可能遠遠超過所有其他事情。比如你在市面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學習方法的圖書銷售,當你拿到這些圖書的時候,不禁要問,它們真的理解學習本質嗎?它們真的有用嗎?

市面上幾乎99%的學習類讀物都是錯誤的。那麼,有哪些最新的認知科學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清源正本?認知科學近些年有不少重大發現,其中值得介紹的是「記憶的生存優勢效應」與「必要難度」理論。人類記憶存在廣泛且普遍的元認知錯覺,會誤將「記住了」 當做「 學會了」。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認知科學的新發現改善學習。簡而言之,

一方面,在輸入端,善用「記憶的生存優勢效應」,使用一些與生存相關的辭彙來作為聯想辭彙,改造多米尼克記憶術。什麼是「記憶的生存優勢效應?我們的大腦生活在石器時代,這個來自進化心理學的隱喻人人不陌生。目前人們熟知的進化心理學研究,多集中在男女擇偶行為上。然而,人類在早期狩獵採集時期習得的模式同樣會影響我們的記憶與學習。記憶的生存優勢是例子之一。研究證據表明,我們更容易記憶增進繁殖的事件記憶。比如,草原與城市,發現草原上的記憶更好。有的研究者質疑該理論,結果使用草原、沙漠與城市三種情景,仍然發現對草原的記憶更好。更具體而言,包括五類:生存相關、航行、繁殖、社會交換與親屬。

另一方面,在輸出端需要增加難度,這就是「必要難度」理論。如果我們將人的大腦粗陋地比喻為一塊硬碟。假設你的每次記憶,都是往這塊硬碟中寫入內容。我們可以近似地將人的記憶想像成無限容量,但是這些硬碟上的資訊會相互競爭。人的記憶有兩種基本機制:存儲與提取。近些年來,認知科學研究區分了人們記憶競爭時的兩種不同類型:

  • 存儲優勢(storage strength)
  • 提取優勢(retrieval strength)

以前,人們常識以為,記得越快,就是學習效果越好。簡而言之,存儲越容易,提取就會越快。但是近些年,最新實驗發現了與常識相反的結論:「存儲與提取負相關」。也就是說,存入記憶容易,提取出來會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麼,提取會更牢。具體而言,認知科學家證實了以下常見必要難度現象的普遍存在:

  • 地點的必要難度:換個地點背單詞,創造情景尤其是地點的不一致;
  • 時間的必要難度:放慢學習速度。工作記憶學到的內容,人們很快會忘掉,所以速度越快沒什麼好處,反而長時記憶更重要,所以不要在課堂上寫筆記,而是六個小時後寫筆記;
  • 分散學習的必要難度:長時記憶才是真正的學習,其中最優的間隔次序是5-10%,可以使用anki等間隔效應軟體;
  • 交錯學習的必要難度:學習不要一個概念一個概念的學習,而是在情境中反覆交織、多個主題學習;
  • 提取的必要難度:可以利用生成效應與測試效應。生成效應的利用就是換成自己的口吻來重複知識點;對測試效應的利用就是記住,測試不僅是評估,更是記憶本身!

Q:除此之外,認知科學還有哪些有意思的新進展?

除了「記憶的生存優勢效應」與「必要難度」理論,認知科學還有大量未被人熟知的發現,我在即將出版的新書《心智七講》中,將其總結為學習六律:

學習六律1:不要假設問題不可分析。

註解:一旦假設問題不可分析,就會忽視掉大量發現隱藏模式的機會。

學習六律2:不要假設別人跟你不一樣。

註解:不要用人格差異來作為逃避學習的理由,比如,他就是比我聰明,我怎麼學得會;他跟我不是一樣的人,我怎麼可能做得到。用人格差異來逃避,是殺傷力非常強的理由。一旦養成習慣,基本會將該模式複製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容易獲得腦殘一生。

學習六律3:不要忽視別人花費大時間周期與大量金錢獲得的知識。

註解:不少人總是習慣第一次聽到某個科學理論或者認知科學新進展的時候,迫切地用自己既往的知識結構去生搬硬套,結果忽視了真正可以學習到的知識點。

學習六律4:記憶外部化會催生記憶外部化。

註解:不要假設自己真的能聽懂或者讀懂。抓住一切機會,自言自語,將想到的寫下來——從大腦工作記憶內存切換到外部載體。在執行記憶外部化的過程,會催生新的知識產出。對寫作的寫作,會催生寫作;對學習的學習,會催生新的學習需求;對創業的創業,會催生新的項目想法。但記憶外部化存儲空間,可以一鍵搜索而非分類整理。

學習六律5:大腦的自我欺騙功能強於你的想像。

註解:這是認知科學近年來最大的突破。學習者容易產生學會的錯覺,舉個例子,一般人都習慣當場寫筆記。但是,當場寫筆記的時候,是在工作記憶區域進程工作,此時輸入很容易,未來提取就非常困難。反之,可以在六個小時後寫筆記,略有難度的輸入,未來提取記憶就更容易。

學習六律6:對思考的思考離知識真相更近。

註解:可以對任何知識點進行二階、三階操作,那麼會離元問題更近,更容易獲得更高的知識抽象層級。比如,對思考的思考,對認知的認知,對戰拖的戰拖,對學習的學習,對記憶的記憶。

Q:讀書很多時候最讓人欣喜的時候就是得知自己原來的某個想法或知識是錯的,你最近有過這樣的欣喜片刻嗎?

這是個不好的問題。人類大腦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絕大多數人,幾乎很少是因為得知自己原來的某個想法或知識是錯的而感到欣喜。與之相反,多數正常人類讀書最爽的時候是,呀,那本書說過的知識,我怎麼在這本書也看到了,我竟然搞懂了!

總之,人類是習慣自我驗證的動物;而非自我挑錯的動物

Q:很多人喜歡看書時畫思維導圖,這個符合認知科學原理嗎?

有用但低效。認知科學家研究了類似思維導圖的方法:概念圖。結果發現,概念圖法非常低效。120名被試中有101名(84%)被試的測試成績均為提取練習優於概念圖。非常有意思的是,人類的元認知錯覺又欺騙了多數學習者。75%的學習者認為,概念圖學習方法優於其他方法。實際效果差,但人人偏偏以為「概念圖」方法學習高效。

這是一個極其經典的認知科學研究,所以發了頂級期刊Science。這個研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證明了,我們與其在輸入端,反覆浪費時間,比如從小習得的學習迷思:精讀課本,反而不如在輸出端浪費時間。

Part4:讀書的技術如果你想成為理性的思想者,必須培養出跨越常規學科疆域的頭腦。

Q:坊間有很多速讀的傳說,那樣讀書可靠嗎?速讀跟跳讀差異在哪裡?

速讀的確有效。

我曾去培訓班上過快速閱讀訓練課程,可以在二十分鐘內讀完《戰爭與和平》,而且還是俄文。

作家伍迪·艾倫曾經這樣諷刺過速讀。速讀與跳讀最大的區別是,速讀不追求語義理解。而跳讀是一種利用人類大腦的自動補全能力的信息抽樣。

Q:很多人讀書的時候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正文上,但往往一本書最精華的地方在於其注釋和參考書目。你是怎麼閱讀注釋和參考書目的?

我是平克粉絲,雖然平克的書不少是語言學內容,涉及到英語的精妙之處,很難翻譯,大陸不普及。我的寫作習慣受平克等影響較大,他寫作嚴謹,文筆優美,想像瑰麗,同時又追求深入淺出,點到為止,很多言論回味無窮。這類寫作可以理解為科學寫作,而非科普寫作。科學寫作探索未知,科普寫作傳播已知。平克很多早年著作甚至可以用來反思今天的認知科學進展。他這樣的作家可以排在一流作家與超一流作家之間,需要精讀。所以他的 the sense of style 一書萬萬不可當作一般科普著作來快速閱讀。

因此,建議大家閱讀 the sense of style 一書時,盡量參照平克反覆徵引的文獻,再重讀正文,收穫會更大。我精讀這類著作時,會做一個工作,將作者徵引的文獻按學科,年代,引用頻次分類。這個精讀技巧對我個人幫助較大,尤其是閱讀一些較難閱讀的讀物。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

以上是一個簡單示範。其中,紅色是2010年之後文獻;藍色是心理學與認知科學類文獻;黃色是重要文獻,對平克啟發較大的思想源頭。這樣對文獻分類後,通過Google學術對不了解的文獻快速過一下,再回頭對照前面正文,就更容易了解作者言外之意。

Q:你讀過的東西都能記住嗎?你是怎麼寫讀書筆記的?

一般擁有相當可觀藏書量的人,當他們家來客人的時候,那些人一走進門就例行公事地說:「喲!好多書啊!請問你都讀過了嗎?」最初我還以為,典型不讀書的文盲才會問這種問題,此種人家裡照例只有兩排書,包括五本平裝本簡易世界名著和分期付款購買的兒童大百科全書。但經驗告訴我,很多我們以為還有點文化水準的人也會說這種話!他們仍舊認為,書架不過是個裝「已讀」文本的儲物架,圖書館在他們心目中可謂是個倉庫。

艾柯的這段話是藏書人回答這類問題的最佳答案。艾柯的書也是強烈推薦,如《昨日之島》與《艾柯談文學》。這個回答出自艾柯的《帶著鮭魚去旅行》一書。至於寫讀書筆記。我推崇zotero。zotero適合作為家庭藏書管理系統。每看一本新書,都可以這麼登記到zotero中。

下載zotero瀏覽器插件,直接點擊右上角zotero圖標,就可以保存90%以上的圖書與論文,然後再將這本書的筆記,寫在相應條目後面。

更多技巧,可以去參考我的Zotero系列文章,尤其是電子文獻管理攻略這篇:yangzhiping.com/tech/zo

Q:抽樣閱讀不會造成讀不懂嗎?

不會。不要低估大腦自動腦補能力。另外,有網路科學研究者做過有意思的研究。對於一個網路,我們究竟要抽樣多少節點能夠獲得整個網路的多數信息?答案出乎人意料。僅僅需要10%節點即可。

跳讀是比按次序閱讀更難的事情。你讀得更略微吃力一些。習慣之後,就太容易猜出來了。並且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多數難書,你採取正常閱讀次序,幾乎很難讀懂。

Q:你說主題閱讀是快速進入一個新學科最好的辦法,可以舉例說明一下嗎?

學習任意一個學科都可以掌握一個「最小知識原則」。問自己三個問題:

知識的源頭

源頭落花每流出,亦有波瀾。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一個學科的核心知識體系,它的源頭是從哪來的?以認知語言學舉例,認知語言學它最早是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誕生?認知語言學它是因為什麼樣的背景誕生的,有什麼樣的東西在支撐它這一門學科的成立?因此,此時大家不要去看它現在的教材,而是要看它最原始的那一本著作。認知語言學是萊考夫1980年寫的那一本《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讀後,我們大體會明白認知語言學是因為「範疇與範疇化」而誕生。

核心話語體系

第二個問題咱們要明白,某個學科它因為某個原因誕生了,那麼它必然是有自己的一套跟其他學科不一樣的話語體系。比如認知語言學,它跟「認知修辭學」與「認知心理學」就是不一樣的思路。那麼它的側重點是什麼?仍以認知語言學為例,我們大體會明白,它關心「基本層次隱喻」作為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

二級推演體系

任何一個學科,只要它產生了一個只屬於該學科的特殊話語體系,那麼,這個話語體系會延伸到下一個層面,推演出二級話語體系。咱們就要明白認知語言學的這個二級結論是什麼。這就是「象似性原則」與「經濟原則」相互衝突,導致人類心智與語言的一些有趣之處。比如我們的語言習慣一定是有生命的大於沒有生命的;人類先於動物;陽性大於陰性。比如咱們只會說美女與野獸,而不會說野獸與美女;只會說夫唱婦隨、男耕女織,而不會說女耕男織。

這就是學習任何一個學科要掌握的三個最小知識。我將其稱之為學習任意一個學科的「最小知識原則」。如果你掌握了某個學科的三個最小知識,你就容易理解該學科的全局,不至於被它枝節帶歪路。但是,功夫在詩外,任意一個學科都存在「知識的詛咒」。此時,我們需要跳到掌握任何一個學科的第四個問題:

其他學科它是怎麼看待這個學科的大問題。

仍然以認知語言學舉例,此時,我們就關心的是社會心理學如何看隱喻,這就是社會心理學的「自我歸類論」與「社會認同論」解決的問題。

Q:為什麼書讀薄一點好?

在主題學習時,我們挑選了該領域數十本著作,那麼冷讀哪本呢?一個小技巧是同等情況下,讀薄一點的那本。流傳更廣的書必然是更薄的書,因為人類大腦的工作原理是能偷懶就偷懶,不該偷懶的時候還要偷懶。我們嘗試對比儒家經典《論語》與《孟子》。《孟子》共38125字,全文十一篇,從2877字到6524字不等。反之,《論語》的總字數為15900字,全文二十篇,從370字到1340字不等。

對比兩本經典,各自信息組塊劃分與結構,一目了然。所以中國古代大儒一向有個說法,冷讀《論語》,坐得了十年冷板凳,反覆閱讀、再三回味;熱讀《孟子》,大塊朵頤,痛快淋漓。

Part5:讀書的生活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與你無關,過客而已。與其讓外界紛擾填滿自己的時間,不如真正浪費自己的生命。如果按鄧巴數字,給出個具體答案,7人而已。

Q:聽說你每年買書金額過十萬,你真的把讀書當作是投資?

實際購書金額應該每年都會超過十萬。因為大約2008年開始,個人沒有經濟壓力了。又沒有太多嗜好,所以錢都花在藏書與添置數碼產品上了。

讀書我從來不覺得算投資。讀書很多時候是不求回報的,追求的是沉浸。此時此刻的享受。如果非要抽象地將時間採用「金錢」隱喻,那麼某種意義上,讀書勉強算投資。

但是我一直反對「金錢」隱喻,寫作課上講過。太多事情不是「金錢」隱喻,人類的認知結構更是「空間」隱喻,我們擅長男左女右你上我下,但不擅長斤斤計較。比如現在風險投資界習慣採用「戰爭」、「金錢」隱喻,但是我建議放棄此類隱喻,採取「旅途」、「森林」與「溪流」類隱喻

Q:你能描述一下你一天的讀書生活嗎?

我的生活方式是典型的「多相睡眠法」,搭配使用幾個心智hack技巧。比如,我在辦公室讀書後,不會馬上寫筆記。而是忙其它事情若干小時不等,忙完後,當天或者次日回到家裡,小睡一陣,然後醒來後,開始寫筆記。這個技巧搭配使用了三個心智hack:

  • 必要難度理論:時間的必要難度理論,不要當場寫筆記;
  • 地點的必要難度理論:不在辦公室寫筆記,而是換個地點寫筆記;
  • 睡醒後寫筆記:睡眠有助長時記憶。

多數人或許只知道睡眠有助記憶這一點而已,但很少能像我這樣,連環使用三個技巧。這樣導致我的長時記憶特好,讀書效率也較高。因此,為了配合使用我這樣的讀書生活方式,我每天大約小睡次數會有3-5次,多的時候7次。今年工作特別忙,大約只有每天1-2次了。我在家裡幾個卧室與書房都安裝了遮光布。這樣能極快速度進入深度睡眠狀態。睡眠不好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同時我們還可以採取一個簡單的辦法記錄一生。第一步,從工作到生活,儘可能選擇第三方api穩定的服務,如創作在Github上,跑步用 Nike+ 等量化自我產品;第二步,創建個隱私推特,只用作記錄;第三步,註冊itfff或類似服務賬號,授權一切你所使用的api服務。短短几月,你就有一個龐大的人生數據索引。

Github 偉大的地方是,它可以記錄人們的學習與創作軌跡了。我的創作自從2011年以來,幾乎都託管在Github。因此,分析我的時間,可以調用 Github 的 commit 數據,更清晰地感知。比如,這是我2011年某月的 commit 的頻率與分布。

每周提交次數:

使用的開源包叫做:gitstat,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Q:假如真的把讀書當成投資,如何才能做一個精明的投資人?

拿投資界的經典老讀物《聰明的投資者》舉例。這是巴菲特很推崇的一本書。

《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闡述的是一種投資的智慧而非技巧。格雷厄姆對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對模式化操作的貶低;對透徹分析,本金安全與適當回報的追求,構成了投資的基本原則。事實上,格雷厄姆對模式化操作的反感背後,孕育著一種新的投資模式。即,在足夠短的時間,在一個新的模式偏好誕生之後,用最快速度跟進,然後用最快速度套利跑出。

  • 一流投資者,無模式,無招勝有招,已經真正明白格雷厄姆對模式化操作的反感的真意;
  • 二流投資者,創立模式,並不沉溺模式,在市場試圖壓制之前,可套利跑出;
  • 三流投資者:創立模式,但因模式而死,多半死在自身性格;
  • 四流投資者:不創立模式,但理解模式的核心指標、關鍵節點,善用比自己高明者的模式,因為均利者眾、獲利小,少數知足者樂,多數人高看自己,死在向上途中;
  • 末流投資者:市場對於他們雜亂無序,偏偏自以為大局在心中,既不學習模式也不更新關於模式的知識結構,在錯誤的模式中漸漸落水,或者被模式的力量壓制,事後付出多倍努力重返原點。

在二流投資者中,還存在一類近一流的投資者。雖然自身並不創立模式,但是總是對各類模式極其敏感,並能以最快速度套利跑出。「利用各類新模式」成為這類投資者的模式。同樣,我們將此書類比到人類的學習與記憶上,也是類似的。我們可以發現類似中國王國維老先生的讀書三境界的類似說法。大體上,學習知識會經歷幾個階段:

  • 1)對領域的偏好:不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
  • 2)對模式的偏好:牛人輩出,嚇得自己以介紹牛人為榮;
  • 3)對共鳴的偏好:有了一定獨立思想,渴望人群的響應。
  • 4)對時間的偏好:開始觸摸到真理的存在,並願意放棄一些外在,甘於平淡。

我習慣將第四類人稱之為「解鎖者」。這類人不能太多,太多,人類就會滅亡。但是這類人是保證人類社會多樣化以及最後的守護者。總有少數人,做的是那些「解鎖者」,追求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這也是我的命運。

Q:你讀書很多,寫作也不少,還經營那麼多公司,哪來的時間?

究其原因,其一是我畢業十來年,從不加入任何圈子。 每年只參加少數聚會。三十來歲的人,身處創作高峰期。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對抗、去妥協、去委曲求全。做好自己就不錯了。在三四十來歲的年紀,多數人已經放棄了理想,你的理想主義就是你最大的競爭優勢。正如我的數萬藏書是我不加入圈子的底氣。

其二是遠離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越來越流行,你漸漸發現,在自己的記憶中,收藏了太多噪音。越來越多不相干的人等,強行注入。簡單的Mark、缺乏背景信息的交流,成為時尚。你試圖享受高質量、具備知識趣味與新鮮感的對話,在今天的社交媒體上,成為奢望。各類社會化過濾器在鼓勵你更多、更快獲取輸入,你卻失去了輸出的興緻。社交媒體按照時間線排序,使得你每天都被最新出現的信息抓住,你習慣將昨天的新信息、今天的新信息按照同等重要程度處理;但不少時候,高質量信息時間半衰周期更長,所以必須遠離社交媒體。

其三是做那隻幫別人撓痒痒的猴子。 人類是孤獨的猴子,但是這隻猴子喜歡讓別人幫自己撓痒痒。從猴子到猴群,你需要社會連接。但怎樣與別人社交,個中大有學問。讀書人需要與讀書人在一起;創作者需要與創作者在一起。然而,如果你跟一個人第一次見面是通過大會認識的,你的大腦會自我欺騙,認為已經完全認識這個人了。 而我跟多數好友的第一次見面都是非大會認識,線下一對一幾個小時深度溝通認識的。這樣導致對一個人了解更全面。同時在社交生活中,我常常主動幫別人,這樣十年累計,使得安靜的讀書生活,依然結識了一批君子之交。甚至水到渠成地形成一個開智社群。因為有信任,所以大大降低了我與別人的交易成本。

其四是生活簡單化。 人生苦短。簡化對物質與冗餘信息的追求;擴大自我創作的產出。比如我從不做飯,寧願十一期間吃了四天速食麵;再如買衣服只去一個固定品牌商;又如十五年如一日,居住在公司附近,走路上班;晚上從不參加應酬飯局。

總之,人生目標不同,有趣且時間不朽始終是我追求的目標,複雜,美麗的知識,比什麼都更能擊中我。

Part6:讀書與創作人類之創作,多半是出於創造力、好奇心、新鮮感,以及對個人英雄主義的信奉——我肯定可以做出偉大的作品,當然,還有信仰,或者追求真理或者追求美感。

Q:閱讀強調的是知識的輸入,但誠如叔本華所說,假如只有輸入的話,看的書再多,也會變獃子。你怎麼處理輸入輸出的平衡?

隨著興趣走,唯一的注意事項是,盡量少看別人!少看別人!少看別人!

士者必須有傲氣。盡量不要在文章中提及任何同時代的人。這是我寫作堅持多年的原則。要盡量習得自己的獨立思考與獨立判斷能力。如果你與人交流,常有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之感。很可能過去十年,你讀的好書沒超過100本。寫讀書筆記,百千萬,區分開不同類型的人。

創造力某種程度是從idea雜訊中分辨出信號的能力。所以,不少諾貝爾獎得主都鼓勵少看文獻。說到讀書與創作,所有事實裡面,有兩點在歷史上會反覆重演:

  • 其一,一個時代的神作數量是非常稀罕的,讀了和沒讀,人生大不一樣;
  • 其二,青年創作者會普遍低估自己做出重大創新的可能。

這兩點背後就是,好書與好的創作都會被淹沒,以致自己也區分不出了。因此,冷讀熱讀一定要區分開,如果你將垃圾文獻與精讀文獻混在一起,會讓你看輕它的突破與重大意義。

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要輕易推崇所謂的大牛。要更靠近一手源頭知識,如元學科。這樣才可能做出更大的貢獻。不被太多噪音迷惑。正如Paul Graham所言:

如果你想要清晰地思考,就必須遠離人群。但是走得越遠,你的處境就會越困難,收到的阻力也會越大。因為你沒有迎合社會習俗,而是一步步地與它背道而馳。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 ,怎麼能看見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遠保持質疑,問自己,什麼話是我不能說的?為什麼?

小結

最便宜的自我修鍊是閱讀;最容易產生心流體驗的娛樂是寫作。富人用錢買心流,超一流作家用心流買青史留名。讀一本書的最好方法是開始讀一本書;寫一本書的最好方法是開始寫一本書。開始親近並努力成為那些解鎖者吧!

但願你的旅程漫長,充滿奇蹟充滿發現。願各位遇見更多有趣的人與事,讀更多有趣的書,開智又開心!


推薦閱讀:

大哉問02 - 如何愛自己?擬一份愛的宣言
你的心智類型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心智樂高01 - 尋找智慧組塊
與自己和解
《巨嬰國》:簡陋的心理學科普,成功的暢銷書

TAG:讀書方法 | 心智 | 談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