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普通話,古人怎麼交流?

若某位痴迷於武俠的仁兄如願穿越到古代,首先要做的是什麼?毫無疑問,肯定是活下去!(千辛萬苦穿越回古代,沒幾天便餓死街頭,這種臉誰丟的起?)但此時,在還沒有學得一身足以號令三山五嶽開道的絕世神功的情況下,這位仁兄該怎麼活下去?

可以去鄉下種田——穿越到古代去種田?可以去教私塾——龜的繁體字會寫么?可以加入丐幫——有點慘。。。,此處穿越是要做大事的,豈能苟活於世?恭喜!你還可以憑藉對歷史事件的預知去拜訪某位當朝大官,先在其門下混口飯吃再作打算。那問題來了,如果穿越的是明清以前,你以一口字正腔圓兒的「北京腔」介紹完自己,會發現竟然沒有人能聽懂你在說什麼,拿起掃把直接就把你趕了出去。

是的,首先要做的是學說話,學說當時通用的標準話。

其實遠自上古的夏商起,中國就有一套統一的標準話體系,稱之「夏言」。到周時進一步完善,稱之「雅言」,而雅言的影響就比較大了,皆因此一時期百家爭鳴對中國的深遠影響。而作為嚴格恪守「周禮」的孔老夫子而言,雅言水平肯定不遑多讓。孔子慕名拜訪老子,周遊列國,教三千多各國弟子,如果只會魯國話那還得了,以上都是當時「說話雅言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有力佐證。而這一時期盛行於各國的謀士、說客、縱橫家們,更能證明此時雅言已在上層社會大量普及。

那雅言怎麼說?其實雅言就類似於先秦的各類文言文著作,我們現在讀起來拗口異常的之乎者也在當時不過就是些平常交流用語,所以無論說話還是文言用詞,都是隨各個時代語音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

如果很不巧你穿越到了沒幾個人知道的南北朝,那該學什麼話?答案:洛陽話!但千萬別以為跑到洛陽街上隨便拉個賣羊肉湯的就可以學,準確的說此時的標準話是「洛陽讀書音」,以晉室南渡前的洛陽士子讀書音為準。但此時剛經歷衣冠南渡,皇帝和大臣們都已集體向南搬遷,洛陽士子們就更跑得沒影了。北方五胡十六國,完全被異族統治,中原板蕩 一塌糊塗,總不能學說胡語吧?別急,趕緊跟隨渡江大部隊南下先,保命要緊。

等順利渡過長江後,你就會發現此時的建康完全就是第二個洛陽。晉室南遷建康,隨同南遷的還有大量文人士子及世家大姓,中原的一切衣冠制度,文章典籍一概南下播灑,其中當然也包括洛陽讀書音,於是就此形成了雅言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堪稱洛陽讀書音親弟弟的「金陵雅音」——日後無論誰訂製標準話都必須參考的「座山雕」式語系。

既然衣冠都南渡了,那洛陽怎麼辦?洛陽當然還是那個洛陽,在胡人面前這點文化自信還是要有的。

中原雖然連年戰亂,人民生產生活大受影響,但諸多胡人統領對中原文明還是傾慕有加大力學習的,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為最。遷都洛陽,改漢官制,改姓漢姓,與漢通婚,尊孔重教,禁穿胡服,禁說胡語,禁回胡地,禁。。。。。。典章制度,悉如漢制,簡直比漢人還漢人。在這樣一位大漢族主義先進分子治下,洛陽讀書音被完美繼承下來,並鞏固了自身地位。日後重修韻書,一概以洛陽讀書音為主,金陵雅音為輔,二者並行。

準確的說,隋唐繼承的其實是北魏孝文帝這支的法統,但此時南北皆以互相融合影響,幾無差別,那統一就真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殷切期盼」的了。在文帝楊堅的勵精圖治之下,隋結束了數百年的南北分治,定都大興城。但幾十年後便做了嫁衣,唐繼之,改大興為長安。

既然統一了,那就要定個標準話,《切韻》一書應運而生。此書是有據可考最早的韻書,為洛陽本地讀書音跟金陵雅音的綜合體,單看這一項便知其正統性不容置疑,此書影響甚大,後世無不以其為宗,所以即使隋唐定都長安,但其實還是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話的。若此時你不明就裡的穿越過來,以為操著一口長安本地土語就可以跟文人雅士們互吹牛逼就大錯特錯了,搞不好再被冠個沒文化的「山炮「名號就太划不來了。

到英明神武如太祖趙匡胤一掃五代亂世而立宋後,文治達到巔峰,繼承《切韻》的《廣韻》就此隆重登場。此書承上啟下,功在千秋,以致在《切韻》全本不存的今天,我們也只能從《廣韻》中推導出《切韻》的讀法。後又有《禮部韻略》等規範士子讀音之書,可見重視。宋雖都汴梁,與洛陽相隔並不遠,但對正統的洛陽讀書音卻推崇備至,時不時就有朝臣來兩句「中華音切,莫過東都」。由此,宋之文治便可見一斑。但崖山一戰,終歸寂寥。

《蒙古字韻》大概是存在感最弱的一部官修韻書,最起碼對吟詩作賦的知識分子而言就是這樣。本書宗旨除了服務於異族外,就只有為當時的北方鄉野音系注音了。因蒙元的特殊性,傳統士人並不受重視,大多只能在勾欄瓦舍間作些淫詞浪曲謀生,傳統的士人體系已然崩潰,更何況雅言體系了。若此時你不合時宜的穿越過來,又想大幹一場,那還是奉勸你趕緊剪個陰陽頭努力學好蒙古語吧。不然,除了篤定某個山洞裡一定有武林秘籍過去蹲守個幾年外,就只剩下去投奔挖河的農民起義軍比較有前途了,一不小心跟要飯的朱重八做了兄弟,最起碼前半生還是有保障的。

籠統地講,在元明時,即使用現今規範的國語,與一般北方人講話也還是可以聽懂大半的,雖然言文不一致繼宋後更進一步,文鄒鄒的之乎者也仍是主流,但世俗文化的興起已經奠定我們今天常用的一些辭彙,其中為元曲做韻的《中原音韻》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待到重八兄一統海內建立明朝後,由於文化水平捉急,經常發些諸如「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的白話聖旨,但作為志在「恢復中華」的一代雄主,肯定不只滿足於此的。象徵中原正統的《洪武正韻》就此橫空出世。此書對現今我們所講的國語影響最大,上承唐宋,下啟明清。以當時洛陽讀書音與金陵雅音相糅雜,取古存今,較完備的將古音跟時音結合起來,很好的 彌補了元時正音的空缺。

而後朱棣遷都北京,大批南方士人和官員湧入北京,操著南方口音和使用《洪武正韻》的人不斷與北京本地方言相互碰撞糅合,至此,現今我們所使用的國語口音已基本形成。多說一句,滿洲人入關後,北京俚語中確實吸收了一些滿語辭彙,但對官話口語的影響卻極小極小,反倒是滿語受漢語的影響非常大,說現今國語是胡語的可以休矣。

那自此後,我們就可以操著北京音國語「倍兒標準」的跟人吹牛逼了?別急。

民國北洋政府成立後,馬上搞了個「讀音統一會」,一幹當時的文化大家們湊在一起,以投票的方式逐字審定每個漢字的讀音。在吵了三個多月後(著實發揮了文人傳統),這個以南方人為多數的會議出台了一個以北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讀音新標準,是為「老國音」。但老國音命運多舛,限於時局,並沒有很好的推廣開,致使反對者倒多了起來,多到當時教書的老師為了爭論北京音和老國音哪個正統,在課堂上公然大打出手。所以,若此時你看到兩個老師摸樣的人在講台上使出一招「雙龍出海」「猴子偷桃」千萬別以為是在教授武林絕學,趕緊跑過去拜師,一不小心「偷」到你就吃大虧了。

這種局面直到凱申兄上來後才改變。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頒發《國音常用字彙》,大力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新國音」,既我們現在所講的國語普通話,北京音國語才最終確定地位。

綜上,國語也好,方言也罷,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口音的改變隨地域環境變化和社會發展都有一定關係。君不見,70、80年代的台灣口音跟大陸無絲毫分別,但現在你再聽聽台灣人所講的標準國語,那豈是一個奶油含量90%可以形容的。


推薦閱讀:

寧夏話音節表Nìngxiǎhuǎ Yīnjiě Biáo
《中原音韻》指掌圖

TAG:古代生活 | 官話 | 古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