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裝劇中看中國服飾文化——清朝
清代服飾也直接影響我國近代、現代服裝的發展和演變。清代服飾與滿族習俗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清代服飾是以滿族服飾為基礎,又採納了漢族服飾中的某些元素髮展而來的。 說起清朝,大家聯想到的一定少不了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宮廷戲吧。這個時期宮廷女子的著裝最具特色,讓人過目不忘。
我們常看到這種裝扮,《還珠格格》劇照(圖)
《步步驚心》劇照(圖)帶旗頭,穿花盆鞋,這就是清代滿族婦女的「旗裝」。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輪廓,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記憶。
特點之一花盆鞋(圖)
滿族婦女從小騎馬,從不裸腳。故貴族婦女普遍穿著的鞋被稱為「旗鞋」.這種繡花的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 、「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中間,三寸多高,整個木跟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旗鞋的面料為綢緞,上綉五彩圖案。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
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圖)
「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 清代后妃的鞋有元寶底、花盆底和高底三種形式。
特點之二旗頭(圖)
旗頭,主要指滿族婦女的髮式。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於是清軍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滿族婦女的髮式和漢族婦女的髮式相比,顯得高大和誇張,具有艷麗奪目的效果。
《甄嬛傳》劇照(圖)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看到這種著裝打扮《新還珠格格》劇照(圖)
電視劇《鎖清秋》劇照(圖)這是清代漢族婦女的基本服飾。
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滿族和漢族服飾上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圖)
不難看出,這些衣服上都綉著較為豐富的畫案,這叫做「鑲滾彩綉」,是清代民間服飾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婦女服裝中表現的更為突出。「鑲滾綉彩」是指在服飾上不僅講究鑲嵌各種彩牙兒和花絛,而且還加上刺繡,就是農村婦女的頭巾、圍裙、衣襟、鞋面等也都要用各種彩色絲線刺繡一些花邊圖案。
電視劇《宮鎖連城》劇照(圖)
清代男子的髮飾是在歷史上具有轉折性的歷史變化,但事實上清一代男子的髮飾並不像影視劇中這樣一成不變,而是經歷了數次演變才發展成影視劇中的樣子。
順治以前為金錢鼠尾(前期圖)(影視劇下圖)
後金時期以剃髮為漢人歸降的標準,男人的大部分頭髮被剃掉,只留腦後小手指細的一綹,擰成繩索一樣下垂,稱金錢鼠尾式。配合這樣的髮式,鬍鬚只留上唇左右十餘根。清初時期以剃髮為治國之策,自遼東地區廣大漢族民眾的反抗至清入關後的無數次反剃髮鬥爭,成千上萬的漢人為之付出了巨大犧牲。而此時的蓄髮部位已悄然無聲地逐步由腦後移到了頭頂,但仍可稱金錢鼠尾式。
順治初年進入中期,開始流行豬尾,(中期圖)清末演變為半光頭。(後期圖)
清代中葉,經過清初大屠殺以後,髮式約自嘉慶初年起有所變化。頭頂著發的部位雖沒有變,但面積已遠不止於一個金錢大,而是足有四或五個金錢大,相當於一掌心的面積,蓄髮數量明顯增加。鬍鬚亦從只留上唇左右幾根變成包括下巴在內的全部。
清代後期,即嘉慶以後男子的髮式逐步演變為將頂發四周邊緣只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發、分三綹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後,名為辮子或稱髮辮。
清代末期,在覺悟了的知識青年和學生掀起的革命鬥爭中,把剪辮子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清末開始,到清朝滅亡之時,剪辮子成了全國範圍從下到上又從上到下的革命運動。
而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是滿族傳統服飾。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古時稱「缺褲」),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面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
真實照片(圖)
男裝中以褂最為盛行,馬褂是旗人男子四種制服之一。四種制服為禮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馬褂即行服。馬褂自康熙年間進入富家後,軍服也用此制。馬褂做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做法,一般採用石青、紺色、黑色等較素的顏色,習慣上不用亮紗原料。在乾隆年間,有翻毛皮馬褂,為貴族服用,官職人員著褂在胸前背後綴有補子叫「補褂」。馬褂又名「德勝褂」。清初馬褂採用天藍色。乾隆時以玫瑰紫為佳,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
一張幾乎包含所有當時男裝款式的清末照(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