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 Markets程必逸:我要為做市商「正名」
「在澳洲零售外匯市場,IG Group和CMC Markets兩家獨大」
在問及澳大利亞零售外匯狀況及市場份額時,程必逸先生指出,澳洲沒有特別將外匯這塊分出來,外匯和差價合約(CFD)是綜合在一起的。根據當地比較權威的外匯行業研究機構Investment Trends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CMC Markets外匯及差價合約的活躍客戶交易量已經超過了IG Group,IG是一家非常大的外匯和差價合約經紀商。另外,CMC Marktes和IG在澳大利亞市場份額在56%以上,剩下份額屬於其他一些外匯公司,在澳洲有上百家這樣的外匯經紀公司,在分割剩下的一部分市場。
程必逸認為,根據行業報告,2015年IG Group的市場份額在30%出頭一點,CMC Markets差不多在26%左右。市場份額比例要看總體的客戶數量,CMC Markets更加關注的是在線活躍的客戶數量,因為真正給我們產生效益的是活躍客戶。在活躍客戶數方面,CMC Markets已經超過IG。我們目前要搶佔澳洲第一的位置。
事實上,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CMC Markets是第一家進入澳大利亞外匯和差價合約的經紀商,隨後IG Group進來。在此之前,CMC一直是澳洲第一,但隨後因為採取保守策略及金融危機的原因,CMC發展的腳步開始放慢,被IG反超了。程必逸指出,IG當初本身作為上市公司,上升的速度非常快。那麼,CMC通過2016年2月份的上市,來將CMC的品牌、聲譽及資金實力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全力與IG競爭行業老大的位置。
2016年2月5日,CMC Markets在倫交所主板上市
「從目前來看,這個願景不會太遠,按照市值我們已經超過10億美金,我們在股權發行方面只上了30%,如果我們將全部股權釋放出去,其實市值與IG差不多。所以在這個程度上,我們之間應該是等量級的。其實我們跟他們的關係相當於親兄弟,彼此都很了解,所以我們之間一直處於一種很良性的競爭關係。這次也很有意思,兩個行業的老大全都回到了中國,以一種很含蓄的方式回到了中國。」
「澳洲法律確實沒有針對客戶資金隔離的明確規定」
據匯商(FOREXPRESS)了解,澳大利亞監管機構並未對外匯交易槓桿或客戶資金使用(對衝風險)做出限制規定。針對這個事實,程必逸先生非常坦誠地表示,澳洲金融監管法律確實沒有針對客戶資金是否需要隔離做出明確規定。
「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也意味著,所有的經紀商,只要他們願意的話,都可以動用客戶資金的。但是,CMC Markets差不多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完全隔離客戶的資金,就是說我們採取的措施遠遠高於當地監管要求,實行的隔離是完全性的隔離,我們公司賬戶與客戶賬戶的資金清算的明細,每天必須上報給監管當局。」
在談到行業自律方面,程必逸對中國外匯行業自律組織組建起來並發揮功能表示遺憾。他稱,在澳洲有一個類似於自律聯盟的組織—「CFD Forum」,成員主要有CMC Markets、嘉盛集團、盛寶銀行、IG Group及OANDA等。這個組織有定期的會議,每次會議都有當地監管機構的官員出席,保證行業與監管機構之間的一個信息對稱和良好溝通。
「那麼,我們所有參加這個組織的同行都達成了一個共識,我們都是完全隔離客戶資金,這是完全可信的,而且我們將這個消息是公布在網上的,AISC隨時可以觀察我們網站,如果我們網站提供了錯誤信息,他們是可以吊銷我們執照的。所以我們在客戶資金隔離這塊是非常清晰的。你可以在客戶轉款的憑證上看到,資金是轉入到信託賬戶,這個賬戶就是一個被監管、隔離的賬戶。信託賬戶裡面的資金我們是完全不能碰。我們公司在對衝風險和自身運營的經費,都是自有資金,跟客戶完全沒有關係,所以這點CMC Markets是完全透明。」
「澳洲監管層希望行業透明健康,監管會越來越嚴」
目前很多澳洲外匯公司被套牌或冒牌在中國市場出現,拿著澳大利亞證券及交易委員會(ASIC)的監管牌照招搖撞騙,導致很多投資者投訴至ASIC。匯商也很清晰地看到,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ASIC等監管部門開始收緊監管政策,並暫停監管牌照申請。
對此,程必逸表示,ASIC在監管政策方面確實在收緊,監管層希望這個行業能夠走向透明健康,目前澳洲也面臨魚龍混雜這種現象。甚至很多中國資金跑到澳洲去拿了一個牌照,或買了一個套牌公司,直接開展全中國的業務。照理說,你拿了澳洲的牌照,必須在澳洲開展業務,有些公司本地完全沒有業務,全都在中國,甚至連英文網站都沒有。這種現象讓ASIC提高了警惕,因為很多中國客戶虧錢或上當受騙之後,都會跑到澳洲來告狀,這個投訴量非常大,導致監管機構疲於應付。
這幾年,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ASIC、紐西蘭FMA及塞普勒斯等這種投訴率大幅上升。這些讓監管機構相當頭痛,所以他們開始收緊政策,包括紐西蘭已經不再申請新牌照,澳洲也不再申請新牌照了,FCA也會馬上調整他的監管政策。種種跡象表明,將來監管會越來越嚴。監管機構採取措施的目的是希望這些高質量,公平、公正及公允對待客戶的高質量及實力雄厚的經紀商能夠生存下來,把那些不正規經紀商清洗出去。這對行業來說是一次過濾,對客戶來說,他們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選擇自己想要的交易平台。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三方都得到共贏。
在談及英國及澳洲監管模式及區別方面,程必逸指出,他們之間的監管體系很像。澳洲與英國的監管是都是混業監管,而不是分業監管,而是一個權威的監管機構來監管所有的金融市場行為。在英國的話,可能中國的客戶比較熟悉那個5萬英鎊的賠償機制,外匯公司破產了,可以尋求這個機制的保護。那麼在澳洲就沒有這種賠償保護機制,除非你購買了保險,才有可能得到一定的賠償。現在來說,澳洲的監管的嚴謹度,已經不亞於英國。
「做市商不是『對賭』,我要為其『正名』」
在中國外匯市場,投資者「談做市商色變」,他們認為做市商就是「對賭」,就是在吃客戶的「頭寸」。對此,很多外匯公司在拓展市場過程中,都是打著「STP或ECN」這樣的交易模式來開發客戶。對此,程必逸先生感到非常不解與困惑,他對做市商的與對賭的本質區別做了一個詳細的解釋。
首先,要明白的是做市商的概念,其實對一家做市商來說,如果你冠上了做市商的名字,其實代表你在這個市場上有一定的資質和信譽,這是一個優質的公司,能過成為一家做市商,說明是一家大公司,實力雄厚的公司,而且是受到嚴格監管,它有足夠的資源去提供流動性,有足夠的技術去提供透明的報價,而且能夠給客戶提供最公平的服務,這才是一個做市商。同時,它還扮演另一個角色,就是維持市場的價格穩定,這是一個有實力的做市商能夠做到的事情。所以,做市商應該是一個正面的形象。
但是,現在做市商在中國完全是一個反面的形象,因為做市商跟對賭平台直接對上了,我不知道是誰給出了這麼一個東西,弄出這麼一個概念。對賭平台是完全不轉移自己風險,那麼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把客戶進來的單子全部捏在手上,站在客戶的對立面。你贏了,我輸了,我不給你錢;你輸了,我贏了,我就賺你的錢。不管怎麼樣都是我贏。這才是對賭平台。他這種做法往往會造成他時時刻刻會在後台做些小手腳,他跟客戶一樣在市場中處於裸奔。
做市商它有實力接客戶的頭寸,接客戶的頭寸不是為了讓客戶怎麼樣,因為客戶的交易是客戶的交易,我們在管理客戶交易頭寸產生的風險是我們自己的事情,這兩個事是相互獨立的事情。我們是做市商是有能力去市場中科學合理地轉移自己的風險,比如客戶買了一筆歐元/美元,我們就空了一筆歐元/美元,市場漲跌跟客戶有關,在我們被動產生頭寸後,市場漲跌也跟我們有關了。我們就要觀察這個市場,拿到這個空頭的歐元/美元,不管是誰來的空頭,只要漲了我們就會虧錢,如果我們跟客戶判斷的方向是一致的,認為歐元是要漲,那麼我們必須到市場去對沖這個風險,我們也會去買歐元/美元。我們對沖的方向與客戶方向是一樣的,沒有跟他逆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風險轉移的能力,必然不會去影響客戶的交易。另外一點,作為做市商進入市場中的話,我們做的單量是比較大的,我們不會一筆一筆去對沖零售客戶的單子,沒有必要,成本又高。我們是綜合管理客戶被動產生的風險頭寸組合,因為我們有一萬多種產品,背後會產生諸如黃金、石油、債券等各種各樣的頭寸組合。那麼,我們會利用這個頭寸的組合和市場的聯動性,比如商品貨幣與黃金、原油及銅,美元與美元指數這種交叉的聯繫,來建立和調整這種風險頭寸組合。我們的單量在進入市場對沖的時候也是非常龐大,但是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前提不能影響市場的價格,不能影響客戶的交易,我們會採取一些程序化或量化的過程。慢慢將單子在市場無感覺的情況下消化,這是全球各大金融機構都會去這樣做,大家在輸單都是按照比如加權平均量、加權平均價格等這種進入。所以這種情況一般市場感覺不到,價格避免出現上躥下跳,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事情,也是一個做市商應盡的義務。
所以,只有市場出現大行情的時候,客戶就會特別激動,他們的交易會非常活躍,而我們的交易量會小下來,因為活躍的時候,我們沒必要跟著客戶上躥下跳。我們有自己的判斷和風控體系。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合理科學地轉移自己的風險過程。客戶的交易是客戶的交易,我們是我們。中間有道防火牆,非常清晰。只有一種情況,客戶的必須交到我們手裡,就是單量特別大的客戶,我們要幫他們找流動性,你不可能看到合適的價格,點進入2個億就成交。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我們必須跟客戶溝通,這筆單市場上沒有流動性,我們必須將你的單子拆開,幫助你找流動性,看看在什麼價位給你成交,每家銀行拆不同的量,再算平均價。往往這種事情會拖一段時間,如果客戶是專業的,他應該會理解。但是中國的客戶可能不會太理解這個過程,以為像是玩遊戲,看到什麼價格,就必須是這個價格成交。當時你的成交價是伺服器確認你的指令時的價格,並不是你看到的那個價格,因為市場瞬息萬變。很多客戶錯誤的以為,我看到這個價格,就要成交到這個價格。這是不對的,你看到、點到、再到伺服器上成交這都是需要時間的。目前還沒有技術能夠在零售端解決這個問題,除非你願意花大成本擁有高端技術。
另外一個,STP/ECN的問題,在我們的市場中,大部分的經紀商,全都屬於零售外匯差價合約經紀商,少數有機構業務,比如盈透證券,他們的機構業務就做的比較強。還有嘉盛、盛寶及CMC等大型券商有一部機構業務。很多零售的經紀商所接到單自然也是零售訂單,零售的單子量都不會太大,都很小。如果宣傳自己把客戶的每一筆訂單都下單銀行間市場去,那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你扔到銀行間或機構間市場去,是需要清算的,你去清算這種5萬、3萬、1萬這種頻率這麼高的訂單,成本太高了。這個時候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從來不對外說自己是STP或ECN,STP或ECN只是你處理訂單的一種方式和報價的模式,而不是真正的將客戶的訂單送到銀行間市場去了。STP是什麼呢?我讓客戶的單過的很快,因為我後面有個比較好的流動性提供商,很多中小型經紀商背後是像CMC Markets這樣的大型經紀商,我們的訂單全是自動化處理,處理訂單的速度特別快。因為要做銀行對手行的話,銀行會要求很高的保證金,這種中小型機構沒有辦法去跟銀行簽訂這種協議,因為交不起保證金或不願意交。他們必然找不到銀行去做對手,他們只能找CMC這樣的大型經紀商,因為我們要求的信用等級稍微比銀行低,我們簽訂的協議約束方面稍微比銀行寬鬆一點,還會給高一點的槓桿。這時候很多中小型的經紀商就願意跟我們對接。那麼,他們就跟我們形成STP,他們送進來的客戶訂單都在我們這邊處理,而且所有的STP/ECN後面都有交易室。當然,STP也不是完全的STP,部分STP,大部分不會採取STP。
在ECN這塊,它只是一種報價模式,不要以為你看到ECN的價格,就真的以為進入了銀行間市場,沒人進銀行間市場的,只有接到單量巨大的訂單,不是零售概念上的訂單,我們幫你送到銀行間市場,才是進入銀行間市場。那麼,這時候ECN這種報價就方便了這種想要低點差的那種客戶,但是同時伴隨的也有傭金的產生,因為提供ECN報價的肯定會收經紀商一大筆錢,這筆成本肯定要轉移到客戶身上。把這些成本加上去後,其實跟零售已經沒有什麼兩樣。我們看到一些經紀商宣傳是ECN/STP,沒問題,你可以宣傳,但是如果你對外宣傳你講所有訂單送到銀行間市場,什麼UBS、高盛,對不起,那是騙人的,不可能存在這種現象。
推薦閱讀:
※做市商制度價格是怎樣產生的?價格的調整是根據什麼?
※作為高頻做市商都會面臨哪些潛在的風險?
※國外交易所給做市商(流動性提供者)的 rebate 機制主要有哪些?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有貓膩?
※怎樣無套利波動率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