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看的十部經典電影,如同上了十堂人生課程
呂克 · 貝松說過,「電影不是濟世良藥,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它縮印著形色世界裡不同的人生。我們可以透過電影窺視到別人的故事,也可以藉此反思總結自己的生活。這十部經典電影,或許可以改變你對未來的選擇。
《美國往事》
課程:人生
《美國往事》包含了一個男人在這個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愛情、夢想、責任、衝突。它更像是一場讓人不願醒來的夢,當麵條躺在床上,在溫暖的燈光和的迷離的電話鈴聲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歲月,這場夢便開始了,直到最後的麵條終於露出笑容,我們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繼續那些不盡的故事。什麼幫派,什麼仇殺,原來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個毛躁的少年,偷看一個美麗女孩兒跳舞;只有一個負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上床睡覺;只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面對背叛了的友誼,語調平和,不動聲色。《美國往事》帶著你作了一個三小時四十五分鐘的夢。人生如夢,這也許是惟一的感受。
這是萊翁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劇情介紹:
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麵條」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麵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麵條被釋放出獄,當年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成熟健壯的青年。在麥克斯的帶領下,他們重操舊業,開始了一系列的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克斯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
有過鐵窗經驗的的麵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克斯手。警察與麵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克斯等人全部被殺。麵條在極端的悔恨與痛苦之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離開了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幾十年後,幾近垂暮的麵條潦倒回鄉,意外發現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的精心策劃。他借麵條和警察之手除去夥伴,自己則金蟬脫殼,吞沒了團伙的巨款,改頭換面之後躋身政界,成為上層社會的名流。麥克斯懇求麵條殺死自己,幻想以此贖回自己的罪孽,,被麵條所拒絕。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
本片獲1984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陪樂、最佳服飾設計兩項奧斯卡金像獎,1985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辛德勒的名單》
課程:責任
所謂責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卻必須去做的事。對於辛德勒來說,救助落難的猶太人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責任。而把那段歷史搬上銀幕,則是斯皮爾伯格作為一個猶太藝術家的責任。《辛德勒的名單》包含著對受難者的祭奠,對拯救者的敬意,和對光明一定到來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後的一片讚譽聲中,斯皮爾伯格平靜地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給了美國的納粹大屠殺紀念館。
劇情介紹:
《辛德勒名單》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即納粹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納粹中堅分子。他善於利用與關係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然而這些人得到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暫時的安全,作為戰爭產品的生產者而免受屠殺。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可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儘可能多的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時,他還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的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
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贈送給辛德勒,在戒子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所能。他的全部財產都已用於挽救猶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們銘記在心。
評析:
影片《辛德勒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的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嚴肅性現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
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在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
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熱情,實際上,影片的改編權和製片權早在1982年就已買下。但直到10年後,影片的拍攝計劃才真正得以實行。為了拍攝這部影片,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的電影特技,也拒絕請好萊塢影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請來了當年集中營的倖存者作副導演,並請被辛德勒拯救的猶太人作影片的顧問。斯皮爾伯格耗費了 2300萬美元就完成了這部長達3小時15分鐘的影片,並謝絕了片酬而將全部個人贏利捐獻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作為一個猶太人,拍攝這樣的一部影片也是斯皮爾伯格長期以來的心愿。《辛德勒名單》一片雖然是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但其製作規模卻不亞於任何一部彩色大製作的影片。
影片共有126個角色,動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參與演出。影片情節感人,氣勢悲壯,而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種極其真實的效果,感人肺腑,發人深思。影片中電影語言的運用十分出色,在表現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時,有一個鏡頭中出現了紅色,在衝鋒隊屠殺猶太人的場景中,穿紅衣的小女孩與畫面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對比,產生了極具藝術衝擊力的視覺效果,而當小女孩再次出現時,她已經是運屍車上的一具屍體。這一處理手法堪稱經典。同時也點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衝擊。對於辛德勒來說,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見的猶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發生的變化。這一鏡頭具有的深層內蘊和藝術價值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它的藝術性達到了經典的地位。
當影片進行到猶太人走出集中營,獲得自由時,銀幕上驟然間大放光明,出現了燦爛的彩色。這一明顯的電影語言技巧的運用,起到了極好的效果。由壓抑陰沉的黑白兩色到豐富的自然色彩,極其形象地盡顯了人們解除死亡危險,重獲自由後的開朗心情。此時此刻,幾乎每個觀眾都會不由得鼓起掌來。這既是對猶太人獲得自由後的欣慰,也是對導演斯皮爾伯格秘作的最高讚賞。影片的結尾同樣具有其感人的藝術魅力。它體現出了猶太人對辛德勒的無限敬意,同時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極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現空間。
《辛德勒名單》一片將作為電影史上永恆的光輝而存在,它是電影史上一部經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將與這部影片聯繫在一起而永遠流傳下去。
《肖申克的救贖》
課程:信念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一個人能夠在十五年痛苦的牢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奪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一部分被體制化了?
行業者安迪,被誤判殺妻服刑。在惡棍橫行的鯊魚骨監獄,安迪憑智慧求生存,漸漸贏得監獄長官的倚重和身邊監躉的愛戴。可是,他在處理稅務報表上的能力換來的是監獄長官要把他永遠囚禁的決心。
劇情介紹:
20年的鐵窗冤獄,安迪的唯一希望,就在牢房牆壁的大海報後面!
肖申克的監獄的鐵門打開。一個身著彆扭的舊式西裝的老年黑人囚犯走了出來,站在門口他下意識地四處看了看;在明媚的陽光的照耀下,一切是那麼地似曾相識,一切又是那麼的新鮮。他遲疑了一下,扶了扶頭上的帽子,擒起破皮箱向陌生的自由走去。
這是個被關押了40年的囚犯,對自由他早已失望,在監獄中他生活得遊刃有餘,有很多人需要他。而從這裡出去卻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的事,因為在真正的現實生活中已沒了他的位置,他是個局外人,因為已經被監獄「制度化」了。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囚犯形象,是摩根·佛里曼創造的表演境界。
《現代啟示錄》
課程:痛苦
戰爭是一種秩序的破壞,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戰爭,最痛苦的戰爭電影莫過於《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講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壞。但文明的進程卻沒有人能夠阻擋。
劇情介紹:
越戰期間,美軍情報官員威爾德上尉奉命「毫不留情」地除掉庫爾茲上校,一個叛逃美國軍人。接到命令後,威爾德率領小分隊,乘小艇逆河而上,冒險深入柬埔寨。
在一處偏僻的熱帶叢林內,精神失常的庫爾茲上校以其嗜血成性的殘暴統治著當地土著居民,成為他們盲目崇拜、迷信的圖騰。隨著小艇駛入柬埔寨,威爾德一行人似乎捲入一個超乎現實、徹底瘋狂的世界,淹沒在人類靈魂最黑暗、卑劣的陰影里……
《現代啟示錄》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年拍攝的經典名作。當時,受政治環境的影響以及為了迎合主流觀眾的胃口,該片曾刪掉長達49分鐘的內容。 20年後,科波拉在電視上收看這部舊作時,深感當時的「順從」給它帶來的缺憾。也許,經過這二十年的風雲變幻,如今的觀眾已趨向成熟,可以承受當初大刀闊斧剪去的那些個性獨特和帶明顯政治意味的情節。於是,在科波拉的策划下,這部驚世之作終於恢復其本來面目。
果然,科波拉此舉令觀眾大開眼界:新版《現代啟示錄》顯得更為豐滿、成熟。不僅主題表達更加中肯、深切,其節奏、氣氛也更加富於變幻,196分鐘的放映時間於不知不覺中一晃而過,毫無臃腫拖沓之嫌。
該片情節框架大體取自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只是對時代、背景和人物作了一番調換而已。影片追隨美軍情報官員威拉德(馬丁·西恩)上尉逆河而上深入柬埔寨國境——他此行的任務是除掉庫爾茲上校(馬龍·白蘭度),一個精明強幹又狂妄自大的職業軍人。庫爾茲在深山密林內糾集一些土著居民組成軍隊,佔山為王,獨霸一方,成為不可一世的獨裁者。影片真實、生動地描述了千奇百怪因戰爭而引發的瘋狂:高視闊步、目空一切的基爾戈上校(羅伯特·杜瓦爾)率領直升機打擊目標時竟瘋狂地陶醉在瓦格納歌劇的樂聲中;前來慰問的「花花公子」俱樂部聯歡會一開場便陷入不可收拾的混亂;在一個被越軍圍困的營隊里,官兵嗜毒成性,指揮部門形同虛設,士兵一派散沙。所有這一切不過是威拉德上尉叢林之旅的序曲而已。在庫爾茲的據點周圍,展現在眼前的更是一幅可怖的畫面:掛在樹枝上的屍體在烈日下東搖西晃;叛逆者的頭顱被割下示眾。
誠然,79年版的《現代啟示錄》仍不失為一部傳世之作,但它所表現的無情和殘忍確實叫人有點透不過氣來。而新版本不時讓觀眾緊繃的情緒從威爾德上校充滿殺機的冒險之旅緩和過來。影片開始不久,威爾德和他的部下一道竊走基爾戈上校視如珍寶的衝浪板,在這裡,我們第一次看到威爾德上校開心的笑臉。另外,「花花公子」俱樂部成員再次拋頭露面。在航行途中,威爾德一行與她們邂逅。由於她們乘坐的直升機燃油耗盡,只得向威爾德求助。威爾德則提出一筆交易,要求姑娘們陪他們每人半小時以換取燃料。這一充滿猥褻、滑稽的場面讓人體味到一種難以忘懷的天真和酸楚。
不過,最重要的添加內容當屬那段在法國種植園內頗富傳奇色彩的情節。威拉德的隊伍在逆河而上的途中偶然遇到法國種植園主赫伯特·馬萊斯(克里斯汀·馬昆德扮)和他的龐大家族。家族內的種植園主們長期恪守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儘管死亡的陰影無時不刻籠罩著他們。這段情節主要包括:在一次喧囂的晚宴上,客人們慷慨激昂地爭論著政治問題,以及威拉德同一位迷人的法國寡婦之間的風流韻事。看過這段情節後,我們會覺得,它彷彿那種超現實主義的夢境,有如西方殖民主義可望不可及的蜃樓幻景。不過,請聽馬萊斯在晚宴上意味深長的話語:「我們為守住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戰,而你們美國人總是為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拚命廝殺。」
由於新版本採用了先進的染印著色技術並以杜比數字技術重新灌錄了音帶,因此,時隔22年,無論在音響和畫質方面,該片依然堪稱一流。
此外,新版《現代啟示錄》並不是簡單地摻進原先剪掉的情節,導演對影片作了一番整體修改,使之更為豐滿、細膩,對主題的思索也更加深入、透徹。可以這麼說,經歷一番脫胎換骨,這部作品終將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當之無愧的永恆經典。
《第七封印》
課程:哲思
不敢說能懂《第七封印》,但如果要在臨死之前看一部電影,一定選擇《第七封印》。
馬丁·斯科西斯曾經說過「如果在死前一定要我選擇一部電影的話,我一定會選《第七封印》。」這句話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方面表達了老馬丁對該片的喜愛和對伯格曼的崇敬;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這部電影深邃的思想是值得探索一生的。現在總有個別導演叫囂說他們的電影是給10年以後的人們看的什麼之類。在真正的電影大師面前,他們就仿如耍戲的猴子。伯格曼從來不解釋他的電影,因為他知道他的電影不是給某某年的人看的,當年看得、10年後的人看得、50年後依然看得。就如同50年後的我,一個生活在《變形金剛》和《蜘蛛俠3》的年代的小孩兒,在大師面前,能做的只有虔誠地跪拜,崇敬地瞻仰。
頹廢、墮落、殘忍、憂鬱、禁慾、狂野、偎褻、神秘、邪惡、虔誠,奇怪的組合在一起。而不同的人,在這世紀末黑暗中,也有不同的處世之道。這正是博格曼電影《第七封印》要探討的內容。博格曼將死亡擬人化成死神,透過死神追逐網羅人們,讓不同的人與死神相遇、或被死神追逐時,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態度。這些人變成為世間人的「典型」,把身為觀眾的你、我圈進去。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中世紀,一名十字軍騎士帶著侍從東征返回,在途中他遇到了死神的化身。當時正值歐洲大瘟疫肆虐,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內心充滿了需要時間才能解開的疑問:生命的意義何在?死的本質是什麼?他決定和死神賭一盤棋,如果他輸了就讓死神帶走。棋局斷斷續續地下著。騎士也著繼續自己的旅程。在途中的所見所聞讓他漸漸明白真理就是人世間的幸福,拯救他們的不是靠上天的法力,而是人類孕育生命,相親相愛。然而此時,死神追上了他,要求和他把未下完的棋下完。結果是騎士輸掉了。第二天,流浪者似乎看見死神把騎士帶走,拖進了一個「骷髏舞」的圓陣中。
影片透過理想主義的騎士布羅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歐洲大陸上的漂泊生涯,向觀眾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時不同的表現方式,同時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對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疑問,同時又通過演員約瑟夫一家的生活來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滿了晦澀的隱喻和象徵主義的構圖,可以說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風格的一部影片。
騎士布羅克和他的隨從可以說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布羅克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在參加了十字軍東征歸來後,發現自己的祖國被瘟疫吞噬,而東征的行動也是一次十足的虛妄之舉。在他最痛苦的時候,他遇到了迎接他的死神,但他不甘於在空虛中死去,他與死神展開了一場戰鬥--以棋對弈,布羅克一直在思索的痛苦中,他感覺到生命的虛空和上帝的飄渺,感覺到自己的生命似乎毫無價值,於是他說"我要利用這個緩期,做一件最有意義的事"。他在向神父(其實是死神假扮的)的懺悔中,對上帝提出了根本的質疑"空虛像一面鏡子,在裡面映出空虛的自己,真是令人可怕、恐懼。難道人真的無法看到上帝本來的面目么?他為什麼總是隱藏在那些不切實際的神跡之中?連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我又怎麼去相信其他的人,那些願意信上帝卻無法真正做到的人以及那些既不願意相信也無法做到的人,他們的命運會怎麼樣呢?我要的不是假設,是智慧,我要上帝親手來顯示他自己......"布羅克是一個痛苦的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生命充滿了重負,同時他是唯一與死神能夠彼此溝通的人,也因此而被自己折磨著。而布羅克的隨從卻是一個典型的現實主義者,他對一切事物抱著平靜而習以為常的態度,同時也時常用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提醒著周遭的人保持自我的清醒。對於死亡和命運的荒謬他從不報以任何的不滿和疑問,他明白一切,也接受一切。他是一個順應著生活並學會在其中嘲謔的人。
假冒偽善的人便是那個神學院畢業的拉法,他徒然地有著上帝的學問和道德卻行使著不義的事,他盜竊死人的財物轉手倒賣,他也挑撥人與人的關係自己做看客。當年正是他欺騙了布羅克加入十字軍,而如今他的欺騙手段越來越卑劣,最終他的生命被瘟疫吞沒。在混沌中生活的人或許代表了很大多數人的形象--鐵匠、鐵匠的妻子、劇團里的斯卡。而這樣的人恰恰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最多的,他們*一些生活的本能維持著,沒有明確的信念和道德觀,也沒有對自我的反省意識,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滿足物質和身體的需要。斯卡曾說自己最適合扮演死神的角色,而且還念了一段台詞,可惜這一切對他的生命毫無觸動,當死神真正找上他的時候,就表現出卑微的奴性和殘缺的人格。
《阿甘正傳》
課程:執著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奔跑,心裡都會止不住的傷感,還有振奮。你相信一個智障兒的成功嗎?你相信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計得失的人嗎?阿甘不懂得他不能總跟著一個女人幫她打架,也不懂得一個成年人不該總把他*的話掛在嘴邊。阿甘什麼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並且最終他跑到了終。
媽媽總說,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你從不知盒裡會有什麼東西。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Who is Forrest Gump?
劇情介紹:
影片講述了一個殘疾人的非凡一生。50年代的美國,在阿拉巴馬州的格林堡鎮發生的故事……
他名叫福雷斯特.甘,家在阿拉巴馬州的格林堡鎮。40年代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著母親獨自撫養,他愚笨,臂上必須佩戴一個表示低能的臂章,但他覺得能理解母親的每一句話。要上學了,可是當地的公立學校不能接受他,因為他的智商只有75。經過他的親愛的母親再三懇求,他才上了學校的車。那位唯一願意讓他坐在身旁的女孩子珍妮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別的孩子則欺負他、捉弄他。這時候,珍妮只好對他說:「快跑,福雷斯特,快1但是他跑不快,他拚命的跑啊,跑,奇蹟發生了;他腿上的鋼架散落開來,他像出籠的鳥一樣飛快地跑了起來……跑啊,跑啊,就這樣向前跑。一直到他是個中學生的時候,他也是這樣跑著躲避一夥無賴的捉弄,他就這樣跑進了一所大學的橄欖球場,從而跑進了大學。橄欖球教練發現了他奔跑的天才,他被破格錄齲甘成了橄欖球奇才,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甘經歷了世界風雲變幻的歷史時期,體驗過種種新奇的時尚,但無論他在何處,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
在隱居生活中他時常思念著珍妮。而這時的珍妮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他們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最後一晚,珍妮投入了甘的懷抱,然後在黎明時悄悄離去。甘一覺醒來,發現人去樓空,木然坐在走廊里的長椅上,然後,突然,他大步跑到草坪,一直向前跑去。他跑出了鎮子,跑出了阿拉巴馬州,跑啊,跑啊,跑向路的盡頭。他跑出了鎮子,跑出了阿拉巴馬州,跑向路的盡頭,跑到了海邊,然後返過身,跑到了另一面的海邊。一群的狂熱的崇拜者追隨著他。一向留短髮的甘漸漸地鬚髮滿面。他數次橫穿美國,又一次成了名人。回格林堡鎮的途中,他收到了珍妮的來信,在對路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路人告訴他,信上的地址就在附近,走過一兩個街區就到了。他二話不說,一把抓起行李,邁開大步向前跑去。珍妮,他又見到了珍妮,而且,見到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珍妮說,孩子的名字叫福雷斯特。珍妮又對說他,這是你的孩子,甘愣了一下,然後向正在看電視的小福雷斯特跑去。這時的珍妮染上了一種病毒,這是一種不治之症。甘平靜地說,跟我回去,我照顧你。三人一同回到了格林堡鎮,一起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之後,珍妮終於永遠地離開了甘,而小福雷斯特也到了上學的年齡。甘坐在母親曾經送他上校車的同一塊石頭上,看著兒子上了校車,默默地想著什麼。一片柔軟的羽毛從他腳前飄起,飄向藍天白雲之間。
阿甘:我答應過布巴,我一直盡量信守諾言。
阿甘:媽說蠢人就做蠢事。我不是蠢人,我是阿甘。
評析 :
在1995 年的第六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傳》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六項大獎。影片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影片改編自溫斯頓· 格魯姆的同名小說。只不過原著是一本充滿了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而影片則對故事進行了修飾和美化。摒棄了原著的荒誕和揭露諷刺意味,為影片增添了一種溫情。這無疑使影片更合觀眾和評委的口味,但卻犧牲了原著的叛逆鬥爭精神,使影片成為了一種理想化道德的象徵。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純潔的形象,而珍妮則成了墮落的象徵。這與原著有著極大的出入。對於所敘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終都是以一種溫情和善意的態度來表現的,甚至還加入了詩意化的成分,這使得影片顯得柔和而無傷害性。影片對傳統道德觀念的宣揚和體現。使影片變得易為人們所接受,導演高超的編排技巧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片的內容為影片商業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證,而導演藝術上的處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阿甘正傳》成了美國當年最為賣座的電影之一。
湯姆·漢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樸實自然。他以在此片中的表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這已是他連續獲得的第二個影帝金像。《阿甘正傳》的成功,也使湯姆·漢克斯成了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對湯姆·漢克斯來說,那兩年是他演藝生涯中最為幸運的一段日子。
《東方不敗》
課程:才華
男人不應該不看武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俠電影,你會選擇什麼?我想應該是《東方不敗》。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劍客的身姿隨著劍在空氣中的遊走而起舞,翩若驚鴻,宛若游龍。金庸的《笑傲江湖》講的是對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東、張叔平、李連杰等一干天才用電影再現了金庸筆下這個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滄海一聲笑的曲子傳唱至今,成為我們一個幻想的憑籍,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
《羅馬假日》
課程:愛情與責任
也許《羅馬假日》有點瞎浪漫的嫌疑,但奧黛麗。赫本的出現使它真的成了一部童話。她就像是遊歷人間的天使,美麗得不染纖塵。記者吻過濕淋淋的公主,然後看著她慢慢地走向自己的官邸。那一刻,你是否會在心裡默默地說,「別走」?在羅馬的宮殿里,兩個人站得那樣近,也離得那樣遠。喬只能說:「你的朋友絕不會讓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這樣回答,「羅馬,當然是羅馬。」在人的一生里,即便只有這樣一刻心靈的相通,也會少卻多少遺憾!
奧黛麗.赫本一鳴驚人的處女作,不但當選金像獎影后,並且以其清秀典雅氣質在五十年代掀起了「赫本熱」,不少女孩模仿其髮型服裝。就影片的娛樂效果和藝術價值而言,本片也是叫好叫座的經典作。劇情描述英國公主到古都羅馬訪問,對繁文褥節視為苦事,晚上偷溜到市區欣賞夜色,巧遇善心的美國記者,兩人把臂同游,暗生情愫。但英官訪問團發現公主失蹤,都捏一把冷汗。最後公主為了本身的職責而忍痛犧牲愛情,令人黯然神傷。導演威廉.懷勒以羅馬的名勝風光生動地溶入劇情之中,英俊瀟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亦與奧黛麗赫本十分登對,將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拍得十分溫馨悅目。
《勇敢的心》
課程:自由的勇氣
也許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在你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頭,當你面對卑鄙委瑣的笑臉,你又想起了那個讓你汗顏的華萊士,這時你收起臉上慣帶的笑容,默默地向梅爾。吉布森致敬,從來沒有這麼莊重。因為他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華萊士臨死前的一聲吶喊,把你的血也點燃了。
劇情介紹:
在威廉·華萊士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的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英軍的鬥爭中犧牲了。幼小的他在父親的好友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光陰似箭,英王愛德華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蘇格蘭享有結婚少女的初夜權,以便讓貴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貝拉是個決斷的才女,她知道這道法令會讓英國貴族有意於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願意做一個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後」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蘇格蘭貴族羅伯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殺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蘭護國公。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英王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英王匯合了愛爾蘭軍和法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倍受打擊。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談。華萊士明知是圈套,但為了和平著想,他依舊答應前去。在愛丁堡布斯設計了陰謀抓住華萊士,並把他送交英王。羅伯對父親的詭計感到怒不可遏,華萊士終於被判死刑。伊莎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臨死前,她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
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幾星期後,在受封時,羅伯高呼前為華萊士報仇的口號,英勇地繼承華萊士的遺志對抗英軍。
評析:
1995 年的影壇幾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佔領。梅爾·吉卜森成為該年度的最大贏家。《勇敢的心》一舉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E.T》
課程:童心未泯
如果看《E.T》時你流淚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慚愧,不管你有多大的年紀。實際上,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E.T 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多麼讓人慶幸的事,這代表著我們還有一點童心未曾泯滅,代表著我們有一些夢想還藏在心底。當長著一雙孩子的眼睛的E.T 用超能力讓孩子們的自行車飛上夜空,穿過那輪明月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對自己一些已經習慣了的東西產生了懷疑?
劇情介紹:
1982年,斯皮爾伯格執導了一部溫馨的科幻片《E.T.》(外星人)。
艾里奧特,一個充滿著幻想的小男孩,有個老想著作弄他的哥哥和一個還不太會講話的小妹妹歌蒂,兄妹三個和不久前離異的母親住在一起。由於工作忙碌加上心情糟糕,所以母親時常會忽視和孩子們的關愛和溝通。
E.T.,一個被同伴不小心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卻幸運地被善良的小艾里奧特發現,他瞞著媽媽偷偷收留下了孤獨無助的E.T.,給它吃巧克力,還把它介紹給自己的狗狗、哥哥和妹妹,雖然語言上E.T.和艾里奧特還無法溝通,但是他們的感情卻跨越了一切外在的障礙聯繫到一起,雖然他們的外型有如此大的差異,但卻都有著一顆善良敏感、渴望著愛和呵護的童心。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心靈感應,E.T.難過的時候,艾里奧特也會感覺憂鬱,E.T.病了,艾里奧特也跟著不舒服。孤獨的E.T.和孤獨的艾里奧特成了最好的朋友,於是他們都不再孤獨。
直到有一天,E.T.不可避免地被大人們發現了。一個活著的外星人!這還得了!於是人們如臨大敵,警察、軍隊、FBI……蜂擁而至,大人們不顧孩子們的苦苦哀求,無情地抓走了E.T.,根本無視此時的它是那麼的無辜、脆弱和絕望,他們只想把這個外星人當成千載難逢的珍貴試驗品進行研究。
艾里奧特在哥哥和夥伴們的幫助下終於從研究中心救出了九死一生的E.T.,不料大人們根本沒有放過他們,沿路設下重重關卡意圖攔截這支「營救小隊」,就在大人的眼皮底下,E.T.展現了它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帶著大家擺脫了「包圍圈」。
在當初發現E.T.的樹林里,來接E.T.回去的外星飛船趕來了,一直念念不忘要回家的E.T.終於要走了,艾里奧特和戀戀不捨地和他的外星朋友告別,望著遠去的飛船劃破天際艷麗的夕陽,艾里奧特知道,他將會永遠永遠記住這段短暫卻美麗的友誼……而E.T.已經成為外星人的代名詞,也一直是一個謎.......
除了這10部以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必看的電影呢?
推薦閱讀:
※4 · 行業 |如何運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
※《人類簡史》中的互聯網跳槽指南
※現在的滴滴到底有多黑
※移動互聯網時代你變現了嗎?
※咪蒙量產100萬+爆文奧秘何在? 三張圖讓你學到底層邏輯
TAG:移動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