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啟示錄
本來這場交流會的主題為:毛澤東其人其事其文啟示錄。如果真的從毛澤東的人、事、文三方面講,我估計十天十夜都說不完,因為毛澤東作為20世紀的中國人,創造出太多的奇蹟,比如他從來不拿槍,但卻締造出人民軍隊,中國軍事統帥不拿武器的只有諸葛亮;他一生經歷坎坷多變,以鬥爭為生活樂趣,與天斗地斗人斗,其樂不窮,真是因為有他頑強的斗的精神,我們才能打敗日本侵略者及三座大山;他的文章,如《實踐論》、《論持久戰》現在還是指導青年創業實踐的指南,現在商業圈的赫赫名人,如陳天橋、史玉柱都受他文章的指導,甚至包括誰都不服氣的文壇釘子戶王朔,他的思想觀念、包括創作風格,都飽受毛澤東文章的影響。
五一節又要來到,毛澤東曾經寫過一篇紀念五四的文章,他在末尾說過一句話,簡單但卻鏗鏘有力,我和大家共勉:青年朋友們,努力啊!
百年前的中國,那時候青年使命是:革命。在以陳獨秀、李大釗等優秀知識分子做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啟蒙引導後,以毛澤東等一大批青年奮勇前進,正是有一幫熱血青年的激發,中國革命才能從星星之火,變成燎原。蔡和森提出「明目張胆的搞共產黨」,這在當時是驚世駭俗,需要巨大勇氣的!他為他的這句話付出代價—被叛徒顧順章帶領特務從香港抓獲,被特務嚴刑拷打,最後被釘子釘死在牆上。而時下中國最需要的是建設,建設同樣需要一幫有信仰和抱負的青年,這也是我從繁雜的工作中要抽出時間來寫黨史交流會的目的:喚醒青年朋友,包括都市白領,尤其是青年學生們的心中之火,中國的建設,需要我們這幫青年!
我看過很多關於毛澤東資料,再加上我個人的實踐感悟,我認為毛澤東對我們青年朋友們主要有下面八點啟示:
第一,出身普通,但立志遠大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出生在湖南普通農家。我認為人一生有三件大事很重要,是能決定或者說影響你一生的:第一是出身;第二是工作;第三是婚姻。毛澤東的出身,導致他後來經歷十分坎坷,也許有人會說他父親毛順生在當地也是個能人,毛澤東應該有不錯的生活待遇,但那隻能是吃飽飯。毛澤東的出身,跟我們現在很多80後、90後一樣的,不會餓肚子,但沒有充足的金錢和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少年時代的毛澤東喜歡自主學習,討厭私塾老師灌輸的四書五經,他最喜歡看《三國演藝》等古典小說,特別是《水滸傳》,這是一本窮苦人反抗朝廷的小說。可以說這本書寄予了毛澤東終身的志向,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窮苦人當家做主。毛順生想讓兒子跟自己一樣,有幾塊地、雇幾個人、早點結婚生子,這是中國農民夢寐以求的生活,因為這種生活富足、安穩。但毛澤東早少年時代讀過《盛世危言》等啟蒙書籍後,早就立志為國家出力。現在我們80後、90後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對政治缺乏興趣,認為政治是公務員乾的事情。我的建議是青年人要多讀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發言、文件等內容,這樣能保持青年正確的政治方向,我們80後、90後可以迷惘,但絕對不能迷失。
怎麼樣才能不迷失?就是把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同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青年人的志向,這也是毛澤東給我們青年人的啟示。
通往理想天空的道路,不會象打開手電筒,筆直的走向天空,而是充滿曲折。毛澤東散漫的讀書方式,遭到父親毛順生的激烈反對,毛順生給他找了個10歲的老婆,毛澤東卻要上學,堅決不完成結婚儀式。
在毛澤東走向偉人的道路上,他反抗的第一人,就是他的父親。這是兩種觀念的激烈衝突,毛澤東要前進,而毛順生要保守。
從毛順生到今天,已經百年過去,但阻擋農家子弟發展的問題還是沒有變—教育問題。可以說農家子弟要想改變命運,都書是最好的辦法—這裡我要說明一下,讀書跟考大學是兩個概念,實際上毛澤東也不是名牌大學生,他的學歷跟同時代的人物相差甚遠,比如張國濤—北京大學、宋子文—美國博士、陳公博—先是法律碩士,再是經濟博士,但到最後還是毛澤東勝出。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現在農村考上大學的孩子有個誤區,以為考上大學就代表著國家要給你解決工作、給你住房、讓你找個城市裡的姑娘。10年前考上大學的農家子弟有這個待遇,但現在隨著市場化的加劇,以市場配置資源的模式在各領域建立起來,國家包辦一切已經成為遙遠的回憶。溫家寶總理前不久說「讀書能給人安全感、幸福感」,我們只有通過不斷讀書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適應社會並進而改變社會。
1910年,毛澤東已經16歲,但還是離開老家到離家50公里外的高小讀書,他的年齡比當時入學的孩子多6歲左右,16歲上小學,在現在也是非同凡響的,毛澤東真正踐行他「看奇書、立奇言、做奇人」的志向,後來他的這一壯舉被另外一個湖南共產黨人超越,這就是何叔衡—38歲上中學。毛順生不用多說,肯定激烈反對兒子的選擇,毛澤東這次不多做爭論,改寫一首《出鄉關》詩,全文如下: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當時高小入校題目是:言志。毛澤東氣勢不凡,做詩一首,這就是著名的《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第二,眼光和視野
前面我們說到,出身農家的毛澤東,通過唯一的方法—刻苦讀書來扭轉自己的命運。我認為毛澤東最後能成為新中國的奠基人,除去他性格中的優秀成分,起最大作用的就是他一生的習慣—熱愛讀書。書讀多以後,就能開拓人的眼光和視野,用毛澤東話說:就象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山下的坑坑凹凹都能一清二楚。
在青少年時期,他天天啃饅頭、喝開水、住會館,在長沙圖書館裡辛苦閱讀,就象一頭飢餓的牛衝進菜園子,要吃個飽。他有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就是把自己的心得和思考,記錄在本子上。中國以前自稱世界之中心,但他看過世界地圖後,才發現中國其實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並不在世界的中心。
毛澤東在北大當圖書館管理員,每月8塊大洋的薪水,他都用來訂購報刊雜誌。
即使在長征的艱苦路途中,毛澤東每到一地,就是收集報刊雜誌,他要通過閱讀來了解外面的局勢變化,當他看到陝北劉志丹創立的蘇區時,立即興奮異常,決定北上。可以說歷史往往是很奇特的,一個報刊所刊載的信息,卻能給迷途中的紅軍以前進方向。大家試想,如果毛澤東沒有終身閱讀這一習慣,他會抓住這次機遇嗎?
毛澤東跟他同時代的周恩來、劉少奇等戰友相比,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他的眼光和視野—也就是他的戰略能力。
1927年大革命失敗,毛澤東卻預言共產黨一定能在30到50年之間取得政權。
日本侵略中國,氣勢洶洶。汪精衛當年也是熱血青年,「砍頭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寫得洶湧澎湃,他老婆陳碧君是富二代,敬仰他慷慨成詞,每次只要汪精衛演講,陳碧君必尾隨而至,但在日本的威壓下,乘飛機跑到南京,發明「曲線救國」、「和平建國」,成為中國第一號漢奸。亡國論瀰漫全國,毛澤東以超人的眼光和視野,寫出《論持久戰》,把中國抗日戰爭分析的一絲不掛,結果事實真相最後完全證明毛澤東預言的正確。
1945年抗戰勝利,蔣介石有美國集團的撐腰,當時斯大林為和美、英等國搞好關係,宣布解散「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也是胡髮指示,讓毛澤東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解放戰爭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斯大林來信建議毛澤東到蘇聯休假,氣得毛澤東不顧文人風度,破口大罵。
無論處境如何艱難,毛澤東始終站在當時中國人民的最高點上,就因為他的眼光和視線。
還有信念—非常簡單—勝利,一定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第三,逆商
早期的共產黨創業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無論處境多麼艱險,也要堅持到底,越是危險,越要充滿信心和力量。
這就是逆商—面對困境、擺脫困境,超越困境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危機化解能力。
毛澤東25歲從湖南第一師範畢業,就跟今天年輕朋友們一樣,都要面對一個就業的問題,毛澤東再有宏圖遠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自己的工作問題。於是他北上成為「北漂」一族。沒房、沒車、沒愛情,一大幫子12個人蝸居在一間屋子裡,12個人共穿一件大衣。其實毛澤東在老家還是有田有地有僱工的,他如果回老家過富足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的,但他就是為理想而漂泊—為遠方理想的生活,我願意這麼的漂泊。這種處境對於25歲的青年人也許不算什麼,但以後的歲月將要無數次考驗毛澤東逆商能力。
毛澤東跑到井岡山發動農民起義,起義失敗後,隊伍跑了一大半,當時毛澤東闡述「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幾千人有多少人相信?孫悟空有多少般變化,就有多少人相信—72個人。林彪天天喝南瓜湯喝厭了,他畢竟是正規軍校出身,把碗一甩,問毛澤東「天天喝湯,什麼時候能奪取天下」,並散布「井岡山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言論。林彪可是毛澤東的愛將,他有這種思想非同小可,於是毛澤東寫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好不容易有塊根據地,李力三為首的黨中央天天發文來,命令各地武裝暴動,掀起革命的高潮,毛澤東部下對以蘇聯為背景支撐的黨中央充滿敬畏,不顧實際情況,要發動暴動,毛澤東寫出《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在江西,毛澤東發展紅軍三十萬,地盤30多個縣,好景不長,欽差大臣王明派出的左傾派把毛澤東排斥到領導層之外,毛澤東說自己「就是跌進廁所里的泥菩薩,鬼都不上門」,他心情極為苦悶。
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毛澤東總能一次次崛起,他的逆商是同時代共產黨人最高的。
我曾經也很多次遇到苦難,但我每次都喜歡用毛澤東八個字來撫慰自己:困難很多,希望更大!
第四,宣傳
列寧曾經說過:一條好的標語,作用勝過一輛坦克。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作為卓越的組織,他有兩條值得我們草根創業者去深入研究學習,第一是宣傳,第二就是組織。
我們先說宣傳。
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他們的宣傳工作特點,就是草根性,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和士兵都能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三項紀律八大注意」,通俗簡易,但作用卻十分巨大。
毛澤東宣傳策略十分的人性化,總是能把握中國百姓們最迫切的心聲和需求,這也是對我們草根創業的啟示,就是我們做宣傳,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受眾的需求。
當年李自成所向披靡的原因,就是他抓住老百姓對糧食的極度渴望需求心理,軍師李岩寫出「迎闖王,接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句話的作用,勝過千軍萬馬。
因此,我們草根宣傳工作還要注意語言的簡易和表達,不用長篇大論。
現在還流行毛澤東語錄:1、將革命進行到底;2、好好學習,天天向上;3、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第五,組織
毛澤東和蔣介石之決鬥,不是擎天柱和威震天決鬥—擎天柱和威震天決鬥依靠的是個人能力,毛澤東和蔣介石則是兩種組織類別的決鬥。
蔣介石領導的組織有錢、有槍、有炮,也有人,但他缺乏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人心。
毛澤東領導的組織缺錢、缺槍、缺炮,人數也沒有蔣介石多,但他擁有一樣也是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人心。
組織的第一作用,就是把無數分散的心組合起來,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奮鬥。
這就是組織的凝聚力。實際上這點對我啟發很大,我也在創業,如何打造組織的凝聚力?我認為就是自己所創立的公司,能不能給大眾和社會帶來好處,這是關乎人心所向。蔣介石也很愛才,他曾經把五萬大洋送給胡宗南的爹,但高官厚祿只是集中在小圈子內,廣大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比如葉挺,他是革命者的偶像,出獄第一天就是給黨中央發電報,要求加入共產黨,就是因為他洞察到一種趨勢。什麼趨勢?共產黨是為老百姓打天下,而不是為某個小集體奪天下。
組織必須要靈魂,沒有靈魂的組織,比如國民黨,外強中乾,蔣介石從來沒有真正的統一過中國,他只是名義上的領導人,因為他不了解他權力的基礎應該是人民大眾授予的,而不是浙江財團、還有軍團。
什麼是組織的靈魂?我認為組織的靈魂,由組織的文化、組織的模式構成。
毛澤東,以及共產黨90年的光輝歷史,對我們青年創業實踐指導意義,就在於如何創立並發展壯大一個組織,比如我們自己的公司。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開公司,但都規模小,十幾個人而已,他們為什麼做不大,我認為他們的組織文化,就是以利潤為導向。在運營模式上,則是為市場需求的某些人而不是為大眾服務。
共產黨的組織文化—為人民服務。
共產黨的模式—深入發動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這裡我結合自己所創立的「暢遊金陵」創業兼職團購樂園,來談下對組織的理解。
首先,「暢遊金陵」創業兼職團購樂園是為南京廣大學生服務的平台。大學生都有創業、兼職、團購的需求,南京分布著50多萬大學生,這一群體雖然數量龐大,但卻主要集中在仙林、江寧、市區、浦口四大大學城,樂園所要做的就是整合四大大學城的需求,和外面企業需求進行對接,這就要求我深入高校中的學生中去。
文化—為大學生服務。
模式—深入南京廣大的大學學生。
通過對比,大家可以看出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組織,對我創業的明顯啟迪。
第六,文字和表達
文字和表達,是公務員考試必考的內容之一。我認為想成為一個新型創業者,文字和表達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我們必須掌握。因為我們創業,面對一個跟外部溝通的問題,溝通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文字,如何駕馭文字,就是表達的問題。
毛澤東的成功,除去槍杆子,另外還有就是筆杆子,他自己也曾說:我是靠筆杆子奪取天下。現在有些書說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這話不完全對,遵義會議後的1937年,欽差大臣王明從蘇聯回到延安,毛澤東在理論上可遇到一個高手。王明熟讀馬列著作,在中央黨校講課口中不斷引用馬列話語,他形象儒雅,梳個小分頭,頗有知識分子味道,他的表現吸引不少幹部對他頂禮膜拜。而且隨著形勢發展,不少黨員加入共產黨,這些黨員有學生、知識分子、農民等;再加上當時共產黨內部也有不少山頭。毛澤東覺得如果不統一思想,共產黨恐怕又要走老路。當年就是因為王明派回來博古領導,自己被趕出中央蘇區,結果根據地丟失,被迫長征,現在好不容易東山再起,不能再走老路。黨內鬥爭不能靠槍杆子—毛澤東這時候的文字和表達能力,突顯出巨大的作用,他第一篇文章就是《改造我們的學習》,接著是《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最後在黨的七大上《關於黨的歷史若干問題的決議》出台。
鄧小平說,《關於黨的歷史若干問題的決議》使黨達到空前的團結。
如何練就文字和表達能力?
我認為基本方法就是要通過大量的閱讀,要廣泛的閱讀世界歷史、名著、知名作家作品,提高自己的語感能力。
其二,要勤于思考。毛澤東的文章有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緊密聯繫實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理論聯繫實際。我們要善於從現實出發,勤于思考,才能下筆如有神。
其三,要多多練習寫作。現在網路上有不少標題黨,就是靠奇怪的題目吸引人,內容文字是一點都沒有。反映出現在的文風很浮躁。我們要沉澱下來,多多練習。
第七,膽量、氣魄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者成千上萬,他們的功績為後人所深刻銘記,創立功績需要三樣基本的東西;膽量、氣魄,還有智慧。
毛澤東,就是這三樣東西的集大成者。
早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期,北洋軍閥的散兵游勇要來攻打長沙,毛澤東就組織青年學生組成自願軍,並把那些散兵游勇繳了槍。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展示軍事才華。做軍事工作,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不怕死。
學生對毛澤東一致評價是:膽量過人,警備非常。
毛澤東膽量,征服和尚將軍許世友最為明顯。許世友是我軍一位武林高手,原來是四方面軍的,在延安批判張國燾時,他跟著一起倒霉,於是聯合其他將軍,一起寫信給中央,決定出走。當時負責批判的康生認為不是出走是出逃,把他們都抓了起來,這批人就等著槍斃,只要毛澤東簽字即可,毛澤東槍下留人,並親自到監獄去拜訪許世友鞠躬道歉,許世友站起來就對著毛澤東的臉,一拳打過去。道歉工作不歡而散。康生認為許世友真的是頑抗到底,乾脆槍斃算了。毛澤東這時候顯示出他超人的膽識,他決定再次拜訪許世友。許世友給毛澤東出難題,說見面可以,但我許世友是個將軍,必須要帶槍,而且槍里必須有子彈。毛澤東不懼,讓警衛員當面把子彈放進槍里,送到許世友的手上。大家可想而知,當時許世友的心情?許世友接過槍,跪倒在地上,他真的對毛澤東心服口服了。
我們草根創業時,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放不下面子。覺得和陌生客戶拜訪,是一件害羞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有膽量,去放下自己的面子。
創業,總要冒險,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膽識,該冒的風險一定要冒。
怕什麼啊?
用毛澤東話說:大不了再回井岡山打游擊!
毛澤東氣魄不凡,這點從他的文章就可以直接看出來。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但文章再如何氣勢不凡,還要從實際鬥爭中欣賞毛澤東的氣魄。
毛澤東氣魄表現最明顯的,我認為就是解放戰爭。
大家只要讀過黨史,就知道從共產黨1921年正式成立的那一時刻,到1945年重慶談判結束,共產黨一直都在國民黨的陰影之下。共產黨生活的很壓抑和痛苦,老百姓也生活的壓抑和痛苦。無產階級的解放,就是勞苦大眾的解放,為億萬勞苦大眾,共產黨和國民黨終於要爆發大戰—決戰。
關於解放戰爭的具體過程,我們今天不多說,我主要說毛澤東氣魄所起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正是國共決戰的開始。當時全國人民都很厭戰,而且蔣介石當時的威望達到頂峰,美、蘇兩大巨頭都傾向支持蔣介石,特別是美國的原子彈在日本爆炸,更是讓不少共產黨人對於決戰心有疑懼。毛澤東提出「寸土必爭、針峰相對」,在勇氣上和鬥志上,鼓舞起解放區軍隊和人民。
戰爭意志,可以讓物質條件相對落後的一方,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提出劃江而治,當時劉少奇也同意這個方案,如果當時真的遵照這個方案,中國可能就跟韓國和朝鮮一樣了。所以我們要感謝毛澤東的氣魄,他非凡的氣魄,不但解放江南人民,更維護了祖國的統一!毛澤東發布《南京政府向何處去》,接著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如秋風掃落葉,把國民黨趕出大陸。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交流會的內容,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是什麼下場?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天王簋銘
※古代接生方法盤點: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故宮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你知道彭德懷與金日成的恩恩怨怨嗎?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