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金融化並未「過度」,而是「不夠」,關鍵在調結構

前幾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很多金融機構領導提到了「中國過度金融化」,並認為2017年需要打擊這個趨勢。

在兩年前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里,我和工商銀行易會滿董事長曾分別代表科技金融和傳統金融,講述了如何順應技術引導的市場變革,提高融資效率。兩年後,易董事長認為當前金融存在過度化的趨勢,而我的觀點恰恰相反,金融化並未過度,而是「不夠」。

融360每天接到幾十萬筆用戶提交的貸款或信用卡需求,最後能夠從銀行成功拿到貸款的不到幾萬筆,很大大部分人只能轉向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股份制銀行等非銀放貸機構。我們國家有像工商銀行這樣的宇宙大銀行,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線下營業網點的金融機構,但這些人仍然貸不到款。所以,從真實的市場上看,80% 的消費者和小微企業不能獲得金融服務的市場不是「過度」,而是「不夠」。

持有「過度論」的人們的依據是,2016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8.3%(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比10年前翻了一倍,超過了美國等發達國家水平,利潤接近所有國有企業利潤的總和。這種速度和體量確實有點「過度」。

可另一個數據是,中國信用卡人均持卡0.33張,美國人均持有信用卡是2.9張(2016年wind數據)。在中國,有三分之二還多的成年人沒有信用卡,尤其中國的農民幾乎都沒有信用卡。他們不僅也有需求買手機、買車、裝修房子、出去旅遊,還要需要買化肥,買種子,買機器用來繼續生產。可是,他們並沒有穩定打卡的收入,傳統的徵信數據幾近空白。這也證明金融服務市場還處於嚴重不足的狀態。

如果這說明不了問題,那我們再來深入看兩組數據。一個數據是銀行存款佔GDP的比重。2015年中國儲蓄率接近50%,佔GDP總額一半左右,亞洲金融風暴以後,我國的儲蓄率不降反增,近10年增加了約10個百分點。而2016年5月美國商務部(DOC)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儲蓄率升至5.7%,為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儲蓄率是美國的10倍。

另一個是數據是個人信貸佔GDP的比重。2015 年美國的消費信貸占 GDP 比重為28.34%。央行2016年12月末,個人貸款在GDP的比重也差不多是28%,只是這21萬億的貸款里,購房貸款就佔了19.14萬億元,消費貸款僅有1.86萬億,GDP佔比僅為2.5%。中國的個人消費貸連美國的1/10都不到。

兩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一個淺顯的道理——我們把錢給了銀行,銀行用於個人消費者及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其實不多。

錢去了哪裡?一是大客戶,鐵公基,二是在金融領域空轉,然後才以高成本輸送給了市場。現實中,個人以及中小微企業並不是找不到錢,只是通過一些「中介」付一些「通道費」才能拿到。

華爾街曾經有個故事。銀行家的兒子問父親為何非要自己繼續干金融,當爹的什麼都沒說,只是讓兒子去冰箱里拿一塊生肉出來。兒子照做了。當爹的說你再把肉放回去。兒子又照做了。最後,銀行家問兒子,你手上還剩什麼?

對,一手的油。這就是資本為何會在金融圈內兜兜轉轉,而不是直接給到那些真正需要的人的根本原因。

另外,這個故事沒有提到的還有兩個現實原因:一是風險問題。銀行不會以4.35%的基準利率貸款給一個沒有任何信用記錄個人或者並沒有任何資產的公司,他用傳統的方式沒辦法控制不良率,會虧本。但,銀行的風控及產品體系又不允許他以20%的利率貸款給出去。其他金融機構的市場機會就來了。銀行可以去投一個有其他金融機構擔保的資管產品,面兒上就說的過去了。這個資管可以再去投一個由其他金融機構擔保的資管計劃,這又進一步轉嫁了風險。一層套一層,成本層層提升,再到真正用錢人的手裡時,年化就已經是10%幾,甚至20%幾。

二是成本問題。因為對接個人、中小微的服務成本過高,銀行等金融機構更願意將資本放貸給大企業、大客戶,可是從中國的經濟發展路徑上來說,大企業、大客戶多集中在國企、重工業、壟斷行業以及房地產上。新興、民營、以及逐漸蓬勃發展的個人消費貸款領域,單量不大,且服務成本高,對銀行並沒有太大吸引力。這些領域在就成為了一些中介機構、小貸公司、民間借貸的地盤,這些機構的融資成本相對高了不少。

這種沉澱在渠道中的巨大資本價差,不僅造就了我國金融業在GDP中的高佔比,其賺錢效應也導致了在金融改革初期「一哄而上辦金融」的現象。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就已經「過度金融化」,甚至需要就此將金融改革的大門重新關閉。

我們需要審視的,是金融改革並未觸及根本。

兩會再次強調「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也曾經用包子比喻供給側改革:從需求側做文章,號召人們買包子效果不顯著。一看供給側,問題來了,好吃的包子一個賣10塊,除開運費、人力、房租、交完稅才賺兩毛。所以問題在於供給和需求的中間地帶出了問題,由於這個中間地帶的扭曲,消費者買得貴企業還不掙錢。最後,他總結:只有疏通中間,才能打開兩側(供給與需求)。

中間是什麼?就是資本、渠道、物流、人力、稅收等中間環節。其中,資金資本對接就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在資金資本層面實行供給側改革,就是減少中間環節,讓資金去到最應該去的地方。

從金融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十分必要——放開金融牌照,用規則來管理而非身份限制,這樣內部構成競爭後,金融機構的利潤率降下來,這樣不僅可以促進金融機構內部去改革,還可以讓融資成本也相應降低。

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金融,也能從生產力上為這場變革帶來支持——高科技手段將取代傳統的風控體系,降低風險和成本的同時,提高資金安全性及效能。比如人臉識別可以直接解決面簽的問題,那麼就不用人工去審核,節省了人力成本。比如一些大數據採集、分析,可以幫助機構建立全新的風控體系,減少不良率,同時也就降低了融資方的成本。

近幾年興起的移動支付、消費金融、互聯網理財及借貸都顯示出了積極的作用。

金融是否過度,最終要看錢和人的聯繫程度。如何縮短錢和人的距離呢?這也是融360所一直追求的。從五年前成立至今,融360已與上萬家機構合作,累計幫助5,000萬用戶向放貸機構提交超過48,000億元貸款申請。此外,融360還與多家徵信公司、金融技術公司取得合作,建立了首個開放式「天機」平台,為機構審批提供了最便捷、低成本的風控體系。

銀行應該多做小微企業、消費信貸,而開頭並不容易。這是一場持久的努力,我們不能因為初期的表現而過早否定甚至結束。
推薦閱讀:

從普惠金融到金融科技 凡普金科楊帆眼中的變與不變
投資共享雨傘Usan,玖富場景消費版圖再下一城
*區塊鏈*物聯網、金融科技遇到區塊鏈
扒一扒49家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現狀
證券投資及財富管理市場創新趨勢(2017年1季度)

TAG:金融 | 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