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第八識的遊戲引擎比喻
引言
第八識(凡夫的第八識通常稱為阿賴耶識,聖人第八識則稱阿摩羅識)是唯識學中一個奇妙的概念,它具有世界本源的地位,世間的一切,包括每個生物實時的內心活動,都是它變現出來的現量。而對於每個眾生來說,其心識結構的最內部也是第八識。那到底第八識是一個東西還是眾多個東西?其實第八識的特點與遊戲引擎很像,本文通過遊戲引擎的比喻來解說第八識的特點。
1、第八識變現一切
遊戲中實時的畫面、聲音、系統消息,都是遊戲引擎運作之下實時呈現出來的。遊戲里的每一張地圖、每一個物件、每一個npc、每一個怪、每一個可操作的角色,都是遊戲引擎運作之下實時呈現出來的。
2、第八識是每個眾生個體心識結構的最內部
每個npc或怪或角色,最內部是遊戲引擎對代碼和參數的實時執行。
3、第八識的三藏特性
能藏:遊戲中一切內容的源數據,包括場景、物品、角色和怪的模型、音效、劇情等,都保存在遊戲引擎的素材庫里。
所藏:角色在遊戲中進行的一切活動,叫做「業」,會對遊戲後續事件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一定的數據變數來實現的,這個變數就叫做「種子」。比如,遊戲的成就系統,玩家的角色殺了多少怪,叫做造業,殺怪數量達到一定值,就達成了一個成就,這個成就就是種子,之前沒有達成的時候,成就的布爾值為0,就是沒有種子,達成之後變成了1,就是有了種子。有了種子能幹嘛呢?比如某個副本,只有達成了某個成就的角色才能進入,這就是種子的作用。那麼這些種子保存在哪裡呢?在遊戲引擎的資料庫里。
執藏:如果一個遊戲真的非常高級,其中的npc或者角色都具有自我意識,能夠把某種對象識別為自己的本體,那這個本體會是什麼?可能是身體,可能是自己的活動記錄,可能是自己的各種數值,但是最根本,是使得自己能在程序中運行的代碼片段(註:強調是運行態,運行著的機器活動,不是指代碼,是指活動)。這個被角色認為是自己本體的運行著的代碼片段是怎麼運行的?是遊戲引擎來運行的。
4、其他心識都是第八識變現的
如果是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玩家看到的實時的畫面就可以理解為角色的「眼識」,玩家聽到的音效大多數就可以理解為角色的「耳識」,這都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
熱門遊戲《饑荒》中,角色的飢餓值會實時變化,這是一種「身識」;《模擬人生》系列中,角色的清潔度、飢餓值等,也對應身識;包括其他遊戲中的血量、藍量,都對應身識(只是沒有人類的身識那麼豐富),這都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如果遊戲做得厲害一點,模擬出環境中的氣味和和食物的味道,雖然玩家不能像視聽覺一樣感受到,但對於遊戲中的角色而言,就成了「鼻識」和「舌識」,這都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
許多網路遊戲左下角有一個消息框,除去各種聊天和系統消息不看,有一種消息叫做事件記錄,
比如:「 滄海一聲笑 使用 天隙流光 對 燭魔王 造成 5522423998 點傷害 」,
又如:「 購買了 崑崙靈劍15段,消耗 1銅 」。
這是對遊戲中發生事件的描述和解釋,點擊裡面的角色名稱、技能名稱、怪名稱、物品名稱,能夠查看更詳細的信息。牽強的理解一下,大致可以理解為「意識」(但這個意識不是提供給角色而是提供給玩家的,也不能進行「對意識的意識」,嚴格來說不是很充分),這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
「末那識」是意根,也就是意識的根,意識的來源。上面那個消息框的內容是意識,那麼發送這些內容的後台進程就是末那識,它也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如果一個遊戲做得高級到一定程度,其中的npc或者角色都具有自我意識,能夠把某種對象識別為自己的本體,進行這個活動的進程也是末那識,它也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
綜上所述,這些被稱為「心識」的遊戲成分,都是遊戲引擎運作產生的。
補充一點,用唯識學的概念來說,「玩家」是什麼?玩家對機器的操作形成的數據,被遊戲引擎接收,並變現為角色的活動。嚴格來說,玩家不是遊戲內的東西,而是與遊戲引擎交互的東西,玩家改變了遊戲引擎的實時參數,通過遊戲引擎間接的影響了角色的活動。真正在遊戲系統中對角色活動進行變現的,依然是遊戲引擎。玩家是種子的提供者。
若摻雜一些西方宗教的觀點,遊戲開發商就是遊戲世界的上帝,玩家就是角色的守護神。(佛教體系與西方神論宗教其實並不衝突?)
題圖為網路遊戲《劍靈》的截圖,由本文作者截取。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同時發佈於個人博客:自動言語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