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單詞「音形意統一記憶法」學習思路

人類的知識體系就像一座座金字塔,底下的一層知識是為了支撐上面的一層知識,越往上知識越少越抽象,最頂尖的知識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

很多人學習是從最底層往上學,先學金字塔最底層的知識,因為這些知識最簡單,一學就會,但這些知識量也最大,你越學越發現學不完。善於總結的人通過不斷摸索,發現可以從這些繁雜的知識中歸納出某些規律,從而更快速地掌握知識。這種做法好比是從金字塔下一層上升到了上一層,接著又摸索歸納,繼續往上走,最後到達最頂層。這是最通常採用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難免誤入歧途,走火入魔,將局部規律認為是總體規律。

另一種學習方法,是從最頂層往下學。所有的理論都是最頂層的知識的展開,這種方法非常省力,效率很高,而且不會誤入歧途。但這種方法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一開始很難懂,只能等到差不多學完,才能恍然大悟。因為,金字塔最頂尖的知識非常的抽象,初學者很難搞懂為什麼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

第三種學習方法,是既從下往上學,也從上往下學,最後再融會貫通。但是,這種方法容易使人腦袋學成漿糊,因為他東邊學一點,西邊學一點,但缺乏系統性,最終一事無成,能夠融會貫通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下面以學英語為例說明。

中國人學英語單詞的思路是這樣的:

第四層: 詞源

第三層: 前綴、詞根、後綴

第二層: 具體單詞

第一層: 26個字母

絕大部分人中國學生學了最底下的一層知識,也就是26個字母,然後,馬上開始記單詞,之後陷入了具體單詞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再也邁不開腿,最終誤入歧途。第二層妖魔鬼怪也層出不窮,包括:諧音記憶法、聯想記憶法、象形記憶法、分類記憶法、遺忘曲線記憶法、APP記憶法……

聰明一點的人學到了第三層,學到這一層的人自我感覺良好,彷彿豁然開朗了,但之後,他們又一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因為詞根實在太多了,各種字母變化好像是有規律可尋,又好像沒有規律。妖魔鬼怪又一次出現,如李平武的《英語詞根與單詞的說文解字》、李浩的雲英語……實在是太多了,我不想一一舉例了,單詞都跟他們親祖宗似的,非要將十八代祖宗挖出來不可。說白了,還不就是因為沒掌握規律嘛,講一堆音變,恰恰說明他們不懂音。我後面還要專門寫一篇文章除了犒勞他們,還要批他們,此處先記下。

外國人學英語單詞的思路是這樣的:

第六層: 拉丁語、古英語等

第五層: 前綴、詞根、後綴

第四層: 具體單詞

第三層: 語言環境加持

第二層: 母音、輔音

第一層: 26個字母

一開始學26個字母,然後學母音、輔音,之後在語言環境加持下學具體單詞。他們在學具體單詞時,除了耳朵聽,還開口說,語音糅合到具體單詞中的,所以也不算特別費力。如果他要搞研究的話,就再去學拉丁語、古英語之類的。

但是,中國沒有語音環境,所以,我們不可能像他們那樣,我們要走一條全新的道路。

「音形意統一記憶法」就是這一條全新的道路,它的學習思路是從上到下的:

第一層: 重音 (音)

第二層: 5個節奏 (音)

第三層: 26個字母 (音、形、意)

第四層: 母音、輔音 (音、形、意)

第五層: 前綴、詞根、後綴 (音、形、意)

第六層: 無窮無盡的具體單詞 (音、形、意)

採用「音形意統一記憶法」學英語,就好像從山頂往下狂奔。而且,從頭到尾,單詞的三個屬性,音、形、意的規律是被打通的,就像三條滑梯,順流而下,酣暢淋漓。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由於我們沒有語言環境加持,那我們就需要一套大一統的邏輯規律加持,這個規律就是「音、形、意 」三角轉換規律。

當然,如果有大一統規律,又有語音環境雙重加持,那就更好了。


推薦閱讀:

TAG:英語學習 | 英語單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