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把握社會發展趨勢才能更好的賺錢

無論是普通打工者還是「高大上」的投資人,很多人的切身感受是:錢越來越難賺了!

可以進一步追問:賺錢的機會在哪裡?賺錢的邏輯發生什麼變化?

上世紀80、90年代,靠勞動可以賺錢;2000年後,靠資產升值可以賺錢;而如今,在這個資本大爆發的年代,賺錢必須順著資本的趨勢。「當一個行業起來的時候,跟你的個人能力沒有太大關係,關鍵在於你是否在一個正確的年代做了符合這個年代的事情。」

1GDP增速放緩將引發收入衰減

剛才有演講嘉賓提到我國當前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增長高於GDP的增長,這裡我有點不同的意見,原因在於過去的收入數字慢於GDP的數字反映, GDP增長傳導到收入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從而形成了相對滯後性。一旦GDP增長放緩,收入水平也就會跟著下降,從而低於GDP增長,這個是必然的趨勢。

至於GDP增速為什麼下降,這個沒辦法解答。因為很多時候未來是無法推演的,只能憑藉感覺,他沒有可被用作討論的任何依據,只能根據一些細枝末節的觀察來揣測未來的可能性而已。

我回國的幾個月時間,去了不少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跟相對底層的人聊天,在收入方面,我問他們今年的工資是否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他們說不要萎縮就很好了。

我跟很多實業基層的員工聊,他們也這麼說。所以我斗膽下個結論,今年並非是大家所預期的消費升級的一年,因為消費升級的基礎是收入增加。但是,與數據相反的現實是大部分企業面臨的不是收入水平增長的問題,而是能否保住去年的收入水平,在座的可以回去問問自己朋友的收入是否增長了。

我總覺得,專家喜歡的數據其實本質反映的都是過去的情況,而我們更關心未來會怎麼樣,但現實往往就是,過去怎麼樣是預測不了未來會怎麼樣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要預測未來只能深入基層,了解市場,而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看數據和報表。

我自己走了很多地方後的結論是,未來三年,我感覺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樂觀,收入衰減會很嚴重。過去三年,我們在一片狂熱中投資了200多家公司。但是今年,看到這種趨勢後,我們整個上半年只投資了3家企業。

2不管是借貸還是投資,賺錢根本在於實體盈利

再跟大家從理論上講一些我自己關於金融層面的邏輯。金融一般歸納為投資和借貸兩個範疇,但是這兩個範疇的背後,本質都是實體盈利。

如果實體不盈利,那麼意味著投資不能賺錢,無法獲得投資收益;借貸則意味著資金借入方不能賺錢,也就必然不能歸還資金借出方的資金。最終的結果就是借貸崩盤,投資打水漂,金融出問題。

相對而言,借貸的邏輯更加難以運作,從我自己角度來看,借貸有兩個特徵很明顯。第一個特徵就是借貸行為的客戶群體相對狹窄,必須是那些不好不壞的群體,客戶好了,一般就不需要再借錢了,不好,那就跑路了。所以,最終的結果要麼就是一個不斷消滅自己客戶的過程,要麼就是被客戶搞死的過程,這是借貸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

馬雲曾經驕傲的說,你看,當年借給我五十萬的人,我就還錢了,說明小企業也是有信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現實,就是他是發大財了的,但是那個借給他五十萬的人,現在估計還是窮光蛋,這個就是借貸的核心邏輯,你沒有積累,你無法跟客戶一起成長,客戶一旦好了,就離開你,你陪伴著客戶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結果客戶一好就跟你沒什麼關係了。為什麼借貸必須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核心是因為無法分享未來的收益。

借貸的第二個特徵是沒有積累。前面說了,因為你無法分享客戶成長帶來的高收益,那麼你永遠只有恆定的利差。

一百萬,你收10%的利息,扣除資金成本4個點,運營費用2個點,那麼意味著你最多賺取不到4個點的收益,但是承擔的是一百萬的風險。也就意味著你過去做了一百筆業務,都賺了,突然有一筆業務出了問題,哪怕過去做的再好,最後你都是死,因為收益無法覆蓋壞賬。

所有做借貸的金融商業模式,看上去是暴利,但其實是非常脆弱的,隨時會面臨崩塌的風險。

我國的銀行業非常典型,過了十幾年的好日子,也會突然在一兩年內就虧掉過去幾年賺的錢。這個就是典型的借貸邏輯,是非常脆弱的。也是為什麼我不看好所有承擔信用風險的商業模式根本原因,也是為什麼我離開銀行業的核心原因。無論對企業和個人,借貸都是缺乏積累的行業,長期來看,他只會讓你變得很狹隘和無知。

從這個點上看,投資就稍微好點,投資是相對有積累的行業,他風險是恆定的,但是收益是不確定的。所以,相對來說投資感覺上會更有積累一些,你過去做了一百筆交易都虧了,可能未來一筆賺錢了,立馬就把過去的虧損給收回來了,投資的收益和風險相對更平衡一些。

但是,無論借貸還是投資,終極收益都是來自於實體的盈利。一旦一個市場無法貢獻利潤,那麼無論你前面估值怎麼高,聲勢怎麼浩大,都沒有意義,都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而已。

所以,一旦邏輯設定在市場盈利這個基礎上,我們就會發現,目前的整體市場其實是缺乏市場盈利的機會的,那麼反過來就是意味著金融的整體性機會在喪失。借貸業隨著實體企業不振,壞賬率攀升,市場觀望。

我很早前就說過,目前市場的格局是好人不借錢,借錢的都是壞人,為什麼?因為,實體經濟不景氣,導致很多人哪怕有資金在手也找不到賺錢的機會,所以,都不會選擇去借錢。

因為借錢是要還的,而那些壞人,因為不借錢就活不下去,所以必須依賴借錢活下,不得不借錢。就出現了好人不借錢,借錢的都是壞人的詭異局面,本質其實都是實體經濟不景氣帶來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業是典型依附於實體經濟的一個帶有強周期性特徵的行業。在實體普遍盈利的時候,你會發現個體風險雖然有,但並不是那麼重要。

我記得我十年前放貸款基本上不需要進行太多的風險審核,大家都會按時還款,為什麼啊?因為那是個基本上都賺錢的年代,當大家都可以賺錢的時候是不太會有人會來逾期和違約的。

而現在呢?老婆小孩子抵押給你都照樣跑路,因為當一個人賺不了錢的時候,就意味著怎樣都還不了錢。從借貸角度來看,還款能力一定比還款意願重要很多。

跟借貸一樣的邏輯,投資的核心也是市場盈利。前面說過,給別人投資錢,最終都是期望分享投資收益的,而且是遠遠超過借貸的利息收入、分紅收益或者股權溢價性收益,但是當市場無法形成這樣的賺錢效應的時候,如何兌現投資收益呢?

過去幾年很多人都跟我說,市場很好賺錢啊,你看,誰誰賺了幾百倍,誰誰賺了幾千倍。第一個問題是,這些是普遍性案例,還是個體性案例?第二個問題是,有幾個人真金白銀的拿到了錢呢?許多看上去賺了很多倍的項目,最終都是需要變現的,變現一方面可能是分紅收益,另外一方面就是二級市場的股價交易收入。

但是過去幾年轟轟烈烈的市場,又出現了幾家所謂的賺了很多錢的上市公司呢?最終能不能變現還要看企業盈利的基礎。但是這種盈利性基礎,目前來看,是非常脆弱的,因為市場普遍性盈利的狀況基本不存在。

諸位都是企業家,想問一下,大家覺得這幾年有沒有感覺賺錢很難?現在你們的困境是什麼?我自己跟很多企業家聊過,普遍的困惑是找不到賺錢的行業。

現在,個別行業或許還能賺點錢,大企業要賺錢很難,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該去哪裡,我看到不少企業,都轉到金融行業,希望在金融業里博點機會。但是一個市場金融越旺盛,恰恰證明了實體經濟越不好。

這個就是現實,但更現實的事情其實是金融業從長周期來看,往往是大面積的犧牲,因為金融本質還是零和博弈市場,更殘酷的是20%的參與者會賺取剩餘80%的錢。

3賺大錢都是時代給予的機會,而非個人能力

在整體不盈利的結論基礎上,我們能做點什麼呢?我個人感覺作為個體最好的辦法是學會休息,學會不折騰,學會等待。我在2012年的時候,感覺實體機會很渺茫,勸很多企業家離開實體行業,乾脆賣掉企業,去遊山玩水,什麼事都不要干,一年花不了幾個錢。

回頭看到的現實就是,出去玩的都活得挺好,而那些在家裡勤勤懇懇干實業或者每天努力放高利貸的人,最後都死得很難看。在一個沒有機會的行業里,其實你越努力,死的其實是越快的。

我們還是要學會在大時代里做符合時代周期的事情,這有助於你活的更好。

我很多年前寫過一篇《扯淡賺大錢的邏輯》,網路上很多人在瘋轉。其實這句話的核心思想就一點:絕大部分賺大錢都是時代給予的機會,而不是因為你的個體能力卓越造就的,所以要學會辨別不同的時代特徵,選擇符合時代特徵的事業比你每天勤奮努力更為至關重要。後來很多人駁斥我是機會主義者或者風口論者。

我自己把過去三十年簡單做了個分類,我覺得可以分為三個大周期。

前20年,也就是80年代到2000年這二十年,是勞動賺錢的時代,那時候出賣勞動力是可以賺錢的。因為物資貧乏,我自己小時候跟姐姐賣冰棍,五分錢進來,賣一毛五,三倍的毛利,很豐厚了。

那個年代,肯干點的人都能賺錢。很多萬元戶都是跑運輸的,家家戶戶都能賺錢。那個年代,越勤奮,越辛苦,賺錢越多。

而到了2000年以後,則是靠資產升值的年代。

銀行業不斷地進入貨幣擴張的階段,錢越來越多,最後就往資產泡沫化的方向走。這時候,你發現大量的資產大幅升值,最終的結果就是努力勤奮已經不賺錢了,關鍵是依賴資產升值賺錢。

你再勤奮再努力,不如買一套房子划算,所以過去十年出現很多所謂的悲劇故事,很多人很勤奮努力的把自己家房子賣了去做實業,頭髮熬白,最後終於把自己當年賣掉的房子給買回來了。

回頭看這個十年,其實你啥事情都不用做,買房子就行了。02年開始計劃買房子的話,差不多到現在基本上都是十倍以上回報,算上五倍槓桿的話,基本上就是五十倍回報。很多人勤奮努力工作一輩子,也沒有這個時候買一套房子賺的錢多,這就是現實。

許多企業家也是如此,其實實業本身並沒有賺太多的錢,但是他們的企業土地產房升值所帶來的盈利,遠超過他們企業的實業利潤。於是最終的結果都表現為資產升值,這個十年如果你不參與到資產升值的邏輯里去,你基本就被拋棄在財富之外了。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十年,福布斯排名的首富基本上都房地產商和煤老闆等一類人了,當然後者隨著整個十年的結束而崩盤了。總的來說,過去很多牛逼的企業家,並不是他真多牛逼,而是在這個年代加了槓桿帶來買入資產的結果。

而2010年以後,資產升值的邏輯也不存在了,變成了資本大爆發的年代。從2010年到現在,你只要被資本喜歡上,就會發現賺錢的速度和規模,遠遠大於以前的任何時代。

我們看過去進入阿里和京東的人,很多都是大學剛畢業的孩子,但是趕上了資本爆發的年代順著資本的趨勢,很快就被推起來了。過去幾年,隨便一個互聯網小夥子,一個想法就能拿到幾千萬的估值,就能超過很多幹了一輩子的企業家。所以當一個行業起來的時候,跟你的個人能力沒有太大關係,關鍵在於你是否在一個正確的年代做了符合這個年代的事情。

當然有很多人是無意識的,有很多人是有意識的。前者是祖墳埋得好的結果,後者是眼界格局高的結果。從我個人感覺來看,絕大部分的有錢人都屬於前者,屬於後者的微乎其微。

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個年代,賺大錢的人往往不辛苦,辛苦的往往賺不了大錢。這個是非常現實的情況,要學會認識到現實,不要自我催眠。

在我看來,錢分為辛苦錢和泡沫錢,辛苦錢賺的是社會的平均利潤,泡沫錢才是大錢。你們去看,一個股票如果不泡沫化了,那最多就是賺分紅的錢,那是穩定利潤,而只有被資本看上了,讓他的股價遠遠超過他實際有的價值的時候,你才能賺到所謂股權的差價,然後才會有所謂的大錢的機會。

其實本質來看,一隻股票十塊錢和一百塊錢,上市公司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至少肯定不會有十倍的差價,變化的只是投資他的人的預期而已。所以,只有泡沫來了,才能讓價格產生巨變,你才能有機會轉到其中的高額背離帶來的泡沫錢,這個才是大錢。

房地產其實也一樣,一套房子十年前賣2000元/平和現在賣20000元/平,本身都是居住功能,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但是帶來的價格變化卻是十倍甚至更高,那說明什麼呢?說明只有價格和價值背離了,你才能賺到大錢。

純粹從賺錢角度來看,我喜歡泡沫。所以,我們過去幾年特別喜歡泡沫化帶來的一些機會,這些機會往往是人極度樂觀後產生的預期變化帶來的機會。

這種機會來的時候,並不需要你太多的能力,你就能賺到一些錢,所以我總是告訴自己,只有當傻瓜也能賺到的錢,才可能是大錢,依賴能力帶來的錢,一般都是穩定的平均利潤,盡量讓自己承認自己不能幹是非常重要的。

4未來的競爭要將能力與成本掛鉤

在這裡,我自己談下我對能力的看法,其實大家在談能力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能力一定是跟成本掛鉤的,脫離成本考慮,你會死得很慘。

德州撲克在中國最近很火,但你會發現,在中國的那些高手基本都玩不轉,在中國打德州跟比大小本質是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中國的土豪太多,人家壓根不按概率演算法出牌,反正兜里都有錢,然後把把ALL IN,好好一個比精算概率的遊戲,變成了比誰兜里現金多的遊戲,壓根沒辦法玩。

前兩年中國投資市場就是這個階段,錢越來越多,「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年代,有邏輯有能力的專業投資人,最後往往干不過那些業餘投資人。

因為業餘投資人不講邏輯,只講成本。你問他為什麼投資,他往往說,沒為什麼啊,反正錢也沒地方去,去澳門賭博也是輸,不如隨便給個年輕人或許有一些機會啊。你聽了只會很無語,這就是成本不一致帶來的能力不一致。

我有一段時間研究樂視,樂視這樣的公司會大量的給你講故事,講未來有多好,而投資者往往喜歡這樣的公司,就會給樂視很多的未來的錢。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同樣一台電視,樂視三千塊錢的成本,其他公司也是三千塊錢的成本,但是樂視可以買一送一,電視機免費給你,或者折價給你,三千塊錢賣兩千塊。

市場賣得越多,報表越好看,銷售額在增長,於是股價反倒越來越高。而別人不行啊,三千塊錢不可能低於三千賣啊,否則報表很難看,所以,這個結果就是我越來越喜歡你,我會給你越來越多的錢。

當你跟對手不是處於同一成本線的時候,你就發現很難打贏他,到最後他可能直接把你給收了。打輸了沒關係,打贏了就很牛,他是把未來的錢折現的模式。但是從產品質量上說,你說樂視電視比康佳電視好?很難說。能力好的公司很難說一定打得過成本更低的公司。

滴滴打車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搖搖招車在北方地區做得特別大,騰訊找它投資,它不讓騰訊投,騰訊反手投了滴滴打車,投了以後馬上開始和快的打車拼價格戰,最後搖搖招車就沒了。

你的成本跟人家不一樣,最後結果能力再強都得死。所以未來的競爭已經不是傳統的肉搏式的競爭,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競爭,如果能力不能和成本掛鉤,單談能力會很難。
推薦閱讀:

解讀|「權威人士」知多少?六點
2016經濟熱點年末總結
美國大減稅:一二不過三?
30年來最慘烈!中國正上演第三次財富大洗牌:誰賺翻,誰又輸慘?

TAG:經濟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