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主流觀念的裹挾原理
雖然很幼稚,但可不是寫著玩的。
以下是對敘述這類社會現象的原文的複製:
為什麼中國男性不紳士、不擔當呢?因為在青少年時期所有人都在把他人往自己那個水平拽。你要顯得儒雅一點,吟誦幾句詩,別人要說你其實沒墨水、是裝逼。你若面對師長表現的尊敬,別人要說你是討好、是裝逼。你若要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見解或是懷疑,別人要覺得你是在表現、在裝逼。你要是對女生表現得尊重親近,別人說你是娘炮婦女之友、是裝逼。你若在用餐時顯得斯文優雅,也同樣要被說裝逼。你若對博物知識充滿嚮往,別人會說你學這些沒用、是裝逼??
總之,對美好的詞句的偏愛、對師長的尊敬、對獨立人格的願求、對女性的尊重、對禮儀的嚮往、對知識的渴求等,對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都能被貶低成裝逼。
把粗鄙低俗當成交際的通行證,把髒話連篇美化成真性情。如果這樣的環境能培養出高雅修身、敢於擔當的紳士,那才有鬼了呢。當然確實有這麼鬼才的人,實在不多。而我也只是粗鄙中的一員,一個普通的受害者。
最可怕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在用語言暴力和冷把同齡人拉下水,生怕他們比自己優秀,逼著別人和自己一樣活的不堪。至於為什麼不是優雅同化陋俗,只因下坡容易上坡難。
原作者對於這類現象的觀察可謂是細緻,行文也很工整,雖然是抱怨,然而文章很冷靜,這為我的思考提供了很大便利。只是可惜的是只給出了事實和結論,並沒有解釋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和它的本質,而且結論是片面的,也不是很有說服力(從經驗中歸納的結論一般不能承受稍微深入的批判,雖然很容易被人接受-而且是越偏激,越反傳統,就越容易被無條件地接受)。應朋友的邀請,我寫了一點論述性的東西來解釋它。希望可以禁得住質疑。
本文雖然運用的理論不那麼深奧,但也有一些名詞需要各位特別注意。這些名詞是關乎以下三個主題的:
一、符號與解釋
二、社群與認同
三、語境
看上去好像是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專有名詞」,但只要聯繫上下文就不難理解,即便是根據經驗理解也不難。因為本來就是十分淺顯的辭彙。
我準備以一種遞進的結構完成本文,而不是寫一整篇文章去討論這種現象,把解釋融進討論之中。因為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解釋這個現象,順帶做一些社科知識的普及,而不是評價這種現象。
加之我假定所有讀者都是從未接觸過上述三個主題所涵蓋的知識的人,因此我準備一邊介紹這些知識,一邊從對這些知識的解釋中引出對這種現象的解釋,逐步地揭露它的本質,說清楚造就了這種現象背後的那些合力分別是什麼,最後再做一個簡短的總結。雖然總結中有著大量的專名詞,但是由於之前的文章已經逐一解釋了,所以假如諸位讀者再進行一次回顧的話,理解那一段總結並不算太難。
最後,每一部分的標題都是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概括,是有助於理解那一部分的內容的。
一、個體的諸多行為是一個個的符號,而對符號攜帶著的意義的解釋則是不同的。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在於解釋者的經驗(experience)與解釋時符號存在的語境。
1.什麼是符號?為什麼個體的行為可以被視作符號?
從符號學的抽象定義出發,符號就是「攜帶著意義的感知」。任何東西,只要當它被人「感知出某種意義」(此即解釋行為),就成為符號。例如v字手勢,就是一個符號;一幅油畫也是一個符號;沙發上的葛優躺也是一個符號。符號是用來表達、傳送和解釋意義的。意義只有靠符號才能表達。因此,也可以說,能表達、傳送和解釋出意義的東西,就可稱為符號。
因此,吟詩、道謝、在餐桌上表現得優雅、對師長表示尊敬等等行為,就可以視作符號。當它們被解釋的時候就成為符號。
例如,v字手勢表達勝利的意義,而優雅的舉止傳達了「這個人很有修養」的意義(不考慮語境的話)
2.什麼是符號意義?什麼是解釋行為?
符號的意義,並不是客觀存在於符號之中的,而是來自於特定語境下的具體解釋。因此,符號表達意義,是一個開放的過程。由此產生了符號解釋的諸多歧義。
例如,一個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可能被解釋為「這個人死掉了」,也可能被解釋為「這個人很累,躺在地上就睡著了」。
同樣地,道謝的行為,可以解釋為善意,也可以解釋為裝逼。這取決於解釋環境與解釋者自身,而符號發出者的意圖無法決定最終的解釋結果。
(實際上符號意義傳達要經過「發出者的意圖」、「符號自稱的攜帶意圖」、「解釋出的意圖」三個過程。只不過前者被後者輪流取代,最後落實的是解釋意圖罷了。)
解釋行為受許多條件的影響,但主要影響解釋行為的,是符號存在的語境與解釋者的經驗。
在西餐廳的優雅舉止,與在學校食堂的優雅舉止,被解讀出的意義完全不同;一個小學生和一個高中生對待這篇文章,甚至幾個高中生對待這篇文章,解讀出的意義也不相同。
(此處的相同,也包含價值判斷大致相似而細節上有所不同的情況。)
但是,並不是說這樣就可以將責任歸咎於某一個體的特殊經驗上。恰恰相反,正因為人擔當了解釋者的角色,而人必定生活在某些社群之中,因此我們必須將目光放在社群那裡。因為社群對於其成員的行為的影響,是遠超乎普遍認知的。
二、社群的形成來自認同,而社群對成員行為的影響也來自認同。社群的主流價值觀就是這樣形成的。不同社群對於人的意義強弱是不同的。為了取得指示符號的證明,人們服從主流觀念。於是形成了社群對成員的脅迫。
1.社群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的?
最簡單的理解,是將社群理解為圈子。也就是口語中的圈子。實際上本文討論的社群,基本上就是指圈子。為了敘述的規範,我一概稱之為社群。
一切社群的形成與社群自身的新陳代謝,都依託於認同。社群的形成源於認同。而認同又是依賴某些符號來完成的。
例如,「東北人」這個社群,主要地來自地緣認同,一群生活在東三省的人自稱「東北人」,就是社群形成的標誌。
又比如,高中生有時會說「我們高一」、「他們高二」之類的話,這就說明「高一」和「高二」也是兩個社群。這兩個社群的形成,來自於身份的認同,即一些高中學生認同自己是高一學生、或高二學生,社群就形成。
而社群的新陳代謝,即成員的流動,也是依靠認同。中國人到了法國,即使自認為法國人,法國也不會承認他是這個社群(國家)的成員。除非是移民,這樣他就成為國籍上的法國人了。這是社群對於他的認同。
由上述,社群的形成,主要地是由各成員的自我認同決定的。也就是成員對自己的認同。而社群自身的新陳代謝,就是社群對於每一個個體的關係,主要地是由社群認同決定的。也就是社群對成員的認同。
btw,一個社群並不就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它的內部還存在著許多子社群,如同集與子集的關係一樣。
2.影響一個社群對於某個成員意義的普遍因素是什麼?
不同的社群,對於一個人的意義是不同的。這就影響他在社群中進行活動時的權衡,進而最終影響他在社群中的行為。比如說,我在學校的行為,和我在貼吧里的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我有著不同的權衡。就像是演員拿著不同的劇本一樣。
那麼,什麼影響一個社群在我們心中所佔有的意義的權重呢?首要因素是成員與社群的利害關係。次要的因素,如認同的形式、個體差異等,本文就不作闡述。
(提一嘴,認同形式越小眾,社群也必然越小眾。比如古風圈依靠的認同形式相對於諸多地緣認同而言是小眾的,那麼它這個社群自身也是小眾的。小眾社群,往往表現出排他性。這是因為取得社群認同,所需付出的成本較高的緣故。)
這裡說到的利害關係,是指物質與精神上一切利害的加總。利害關係越強,社群的意義權重就越高,成員也就越表現出對社群的依賴,社群對其施加的權力也就越大。
如何判斷某人對某社群利害關係的強弱呢?一個很粗略的辦法是通過觀察他在社群中活動的頻率高低來間接得出此社群對他利害關係的強弱。但這個方法不太准,因為即便一個高中生確實頻繁地在學校活動,也不一定就能說明學校在他心中權重很高。但若想精確地判斷利害關係,就必須綜合他的個人性格,思想與其它種種因素。
所以,在這一點上講,幾乎是沒有什麼通用公式的,個體差異性非常大。
3.社群中的主流觀念是怎樣形成的?
讓我們設想一個主流觀念尚未形成的原初狀態。這時社群中每一個成員都不清楚他人的意志,也不受那尚未出現的主流觀念的影響,他的行為所依據的,只有他自己的意志和他所預想的他人可能的反應。但因為他此時還不清楚他人的一般意志(因為還沒有經驗過),所以初始的行為,一般是從個人意志出發的。
面對一個公共事件,每個人都會做出自己的判斷(也就是對諸多符號構成的符號文本進行解釋的行為,我這裡使用日常詞語簡化敘述)。因為判斷這個行為,只要不公布,就是完全的涉己行為,因此人們在原初狀態下做出判斷的依據,就是自己個人的意志。
而當諸多判斷進入公共領域,那麼就必然出現許多主旨一致的相似判斷聚集為一個或幾個多數判斷(通常是一個)的情況。多數判斷的形成基礎,是價值觀念的相似或相近(假設的原初狀態中,多數判斷只有量的疊加,不存在質的差異。因為每個人都不清楚其它人的身份)。
因為判斷行為是不斷發生的,而不是一次性同時間發生的,因此就會出現二次。後來的二次判斷就會受多數判斷的影響。有一部分不自覺地向其靠攏,這是多數人常見的放棄思考,選擇立場,節省判斷成本的舉動。
而當多數判斷經歷一定的積累,比例佔據到掌控了話語權的時候,後來的判斷就要受其裹挾,最終形成了一個主流判斷。
而當人們不斷地重複上述行為時,一個由眾多主流判斷構成的主流價值體系也就逐漸形成了。這個體系,我們稱之為主流觀念。後來者服從這個價值體系,做出與其大體一致的判斷的行為,就稱為被主流價值所裹挾。
這種情況,與微博用戶對公共事件的判斷活動是相似的。
但是,裹挾並不總是包含著「脅迫」的被動含義,因為這樣說,彷彿是把責任都推給社群的「多數人」,而社群的成員個體完全無辜一樣。但實際上,有許多人意識不到這種裹挾,許多人主動擁抱主流,許多人不得不選擇妥協。這三類人,與社群,與每個成員,都是一樣的卑劣和高尚。
上文所敘述的情況,是從一種理想狀況進行的普遍性推理。是主流觀念形成的一般最簡模式。實際上,主流觀念的形成過程,還摻雜著諸多因素的作用,如精英話語、權威、公共領域的封閉等等。但是,最終它依然是遵循多數裹挾少數的規律,區別只在於「多數」的形成方式不同罷了。
4.為什麼社群成員非服從主流觀念不可?
第2點中提到,利害關係直接影響成員在社群中的行為。
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在大多數時候,人作為社群成員而在社群中做出的行為,不說為自己增加利益,但至少也必須保證自己不受損害。
而服從行為的普遍目的,就是保證自己不受損害。
這種損害,往往來自社群主流觀念的認同者,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多數派。
(需要注意的是,「多數人」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群體,它的成員是時常改變的,可是多數人是永遠存在著的)
一般情況下,多數人造成的損害,往往就是社群對少數人的損害。因為很多社群很大程度是由多數人把控的。例外的社群如學術社群,因為派別太多了,而且認同的形式也更複雜,成員的行為也有著更多的權衡。
社群能施加與其成員最簡單直接,也是最頻繁的暴力是什麼呢?這就是社群對於成員的不認同。社群對成員的不認同,是社群的天然權力。因為成員之為成員,就是來自於社群認同。社群可以賦予其認同,當然也可以取消其認同。這是社群權力的來源,不認同的強表現,就是排擠。
為什麼成員非要獲得和保持社群認同不可呢?因為社群的認同是賦給個體一個本社群特有的指示符號的行為。指示符號的作用,就是直接地證明「這個人作為我們社群的成員而存在」。(實質是多數人同意個體作為社群的成員而存在)如果失去了認同,就失去了指示符號,也就失去了作為這一社群成員的存在資格,進一步就失去了在社群中正常活動的權利。而「社群的正常活動」,很大程度上就是與社群中其它成員的交往互動的活動。
當然,假如某社群與你的利害關係很弱,那麼,即便是它不認同你,也不會對你造成多大損害。於是你對此社群的行為便不會有什麼權衡(大不了退圈嘛,貴圈真亂),你也就很難受裹挾了(當你與主流觀念不一致的時候)。
但是,假如是一個與你利害關係非常大的社群呢?比如學校,比如班級?
設想一下你被所有人排擠,邊緣化的孤獨和恥辱,以及那之後的種種。真的是相當可怕的事情。
所以你才會權衡自己行為的利弊,在多數時候選擇順從主流觀念,或者沉默不語……你對社群的損害和社群對你的損害,是完全不對等的。
三、語境是社群行為、心理、語言的集體習慣的固化形態。而集體習慣來自對主流價值體系的遵從。
人的絕大多數的行動是由意志指導的,而指導社群中成員的行動的意志,則多半來自主流價值體系。
同一行為長時間重複多次就成為習慣,而集體的習慣則是社群集體在同一價值體系的指導下形成的。
集體習慣,當它不斷存在並佔據主導,就滲透到社群各個公共領域,固化成為語境。
例如說,數學課的語境是嚴肅,沉悶,那麼在數學課上朗誦英文詩歌,就是一個不合語境的不和諧符號。
但是,樓上十二班的數學老師喜歡帶著大家朗誦英文詩歌,所以,朗誦詩歌的行為在這裡就不成為不和諧的符號。因為每個社群的集體習慣都是不同的。
然而,十二班有幾個同學不喜歡這種行為,但他們不能公開表示,只能私下裡說數學老師上課扯淡裝逼。這是對同一個符號的不同解釋,他們私下的行為,也不涉及到社群,因為私下的言行不進入社群的公共領域。
對於出現在公共領域的不和諧符號,社群的成員必須表態或保持沉默。雖然有時也會強製表態。
四、結論
本文開頭所述社會現象,其表現概括起來,乃是一個符號在社群的某一語境中被人依據當前語境做出「符號意義不和諧」解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的解釋行為,依賴於個人經驗與當前語境,實質上是依賴於主流觀念的判斷。
為了維護社群認同,他必須表現出與主流觀念一致的樣子,而具體表現則因個體差異性而有所不同。
所以,吟誦詩歌、尊敬師長、援疑質理、尊重女性、用餐優雅、博物知識等就成了裝逼。因為這些符號在那些社群的語境中,被主流觀念解釋的體無完膚了。
在那些社群中,詩歌是裝逼用的,師長是用不著尊敬的,上課只要聽就夠了,問問題又麻煩又吵,女性都是弱勢的,刁蠻的,受男性主導和掌控的,尊重她們豈非多此一舉,吃飯就正常吃,西餐廳才要這麼啰嗦磨嘰,博物知識又不能提高分數所以沒有卵用……
你問我:為什麼不是優雅同化鄙俗?
我說:依據這個結論,鄙俗可以同化優雅,優雅也可以同化鄙俗。只不過,優雅是另一些社群的主流價值,是另一些社群的語境。在那些社群中,少數人同樣被裹挾:表現得不夠優雅大方,就要被嘲笑,被排斥,乃至失去認同。
而你,只不過是還不夠優質,沒有獲得社群認同而已。甚至可能對那些更優質的社群聞所未聞。
所以還是好好學習吧,不要學我花十幾個小時寫這種東西。( ̄? ̄)
推薦閱讀:
※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ty該怎樣才能既表達自己的情緒又可以避免蹭熱度的嫌疑?
※從楊冪打落手機那段視頻里,可以通過微表情、小動作看出楊冪真正的性格嗎?
※運氣是一種什麼東西?
※「瘋」才是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