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管理利器——小組活動
縱觀很多成功和失敗的變革案例都證明了一個道理,小組活動是變革落地的重要手段之一。精益生產變革中就包好了非常多的小組活動:QC小組,自主改善委員會,TPM辦公室,5S推行小組等方法。六西格瑪也需要先建立六西格瑪委員會。這些很多都是非正式組織,相當大一部分角色都是現有的崗位兼任的,但是為什麼這些是變革不可獲取的元素呢?小組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小組活動的目的總結起來主要為四點:
其一,給工作找媽。
變革往往以為著困難和更多的工作量,同時也對應著一定的業績。如果不能明確職責和利益,就很容易出現工作時推諉,工作後爭功的現象,這對積極行動分子的士氣是一種不小的打擊。而成立了小組,就明確了所有成員都代表者本部門的責任和利益歸屬,便於部門間的協作。
其二,給結果找爹。
變革的目的是績效改善,這就意味著有業績出現。如何把業績合理地分下去決定了誰有動力。你不要指望圈外的人對變革抱有多大的熱情。而小組成立後,明正言順,在有責任的同時,又分清了有利益和權利,變革就找到代言人了。外國有這樣一個諺語:「如果你給小孩一個鎚子,他會覺得什麼東西都需要敲一敲」,授權給正確的小組成員,他們會傾其所能來實現小組的目標,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選擇他們的人的英明。
第三,使力量聚焦。
變革往往需要跨職能,跨部門的能力。企業內部很少有這麼多通才,所以需要集合所有相關崗位的經驗、能力和職權。而正式的崗位職責是要求有明確界限的,所以挑選部分經驗豐富,尺寸把握到位的優秀代表組成活動小組,將很好的實現力量的聚焦。
第四,營造氣氛。
人的思維都是有慣性和邊界的,有些人被稱為瘋子或腦洞大就是因為思維缺少常識性的限制或習性的沉澱,導致這些人的行為和思想要麼不符合常識,要麼沒有自己的特點,導致其想法總是超出常人的預期範圍。但是變革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常識的限制,才能出現創新的思想。小組活動中會營造一個封閉、專門的環境,讓大家拋開惰性和思維定勢,專註於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這種情況有利於創意的產生。有句諺語叫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開始可能是一個很小的創意,但是經過團隊成員的頭腦風暴,可能就會放大成為滿湖的浪花。
小組活動歷史悠久,你可以在每一個歷史重要時期發現它的身影,而且越是難度高的事情越需要小組。從近的來說:解放戰爭時間,每個連隊都有尖刀隊;抗美援朝部隊中每個連隊都有爆破小組;近代中國搞得每一次大的改革均會成立專門機構,計生辦,發改委等等。這保證了組織內部擁有一部分人與此項改革的利益是一致的,不是沒爹沒媽的野猴子,不是單打獨鬥的孫悟空。這會保證變革成功的最有利基礎,毛主席稱他為群眾基礎。
而在企業內部,小組活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有角色大部分都是兼職的,只是重要的負責人需要專職。就是額外增加一些獎金及榮譽即可。相對於小組活動帶來的收益,這些支出簡直是毛毛雨。
其實,我們通過思考和得出一個結論:小組的力量大部分來源於群眾。毛主席有一個統一戰線的理論,使得很多非黨內人士也站在共產黨一方,我方不費一兵一卒,就把對方後方攪得天翻地覆。這是一個很值得管理者借鑒的管理方法,從基層員工中找到自己的統一戰線,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搞革命尚且都能成功,搞企業還不是很輕鬆的一件事?
但是,說了這麼多好處,小組活動不是湊幾個人就能開展起來的,它要考慮四個重要的因素,否則就難免變得形同虛設:
1、 挑合適的成員,才能形成有戰鬥力的團隊。從心態,個性,技術,能力等方面全盤考察,最好從積極分子中挑。但是積極分子也要精挑細選,歷史上的黨內叛徒哪個不是當年的積極入黨分子?
2、 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聲援。小組活動猶如派出去的小分隊,總部不僅要在輿論上幫忙造勢,鼓舞士氣,還要從物質上提供足夠的資源,搞什麼活動都是需要一定經費的不是?還要能在方向和技術上及時提供指導。不要寒了積極分子的心,多少熱血也經不起反覆潑冷水。
3、 小組的目標管理和個人PK機制。進入小組的成員都是心懷抱負的員工,要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和舞台,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嶄露頭角。
4、 引入健全的頭腦風暴、系統分析等團隊改善技術。小組研究的問題基本上不是某一個職能能解決的,所以需要將大家的智慧、經驗對接到一起。如果沒有理性、系統的價值評估工具,小組活動將會變成沒有結果的辯論會。
總之,管理是一通而百通,當偉大的變革家都不約而同的採用小組活動作為變革不可或缺的元素時,我們為什麼還要視而不見呢?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了。
推薦閱讀:
TAG:變革管理Changemanagement | 管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