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與孤獨的質數

質數只能被一和他自身整除。在自然數的無窮序列中,它們處於屬於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數字一樣,被前後兩個數字擠著,但他們彼此間的距離卻比其他數字更遠一步。他們是多疑而又孤獨的數字,正是由於這一點,馬蒂亞覺得他們非常奇妙。有時候他會認為,他們是誤入到這個序列中的,就像是串在一條項鏈上的小珍珠一樣被禁錮在那裡。有時候他也會懷疑,也許他們希望像其他所有數字一樣普普通通,只是出於某種原因無法如願。這後一種想法經常在晚間光顧他的大腦,夾雜在睡夢前凌亂而交錯的各種形象之中,這個時候,他的大腦會非常疲頓,不願再編織謊言。

在大學一年級的一門課上,馬蒂亞知道,在質數當中還有一些更加特別的成員,數學家稱之為「孿生質數」,它們是離的很近的一對質數,幾乎是彼此相鄰。在他們之間只有一個偶數,阻隔了他們真正的親密接觸,比如十一和十三、十七和十九、四十一和四十三。假如你有耐心繼續數下去,就會發現這樣的孿生質數會越來越難遇到,越來越常遇到的是那些孤獨的質數,它們迷失在那個純粹由數字組成的寂靜而又富有節奏的空間中。此時,你會不安地預感到,到那裡為止,那些孿生質數的出現只是一種偶然,而孤獨才註定是他們真正的宿命。然後,正當你準備放棄的時候,卻又能遇到一對彼此緊緊相鄰的孿生質數。因此,數學家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要儘可能地數下去,早晚會遇到一對孿生質數,雖然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在哪裡出現,但遲早會被發現

質數的孤獨,來自PaoloGioradano

以孤獨為主體,質數為限定範圍,把這本書的主調限制在了數學術語特有的冷靜和理智中顯而易見的孤獨。也可以說,這就是這本書唯一的基調。

以上摘抄的關於質數和孿生質數的兩段話,是極富有數學氣息的,如同數學這個學科本身,給人迷戀和陌生,讓人沉迷而敬畏。這種文字在這本書里經常出現,並且是順理成章地出現,伴隨著全書偏冷酷的敘事方式,使這個故事成為了這本書

我曾經思考為什麼本書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愛情故事很俗套,失敗的愛情故事更俗套,後來我換了一種理解方式,換成是孤獨的質數間相互接近的嘗試。如果把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看作是孤獨的質數——他們也的確是——彼此之間做著徒勞無功的嘗試想要相互接近,最終的結果自然是痛苦和失敗,這是可以預料的結果,如同數學世界中的所有公式定理,一旦存在便有依據,不可改變。但你在面對這樣一個愛情故事時,總是會忍不住心生期待的,期待另一種圓滿的結局。這是每個人對於美好事物追求的本能。

在探討書中「質數」這個概念是否指特定人群時,我認為,書中所塑造出的主要角色包括丹尼斯都可以被劃分到「孤獨的質數」這一概念中。仔細琢磨作者對每一個形象的塑造,無論是主要人物或是次要,都著重突出了他們與常人世界的格格不入,或大或小。至於兩位主角,愛麗絲和馬蒂亞,更可以說是有病態心理。心理疾病總是互通的,只要染上了就絕不可能只染上一種,同時像兩位主角一樣極力想改變自己,如同摘抄所說,希望像其它數字一樣普普通通的,融入常人世界的角色,就更會因心理上的相似而緊密貼合,產生感情,從而產生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

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把這本書中的「質數」理解為少數群體呢?我認為不夠。因為像索菲亞、克羅扎此類人,也算生活在常人世界中,但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孤獨的,也時常感到孤獨。所以我認為,本書中的「質數」,應理解為會感到與世界有隔離感的人,也就是說,當你產生了你與世界格格不入的這一心理概念,便可歸類為「質數」,至於之後所做出的接近世界的舉動,便可理解為質數間徒勞的相互靠近,或是類似於法比奧和愛麗絲之間,孤獨的質數尋找心理依賴以自我欺騙。對於「孤獨的質數」和「質數」這一概念,我沒有做仔細區分,因為依照本書的內容看來,這兩個概念實際上是相同的,就好像馬蒂亞和愛麗絲這一對孿生質數最終也無法接觸一樣,質數註定是孤獨的,無論他們本身相隔的距離長短。

這本書讓我著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把一個愛情故事套上了數學的邏輯框架。沒有人會拒絕不費腦力的愛情故事,當這個不費腦力的愛情故事以另一種角度來剖析時,便產生了新奇感,何況是從數學的角度。富有魅力的數學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心理描寫和回憶相當多,也許和文章所描寫的人物有關,無一例外都是冷峻的敘述方式,讓人聯想到契柯夫的作品。與《24個比利》似乎是同種類型的

筆/錢夫人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外國小說 |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