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社會模型

談「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社會模型

一、模型解釋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生產關係相對靜止,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產關係會作出相應的改變,當然,生產關係改變不及時的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在這兩種關係中,生產力對於生產關係的決定作用是主要方面。生產力具有三要素,勞動者,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生產工具是衡量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主要標誌。生產關係也同樣具有三要素: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關係如何,以及勞動產品如何分配,其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決定著生產關係中剩餘的兩個要素。

關於經濟基礎的概念雖然有爭議,主要可以採用如下: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可以看出來,經濟基礎是由生產關係構成的。

經濟基礎對於上層建築,具有決定作用,上層建築中,最基本的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屬哲學範疇,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政權的組織形式,法律,宗教,藝術等等,都是基於一定的意識形態。也就是說,上層建築取決於意識形態,任何意識形態的存在都需要起相應的經濟基礎,當舊的經濟基礎崩潰以後,其產生的意識形態也會迅速瓦解。(比如說偷盜是不道德的,這種意識形態是基於私有制的,當私有制被消滅以後,一切產品按需分配,這時候再強調偷盜是不道德的,就要被人嘲笑了。)當新的生產關係產生的時候,意識形態上面也必然引起相應的變化。(比如說,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包含了追求思想解放個性獨立的內容)當一種生產關係佔據主導地位以後,其相應的意識形態也必然佔據主導地位。

意識形態和經濟基礎是同步(同步可以這樣理解,當新的生產關係出現的時候,新的生產關係所決定的意識形態也會有所體現;當新的生產關係佔據主導地位的時候,新的生產關係所決定的意識形態也會佔據主導地位;當舊的生產關係還存在部分殘餘的時候,舊的生產關係所決定的意識形態也會在社會中少量的,頑固的存在;當舊的生產關係徹底瓦解的時候,舊的生產關係所決定的意識形態也會徹底消失)的,卻滯後於社會存在(社會存在包括三要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最為主要。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意識形態和社會意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意識形態屬於上層建築,而社會意識不屬於上層建築。像自然科學,語言學,邏輯學等屬於社會意識卻不屬於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同樣滯後於社會存在,具有相對獨立性,有其本身的發展規律,這裡不作討論。個體意識也同樣滯後於社會存在,個體意識既可以超前於意識形態,也可能滯後於意識形態。隨著生產力向前發展,引起了局部的生產關係的變化,新的生產關係尚處於萌芽狀態,這時候,出於新的生產關係下的一部分人或者具有敏銳社會洞察力的人,會出現個體意識超前於意識形態的情況(「新觀念的形成並不是從那個天才的頭腦中創造出來的,它與新的生產條件和社會關係的形成是同步的」)。因此,具有先進思想(個體意識超前)的傑出歷史人物可以在相當大程度上,推動歷史的進程,比如說彼得大帝。

當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當生產里繼續發展,生產關係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進而引起了原有經濟基礎的崩潰,這時候,上層建築也必然發生變化,社會制度發生變革,但是,當生產力被破壞掉的時候,這一進程就會極大受阻.

注意: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 (注意部分取自百度百科)

社會存在是指構成社會的一切存在,包括個體、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各種財產等。與自然界一樣,社會存在也有三種表現形式,即物質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財產;運動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組織活動;思維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思想理論、知識體系等。對社會存在進行量化就有了所謂社會存在量。各種社會存在可以相互轉換。

(1)社會存在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種群數量因素和生產方式。其中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方式(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首先,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動物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制約著動物全部社會生活。

最後,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2)社會存在各要素的作用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種群數量因素。地理環境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永恆的、必要的條件,而且它作為勞動對象也不斷進入物質生產領域。同時,種群數量因素也是重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著制約和影響的作用。

(3)與社會意識關係

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精神生活的總和,是社會存在的總體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和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辨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勢和規律。它的發展和社會存在的發展不完全一致,主要體現在發展變化的同步性、經濟發展水平的平衡性、歷史繼承性和能動的反作用上。

二、模型的古代應用

1、領主封建制時期(研究不深入,只給初步解釋)

既然周朝和歐洲中世紀均為領主封建制,那末,根據該模型,其意識形態也必然有相似的地方,不同於之後的地主封建制.

大家知道,我國周朝實行分封制,即層層分封,其基本情況和歐洲中世紀較為類似,那麽,在意識形態上,也與中國之後的地主封建制,有著較大的差異。歐洲中世紀,君主和封建領主的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也就是一種對等(對等不是平等,君主和臣民在什麼時候都不可能平等)關係,當君主拒絕履行契約的時候,被分封領主也可以拒絕履行相應的義務。

在中國的春秋時期,這種對等關係也有所表現,比如孔子就主張,「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是「君使臣以禮」,孟子則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事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事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事君如仇寇」,這和後面地主封建制後期的愚忠(君要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有天壤之別。另外伍子胥掘墓鞭屍作為典故流傳下來,也可以作為佐證。後來君臣的對等關係逐漸被臣子單方面效忠於君主所取代,這種轉變正是由於領主封建制被地主封建製取代所造成的。

註:伍子胥掘墓鞭屍的典故大致如下:楚平王聽信讒言,將伍子胥的父兄殺害,伍子胥一夜愁白了頭,混出韶關,才免於一死,後來伍子胥投靠吳國,興兵滅楚,同孫武攻入郢度,將楚平王掘墓鞭屍,報之前父兄被殺之仇。這種做法,在地主封建制時期會被認為大逆不道,而在春秋時期,則被人們廣泛接受。

2、地主封建制時期

(1)小農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

①對於小農經濟產生上層建築的解釋: 治水社會這種社會形態主要起源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在這類地區,只有當人們利用灌溉,必要時利用治水的方法來克服供水不足和不調時,農業生產才能順利和有效的維持下去。這樣的工程時刻需要大規模的協作,這樣的協作反過來需要紀律、從屬關係和強有力的領導;要有效的管理這些工程,需要建立一個,遍布全國或者至少遍及於全國人口重要中心的組織網。因此,控制著一組織網的人總是巧妙的準備行使最高政治權力,於是便產生了專制君主、東方專制主義。(觀點二出自於,魏夫特《東方專制主義》)。

②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的意識形態的一種解釋:商品經濟的高級階段是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商品經濟達到一定的規模以後才產生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基於市場經濟的。在商品交換的過程中,雙方地位平等,同時自由選擇合作對象,自由平等關係產生,因此,自由平等並不是像西方國家所宣揚的那樣是普世價值,而是資產階級的價值觀。羅爾斯在正義論上指出他的正義論並不是形而上學的正義論,而是社會化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為人與人之間既可以採取對立狀態,又可以採取合作狀態,只有社會化生產達到一定程度,人們才認識到採取合作狀態的好處,羅爾斯的正義論才得以成立.羅爾斯的正義論可以概括為,理性的,自由的,契約式的合作.羅爾斯的說法從側面也證明了自由平等屬於資產階級的價值觀,而不是普世價值.

(2)試圖給中國的地主封建制時期的社會現象以一種解釋

官方說法:官方認為,中國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是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在一個王朝建立初期,經過戰亂,往往使人少地多,這時候,無地的農民非常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新墾荒耕地的速度,這時候,土地成為了唯一可以保值甚至升值的財產,因此,當人們有了錢以後,會去購買土地,土地兼并現象會愈演愈烈,到了王朝末期,絕大多數土地都集中到了少數地主的手中,地主階級依靠自己壟斷的土地資源,大幅度提高地租,對於農民階級的壓榨日益殘酷,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空前激化,導致社會發生動蕩,舊的封建王朝滅亡,接著產生新的封建王朝,這種現象周而復始,構成了中國地主封建制時期特有的歷史周期率。同樣,由於地主有錢以後總是用來買地,而不是去投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在中國產生。官方說法也叫租佃決定論。

下面依然是官方說法,正是基於租佃決定論,在國共內戰期間,共產黨之所以取勝,其決定性因素在於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提高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才得以戰勝國民黨。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避免土地私有制,重蹈封建王朝的覆轍,在農村實行了集體經濟,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同樣是集體經濟,農民具有經營權,土地依然歸集體所有,這樣做的目的是,即使國家的情況再糟糕,也能保證耕者有其田,不至於將農民逼反。同樣,目前中國實行的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只有農業戶口才可以申請耕地,非農業戶口則不行,農業戶口可以轉為非農業戶口,而非農業戶口不可以變為農業戶口,這樣做的目的是緩解農村的人口壓力,其理論依據依然是租佃決定論。

但是,與官方說法相對,針對中國地主封建制時期,粱漱溟先生提出了鄉村和諧論,其基本觀點可以概括如下:國權不下縣,縣下為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出鄉紳。與此同時,秦輝教授在他的《關於傳統租佃制若干問題的商榷》一文中對於租佃決定論和鄉村和諧論同時提出質疑,並認為官民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那末,我們就在這些不確定的結論裡面找到一個確定性的方面。看下面一個現象,十個人組成的群體,如果生產力落後,這十個人必須全部從事農業;當生產力提高以後,五個人生產的產品就足夠十個人吃了,這時候,剩餘五個人可以從事其他職業,也可以從事農業,由於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物以稀為貴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結果),農產品的邊際效用已經降到很低了,其他產品比如說制瓷器邊際效用還很大,所以剩下五個人會選擇其他行業,而不是農業,由於這些人需要農產品而自己並不生產農產品,所以他們需要將自己的產品進行相互交換,商品經濟產生了,從上面可以看出商品經濟是發展還是萎縮取決於生產力,如果生產力進步的話,商品經濟就會進一步發展,如果生產力倒退的話,商品經濟就會萎縮,從上面也可以看出來小農經濟本身就有向商品經濟過度的趨勢。也就是說,在沒有外界干預的前提下,隨著生產力的向前發展,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小農經濟會自行解體,向商品經濟過渡。租佃決定論所描述的現象就算存在,對於這個進程也只是一個阻礙作用,卻無法阻止,還有,漢族統治者的重農抑商也無法阻止這一進程。有史料為證,唐朝是中國地主封建制的全盛時期,宋朝雖然國力和版圖均不及唐朝,但是光從運河的載重量來看,宋朝的生產力水平至少是唐朝的三倍,並且宋朝商品經濟繁榮起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元朝建立,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明朝建立,其生產力水平得到恢復,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並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出現。明朝中後期,在江南一帶出現了「末富居多,本富居少」現象,這和官方觀點封建社會只有買田置地才可以最快速致富是非常矛盾的。同時下述情況也可以作為佐證「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於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這時候,王陽明的心學,明顯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意識形態上的影響,同時朝中的東林黨,不僅主張重視農業,同時也主張重視工商業,這也同樣說明了經濟基礎對於上層建築產生的影響,使得重農抑商的政策鬆動。

3、試圖解答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和「李約瑟難題」

在模型解釋最後一段中曾經指出,「當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文明的進程會嚴重受阻」,落後文明徵服先進文明時,這種情況往往發生。

(1)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的成因

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羅馬發展成了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國力毫不弱於同時代的秦漢。但是,在帝國後期,羅馬帝國的各種矛盾十分尖銳,最終為蠻族所滅。蠻族將羅馬滅亡之後,代之以蠻族的野蠻文化,歐洲長達八百年的黑暗時代,正是由於蠻族征服羅馬所致。再看看教會的作用,當城市被蠻族洗劫以後,往往是基督教教會帶領人們進行家園重建,同時由於滿足本身缺少先進的文化,而教會掌握著先進的文化(羅馬文化)和生產技術,因此,蠻族也慢慢將基督教信仰接受了,直到中世紀末期,教會完全控制了整個歐洲,這時候,教會的權力空前擴大,產生腐化現象,因此,文藝復興將矛頭指向基督教教會。不過從整體來看,在整個歐洲中世紀,教會一直起的是推動作用,黑暗時代並非教會所致。由於教會繼承了羅馬文化,所以教會可以看成羅馬帝國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整個歐洲中世紀,也可以視為蠻族基督教化(也就是羅馬化)的過程。

(2)李約瑟難題

古代中國長期領先,近代中國為何落後,原因有二,一為元朝,二為清朝。漢族統治者對於生產力的破壞有限,雖然秦始皇曾經有過焚書坑儒,但是燒的書,與直接生產關係不大,所殺多為文人,少有工匠,因此對於生產力的破壞有限。但是當蒙古統治中國時期,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因為統治者懼怕南宋人掌握先進的技術,進行反抗,大量工匠被殺,很多農業以及其他技術失傳,給中國的生產力帶來嚴重破壞,就以諸葛弩為例,諸葛弩的威力十分巨大,可以連發。但是,元朝以後,這種技術徹底失傳,明朝曾經試圖恢復諸葛弩誕是歸於失敗,被迫引進西洋火器,火槍的威力,射程,精度都大大低於諸葛弩,並且火器的穩定性差,在雨天無法使用,給清兵入關創造了條件,在清朝,其政策相比於元朝有所緩解,但是對於生產力的破壞依然嚴重,同樣是大量的技術失傳,《農政全書》和《天工開物》都被列為禁書,對生產力的破壞可想而知,最終導致中國落後於世界。

總結,落後文明徵服先進文明導致歷史的倒退,這個觀點並不是民族歧視,因為任何文明的發展都需要時間,尤其是在古代,一個剛剛步入文明時代的民族跟一個已經發展了上千年的文明比,當然具有落後性,況且,在古代各個文明交流較少,相對孤立,這種現象就更加普遍了。在當代,西方的「蠻族」建立的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人權方面已經超過了漢族,這說明,野蠻文明假以時日,也會變成先進文明,因為各種原因,先進文明也可能落後。

因此,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摧毀了大批的生產力,但在長期的征服中,比較野蠻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徵服後存在的比較高的經濟情況,他們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還不得不採用被征服者的語言。」 馬克思也說:「野蠻的征服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 注意:詳細請見顧誠《南明史》《明末農民戰爭史》,兩本書可以驗證這個說法「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摧毀了大批的生產力」

三、模型的近代應用

模型第三段指出「任何意識形態的存在都需要起相應的經濟基礎,當舊的經濟基礎崩潰以後,其產生的意識形態也會迅速瓦解。」彼得大帝改革,正是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不存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傑出領袖如何播種並保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使其逐漸壯大,進而形成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先主推動歷史進程;拿破崙戰爭,正是由於,其政治主張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經濟基礎,因而造就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可謂時勢造英雄。

1、彼得大帝改革(「他用自己的野蠻征服了俄羅斯的野蠻」馬克思對彼得大帝這樣評價)

傑出的歷史人物可以對歷史的進程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傑出的歷史人物,尤其是傑出的君主,為歷史的機遇。同時歷史人物由於其自身所處階級以及時代背景,存在其自身無法克服的局限性。

十八世紀肇始,歐陸大國紛紛興起,而俄國卻進展遲滯。彼得大帝,誕生於1672年,是俄國史上一位非凡的君王,為使俄國迎頭趕上當時歐洲的文明進步,他挑戰數百年的無知與孤立,推動巨大的變革,將數百萬人拖離黑暗時代,使俄國的版圖不斷地拓展,並將俄國推入現代世界。

1689年的沙俄政權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到處盛行著農奴制──實際上農奴的數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權力在減少。俄國錯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時機。神職人員愚昧無知;文學暗淡無光,數學和自然科學無人問津。同西歐相比,俄國幾乎還在中世紀時期。在西歐,此時牛頓的《自然哲學原理》剛剛問世,文學和哲學事業繁榮昌盛。

1697至1698年間,彼得到西歐作了一次長途旅行,一次為他隨後的統治定下了基調的旅行。他以一個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領了一個大約由250人組成的「龐大的使團」。由於彼得使用了一個假名(魯尤特爾?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許多否則就無法看到的事物。在這次旅行期間,他為荷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了一個時期的船長,還在英國造船廠工作過,在普魯士學過射擊。他走訪工廠、學校、博物館、軍火庫,甚至還參加了英國議會舉行的一屆會議。總之,他盡了最大的努力學習西方的文化、科學、工業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當幾位大臣來問候遠途歸來的彼得大帝時,他已經開始系統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在經濟方面,彼得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允許企業主買進整村的農奴到工廠做工,批准外國人在俄國開辦工廠。為了鼓勵西方工藝和技術的引進,他把許多西方技術人員帶入俄國,還派遣許多年輕的俄國人到東歐去學習。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工作效率。剝奪貴族領主杜馬會議的職能,代之以參政院,下設11個委員會(實際上相當於西方國家的「部」)負責具體工作;罷黜大教長,代之以宗教院,使教會成為國家政權的一部分;劃分行政區域,將全國分為50個省。彼得還頒布了一個「職能表」,將文武官員分成14個不同的等級,所有的官員不管門第出身,都要從最低一級做起,靠功績晉陞。

在社會問題上,彼得也主張實行西方化。他頒布法令,規定人人都不得蓄鬍子(雖然他後來對此項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宮廷人員必須穿西裝,鼓勵吸煙和喝咖啡。雖然他制訂的政策有許多在當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但是這些政策帶來了長期的影響:俄國這個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最終在很多方面都實行了西方的風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認為俄國東正教會是一股落後的、反動的勢力。彼得成功地對東正教會實行了部分改組,並在很大的程度上獲得了對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國創辦非宗教學校,鼓勵發展科學。他還引進了儒略曆,並使俄文字母現代化。在他的統治期間,俄國創辦了第一家報社。俄國現代化和西方化開展了大規模的改革。彼得在位期間鼓勵工商業發展。他統治下,城鎮規模擴大了,資產階級在數量上增長了。

除了所有這些內務改革外,彼得還對外交政策實行改革,這對未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領導下,俄國在南部與土耳其交戰,在北部與瑞典交戰。與土耳其初戰告捷,於1696年攻克了亞速港,從而在某方面來說給俄國開闢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統治晚期,土耳其在戰鬥中佔了上風,1711年他被迫把亞速港交還給土耳其。

同瑞典作戰的整個局勢幾乎與同土耳其作戰的情形正相反;俄國人初戰失利,但贏得了最終的勝利。1700年,俄國與丹麥和薩克森結盟同瑞典展開了一場戰爭,當時瑞典是一個主要的軍事強國(波蘭後來也對瑞典宣戰)。1700年俄軍在納爾瓦戰役中失敗。這次戰役之後,瑞典國王就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敵人。與此同時,彼得重建俄國軍隊。瑞典和俄國再次交戰,1707年瑞典軍隊在波爾塔瓦徹底失敗。

俄國通過戰爭吞併的領土大體上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芬蘭附近的一片重要領土。雖然征服的領土並不很大但卻很重要,因為它給俄國提供了波羅的海上的一個出口,因而提供了一個「瞭望歐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兩岸,即在征服瑞典所獲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聖彼得堡(後來的列寧格勒)。1712年他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從此,聖彼得堡就成了俄國與西歐交往的主要地點。彼得推行的許多國內政策和多次展開的對外戰爭當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可避免地要強行增收賦稅。高稅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許多俄國人,出現了幾起叛亂事件,但是都被彼得無情地鎮壓下去了。雖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時期就有許多敵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產黨的史學家們都一致認為彼得是俄國沙皇中最偉大的沙皇。把彼得列入本冊是因為他在俄國西方化和現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也許不禁要問:許多其他國家的統治者都推行過類似的政策,為什麼要讓彼得入冊而摒棄了其他大多數的統治者呢?

在20世紀的今天,大多數國家元首確實弄清了他們的國家特別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歐洲以外的大多數人對實現西方化的好處還認識不清。彼得的意義就在於他能夠先於時代200年認識到使西方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性。由於在18世紀和19世紀西歐取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俄國則無法同西歐並駕齊驅。歐洲東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國家土耳其與俄國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照。土耳其和俄國都是半歐洲國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兩個世紀當中,土耳其在軍事、經濟和文化上都比俄國先進。就此而論,土耳其在整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比俄國先進。但是在1700年前後,沒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認識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並把國家朝著那個方向推進。因此俄國自從彼得時期以來取得了迅猛的進展,而土耳其卻只是以緩慢的步子向前。直到進入20世紀,凱末爾才領導土耳其朝著迅速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邁進。當時俄國對中亞的控制已相當穩固,俄國在工業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進。(以上關於彼得大帝改革介紹部分的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彼得大帝改革可以視為一種比較開明的專制,在沙俄建立起了近代工業,播種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種子,並且保護是其發展起來,由於彼得大帝本身是封建君主,因此他的改革在政治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樣,彼得大帝是農奴制的創立者,正因為他是封建沙皇,所以,他的一切近代化做法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沙皇的封建統治,因此,當大臣向他建議廢除農奴制時候,他無法採納。彼得大帝,在社會生活方面,主張全盤西化,包括社交禮儀,彼得大帝改革,異常嚴苛,其臣民經常因小事獲罪,這也同時表明了彼得大帝改革的決心,他親自將反對改革的太子嚴刑拷打致死,在這場改革的過程中,俄羅斯三分之一的人口因此喪命,但是俄羅斯卻因此迅速強大起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俄羅斯生根壯大,終於,於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得以確立。

彼得大帝可以在俄羅斯培育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但是到亞歷山大二世才建立起資產階級主導的政權,這說明,政權的建立,需要相應的經濟基礎。

2、拿破崙戰爭(拿破崙用資本主義的利劍摧毀了歐洲封建制的根基)

拿破崙?波拿巴,即拿破崙一世,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對內他多次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對外他五破反法聯盟的入侵,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國執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發動了拿破崙戰爭,兼任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法蘭西帝國殖民領主(殖民地有法國殖民地、荷蘭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歐洲各國除英國外,其餘各國都向拿破崙臣服。他還分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形成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與短暫的輝煌成就。

拿破崙於1814年退位,隨後被流放厄爾巴島。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1821年,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勒拿島。1840年,他的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

拿破崙的經濟政策

(1).經濟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

在農業與貿易上採取自由主義政策(在帝國後期趨於國家干預) ,政府可以按照需要採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經濟協會,指導監督經濟活動。1801年成立」全國經濟促進會「,1803年成立製造業公會,1810年成立「工廠作坊管理委員會」,1811年設立工商部。恢復工業展覽會,鼓勵畜牧業發展,養殖馬、牛等牲畜,鼓勵種植土豆、甜菜、棉花。

經濟成為政治附屬品,一切經濟活動服從政治需要。

(2).建立銀行,整頓財政制度

於1800年進行了財政改革,提高土地稅、不動產稅等稅收。1800年創辦了法蘭西銀行,統一貨幣,鼓勵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這一系列舉措有利於軍政的穩定與資本主義的發展。

(3).關稅保護與「大陸經濟封鎖」政策

拿破崙的「大陸經濟封鎖」政策,對後來歐洲大陸的發展不利,但當資本主義正在西方國家生根發芽之時,大陸經濟封鎖卻保護了資本主義早期的發展。拿破崙是法國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他用「大陸經濟封鎖」政策保護了法國大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4).工業革命興起與獎勵扶植政策

19世紀初,法國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拿破崙始終對工業革命抱著扶植的態度。當時法國的棉紡織工業一度興起,購置了大量的英國珍妮機,產量提高四倍。(以上關於拿破崙主政部分摘自百度百科)

拿破崙戰爭有著他深刻的時代背景,在拿破崙所處的年代,歐洲經過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得到迅速壯大,有了這個背景,拿破崙的自由平等的政治口號,讓他贏得了空前的支持者(自由平等對資產階級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得到了資產階級的支持)。這也就為拿破崙橫掃歐洲提供了強有力的條件,同時解釋了,在神聖羅馬帝國存在的將近八百年的時間裡,入侵者中不乏傑出統帥,比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但是均以失敗告終,因為那時候,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並不是非常突出,而拿破崙時期,這一矛盾已經相當激化了,而拿破崙的政治口號,恰恰迎合了當地的經濟基礎,這給拿破崙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神聖羅馬帝國最終為拿破崙所滅。

3、中國近現代史

在清朝末年,資產階級曾經作過一系列的嘗試,但是最終歸結為失敗,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小農經濟佔據主導地位,並不存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自由平等的政治口號,在廣大民眾中不具備吸引力,資產階級本身的力量過於弱小,面對強敵,很難取勝。

推薦閱讀:

新概念:西方人不是人類,是畜生。
紅色比爾.蓋茨可能嗎?
《實踐論》里諷刺的「知識裏手」
評中東路事件

TAG:列寧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