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大老虎」是怎麼斂財的

前言

老文一篇,其實裡面的歷史案例多少有點問題,明史嘛,太亂。

寫這個文主要想安利下利益制衡的概念。

現在知乎小朋友越來越多。一個事情,動輒監管啊,法制啊,競爭啊,像在理想國一般。其實,名義上的東西都靠不住,這篇算是小科普文吧。

1644年,李自成帶兵打進了北京(其實是太監投降把城門獻了),農民軍進城,先奔著國庫去了。結果打開一看,才10多萬兩銀子。

按照購買力計算,有人考證說明朝一兩銀子相當於在600元-800元人民幣,比起清末民初,一塊大洋摺合200-300元人民幣值錢多了。

就算按照800元人民幣計算,10萬多兩銀子也才8000萬到1.6億人民幣,也就夠買幾輛布加迪威龍的。看來明朝中央確實沒錢,難怪崇禎皇帝賑災也好,練兵發餉也好,都窮的要命,拿出幾萬兩來就心疼的不行了。

打進了城沒錢,你怎麼犒賞三軍?有辦法,反正城圍了打下來,誰都沒跑出去,就奔著城裡的官員來吧。

農民軍屬於流寇,沒有長遠規劃,不考慮未來統治還得團結那些人的問題。於是,李自成就把官員都抓起來拷打要錢。

這一要不要緊,要出來7000多萬兩,這是什麼概念?明朝全盛時期,是張居正當權推行一條鞭法改革的時期,國庫銀子達到1200多萬兩,已經是空前絕後的富裕。

打個抗日援朝揍豐臣秀吉的時候,明朝花費也就400萬兩。李自成兵臨城下,要的條件也不過是在西北地區當個王,也就百萬兩白銀。這7000萬兩稍微拿出一點點,無論是賑災,招安,還是練兵,明朝都不會亡,但明朝就是這麼亡了。

闖王李自成

錢都去哪了?

對於明朝滅亡和稅收的關係,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黃仁宇研究的結果,他考證了明朝的各種稅收規定,得出的結論是明朝稅負其實很輕,尤其是工商業稅負。

按此推導,就是稅收輕了,中央政府沒太多錢。官員發工資也好,興修水利也好,鞏固國防也好,救災也好,都需要錢。

錢少了,日常還能維持,但是遇到大災,就沒錢賑災。沒錢賑災,就要有農民起義軍。中央鎮壓還沒軍費,捉襟見肘,最終國家就完了。這是一個說法。

還有一個說法是吳思先生的,他在《潛規則》里提出一個概念叫「崇禎死彎」。說的是崇禎沒軍費鎮壓了,要加稅。但是加稅太高,讓老百姓不能活了,老百姓守法納稅死路一條,去參加起義軍還有一條活路。為了鎮壓加稅反而壯大了起義軍,「闖王來時不納糧」這口號不管真假,殺傷力都是原子彈級別的,結果明朝就完了。

一個說是稅輕了沒錢,一個是說稅重老百姓活不了,誰說的對?錢都去哪了?

隱形稅負

其實兩個人說的都對,不過說的不是一回事,黃仁宇說的是官話,也就是明面的稅負,這個稅負確實不高。即使明末崇禎加了稅,名義稅負也沒到官逼民反的地步,中央財政也確實窮。

而吳思先生說的是事實,也就是實際情況。民眾的實際負擔確實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能好好過日子,誰去造反?

中間的錢都去哪了?答案就在這7000萬兩上,這些錢被官僚集團給拿了。就這還只是京官拿的錢,未必是全部,因為還會有錢私藏下來。

而京官只是官僚集團的一小部分(雖然是比較肥的一部分),全國各地的官員多著呢。這些錢得有多少?

從幾大權臣的抄家結果看,一家抄出摺合百萬兩白銀的財富是正常的。官員本身做行政管理工作,拿著可憐的國家工資,他還有日常消費。這些錢是哪來的?

只能是從百姓身上來的。所以腐敗其實是一種隱形稅負,官方名義稅負加上腐敗隱形稅負,才是老百姓實際的稅負。

明朝名義稅負不高,國家沒有太多的錢。而實際稅負高的離譜(明朝有人說百倍於正稅),所以老百姓才活不下去,才要造反。

官僚的生存方式

官員為什麼要錢?一方面是人性使然,誰都希望自己生活過的好點,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都好點,沒錢是不行的。自己的問題解決了,還希望自己的兒子孫子也過的好點,沒點積蓄也是不行。

另一方面,在明代官場,沒錢不僅僅是個生活問題,還是個生存問題。

當了官,就有上下級,有同事同僚,要面對各種考核。不合格者,重則株九族,動不動就斬首,全家發配,女眷送到官辦妓院世世代代當妓女。男的當龜公,必須帶綠帽子(明代早期對穿著有嚴格規定,綠帽子的說法就是從這來的)。

要想考核達標,讓上級看上眼就非常重要。上級怎麼就能看上你?不送錢是不行的,所以當時的人們創造了三節兩壽(春節、端午、中秋、皇帝、太后壽辰),冰敬炭敬(夏日以為京官消暑降溫的名堂獻禮孝敬,此謂「冰敬」;冬日以為京官購置取暖木炭為名向自己的靠山孝敬錢財,此謂「炭敬」)等各種送禮的機會。不送你就提拔不上去,這還是小事。別人都送你不送,碰到小心眼的領導,找個理由參你一本,身家性命都是問題。

官越大,管的地方越來錢,送的錢就必須越多,否則占著茅坑不拉屎,上級自然會找人替換你。這就是官場逆淘汰。你是道學先生,潔身自好就沒法混升不上去,或者被淘汰丟官,或者在誰都看不上沒油水可撈的清水衙門當個小官。

有人說那明朝還有個大清官海瑞啊,這種人其實是小概率事件,他當小官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原則,被一個有良知的領導看中,暗中保護了他很多回。後來這個領導當了大官管人事。否則10個海瑞也早就丟官了,運氣差點墳頭都長草了。

這種制度下,人人向下級收錢給上級送錢就是一種生存方式。而錢不是他們自己賺的,一級壓一級,最後就是基層的辦事員、臨時工找老百姓要,拿不出來就打。因為關係到前途和身家性命,是你死我活的問題,不能馬虎。

崇禎皇帝

免稅者

明朝一開始規定一些貴族是不納稅的,後來一些有功名的讀書人也可以不納稅或者少納稅。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稅是包括名義稅和隱形稅的。

沒有理由收你的名義稅,後面很大的一塊隱形稅也就無從收起。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各路人馬拚命也要擠進免稅的行列。(工商業的稅一直收不起來,派出太監收礦稅,被讀書人罵的不行不行的。)

貴族通過繁衍,規模越來越大。普通人通過考取功名,獲得的免費名額也越來越多。有了功名不僅僅可以免稅,還有可能當官,而當官就進入到了官僚的生存方式,不但不交稅,還要收稅(隱形稅)。

結果就是收稅的越來越多,交稅的越來越少,剩下的人稅負越來越重,最終活不下去造反。

明朝的滅亡,這些免稅者是幫了不少忙的。不過,覆巢之下無完卵,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大動蕩中也萬貫家財一場空。

皇帝的困境

從皇帝的角度來說,能把官僚收的錢從暗處轉到明處,官僚少貪一點,國家多拿一點,民眾少負擔一點,至少別造反是最理想的。

從稅負公平的角度,富人多拿一點,窮人少拿一點,富人多拿點也就少吃兩根人蔘,而窮人是活命問題。這樣有利於社會和諧。

但問題是,皇帝做不到。富人要保護自己的利益,就對政府施加影響力。一方面可以賄賂官員和媒體(當時沒有什麼報紙、雜誌、門戶網站、微博微信,但是有言官)給自己說話。對富人加稅(收工商業重稅)是不道德的,阻礙自由競爭(那個年代可以找天文異象說老天都看不下去)云云。

另外一方面是控制人事。科舉制度是嚴格的考試製度,而考試是需要錢的,學習也好,趕考路費也好,家裡很窮是不行的,至少得是個小地主小商人基層官僚之類的。

而真正當大官的家裡一般出身都不低,這些人當然要為自己的家族和階層考慮。制訂政策,給皇帝提建議,也要先考慮自己所在階層的利益。你讓皇帝出一個政策,所有官僚清查家產繳納財產稅,所有富商地主繳納重稅,窮人免稅,官僚們是要造反的。皇帝的政權構成就是這些人,他沒法用自己的刀割自己的肉。

讓官員富裕階層為了總體利益暫時犧牲下?嗯,崇禎當年干過,兵臨城下的時候讓大臣們捐點錢當軍費保住北京,結果是捐了點,但是不夠幹什麼。

皇帝其實也沒轍。

利益制衡

官員迫不得已,皇帝沒轍,是不是就沒救了呢?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叫利益制衡。

社會各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利益,而且是互相衝突的。社會資源就這麼多,我多吃一口,你就少吃一口。等到有人一口都吃不上,活不下去了,就只能造反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制訂和執行政策的時候,讓各方都參與進來,吵架在這個時候吵,吵出來結果才是一個各方能活得下去的政策。

如果皇帝制訂政策的時候,各個階層的百姓能參與進來,執行的時候,百姓能對執行者進行監控控制。官僚腐敗侵害百姓的利益,百姓有途徑能侵害官僚的利益,官僚自然就不敢太過分。如果明朝對官僚的考察以轄區百姓的經濟狀況、生活水平、住房、教育、醫療、治安……為考核指標,決定官員升遷還是降職,官員自然不會搞到民不聊生。

利益共同體內的監督機構設置再多,也是擺設,有利益衝突的利益體之間的互相監督才是有效的監督。

做蛋糕的問題

前面說了很多,都是分蛋糕的問題,是社會資源怎麼分配才讓大家日子過得下去的問題。明朝是一個農業社會,中央政權錢不算多,修不了太多水利,也沒搞出工業革命來。人口一多,大災一來,財富分配又有問題,就亂了。

明朝滅亡,根本原因是在生產力沒有大發展的情況下,因為沒有利益制衡,財富過多的分配到了官僚集團手中,造成中央政府沒有財力維持公共服務,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在天災和外敵入侵的情況下,最終崩潰。

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個是發展生產力把蛋糕做大,生產出更多的社會財富來分;再一個就是通過利益制衡,讓蛋糕分的平均一些,國家有錢去做公共服務,老百姓日子能過得下去,富人多交點稅,官僚少貪一點,這就是太平盛世。


推薦閱讀:

歐亞世界簡史(17) 魏晉隋唐
【老秦人的故事】51、野心膨脹
如何看待某人關於其曾祖母餓死於1958年的言論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東征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TAG:經濟政治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