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I 尋找真發現美 【鄭板橋-竹子與他】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蘭竹雙清》即是板橋最為擅長的蘭竹。板橋以簡勁筆鋒、淡墨勾勒出堅硬的坡石,坡石基本無皴擦,以行筆頓挫為點苔之意,坡石漸盡處,三株細竹挺拔而起,竹桿極細,但挺拔有姿,絕不柔弱,即使最左處初發嫩枝,亦柔韌有勁。葉肥翠欲滴,以深淺墨筆撇捺而出。
看了這麼多(包括以前的見聞),是不是覺得根本不了解鄭老師啊,那,我們就看看鄭老師是怎麼對待 「奉旨革職」的事情吧。
鄭板橋在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周濟窮人,被皇上撤了職。於是,雇一小船,順著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一日,見前面碼頭停泊著一條官船,桅杆上掛著「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迴避。鄭板橋自言自語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職。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於是,拿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四個大字,也掛到桅杆上去。
官船上的,是朝廷一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此人雖不學無術,但仗著老子的勢力,撈了個烏紗帽,這回正要到揚州上任去。這時見一隻小船的桅杆上掛著「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
鄭板橋聽說這個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搜括百姓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是「有財缺德」。姚有財接過一看,差點氣昏過去。
墨竹圖中寫修竹數竿,長短有殊,左斜右傾,顧盼有情。用筆遒勁圓潤,疏爽飛動。竹後幾根石柱挺立,水墨勾畫,筆法秀挺硬氣,皴擦較少卻神韻俱全。竹用濃墨而石取淡筆,濃淡相映,虛實相照,妙趣橫生。全圖氣勢俊逸,傲氣風骨讓人感慨。
他的畫作是有點難理解,主要是我們不大了解鄭大師的為人做事,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幾個小故事來了解我們的國寶級大師吧:
相傳,清朝的鄭板橋在晚年時,曾在濰縣當縣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趕集,見一賣扇的老太太守著一堆無人問津的扇子發獃。鄭板橋趕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見扇面素白如雪,無字無畫,眼下又錯過了用扇子的季節,自然也就沒有人來買了。鄭板橋在詢問的過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貧困,決定幫助她。於是,鄭板橋向一家商鋪借來了筆、墨、硯台,揮筆潑墨。只見冉冉青竹、吐香幽蘭、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飛到扇面上,又配上詩行款式,使扇面詩畫相映成趣。周圍的看客爭相購買,不一會兒功夫,一堆扇子便銷售一空。
鄭板橋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個概念,對應了藝術創作的三個階段——觀察、構思、實現。而這三個階段的劃分,也正好體現出審美意象生成的三個階段。
最後分享他的一則小故事(據說學會了可以趕小偷)
清代傑出畫家、文學家鄭板橋辭官後,一肩明月,兩袖清風,帶了一條黃狗,一盆蘭花回鄉隱居。
一天夜裡,天寒月黑,風大雨密。鄭板橋輾轉難眠。這時,有一個小偷溜進他的屋子。鄭板橋略一思考,翻身低吟道:「細雨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小偷聽後暗暗吃驚。繼而,鄭板橋又吟道:「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分文。」小偷趕忙轉身想跳牆逃走,聽到屋內吟道:「出門休驚黃尾犬,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扒牆一看,門口果然有一隻黃狗,牆上確有一盆蘭花。小偷細心避開,腳剛落地,又聽屋內傳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光趕豪門。」小偷自覺羞愧,飛也似地逃走了。
慢些走 你的影子驚醒了他
獨立設計師傢具品牌
傢具不再是我們家庭中獨立個性存在的器物,而是整個家庭環境的一部分,他是隨和的、自然的、安靜的;我們追求個性與普世之間相互對立、且相互轉化的空間組合,少了些驚訝之美,卻能在漫長歲月中始終不離不棄,而美在不經意間已經偷走了我們的心。
http://www.jingroom.net推薦閱讀:
※連續 12 年拍攝同一扇窗戶直到它壽終正寢
※渾厚精湛, 大氣磅礴——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王昭燦的山水藝術
※這麼好看的水彩,你應該沒見過吧
※關於昨晚「盜版觀影」文章致歉聲明。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