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魏晉南北朝市民文化特點

慧可大師時代的中國市民文化分析

市民層級的文化心理特點,首先市民的形成過程,魏晉南北朝時代北方鮮卑族在征服中國北部過程中,歷史記錄是大量殺戮漢族,搶掠漢族人口充當鮮卑族奴隸,為了維持鮮卑族少數民族的統治,大量有意識的殺戮漢族原住民。在北魏歷史記載最少時,全國人口數百萬人口。其中還包括鮮卑族。

漢人為了逃避死亡的威脅,舉家和舉族南遷,在南遷過程中因為和南方土著民的土地的關係,強調漢民族的民族文化以對抗人生地不熟的排外土著,發展了魏晉玄學和文學藝術。

在北方城市特點是以戰爭需要的駐軍城市和統治需要的首都,北魏在大同建立首都後,因為人口的擴充土地的沙漠化,魏文帝強行遷都中原的洛陽。

洛陽的城市居民基本是貴族和政府官吏與皇親國戚。在都城的市民階層在社會地位上有比較高的位置,在經濟上有戰爭掠奪和分封的財富。在文化上家庭的傳承幾乎沒有。在社會關係上依附統治階層,或者是低級別的統治者,有維持統治的動力和需要。

在以戰爭為目的而建立的城市中,職業軍人是市民階層的主體,在生活上依靠軍隊和國家,在社會活動中遵守軍事和社會法律的統治。

鄴城作為六朝都城,在北齊遷都過程中,重新建立新城,人口多是洛陽遷徙過去,基本符合洛陽市民的成分構成。

在廣大的城市之外的居民是什麼情況呢,土地所有權歸政府,政府在開國初期大量分封給戰功貴族。大量土地荒蕪和有主人,單獨的居民很難獨立在廣闊和無人的地區獨立生活,同時在荒野中有大量戰爭流民,獨立生活居民要面對生活物資的交換困難和流民的侵襲等,基本上以塢堡為據點,群體而居住。在塢堡中需要遵守領導和有分工,在社會和經濟上也是依附型的。

寺廟居民的方式,寺廟因為有封地和巨大的善款支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和經濟支持,經濟支持主要是寺廟分封的土地和山林。寺廟中的管理方式即有印度僧人的平等公住的僧團方式,也有為了僱傭流民耕種土地而採用的僱傭管理方式。

同時僧人和居士的管理方式以宗教的教義方式被採用。

在北魏和北齊與北周一直到隋朝初期,有經濟自主和社會關係獨立的居民幾乎沒有。

在這種居民階層中的文化特點是,這裡說到的文化特點主要從文化的民俗傳承上(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的交融性,文化的對比性,文化的更替性,文化的歸屬性,文化的矛盾性,文化的本體性,文化的教育性上分析。

文化的民俗傳承:巫術文化的文化基因深重,對萬物的有靈看法根深蒂固,對道家的文化天然認同,對儒家文化的推崇是儒家文化的理性和客觀,在道德和社會層級的管束上有知識。對佛教文化的神秘崇拜,對中國文化的各種技能的渴望和推崇。總之,市民文化層級文化多元但缺乏梳理。

文化的交融性:市民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PK市場,文化和統治有著天然的聯繫,統治者文化幾乎是市民階層文化的聲音,文化的交融性和統治階層推崇的文化有關係。

文化的對比性:因為市民的社會身份和經濟地位的從屬性,文化的本身的要求和強調都不清晰,文化選擇上的強迫性不明顯,文化的對比的渴望不高,文化自省的動力不足。

文化的更替性:因為再文化的對比和自省的能力低下,文化的潛在更替過程幾乎沒有觀察,對文化更替的社會矛盾的思考很少,文化被動更替。

文化的歸屬性:在市民階層的家庭組合過程中,因為戰爭和動亂,家族延續的婚姻少,動蕩中的婚姻關係多,文化歸屬上不太明確。

文化的矛盾性:文化對比和文化歸屬的認知低,文化在內心的衝突比較低。

文化的本體性:文化的本體性上還是中國的天的概念,以鬼神恐懼支撐的天地觀念為主。

文化的教育性:文化教育的功能委託給專業的文化教育人士,文化教育的社會效果明顯,但文化教育資源少,文化教育角度比較渴望。

e

推薦閱讀:

穿上棒球夾克,韓國姑娘才會貼著你說:歐巴,干哈呢?|基本款
如何做文化產業?
獨立出版與主流出版有何區別?國內的獨立出版現在狀況如何?
歷史上有皇帝會上朝時緊張,說話結巴的嗎?
殺生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