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還是不做,這也許是人世間最艱難的選擇
下午兩點,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的手術室門口,一對兒年輕的夫妻正在抱頭痛哭。他們正在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給孩子做手術,還是放棄。做,有可能會治好,但是還有70%的可能將來還需要換肝,手術費加上日後長期的抗排異藥物,是一個天文數字,將徹底拖垮這個家庭;不做,幾個月之後將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一點點衰弱,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這是人世間最艱難的選擇。從現實角度,放棄手術,再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是一個務實的辦法。但是,如何讓一個母親放棄她最愛的孩子呢?
醫生李龍不知該如何勸解這這對兒年輕的父母,只能輕聲安慰他們,滿臉深深的無奈。每天他要面對很多這樣的父母,有的孩子7、8歲了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選擇,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悲痛讓每一個在場的人難以面對。
李龍,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主任,教授,博導。從醫20多年來,他幾乎每天都要做2-3例疑難手術。從這個職業角度,這麼做每天都冒著極大的風險,患者的風險加自己聲譽的風險;但是從他的本心,救人,拚命地救人,救一個是一個,是李龍唯一的選擇。
16:00,李龍準備今天下午的第二台手術。這是一個8歲的孩子,肚子里的蛔蟲雖然打掉了,但是蛔蟲在肝臟的膽道里產了卵,卵死亡之後形成結石,把膽道堵塞。我們知道肝負責分泌膽汁,膽道堵了膽汁就流不出來,膽汁會把肝臟自己「淹死」,肝沒了人也就沒了。
在肝上做手術,尤其是孩子的肝臟,非常的精細,需要戴這樣的特製放大手術眼鏡。
膽道被堵塞,手術的辦法就是再挖一個通道,讓膽汁流出來。就像挖井一樣。這取決於兩個條件,第一個,肝臟還具備分泌膽汁的功能;第二個,膽汁能從通道里流出來。這和挖井的道理一樣,但技術就複雜得多。
這個孩子膽道堵塞是由於蛔蟲卵結石導致。剛才在手術室門口痛哭的夫妻倆,他們的孩子是先天性膽道閉鎖。原因不同,結果是一樣的。孩子會表現為白色大便,全身發黃。手術的方法是重新建立通道,如果成功了,肝就被救活了。
先天性膽道閉鎖發病率在5000分之一左右,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通過手術建立通道是個辦法,但是遠期生存率還很不理想,最好的辦法還是換肝,20年生存率在80%以上。我們經常聽到的換肝救子的故事就是來自這個原因。
手術室的窗外是滿滿的人間。
這個孩子非常幸運,肝臟建立的通道里引流出了膽汁,也就是井打出水了。只要膽汁能正常分泌並能流出來,存活的幾率就大得多。李龍每天面對的就是這樣難度大風險高的手術,他的原則始終很簡單,救活一個是一個。
今天下午可以看出來,李龍非常的疲倦,腳步沉重。下了手術問他才知道,李龍長時間失眠,每天凌晨兩三點醒來就怎麼也睡不著了。巨大的壓力嚴重損害著李龍的健康。有人說李龍在跟自然抗衡,跟人類的進化抗衡。人類本來有自我質檢,發育不完善或者基因有問題,會啟動淘汰程序。醫學科技,是背離這個程序和原則的。然而在物競天擇面前,在科技力量的盡頭,情感是人類最後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
推薦閱讀:
※兒童發熱看急診,美國醫生怎麼說?
※兒科版周杰倫新歌,如何評價醫學和流行歌曲的結合?
※天津某醫院兒科因全體醫生病倒停診!
TAG:兒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