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大層面看水滴籌合併輕鬆籌的可能性
日前,有這樣一則傳言:IDG資本和輕鬆籌高管,與水滴籌公司進行了多次接觸,力促兩家企業合併,合併後新公司的比例為水滴籌公司佔比65%,輕鬆籌佔比35%。」輕鬆籌和水滴籌公司商談合併的消息早前也傳出過,在去年12月的合併傳言中,合併比例為輕鬆籌3, 水滴籌公司2。
傳言究竟是真是假,眼下還不能確定,但是從以下四大層面來分析,劉曠認為兩家合併的可能性較大。
一、紅利期接近尾聲,互聯網行業迎來併購潮
互聯網行業的商業邏輯與傳統行業有所不同,互聯網行業出售的是服務居多,不論用戶規模如何,產品的成本大都相差無幾。沒有線下實體成本的平台模式,獲取市場份額的邊際成本趨近於0,因此發展到最後,行業格局往往會走向一超多強,或是排名最靠前的兩家企業通過合併獲得壟斷地位。一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所言「互聯網不存在中型企業,要麼做大,要麼出局」。
一個領域中排名最靠前的兩家企業,要麼其中一家在競爭中被淘汰,要麼走向合併,幾乎成為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定律。回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程,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滴滴和快的、58與趕集、美團與大眾點評、攜程與去哪兒,都經歷過從競爭到牽手合併的過程。
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也是行業內排名最靠前的兩家標杆企業,業務總體上比較相似,都是籌款+互助+保險,水滴籌公司旗下有水滴互助、水滴籌、水滴保三項業務,輕鬆籌旗下有輕鬆籌、輕鬆互助、輕鬆e保、輕鬆公益四項業務。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的品牌聲量相當,在用戶群體中有非常高的關注度,其中水滴籌公司的註冊用戶截止4月2日已達到3.6億人,輕鬆籌的註冊用戶截止今年3月8日也達到了2.01億人,穩居行業第一、第二。
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紅利期已經接近尾聲,各個行業已經從燒錢競爭走向用戶精細化運營,互聯網行業迎來併購潮,合併是大勢所趨。從這點來看,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會隨大趨勢走向合併可能性較大。
二、兩強相爭不如強強聯合
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雖然業務比較相近,但是市場打法完全不同,合併之後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輕鬆籌成立早,涉及的籌款類型比較多樣化,除了大病籌款之外,還有夢想籌款、嘗鮮預售等籌款項目,籌款服務多樣化讓輕鬆籌在早期收割大量用戶。但是,輕鬆籌平台的審核能力略有不足,這個弱點成為了輕鬆籌增長的掣肘,從百度指數來看,輕鬆籌已經進入增長瓶頸期,且下降趨勢較為明顯。
而2016年才成立的水滴籌公司籌款業務不如輕鬆籌多樣化,但運營能力和風控能力較為出眾。水滴籌公司創始人沈鵬是前美團的10號員工,曾帶領美團外賣團隊創業,創立水滴籌公司後將經驗平移到公司業務上,在風控上採用了線上+線下的雙渠道模式,並且率先引入了人臉識別、大數據等先進手段,與公安、醫院資料庫對接,審核機制相對輕鬆籌有較大提升。
據知名創投類媒體i黑馬報道:水滴籌公司從成立到逆襲行業第一隻用了23個月,其中水滴籌僅用19個月就實現對輕鬆籌的超越;水滴互助也以2400萬的保障會員量領先輕鬆互助。目前公司獨立付費用戶數已超過1億人。傳言中說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的合併比例,由此前的2:3變更為2:1,也說明水滴籌公司以出眾的運營能力,在短時間內扭轉了形式,進一步獲得了資本的認可。從百度指數也可以看出,水滴籌自2018年2月開始相對輕鬆籌就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且近期已超越輕鬆籌,同時水滴互助也對輕鬆互助形成碾壓。
(藍線水滴籌、綠線輕鬆籌)
(藍線水滴互助、綠線輕鬆互助)
但是,由於互聯網醫療互助和個人籌款已經成為普通人尋求醫療求助的重要手段,籌款、互助、保險三個領域的競爭者也不少。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已經實現市場份額第一的水滴籌公司憑藉強勁的運營能力,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優勢很大,但繼續和輕鬆籌進行補貼戰,無疑是給其他企業製造超越機會,持續燒錢競爭也會給兩家公司帶來損耗,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換而言之,水滴籌公司與輕鬆籌合併才能避免在未來的發展中陷入價格戰,保持領先優勢。合併之後水滴籌公司與輕鬆籌能實現強強聯合、互相提升。水滴籌的籌款業務通過輕鬆籌的補充,可以更多元。互聯網籌款行業,風控能力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輕鬆籌選擇與水滴籌攜手,自身的風控能力也能有所提升,突破增長瓶頸。由此來看,輕鬆籌和水滴籌公司合併或許是最優選擇。
三、獲得行業主導權和定價權,才能扭虧為盈
儘管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市場第一和第二,但是兩家企業至今仍處在虧損狀態,若要扭虧為盈,合併則是最好的選擇。
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的業務均以公益事業為主,比如水滴籌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以用戶為核心,不追求盈利,旗下互助業務水滴互助,屬於網路健康互助社群,用戶充值9元後可成為會員,享受「一人患病、眾人均攤」健康互助金;而水滴籌則是社交籌款平台,並且是大病眾籌0元手續費的開創者,主打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免費籌款服務和精準扶貧服務,籌款服務中產生的其他費用由平台補貼,也就是說水滴互助和水滴籌並未實現盈利。
中國居民還沒形成購買商業保險的意識,水滴籌公司等醫療互助平台的籌款+互助業務培養了用戶購買醫療保險的意識。儘管在用戶需求的推動下,水滴籌公司又上線了保險業務水滴保,形成了籌款+互助+保險的醫療支付生態閉環,保險業務也具備了盈利能力。但是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兩家企業在流量紅利期接近尾聲,在流量成本日益增高的情況下繼續燒錢競爭,對彼此都是損耗,燒錢補貼也會消耗掉利潤。
據互聯網行業的7:2:1法則,當行業格局為第一的企業佔據70%的市場份額,行業第二的企業佔據20%的市場份額,其餘企業瓜分剩下的10%份額時,企業才能形成壟斷優勢,獲得定價權。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是行業排名前兩位的企業,一旦合併,市場份額必然超過70%,也就擁有了行業主導權和定價權,屆時不僅用戶粘度會隨之提升,亦能避免價格戰,擺脫燒錢,大幅降低獲取市場份額的成本,從而實現扭虧為盈。
同時,擺脫了燒錢戰,也意味著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提升用戶體驗中,為用戶提供醫療籌款、醫療互助,優質保險等更好的醫療支付服務。
四、合併受幕後資本,尤其是雙方共同股東推動
兩個企業走向合併,有企業層面的原因,但更多還是幕後資本推動的結果,甚至有的時候這種合併實在創始人並不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比如,58和趕集合併背後有騰訊的身影,比如滴滴和快的合併的背後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在推動,比如攜程和去哪兒合併背後有百度在推動……
首先,從資本層面來看,投資人希望所投項目能夠早日完成收益兌現,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兩個行業標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需要不斷融資補貼用戶,但幕後資本並不願意看到所投企業無止境的燒錢補貼下去,合併才能擺脫燒錢。
其次,資本不講情懷,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背後都有騰訊和IDG投資,幕後資本重合度高,在達到行業佔有率第一、第二之後仍繼續競爭,不亞於是「煮豆燃豆萁」。無用的互相廝殺,不僅會給其他企業提供了超越機會,也造成了資源損耗。
只有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合併,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才能獲得行業壟斷地位,實現價值最大化。因此,縱使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還有心繼續競爭,資本也會極力促成兩家企業合併。
最後,從互聯網行業的幾大合併案背後都有騰訊、阿里巴巴等巨頭的身影來看,垂直行業的競爭實際上還是三大巨頭的戰爭。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背後都有騰訊投資,有騰訊提供資源、品牌、為產品背書,意味著兩家企業的發展受騰訊的整體戰略影響。
總結
水滴籌公司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扭轉了局勢,全面超越輕鬆籌成為行業第一,價值進一步得到資本的認可。從發展層面考慮為了減少損耗,獲得行業壟斷,實現扭虧為盈,未來水滴籌公司和輕鬆籌的關係極大概率會從競爭走向合作;而資本逐利,騰訊和IDG出於戰略考慮,為了價值最大化,也會極力促進兩家企業合併。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推薦閱讀: